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殺回大漠

夕陽就像一個燒餅,在殘雲中死氣沉沉的跌落下西方的天際。餘暉就像病人呼出的濁氣,灑向了落滿殘雪的屋檐。屋子的窗戶是半開的,草藥味從裡面飄出,就像是彌散在空氣中的塵埃,讓人難以適應。

孟山睜開眼睛,目光所及的是一個站在他身邊的黑衣衛,“我這是在哪裡?狄副使呢?”說話的瞬間他已經起身從牀下走了下來。

“孟統領你醒了?”黑衣衛士驚喜道,“狄副使已經回京了。”

“什麼時候走的?”孟山問道,“我睡了多久?”

“兩天。”黑衣衛士答道,“我們在樹林遭伏脫險之後,狄副使見你和候統領都沒什麼大礙就命令我等將兩位統領送到晉州驛館,他自己帶着剩下的幾個千牛衛回長安了,他說殿下性命危在旦夕,他快一步到京城,殿下就會少一些危險。”

“候統領傷勢怎麼了?”孟山在聽完黑衣衛士的解釋之後,明顯的鬆了一口氣,至少自己的受傷沒有延誤狄知遜回長安的行程。

“候統領就在隔壁房間。”黑衣衛士回答的很簡單。

“過去看看。”孟山說道,然後在黑衣衛士的帶領下來到了候虎的房間。

候虎的殺人方式以力道見長,因此和孟山相比,他損耗的體力要比孟山多,所以受傷之後甦醒的程度要比孟山慢上很多。然而此時,在孟山走入他的房間的時候,他也微微的睜開了眼睛。

“你怎麼在這?”候虎看到眼前的孟山問道,隨即他自己也發現躺在了牀上,隨即起身,“這是怎麼回事?”

孟山將自己知道的跟候虎簡單說了一下,說完之後就聽見孟山斥道,“你們是怎麼辦事的?狄副使身邊幾個千牛衛能護得了他的安全嗎?你們平日裡不是很精明嗎?怎麼在這件事情這麼愚蠢。”

孟山脾氣火爆,將眼前的黑衣衛訓斥的低頭不語。然而,這樣的事情卻是不能怪黑衣衛。李恪對黑衣的軍令第一條就是絕對服從,然而這個服從是指對自己的上司。然後,當候虎和孟山都暈迷不醒的時候,狄知遜是沒有能力調動黑衣衛的。所以,他只能讓黑衣衛將候虎和孟山護送到晉州驛館,自己帶領剩下的幾個千牛衛回京。

“通知大家收拾東西,我們要啓程。”孟山一邊穿衣一邊說道。

黑衣衛士看了眼前的候虎一眼,候虎點頭示意,他才走了出去。

等黑衣衛離開,孟山纔對候虎道,“老侯,既然狄副使已經回京,我們的護送任務已經完成,也不能在這裡拖延時間,殿下生死未卜,我們再殺回大漠,將殿下迎回來。”

“老孟,難道我不是這麼想的嗎?”候虎看了一眼孟山,“派一個人回京將詳細情況稟報給劉統領吧,讓他出兵援救,你我現在立刻啓程。”

孟山朝候虎看了一眼,看到他眼睛裡堅定的神色,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驛館門外,黑衣衛整裝待發,每個人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就像一尊石佛一樣,現在他們的眼裡只有軍令。

“你們是什麼?”孟山大聲問道。

“黑衣衛。”

“什麼?大聲點,你沒有吃飯嗎?”孟山怒道。

“黑衣衛!黑衣衛!”

“你們是鷹,黑衣衛中的鷹。”孟山吼道。

“我們是鷹,黑衣衛中的雄鷹。”

“你們是誰的鷹?”候虎問道。

“漢王殿下。”

“對。”候虎說道,“你們是殿下的鷹,你們是殿下的黑衣衛。現在殿下受困漠北,我們要出漠北救殿下。”

“出漠北,救殿下!”衆人狂呼道,聲勢如虹,每個人臉上的蕭殺之氣讓驛館的兵丁感到冰冷。

“出發。”候虎和孟山上馬之後帶領着剩下的二十幾個鷹衛朝雲州方向而去。

兩儀殿中,李世民神情嚴肅的聽完狄知遜的彙報,臉色極度的難看,他看了一眼衆人,怒道,“突厥人的膽子也太大了吧,竟敢連朕的兒子都阻殺,還有那幫刺客太猖狂了吧,連大唐的使節都敢殺,你們說該怎麼辦?”

“皇上,請發兵突厥營救殿下啊。”封德彝第一個跪道,他在聽到李恪被困突厥的時候,人突然間顯得老了幾十歲。以往還很精神的他,今天突然變得垂暮藹藹,就像快要落在殘雲中的夕陽。

“皇上發兵吧,殿下不能不救啊。”同一時間蕭瑀也站出來建議道。

“輔機,你那邊有什麼消息沒有?”李世民突然問長孫無忌。

“回皇上,暫時還沒有什麼消息。”長孫無忌知道李世民問的“唐”在漠北的情報,所以他只能如實回答。

“皇上,請發兵營救殿下啊。”此時狄知遜再次懇求道,“以臣的觀察,施羅德對殿下存了必殺之心,殿下多留漠北一刻就多有一份危險啊。”

狄知遜的話在氣氛陰冷的兩儀殿就像是黑夜裡的狼嚎,讓很多人不舒服。然而,除了封德彝,這個李恪的堅定支持者。蕭瑀,這個李恪名義上的舅舅之外,其他人都不說話。將選擇權交給了李世民。就是一向事事必諫的魏徵,此時也選擇了沉默。不是說他不反對出兵突厥,只是他被當時李恪在朝堂上出使突厥時所說的話折服。所以,這個時候李恪有難,他即使認爲此時的大唐不應該出兵突厥但也沒有站出來阻止。而房玄齡和杜如晦的心思跟魏徵一樣,他們覺得李恪不能不救,關鍵就看李世民該如何選擇。至於剩下的長孫無忌,高士廉和王珪是李恪政治上的敵人,他們心裡希望李恪最好死在大漠,但是明面上也不提出反對出兵的建議。

李世民目光掃過不說話的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徵,高士廉和王珪還有岑文本身上,最後將目光定格在杜如晦身上,“克明,你是兵部尚書,你的意見呢?”

“漢王爲大唐百姓出使突厥,突厥行如此卑鄙之事,大唐的百姓不能忍,大唐的將士也不會忍,臣無異議。”杜如晦給了李世民一個模棱兩可的建議。

李世民不說話,目光注視着向北的方向,他的內心在做鬥爭,他的內心在權衡利弊。按照狄知遜所說,追殺李恪的並非是頡利本人,而是他的兒子施羅德。追殺的原因也是爲了一個女人而引起的。由此可見,這件事情頡利本人還被矇在鼓裡。所以,如果此時貿然出兵,造成突厥和大唐的戰爭對大唐很不利。以現在大唐的實力跟突厥一戰,很難取勝。但是,李恪是爲大唐百姓出使突厥,此時遇到危險自己身爲他的父皇豈能見死不救呢?

“皇上,要不再等等吧。”就在李世民沉默的時候,長孫無忌突然說道,“以漢王殿下的智慧,再加上他身邊的八百衛士,並不是沒有機會從突厥手上安然回國的。沒準殿下現在已經逃脫突厥的追殺在回唐的路上,只是比狄副使晚幾天而已。”長孫無忌知道李世民肯定會出兵,但他權衡了一二還是提出了這樣的建議。畢竟,對於此時的大唐來說,出兵突厥是錯誤選擇。他如此勸說目的很明顯,就是想跟李世民表明自己的公私分明。然而,像長孫無忌用這樣的方式表示自己忠心的方式別人可不敢用。畢竟,長孫無忌在李世民心裡的位置足以讓李世民認定長孫無忌這句話不是對李恪的落井下石,而是真正用公正的心態看待問題。

“長孫無忌,到這個時候你還敢說殿下沒事,你是何居心?”封德彝等長孫無忌說完,沒等李世民說完,怒斥道,“大唐騎兵和突厥騎兵的差距你又不是不知道,況且殿下身邊只有八百人,豈能是突厥一千五百人的對手?再說狄知遜剛纔已經說了,他在回京的路上遭到了刺殺,難道你看不出,這個時候除了突厥人之外,還有某些心存不軌之心的人也在暗中對漢王殿下不利嗎?”

封德彝已經失去了以往的風度,直接在李世民的面前吼斥長孫無忌。然而,長孫無忌出奇的沒有反對,只是用平緩的語氣道,“封僕射難道不知道臘月寒冬,這樣的天氣大唐不能出兵漠北嗎?別說其它的,就現在的糧草儲備和兵甲武備準備的也不足,貿然出兵不但不能救得了漢王,還會一敗塗地啊。”

長孫無忌的話確實不容別人反駁,但是沒有一個人贊同他的意見,封德彝此時氣喘吁吁,而蕭瑀見長孫無忌如此說,剛要反駁就見李世民擺手制止他,他只能選擇沉默。

李世民也不說話,默默的注視着向北的方向不語。然而,誰都知道此時的他心裡比任何人都焦急。他如此做只不過是爲了在衆人面前掩飾自己對兒子的安全焦急,同時也在告訴衆人,李恪還在漠北這個事實。

少頃!就在大家快要沉不住氣的時候,李世民突然轉過身來直視衆人,他的眼神堅定的不容別人質疑,他的神情嚴肅的不容別人反駁。

“擢右驍衛大將軍劉弘基,左金吾衛大將軍長孫順德整頓兵馬,隨時聽候調遣。”李世民突然下定決心,“命李靖爲行軍總管,柴紹、薛萬徹,尉遲敬德爲行軍副總管,代州都督張公謹爲雲鑲道行軍總管,全部兵馬歸李靖節制,分道出擊突厥。”李世民說到這裡的時候,岑文本已經將聖旨寫在了紙上,等待李世民的下文。

“杜如晦,長孫無忌負責此次出征突厥的糧草籌備,右領軍大將軍張士貴負責糧草押運和護送。”說完,李世民看了一眼衆人,不理會衆人眼中的震驚和無奈,出了兩儀殿朝楊妃的千秋殿而來。因爲他知道,此時最需要安慰的是楊妃,這個把李恪當成自己生命中唯一寄託的女人。

第649章 修幾條大路第167章 鐵案第494章 能不這麼殘忍嗎第490章 搭建角鬥場第353章 各方的動靜第272章 我們一起回太原第246章 各懷心思第572章 鬼面騎一戰的傳說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83章 三百護衛第83章 三百護衛第112章 長孫無忌的秘密第131章 殺第324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二)第384章 和軍神的對話第417章 過年纔是王道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40章 爭相建隊第556章 詭異的朝堂第683章 有個辦法第417章 過年纔是王道第288章 鐵血蘇烈第100章 新軍主帥第706章 李治和楊妃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123章 頡利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570章 本王讓你噴血第30章 黑衣衛第322章 狼騎營的任務第508章 總會有人去死第532章 正軍備戰,先發制人第459章 又見鳳翅鎦金钂第258章 李佑和權萬紀的恐懼第40章 爭相建隊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44章 演練比賽(一)第212章 三方匯合第625章 吐延,投降吧第80章 贗品橫行第632章 不要輕易跟大唐開戰第252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中)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560章 一份大禮第338章 你有更大的舞臺第648章 坑殺三十萬第486章 魔鬼王和無常虎第273章 三大未解之謎第127章 帳中對話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第513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43章 愛的奉獻第646章 青唐城(三)第409章 北國之王第645章 攻克亞澤第33章 第一次射獵第150章 太宗大怒第411章 還有後手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589章 誰在算計誰呢?第630章 大軍出發第632章 不要輕易跟大唐開戰第231章 漢王請留步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665章 定都匹播城第329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五)第100章 新軍主帥第581章 大相,想出了攻城的辦法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540章 三戰三捷第707章 北王萬歲第303章 大戰(二)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566章 第一戰第552章 北王的陳情第627章 秘術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130章 陰謀第530章 李恪的準備第81章 反思和反擊第374章 這就是宿命第263章 聖心難測否?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477章 放榜了!就是沒有你的名字第695章 戰鬥第379章 背水一戰(五)第140章 兄弟不合第190章 鬼面騎的頹敗第386章 突厥退兵了,我們要追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369章 真正的決戰(四)第656章 命運之戰(下)第182章 改組黑衣衛第108章 突利的心思第365章 精兵簡政第388章 追殺頡利第291章 李恪設計的騙局第38章 組建蹴鞠寺(下)第261章 漢王介入第536章 朔方之行
第649章 修幾條大路第167章 鐵案第494章 能不這麼殘忍嗎第490章 搭建角鬥場第353章 各方的動靜第272章 我們一起回太原第246章 各懷心思第572章 鬼面騎一戰的傳說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83章 三百護衛第83章 三百護衛第112章 長孫無忌的秘密第131章 殺第324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二)第384章 和軍神的對話第417章 過年纔是王道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40章 爭相建隊第556章 詭異的朝堂第683章 有個辦法第417章 過年纔是王道第288章 鐵血蘇烈第100章 新軍主帥第706章 李治和楊妃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123章 頡利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570章 本王讓你噴血第30章 黑衣衛第322章 狼騎營的任務第508章 總會有人去死第532章 正軍備戰,先發制人第459章 又見鳳翅鎦金钂第258章 李佑和權萬紀的恐懼第40章 爭相建隊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44章 演練比賽(一)第212章 三方匯合第625章 吐延,投降吧第80章 贗品橫行第632章 不要輕易跟大唐開戰第252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中)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560章 一份大禮第338章 你有更大的舞臺第648章 坑殺三十萬第486章 魔鬼王和無常虎第273章 三大未解之謎第127章 帳中對話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第513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43章 愛的奉獻第646章 青唐城(三)第409章 北國之王第645章 攻克亞澤第33章 第一次射獵第150章 太宗大怒第411章 還有後手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589章 誰在算計誰呢?第630章 大軍出發第632章 不要輕易跟大唐開戰第231章 漢王請留步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665章 定都匹播城第329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五)第100章 新軍主帥第581章 大相,想出了攻城的辦法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540章 三戰三捷第707章 北王萬歲第303章 大戰(二)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566章 第一戰第552章 北王的陳情第627章 秘術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130章 陰謀第530章 李恪的準備第81章 反思和反擊第374章 這就是宿命第263章 聖心難測否?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477章 放榜了!就是沒有你的名字第695章 戰鬥第379章 背水一戰(五)第140章 兄弟不合第190章 鬼面騎的頹敗第386章 突厥退兵了,我們要追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369章 真正的決戰(四)第656章 命運之戰(下)第182章 改組黑衣衛第108章 突利的心思第365章 精兵簡政第388章 追殺頡利第291章 李恪設計的騙局第38章 組建蹴鞠寺(下)第261章 漢王介入第536章 朔方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