第三十八章 安南鼠輩,不足爲懼

奉天殿。

過完了六十大壽的老朱,依舊像個農民一樣,兢兢業業的上朝耕作。

年輕時候,他是劉地主家的放牛娃,還要耕耘自家田地。

如今,他要耕耘天下。

只是以他這個年紀,可以撥下種子,卻看不到豐收的那日。

古來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老朱絕不允許自己有任何放鬆。

當年紅巾軍三傑,陳友諒,張士誠先後稱王稱帝,何等風光?

最後卻紙醉金迷,迷失了自我。

唯有他朱元璋,謹記“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最終贏得天下,得到了在中華大地耕耘的機會。

“老十七呢?咱說過了,讓他七日之內,必須來聽政兩次。”

朱元璋沒有看到朱權,臉上明顯有不悅之色。

三位塞王心中暗笑。

年輕人,終究沉不住氣。

纔剛當上了藩王,就如此放鬆警惕?

咱們這位父皇,對子女嚴格,對自己更爲嚴格。

燕王朱棣就做的非常好。

長年累月的征戰,讓他養成了早上練功的習慣。

哪怕心高氣傲的朱高煦,也繼承了老朱的勤勉。

“十七弟昨日明明答應我,會來早朝啊!”

“文英大哥能否留在應天,還要看十七弟!”

朱標心中焦急,如今的他,不知不覺遇到事情,都想先與朱權商量。

畢竟十七弟這人能處,有事兒他真上!

詹徽看向藍玉,後者搖了搖頭。

表示看不懂寧王殿下的操作。

“諸位愛卿,先談論朝政吧!”

老朱笑問道:“山東三府的災民,可曾安置妥當?”

戶部尚書楊靖,一步踏出。

“回皇上!三府災民有了糧食,不再流竄其他地方。”

“如今已得到良種,分配了荒地,繼續定居三府!”

老朱滿意點頭,心中感慨萬千。

流民四起,可不是什麼好事。

老十七的糧食,可謂是救命救國。

山東本就是人口大省。

三府災民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倘若真的吃不上飯,說不定就會走上造反的道路。

老朱對楊靖的處置很是滿意,隨後又過問了其他諸部。

“咱想好了!”

朱元璋笑看向羣臣,“老十七提的內閣制,也該搬上日程了!”

“內閣總設七人!咱的首輔,自然是由李善長擔任!”

聽聞此言,李善長渾身顫抖,叩頭謝恩。

“臣,李善長,願爲陛下,願爲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行了!趕緊起來,咱知道你的忠心!”

羣臣心中緊張,入主內閣,地位可就不是一般的高了!

那可是皇帝的近臣!

“其他內閣成員,就由殿閣大學士填補!”

老朱一句話,澆滅了不少官員的希望。

他們並不知道,朱權屢次告誡老朱。

內閣成員的官品不能太高,儘量不要讓六部擔任。

內閣與六部,形成既對立,又協作的模式,才能讓權力更好的運行。

職能上來看,內閣高於六部,六部需要執行內閣下發的任務。

品級上來看,六部尚書卻又高於內閣成員,這就是帝王心術,平衡之道。

“父皇,兒臣有事稟報。”

老朱處理完六部之事後,剛打算回到武英殿,就聽到朱標開口。

“咱的標兒有何事,儘管說出來!”

太子提議,衆人都豎起耳朵。

尤其是三位塞王。

父皇在,可能不會動他們。

可若是大哥繼位,會不會削藩,還是未知數。

感情上來講,他們從小一起長大,理應會忠心朱標。

從權術上看,歷來執行分封制的王朝,都遭遇過重大變故。

從周天子分封,歷經春秋戰國亂悠悠。

再到大漢分封,七國之亂曇花一現。

再到司馬篡魏,八王之亂五胡亂華。

一幕又一幕的悲劇,提醒着後來人,分封制的弊端。

“兒臣覺得,西平侯沐英,文武全才。”

“留在雲南偏僻之地,實在是可惜。”

“懇請父皇將西平侯留在朝廷,爲國出力!”

此言一出,朝堂震動。

誰不知道西平侯跟太子的關係?

那就是沒有血緣的親兄弟!

沐英若是留在應天府,那簡直是讓太子如虎添翼!

老朱緊皺眉頭。

沐英的忠心和能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可雲南之地,同樣至關重要。

大明西南邊防,西要防備木邦、孟養。

北要謹防吐蕃的威脅。

南要防備安南。

沐英顯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父皇,兒臣覺得,西平侯不可留在應天。”

燕王朱棣一步踏出,笑道:“雲南乃我大明西南國門。”

“除了東臨貴州外,三面受敵。此等地界,必須讓文武全才的大將留守。”

“西平侯就是最佳人選!留下應天,纔是浪費了西平侯的才華!”

朱棣此言一出,贏得了不少朝臣的認可。

老朱同樣點了點頭。

他也認爲,沐英鎮守雲南,更符合大明的利益。

沐英是自己的義子,有能力,信得過。

將來自己還打算給沐英封王。

沐英在雲南這些年,已經得到了當地土著的信任。

若是換了其他人,土著們還會遵從大明的律法麼?

倘若安南,吐蕃來襲,其他人當真能的擋住這兩國的進攻?

“父皇!如今多年已過,安南吐蕃渾然沒有動靜。”

“西平侯已經平定了雲南!”

“讓一介名將,留在不毛之地,那纔是我大明的損失!”

朱標據理力爭。

於公,沐英才華出衆,與藍玉搭檔,可謂是雙劍合璧。

於私,沐英是他的大哥,留在應天,自己凡事多了個商量的人。

有藍玉,沐英二人在,這就是他朱標的武將集團。

文有詹徽、沈縉、楊靖。

哪怕洪武大帝離去,朱標也能以最快的速度穩定朝堂局勢。

“父皇!雲南邊防至關重要,不可不防!”

三位塞王同樣堅持觀點。

老朱正頭疼之際,朱權閒庭信步走來。

“父皇!”

“逆子,怎麼纔過來?”

老朱正好有氣沒處撒,看到朱權的,當即要大發雷霆。

“兒臣查證了一些事,所以來晚了。”

朱權笑道:“剛纔幾位皇兄爭論的事,我已經聽到了。”

“在下覺得,西平侯理應回到朝堂。”

“安南鼠輩,不足爲懼!”

第210章 此女有古怪第179章 猛卒過河,亦能擒王第519章 無心插柳,花魁尋夫第332章 高熾發兵助寧王第一百零二章 寧王在暗,輝祖在明第731章 父皇十勝,汗王十敗第574章 浪崗精兵?全軍覆沒!第384章 瓦剌炮襲,古都餘暉第335章 朱雀?赤鬼!第640章 富國強兵,父王速來!第531章 記住,不許跪!第一百一十九章 扶桑挑釁,大明應戰第627章 姍姍來遲朝鮮兵第188章 四面楚歌,絕望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我們只不過睡了一晚第253章 大逆不道是寧王第397章 雷公助我第211章 道衍毒計,一石三鳥第465章 彪悍龍宮島第四十五章 四哥,你代他認個錯吧第七十一章 厚顏無恥之徒第270章 此乃百姓之命也第343章 洋和尚?火銃暴徒!第二十九章 十招不夠,二十招!第八十五章 一個條件第525章 松潘開席,寧王宴客第401章 游過去第661章 前線焦灼,後方發財第417章 三哥,想不想幹票大的?第629章 談判?阿西巴!第492章 三衛危矣,道衍鬼謀第321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八十八章 我叫平安來聽課第451章 羣臣五殺獻寧王第441章 寧王釣魚,願者上鉤第149章 國公對決第三十九章 大明風華,趕超漢唐第298章 團戰,在於拉扯第四十二章 汝等儘快回封地吧第503章 冷血寧王第456章 祭天?我只用韃子第九十五章 禍國殃民之輩當誅第648章 剿滅韃靼,五萬足矣第748章 細狗,你行不行啊?第三十六章 太子黔寧齊作妖第656章 本是同根生,豈能不相救?第525章 松潘開席,寧王宴客第265章 高煦爭雄第579章 越後白甲第261章 革新第167章 死都不會放開你的手第72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80章 卿等,變廢爲寶第九十章 逆子,這就是你的態度?第631章 鐵嶺,比較大的城市第179章 猛卒過河,亦能擒王第295章 桀驁不馴失烈門第535章 大明汪汪特工隊第一百零五章 何人可爲寧王妃第206章 將軍一戰定乾坤,大明四海皆爲春第243章 多虧這張二皮臉第477章 夢想破滅,改行山賊第290章 白蓮盛世,夢幻泡影第十三章 藍玉?蠢驢耳!第八十章 外甥像舅,這是侮辱第473章 怒濤狂卷,碧血橫流第564章 收攏蝦夷,環島屯田第611章 四將歸位第639章 燕王助我?無人響應第341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442章 天地爲甕,汝等爲鱉第679章 篡奪秘寶,燕王密謀第228章 拿個公主練練手第712章 東望中原,傅安忠骨第691章 你管這叫醫者父母心?第240章 重興武舉,南北分榜第727章 長兄如父隔代親第296章 漠北草原,皆我明軍糧倉第三十四章 藍家有女名彩蝶第696章 明軍鋒芒露,國主避遷都第八十八章 我叫平安來聽課第219章 舌戰羣臣,草原動盪第八十三章 誰要沒什麼用的女人?第192章 你們明軍有完沒完?第600章 忠元變中原第214章 樑變涼?第434章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第188章 四面楚歌,絕望之戰第248章 寧王治病,邦邦兩拳第435章 無事獻殷勤第163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153章 毒蝗漫天,明軍遇襲第三十八章 安南鼠輩,不足爲懼第160章 王侯斥候第390章 女真興,高麗殤第170章 曹國公吃癟,朱十七養傷第277章 鳳陽花鼓,寧王抗旨第412章 弟妹!小姨子!你怎麼纔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只認李景隆?第536章 一二三四,換個姿勢
第210章 此女有古怪第179章 猛卒過河,亦能擒王第519章 無心插柳,花魁尋夫第332章 高熾發兵助寧王第一百零二章 寧王在暗,輝祖在明第731章 父皇十勝,汗王十敗第574章 浪崗精兵?全軍覆沒!第384章 瓦剌炮襲,古都餘暉第335章 朱雀?赤鬼!第640章 富國強兵,父王速來!第531章 記住,不許跪!第一百一十九章 扶桑挑釁,大明應戰第627章 姍姍來遲朝鮮兵第188章 四面楚歌,絕望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我們只不過睡了一晚第253章 大逆不道是寧王第397章 雷公助我第211章 道衍毒計,一石三鳥第465章 彪悍龍宮島第四十五章 四哥,你代他認個錯吧第七十一章 厚顏無恥之徒第270章 此乃百姓之命也第343章 洋和尚?火銃暴徒!第二十九章 十招不夠,二十招!第八十五章 一個條件第525章 松潘開席,寧王宴客第401章 游過去第661章 前線焦灼,後方發財第417章 三哥,想不想幹票大的?第629章 談判?阿西巴!第492章 三衛危矣,道衍鬼謀第321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八十八章 我叫平安來聽課第451章 羣臣五殺獻寧王第441章 寧王釣魚,願者上鉤第149章 國公對決第三十九章 大明風華,趕超漢唐第298章 團戰,在於拉扯第四十二章 汝等儘快回封地吧第503章 冷血寧王第456章 祭天?我只用韃子第九十五章 禍國殃民之輩當誅第648章 剿滅韃靼,五萬足矣第748章 細狗,你行不行啊?第三十六章 太子黔寧齊作妖第656章 本是同根生,豈能不相救?第525章 松潘開席,寧王宴客第265章 高煦爭雄第579章 越後白甲第261章 革新第167章 死都不會放開你的手第72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80章 卿等,變廢爲寶第九十章 逆子,這就是你的態度?第631章 鐵嶺,比較大的城市第179章 猛卒過河,亦能擒王第295章 桀驁不馴失烈門第535章 大明汪汪特工隊第一百零五章 何人可爲寧王妃第206章 將軍一戰定乾坤,大明四海皆爲春第243章 多虧這張二皮臉第477章 夢想破滅,改行山賊第290章 白蓮盛世,夢幻泡影第十三章 藍玉?蠢驢耳!第八十章 外甥像舅,這是侮辱第473章 怒濤狂卷,碧血橫流第564章 收攏蝦夷,環島屯田第611章 四將歸位第639章 燕王助我?無人響應第341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442章 天地爲甕,汝等爲鱉第679章 篡奪秘寶,燕王密謀第228章 拿個公主練練手第712章 東望中原,傅安忠骨第691章 你管這叫醫者父母心?第240章 重興武舉,南北分榜第727章 長兄如父隔代親第296章 漠北草原,皆我明軍糧倉第三十四章 藍家有女名彩蝶第696章 明軍鋒芒露,國主避遷都第八十八章 我叫平安來聽課第219章 舌戰羣臣,草原動盪第八十三章 誰要沒什麼用的女人?第192章 你們明軍有完沒完?第600章 忠元變中原第214章 樑變涼?第434章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第188章 四面楚歌,絕望之戰第248章 寧王治病,邦邦兩拳第435章 無事獻殷勤第163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153章 毒蝗漫天,明軍遇襲第三十八章 安南鼠輩,不足爲懼第160章 王侯斥候第390章 女真興,高麗殤第170章 曹國公吃癟,朱十七養傷第277章 鳳陽花鼓,寧王抗旨第412章 弟妹!小姨子!你怎麼纔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只認李景隆?第536章 一二三四,換個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