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世界DRAM芯片市場重整

8月2日

從臺島傳來勁爆消息,內地“面板採購團”紛紛出手,在瀕臨破產的臺島液晶面板企業採購價值高達43億美金的貨品,幫助對方度過難關。

這個最大的難關,就是王族基金麾下黃河科技集團的“價格屠刀”。

僅僅不到一週時間

液晶面板市場價格暴漲27.12%,這讓命懸一線的日韓檯面板企業回過魂來,默契地繼續推動價格上漲,最終達到了上漲47.44%的巨大漲幅。

歷史的車輪沒有偏移,按着既定方向前進。

臺島液晶面板廠商沒有戰勝內心的貪婪,恩將仇報的與日韓面板企業達成默契,形成了一致的漲價風潮,最終讓內地的家電企業嚥下了這個苦果。

在紐約

王耀城聽到了這個消息後,只能默默地站立在窗前看着遠方,什麼也做不了。

手指一根一根的攥緊,捏成了鐵拳。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人虧天不虧,世道輪轉回,不信擡頭看,蒼天饒過誰?

2002年8月16日

經過一番艱難的拉鋸談判,王族基金旗下海力士宣佈以286億美元現金價格,併購三星半導體事業部,並且承擔其62%的債務,約爲166億美金,併購付出的代價452億美元。

這項大額併購交易的達成,預示着世界DRAM芯片市場王者誕生。

併購之後的大西洋晶科加上海力士,兩者佔據整個市場的79.12%,形成了壟斷性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

海力士半導體宣佈一項重要任命,任命扶桑板本幸雄同志爲海力士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全面主導這一家重要的半導體公司。

在王族基金舉杯歡慶的同時,美資財團同樣獲得豐厚收益,唯一的輸家是李建熙和他領導的三星集團。

消息傳出

世界DRAM芯片市場價格立刻大幅反彈,隔日上漲56%,預期將迎來一輪迅猛反彈,再次呈現DRAM芯片市場極爲顯著的特點。

此後幾乎是一日一價,在二個多月時間裡暴漲297.33%,幾乎將市場規模擴大了接近三倍,達到了337億美金規模,這其中利潤驚人。

這幾年,包括美光在內的廠商,真的被壓制慘了。

所謂壓迫越大,反彈就越強勁,這些歐美廠家率先上調了出貨價格,在世界市場上掀起一輪瘋狂的價格上漲風暴。

對於這種局面,大西洋晶科和海力士自然樂見其成,這上漲的都是鉅額利潤吶。

真應了那句話;

賺起錢來數鈔票到手軟,賠起錢來恨不得拿刀把自己雙手砍了。

世界DRAM芯片市場價格波動,簡直比賭博還厲害,從1980年代一路走過來的發展史,連成波浪線可以發現;

整個市場規模呈現陡峭的筆直上漲和下降曲線,就像一個心律失常的患者心電圖。

80年代的日資存儲企業爲了擊敗美資企業,奠定市場霸主地位,主動挑起了瘋狂的價格戰。

一枚DRAM存儲芯片從1981年的50美金,暴降到1982年的5美金,降價幅度達到90%。

1984年

日資存儲企業進入產業爆發期,用低價瘋狂衝擊米國市場,打的美資企業節節敗退,一舉奠定市場霸主地位。

1990年代初

日資存儲企業進入巔峰,市場佔有率達到八成,在米國爸爸制裁大棒的揮舞下,被打的生活不能自理,市場份額出現急劇縮水。

DRAM存儲芯片市場上出現了新的玩家,包括三星,海力士和大西洋晶科,以及一些臺資中小廠商。

此時

大西洋晶科趁勢進入市場橫插一腳,利用短暫的市場週期獲取暴利,維持企業裂變式的增長速率,迅速的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王耀城抓住了歷史性機遇,迅速的發展壯大起來。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也留給偷看底牌的人。

大西洋晶科抓住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的時機,耗費巨資併購了DRAM芯片市場實力企業“海力士半導體”。

一舉反超競爭對手,成爲DRAM芯片市場新的領軍企業,對日韓存儲企業形成強有力的挑戰。

從此,市場進入大西洋晶科主導的時代。

以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期爲分界點;

在危機爆發前

世界DRAM芯片市場規模達到262億美金,危機爆發後一度降到107億美金水平。

這個血淋淋的市場規模,在大西洋晶科海量低價產品的衝擊下維持了很長時間,幾乎全產業嚴重虧損,無一例外。

最終導致DRAM芯片市場主要玩家海力士破產清算,被前者收入囊中。

1999年~2000年3月,世界DRAM芯片市場大幅反彈至411億美金規模。

產品數量增長不到30%,市場規模擴大了384%,可謂瘋狂。

好日子沒過多久,災難又來了。

2000年3月網絡高科技產業泡沫破裂之後,至2002年7月,這段時間DRAM芯片廠商過的尤其艱難。

因爲大西洋晶科再次祭起價格屠刀血洗市場,狠狠地將市場規模壓制在百億美金之下。

最低的時候,全世界DRAM芯片市場只有87億美金。

結果就是;

歐洲、美洲、亞洲大量中小芯片廠商紛紛退出角逐,在DRAM芯片市場領域,從最高峰的47家廠商,劇減到如今的九家廠商。

二十多年發展下來,大浪淘沙只剩下九家廠商。

德州儀器、富士通、三菱電機、日立、NEC、東芝、索尼、日產精工、英特爾、IBM、三星……

一長串在全世界聲名赫赫的大企業,退出這個血腥而又殘酷的市場,結束了黑暗而又絕望的掙扎。

三星電子僅2000年就虧損了76.91億美金,2001年至7月止,再度暴虧35.7億美金。

結果就是三星半導體承受不住鉅額虧損,轟然倒下了,被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海力士一口吞下,走完了悲情的旅途。

回顧血腥的世界DRAM芯片市場,一路走來充滿驚心動魄的刀光劍影,倒下了無數累累屍骸,最終形成了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

完全可以預見

進入寡頭壟斷格局之後,再打價格戰已經毫無意義了。

各大企業將會默契地維持價格水準,共同做大市場規模,獲取穩定高收益,把這些年血虧的損失找補回來。

市場上還有哪些玩家呢?

米國碩果僅存的獨子美光,扶桑唯一的爾必達,歐洲唯一的奇夢達,韓半島唯一的海力士,臺島茂德、力晶、華亞和南亞四家廠商,再加上領軍企業大西洋晶科,一共只有九個玩家。

對於王氏財團來說,一切塵埃落定。

剩下的就是繼續加大科技投入,在大容量DRAM存儲芯片研發上領先對手,享受豐厚的壟斷利潤。

用不了多久,歐洲廠商和臺資廠商都會被淘汰,市場還會進入最後的重整階段。

因爲

從技術上來說,大容量DRAM存儲芯片只有兩個實現途徑;

溝槽式和堆疊式。

這是兩條截然相反的技術道路,堆疊式依靠向上堆疊,實現更大的容量存儲,溝槽式向下挖,來實現更大的容量存儲。

大西洋晶科與海力士屬於世界主流的堆疊式技術路線,這也是原來歷史上三星曾走過的道路,被歷史經驗證明是唯一正確的道路。

歐洲奇夢達發展的溝槽式技術路線,向前會越走越窄。

芯片就那麼厚,向下挖是走入死衚衕,不但實現大容量存儲目標非常困難,而且研發難度極高,投入非常大,幾乎數倍於堆疊式。

很快,犟驢子一樣的奇夢達就會發現,完蛋鳥。

重新再回過頭來走堆疊式技術道路,發現已經被重重疊疊的專利池封鎖,只能憋屈而苦逼的死去。

王耀城並不擔心臺資廠商,因爲他們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必然會被歷史發展淘汰。

在這一生產領域

臺資廠商普遍是引進鎂光的堆疊式芯片技術,自身幾乎沒有什麼研發能力。

至於說DRAM存儲芯片領域臺資廠商,竟然還能剩下四家之多,幾乎佔據全世界一半,並非是他們技術特別牛逼,而是因爲都有個好爹,背後還有政府的強力支持。

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爲他們生產規模小,相對而言虧損就少。

四家工廠加起來,一共擁有五條八英寸晶圓生產線,市場份額只有5.07%,只能隨波逐流。

這些芯片廠商背後是臺島實力雄厚的大集團公司,例如臺塑,臺電等等,可以給其不斷的輸血,吊着一條命不肯死。

可這有什麼用呢?

無非是早幾年晚幾年的分別罷了,最終是死路一條。

世界DRAM存儲芯片市場寡頭格局的形成,帶來的將是讓所有人眼紅的滾滾錢景。

可惜,這一切與三星電子都無緣了,它已經被淘汰出局了。

最新併購的三星半導體事業部,完全併入海力士半導體業務,令其DRAM芯片和閃存生產能力緊緊追着大西洋晶科,位居世界第二。

扶桑板本幸雄同志走馬上任,對海力士半導體重疊的機構,人員配置等全面整合,研發項目重新梳理,合併,調整工作,該下馬的下馬,該轉移的轉移,該整合的整合。

海力士半導體業務進行重整,馬來西亞海力士工業園應用芯片生產,劃轉給大西洋晶科,海力士半導體專注於DRAM存儲芯片生產。

這樣的市場定位類似於臺積電,專攻一項做大做強。

臺積電專攻世界芯片代工領域,海力士專注於DRAM存儲芯片生產,業務變得純而又純,有利於發揮規模優勢,在市場競爭中越做越強。

王耀城內心還有個私念;

讓旗下臺積電和海力士發展成爲偏科嚴重的專長生,限制其綜合性芯片提供商的發展方向。

因爲,這是大西洋晶科所要做的,不容別人染指,哪怕是自家的企業也不行。

如今

王族基金喜收DRAM芯片市場佔有率分別在第一和第二的大西洋晶科與海力士,在這個規模已經達到337億美金的市場上,佔據79.2%的份額,走向人生巔峰。

受到全球存儲器需求量增長影響,DRAM芯片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有望在2002年底突破400億美金規模。

根據分析,市場規模年內可以上看到430億美金,錢景喜人。

這塊大肥肉,結結實實的落入王族基金的口袋中。

第484章 醜聞第99章 戀愛的感覺第166章 經紀公司第160章 花花公子品牌第580章 團圓第81章 掙點零花錢(加更,回饋熱情的朋友)第400章 史前大鱷第236章 新幫手第165章 玩你的球吧第218章 麻麻第219章 家宴第146章 大股東第114章 被跟蹤了第420章 山貓發威第150章 策劃綁架第86章 狠角色第193章 躺着賺錢第514章 雷厲風行開拓市場第644章 無心插柳柳成行第635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171章 攻擊牧場第500章 歐洲電信市場格局第577章 捐款第505章 艱難抉擇第618章,2007年,財團企業在行動2第163章 休斯頓火箭隊第324章 經濟發展第112章 主動示好第21章 神侃第414章 電信產業佈局第506章 攤牌第328章 谷歌和阿里巴巴第573章 慾壑難填第36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536章 籌劃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上市第90章 懷疑人生(加更)第480章 非典來了第644章 無心插柳柳成行第316章 電影計劃第217章 家常話第225章 影響力發酵第634章 危機四伏第475章 捲包第567章 第二輪會談第279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352章 置換第103章 硅谷第301章 高額訴訟第431章 完美落幕第329章 四代液晶屏生產線第361章 三星電子走上歧路第175章 道義制高點第18章 女人是禍水第515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274章 勝利屬於誰?第228章 打破僵局的拳頭產品第447章 麪條裡只有一個害蟲第6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11章 休假第423章 國際友人第270章 視察太平洋廣場工地第529章 心酸的小唐尼第355章 新世紀第325章 層出不窮的好點子第387章西方不亮東方亮第551章 王族廣場第318章 席捲匯豐銀行第169章 翼護第487章 洪水漫卷第31章 給一條活路第81章 掙點零花錢(加更,回饋熱情的朋友)第359章 奧普拉脫口秀3第116章 危機公關第240章 漏網之魚第343章 三省吾身第374章 前途渺茫第278章 兩個拳頭產品第350章 人事安排第464章 完整的電子半導體產業鏈呈現第606章 拋銅事件第18章 女人是禍水第149章 酸爽無比第294章 考量第225章 影響力發酵第541章 讓人詫異的結局第28章 穩住,小哥第127章 再研究第121章 學姐第79章 鍍金國度第579章 氪金風彩第623章 金融風暴的預兆第381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57章 火爆場面第204章 新聞報道第446章 不歡而散第582章 代持股份第469章 差距第341章 度假第519章 巧妙併購的學問第458章 反正不吃虧
第484章 醜聞第99章 戀愛的感覺第166章 經紀公司第160章 花花公子品牌第580章 團圓第81章 掙點零花錢(加更,回饋熱情的朋友)第400章 史前大鱷第236章 新幫手第165章 玩你的球吧第218章 麻麻第219章 家宴第146章 大股東第114章 被跟蹤了第420章 山貓發威第150章 策劃綁架第86章 狠角色第193章 躺着賺錢第514章 雷厲風行開拓市場第644章 無心插柳柳成行第635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171章 攻擊牧場第500章 歐洲電信市場格局第577章 捐款第505章 艱難抉擇第618章,2007年,財團企業在行動2第163章 休斯頓火箭隊第324章 經濟發展第112章 主動示好第21章 神侃第414章 電信產業佈局第506章 攤牌第328章 谷歌和阿里巴巴第573章 慾壑難填第36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536章 籌劃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上市第90章 懷疑人生(加更)第480章 非典來了第644章 無心插柳柳成行第316章 電影計劃第217章 家常話第225章 影響力發酵第634章 危機四伏第475章 捲包第567章 第二輪會談第279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352章 置換第103章 硅谷第301章 高額訴訟第431章 完美落幕第329章 四代液晶屏生產線第361章 三星電子走上歧路第175章 道義制高點第18章 女人是禍水第515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274章 勝利屬於誰?第228章 打破僵局的拳頭產品第447章 麪條裡只有一個害蟲第6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11章 休假第423章 國際友人第270章 視察太平洋廣場工地第529章 心酸的小唐尼第355章 新世紀第325章 層出不窮的好點子第387章西方不亮東方亮第551章 王族廣場第318章 席捲匯豐銀行第169章 翼護第487章 洪水漫卷第31章 給一條活路第81章 掙點零花錢(加更,回饋熱情的朋友)第359章 奧普拉脫口秀3第116章 危機公關第240章 漏網之魚第343章 三省吾身第374章 前途渺茫第278章 兩個拳頭產品第350章 人事安排第464章 完整的電子半導體產業鏈呈現第606章 拋銅事件第18章 女人是禍水第149章 酸爽無比第294章 考量第225章 影響力發酵第541章 讓人詫異的結局第28章 穩住,小哥第127章 再研究第121章 學姐第79章 鍍金國度第579章 氪金風彩第623章 金融風暴的預兆第381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57章 火爆場面第204章 新聞報道第446章 不歡而散第582章 代持股份第469章 差距第341章 度假第519章 巧妙併購的學問第458章 反正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