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謝夫中將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失神地看着面前的地圖。
壞消息一個一個不斷地傳來,已經打破了中將幾乎所有的幻想。在遠東,中國人全線出擊,造成了哈巴羅夫斯克告急,布拉戈維申斯克告急,烏蘭烏德告急!彷彿俄軍的防線在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一個四面漏風的破房子一般脆弱。
到這個時候,中將終於完全明白中國人的意圖了。他們是要把遠東軍的主力包圍在赤塔、哈巴羅夫斯克和布拉戈維申斯克三地分別予以殲滅。這樣的胃口不是當初所有的人想象的那樣“中國人只想着吃掉濱海集團軍”,而是要全殲整個遠東軍!這可是俄軍最大的一支部隊,有足足50萬人吶!(包括已經被殲滅的第一軍,第三軍和中亞部隊。)
沒有可能再得到歐洲部隊的援助了,鐵路線上很快就會佈滿炸彈的彈坑和中國騎兵的身影;也不能指望哈巴羅夫斯克集團軍向赤塔靠攏了,薩姆索諾夫怎麼也沒有那能耐在現在的條件把手下的幾個師運動到西邊來。
爲今之計,只有固守赤塔,以此表示俄軍在遠東的存在。當然,和平談判必須馬上展開!
維特在遠東軍參謀長博羅西洛夫的陪同下匆匆走進了司令部中將的辦公室。
還沒等中將的手離開帽檐,維特就自己找了個椅子坐了下來,擺了擺手道:“立即跟中國人聯繫,要求馬上召開和平談判。您,米哈伊爾·阿列克謝夫中將作爲我的軍事助手參加談判。這裡的事情交給瓦西里好了。路上我們已經商量過了,只要赤塔還在我們手裡,談判的條件就不會令人太難堪。先與中國軍隊達成一個短期的和平談判停火協議吧。”
“總理閣下,我立刻與中國軍隊聯繫,之前他們已經給了一個電報頻段。和談,會很快召開的。”阿列克謝夫現在能說什麼呢?他只能寄希望於和平談判了!事實很明白地擺在那裡,俄軍按照現在的水平是無法戰勝中國軍隊的。即使是戰略正確,兵力再集中一些,甚至在某些戰線上形成一定的兵力優勢也無法取得勝利!這是在滿洲里發動那場進攻後得出的結論。
軍人的榮譽感和將軍的責任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這個時候,就算是阿列克謝夫中將再好戰,也不可能去故意做出一副信誓旦旦能夠扭轉乾坤的姿態來,去無視事實和俄羅斯軍隊所付出的鮮血。戰敗,是自己這個遠東軍總司令的個人恥辱!明知必敗卻還要去強撐着拖延戰爭,卻是一個傻瓜、一個沒有政治責任感的武夫纔會做的愚蠢事情。
事實上,中將是一個有責任感的標準軍人。戰爭打到這個地步,凡是稍有見識的人都知道,這不是中將和他的參謀長的錯,而是中俄兩軍的差距太大,是因爲沙皇尼古拉和前遠東軍司令一唱一和執行的錯誤戰略導致的必然結果。
對此,維特是很清楚的。他了解眼前的遠東軍總司令和參謀長,他一直認爲這兩位將軍是目前俄國將領中最有能力的。在總理地構想中,今後民主的臨時政府中,這兩個人將是軍方的當然領導人。所以,維特並沒有絲毫責怪中將的意思,當然,讓中將擔任自己的談判助手也充分地表達了這個意思。
“戰前中國人提出的條件,這就是底限。我向沙皇陛下保證過,今天放棄的遠東在今後一定會重新回到大俄羅斯帝國的懷抱。我在這裡,需要您,還有瓦西里給我一個保證,5年或者10年後,俄羅斯軍隊將成爲一支比中國軍隊更優秀的武裝力量。”維特作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深情凝視着中將的眼睛說道。這個時候,是自己把手伸到軍隊的最好時機!今天的面臨的談判對眼前的兩人來說是一生的恥辱。而自己將給他們雪恥的機會,哪怕是一個空乏得連自己都不相信的機會,也能在這個時候收買下兩個將軍的忠心。他需要軍隊忠於自己的臨時政府而不是尼古拉大公這個攝政王!俄國未來政治走向的決策,絕對不可以由三個人在爭論後決定。
兩位將軍激動地看着略微禿頂的總理,身板挺得筆直地齊聲答道:“是,總理閣下,我保證,我以自己的生命來保證!”
維特滿意地點了點頭站了起來:“我們還是去看看士兵們吧。這個時候,士兵們需要有人給他們以力量,這種力量的來源就是今後軍隊的發展前景和方向。”
赤塔,是依靠鐵路中轉而興起的一座新興城鎮。現在,這個城市裡已經沒有多少平民了,只有三三兩兩垂頭喪氣的軍人。經歷了連番的失敗和慘重的損失,士氣低落的程度幾乎達到了最低點。愛國主義和大俄羅斯主義的宣傳已經無法激發起士兵們的激情,因爲,這些空洞的口號在強大到幾乎無法戰勝的中國軍隊面前是沒有殺傷力的。這些口號,如界在勢均力敵的時候,還可以產生一定的作用;在戰局有利的時候,甚至能夠催生出如虹的士氣。但是現在,它僅僅是口號而已,是沒有人再願意去提起的口號而已。
士氣的低落,從士兵甚至軍官們看到上級從自己面前經過也不站起來敬禮就充分地展現出來,這是軍隊秩序在崩潰的徵兆。
可憐的士兵們衣服一如既往的襤褸不堪,赤着腳卻把鞋子別在腰帶上的士兵比比皆是,看得維特不住地皺着眉頭。根據他對西方世界的瞭解,對西方軍隊的瞭解,一支基本裝備都不全的軍隊是不可能有太強戰鬥力的!就算這些農民士兵很勇敢,可在戰場上不是單靠勇敢就可以取得勝利的!博羅西洛夫曾經描述過俄軍士兵是如何英勇地衝向中國軍陣地的,也用血淋淋的傷亡數字在證明着這一切的真實。但是,維特無法把那些英勇的士兵和眼前這些散漫的士兵聯繫起來。
“總理閣下,軍隊需要有文化,需要更好的裝備和給養,士兵需要人們的尊重,他們需要有足夠的軍餉可以養家餬口。他們是爲俄羅斯作戰,正是他們在不畏犧牲地戰鬥,他們應該得到榮譽!儘管,我們戰敗了。戰敗是將領們的責任,我們的士兵已經盡力了!不可想象讓這些士兵靠手中的武器能夠戰勝中國軍隊,現在,已經不是單靠勇力的冷兵器時代了,現在,噢,對不起,總理先生。”博羅西洛夫少將跟在總理的後面說着,直到看到總理帶着些不悅轉過頭來瞪了自己一眼後,纔打住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將軍,俄羅斯需要的不是您隨口說說的建議,而是一個詳細地可行的計劃,我期待着您儘快把這個計劃交給政府。謝謝您讓我看到軍隊的現實狀況,我想,士兵們不需要我們在這裡說些空話,他們需要政府的實際行動,來吧,我們還是先去把停火談判的事情落實一下。”維特改變了主意,看到眼前的如此低落的士氣。原本還想着靠三寸不爛之舌能夠振奮起一點軍心士氣的維特打消了天真的想法。
中國軍隊地迴應很快。當維特等人回到司令部的時候,通訊軍官就送來了中國國防軍副總司令蔡鍔中將的回電,答應了從1906年9月1日起中俄兩軍全線停火半個月,同時在涅維琴斯克舉行和平談判。
蔡鍔將軍選擇涅維琴斯克舉行中俄談判是有道理的,這個地方,中國名字叫——尼布楚。此時,尼布楚已經在中國軍隊的全面控制之下了。
100多年前,中國的康熙皇帝派出大臣與俄國人簽定了條約,在達成和平的美好願望下,捨棄了對茂明安諸部原轄地的領土要求,堪定了中俄的國界。實際上這個《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吃了大虧,讓出了蒙古北方諸部的舊轄地,開啓蒙古族人內遷的大門。
因此,剛剛趕到齊齊哈爾的唐紹儀極力要求把談判地點選擇在這個極具歷史意義的地方。今天的中國將不再是一個守成的中國,而是一個面向世界積極進取的中國!這就是帝國皇帝以及外交大臣和國防軍將領們要向全國人民和世界表達的更深層次的涵義。
歷史具有的戲劇性,也許正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人爲因素造成的。
這個談判的地點,使得英法美德土奧意七國的外交使節作爲談判的列席成員也不得不跟着國防軍的腳步到達這個小城。
青地十八星金龍旗(18星是代表當時中國的18個省)高高地在各國國旗中間迎風招展,直到俄國臨時政府總理維特帶着代表團到達尼布楚,才又升起了俄國的十字彼得大帝旗。
“我國政府自來主張和平地解決爭端,在戰前,大中華帝國政府曾經多次就領土爭端問題和與此相關的不平等條約廢除問題,與俄國駐華使節磋商。可是,俄國顯然無視了我國人民渴望收復領土,廢除不平等條約的熱切願望。在中國人的思想裡,從來都是把戰爭當做是不得已的手段。今天在這裡,我代表大中華帝國皇帝陛下五萬萬中國人宣佈,領土必須收復,條約必須重新簽定,這也是本大臣參加這次和平談判的唯一驅動因素。離開這個話題,談判將變得毫無意義,光榮的帝國國防軍將繼續他們的征程。”唐紹儀一結束了寒暄客套就提綱挈領地把中國的談判基本要求提了出來,支撐他這麼做的,是強大的國防軍,是作爲他的談判軍事助手的周昆中將。
等唐紹儀略微欠了下身坐下後,各國列席代表的頭“刷”地一下子就轉向維特和阿列克謝夫。
維特對中國人的咄咄逼人是有心理準備的,作爲戰敗一方的政府總理和首席談判代表,他能夠做的就是小心翼翼地在這個談判上實施“暫時退讓,拉攏中國”的戰略,因此,他對唐紹儀提出的談判基礎問題並不想表示出什麼疑義。他需要做的是,把其他國家的代表擯除在這次談判以外,讓中俄雙方可以更加順暢地,毫無顧忌的交流。當然,不是現在就要避開這些人,畢竟英法兩國還是在某些問題給俄國以幫助的,要成立條約之外的密約,還是等到談判休息的時間再私下溝通了。
這個想法的確立,就決定了俄國人在中國提出的條件基礎上並沒有多大的爭議。畢竟世界上還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戰爭雙方的停火線在哪裡,哪裡就是今後和平談判時的基本國界線。如今,中國軍隊已經攻佔了阿拉木圖、塞米巴拉金斯克等要地,實際上已經控制了他們在和談上主張的新國界線。而赤塔的俄軍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存在,只要這個和談曠日持久地拖上一兩個月,18萬在赤塔附近的俄軍就會成爲“餓”軍,更不要說時間再拖長一些,等待隆冬降臨後那些衣不敝體的俄軍士兵的結局了。因此,談判協議是越早達成對俄軍越有利。
“尊敬的唐大臣閣下,各位先生們。俄國政府不再是以前的政府了,這一點想來各位是非常清楚的。大中華帝國政府對清帝國政府簽署的不平等條約予以否認,對俄國前政府來說是不可理解的。因此,雙方發生了局部戰爭這樣不愉快的事件。作爲新政府的總理和談判代表,我能夠理解我國前政府的舉措,也能夠理解中國政府此時提出的要求的合理性。對唐閣下提出的談判基本問題,我沒有異議。請閣下繼續。”
維特也不是外交方面的生手,一番話把他作爲俄國現政府總理,代表的是俄國現政府的立場攤了出來,意思很明白:戰爭責任是前政府,我這個新政府對中國是理解的,中俄兩國新政府之間是可以談判、可以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