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回顧2003年

2003年底,全球IT產業經歷了劇烈的擴張和起伏,從高增長、高消費、高支出、高重複的運行方式逐漸迴歸理性。

海量電子產品在短短几年內填充世界市場,逐漸進入存量有序增長階段。

野蠻發展過後,國際市場進入理性競爭階段,更高的管理水平,更加合理的資源配置,更強的市場競爭力組合,逐漸淘汰實力較弱的競爭對手,過渡到跨國巨頭時代。

在這種情況下,2001年惠普公司與康柏電腦抱團取暖,成爲全球IT產業令人矚目的事件。

兩年過去了,現在情況如何?

這樁IT產業強強聯合的併購,華爾街人士並不看好,因爲這兩家公司的產品線高度重合,追求的是數量簡單疊加,而不是產品領域的互相優勢互補。

宣佈併購之後的9月5日,紐交所惠普的股票每股下跌18.7%。收於18.87美元。而康柏的股票每股下跌10.28%,收於11.08美元。

這開門的一個悶棍,似乎預示了新公司前途坎坷,絕對不令人樂觀。

截止2003年底

這兩家公司的機構和產品線重疊非常嚴重,經過大幅度裁員之後,削減費用開支,意味着很多渠道重疊的供應商,生產線以及製造工廠都將被壓縮,甚至造成整個銷售市場的混亂無序。

反映到財報上,二者相加營業額從2001年度820億美金大幅下降到2003年的577億美金,利潤額因爲大幅度遣散工人經濟補償,比之前降低一多半,勉強保持了微利的局面。

面對不利局面

惠普公司在2003年末正式宣佈‘新成長計劃’,計劃在六個財季之內繼續削減14500名員工,佔整個員工總數的10%,希望能因此每年節省17億美金,進一步提高企業運轉效率。

爲什麼會出現如此不利情況呢?

這是因爲王族基金採取了針對性的打擊手段,通過市場排名第四的戴爾電腦大幅降價增配舉動,打壓惠普公司旗下電腦品牌生存空間。

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同時降低旗下低端系列電腦價格,包括臺式機和筆記本,針對惠普公司電腦產品和打印機產品進行圍剿。

兩者配合一個從上而下,一個由下往上擠壓市場空間,利用大規模生產成本優勢打擊競爭對手,成效非常顯著。

拼價格,王族基金背靠着華夏大市場從來就沒有怕過誰。

戴爾電腦的降價只不過是讓利潤率削減一半,依然能夠保持12%的淨利潤率,可憐惠普公司就不行了,全系列電腦產品虧損幅度達到8%~10%,必須要依靠利潤率高的企業服務器產品彌補。

2003年底,全球IT產業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兒。

米國IBM與華夏幻想集團經過三個多月的談判,最終達成協議,幻想集團以現金,股票和償付債務的方式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

華夏幻想集團將擁有新公司45%的股權,米國IBM擁有18%股權,從而誕生了pc行業排行第三的巨頭企業,僅次於排行第一的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排行第二的惠普公司,領先排行第四的戴爾電腦。

2003年,在全球電腦市場進入存量競爭的格局後,華夏電腦市場依然處於爆發性增長狀態。

全年銷售1300萬臺電腦,比2002年同期增長19.2%,銷售金額967億人民幣,比上一年同期增長7.2%。

華夏國內的品牌電腦競爭進入羣雄割據狀態,七喜、實達等電腦品牌已經成爲昨日黃花,聯想、熊貓、方正、格立等國產品牌紛紛崛起,顯示了強大的競爭實力。

在全球市場上

OPPO品牌電腦憑藉着十多年的好口碑,依然佔據着高端市場霸主地位,佔據市場份額的23%,擁有無可比擬的品牌優勢。

世界排行前十的廠商中,惠普佔據15.2%,IBM佔據7.1%,戴爾佔據6.3%,東芝佔據3.3,格力佔據2.9%,宏基佔據2.3%,NEC佔據2.3%,聯想佔據2.1%,方正佔據1.7%。

雖然IBM品牌電腦2003年收入達到96億美金,電腦產品出貨量達到1億臺,可已經是連續第三年虧損了,全年虧損4.78億美元。

這是因爲IBM品牌電腦在米國的生產廠成本太高了,根本無法應付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價格競爭。

在戴爾電腦主動發起價格戰之後,IBM果斷的繳械投降,乖乖的退出了個人電腦市場。

令人噁心的是,IBM沒有理睬王族基金拋出的橄欖枝,也不願意IBM電腦品牌歸於王族基金麾下,選擇了幻想集團作爲合作伙伴。

經過短時間談判

最終以12.5億美金的白菜價格半買半送與幻想集團達成併購交易,這其中含3.5億美元現金,3.5億美元股票以及承擔5.5億美元債務。

幻想集團公佈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之後,市場反應是截然不同的。

在紐交所,IBM股票價格微漲0.57%,報收於每股96.65美元。

在香港聯交所,幻想集團股票出現大幅波動,最終下跌7.5%,報收於2.757港元,成交金額3.62億港元。

從市場反應來看,市場對幻想公司的此舉並不看好。

戴爾電腦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先生表示;

全球IT領域格局已經固化,上一次成功的併購可以追溯到王族基金併購戴爾電腦一役,此後的挑戰紛紛撞了逼,最新的嘗試就是惠普公司與康柏公司的合併,大家看到其實只是個笑話。

這番話表明,戴爾電腦對應付競爭對手得心應手,根本就不需要老大哥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出手,充滿信心的覺得自己就能夠解決問題。

華爾街著名分析家羅勃·恩德勒表示;

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確實可以增強自身實力,但可以預見的是,不論哪家廠商收購成功,都將失去IBM電腦部門的大部分業務,並且需要重建零售渠道,這將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話音未落,

IBM電腦大客戶通用電氣公司就宣佈不再從IBM訂購電腦,轉而從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訂購OPPO品牌電腦以及企業服務器,這筆訂單價值約7500萬美金。

新公司剛誕生不久,就遭遇了劈頭蓋臉的一個沉重打擊。

由此可見,幻想集團雖然能收購IBM電腦,但沒有足夠的品牌力運營,相關的大客戶紛紛離去就是明證。

在存量市場激烈競爭的現在,不論是著名的廠商惠普,索尼,NEC,東芝,戴爾,都在竭盡全力爭奪零售渠道,這絕不是併購一個品牌就能繼承客戶羣的。

在整個2003年度,還有一家著名的大公司過得比較苦逼,那就是微軟公司。

彷彿魔咒一般,兩千年以來超過1000億美金的兩樁超巨型併購都不怎麼成功,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公司的1840億美金併購麻煩多多,表現讓人大跌眼鏡。

微軟公司下血本1820億美金併購的雅虎網站更慘,表現可以說用吐血三升來形容。

一年半時間,大浪貨楊之遠瘋狂併購了160多家硅谷高科技網絡公司,雅虎公司吹了氣一樣的迅速膨脹起來,成爲硅谷最大的僱主企業。

結果收購的高科技創業公司並沒有豐富雅虎產品線,小雷管紛紛起爆,差點把自己炸的半身不遂。

雅虎網站股價也急劇縮水一半還多,如今只剩下700多億美金市值,讓比爾·蓋茨心痛的打哆嗦。

遠在歐洲的王耀城深表同情;

我雖然早就預見到了這一幕,同時也提醒了我的朋友比爾·蓋茨,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啊!可惜好好一家企業依然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回想多年從業經驗表明;

謹慎是必要的,控制風險更是必要的。

硅谷北冰洋控股公司成立13年來,投資至今網絡高科技企業不超過150家,平均每年十幾家,就是因爲無法很好的駕馭更多的企業。

雅虎公司的經歷告訴我們,千萬不能浪,浪了就要負責。

這番話傳到戴蒙德市微軟公司總部,比爾·蓋茨好懸一口老血噴出來,鬱悶的一聲不吭回去休息了,三天都沒有到公司上班。

估計,是找個角落哭去了。

微軟公司的麻煩還不止於此,今年,歐盟的《反壟斷法》禁止微軟公司Windows系統捆綁銷售,準備對微軟公司處以4.97億歐元的罰款,並要求其改變操作系統的捆綁銷售方式。

紅帽系統公司開發的Linux操作系統正在佔據大量企業和個人服務端市場,並且被世界市場廣泛接受,形成了對微軟公司系統的強有力挑戰,使得微軟公司在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市場份額急劇減少。

這一切,都對微軟公司的國際市場開拓帶來巨大羈絆,可以形容爲戴着鐐銬的巨人跳舞,那感覺是相當不爽。

總體而言

微軟公司對網絡高科技領域的投資重點是收購軟件技術公司,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數。

近期,微軟公司的投資方向發生了明顯轉變,轉而對通訊,網絡搜索,電子商務,ERP,殺毒軟件,網絡遊戲等新市場移動進行投資。

有可能是受到王族基金啓發,忽然開了竅,微軟公司加大了對實業公司的投資。

最明顯的一樁投資案是微軟公司對米國電話電報公司投資50億美金,並且陸續對蘋果電腦公司,康卡斯特公司,Nextel通信公司,Akamai技術公司進行戰略投資,取得了很不錯的收益。

若是自己不會玩兒,學着別人怎樣玩兒是聰明之舉。

吃過了大苦頭,微軟公司幡然醒悟過來第一件事就是開除了大浪貨楊之遠,請他拿着高額退職金走路。

可是楊之遠留下的雅虎公司爛攤子還得解決,這又是一個讓比爾·蓋茨頭疼不已的問題;

造孽的人走了,當初花高額代價購買的160多家網絡高科技公司,巨大的隱患依然存在,到底該怎麼辦呢?

第260章 危機中的機遇第248章 狼來了第135章 膨脹的王兵第606章 拋銅事件第426章 別逼我發飆哈第631章 噴飯第579章 氪金風彩第311章 苦難的道路第17章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第244章 決不放棄第109章 高端派對第331章 雪上加霜第273章 致命威脅的對手第4章 改革春風吹滿地第573章 慾壑難填第149章 酸爽無比第317章 踩着時間點兒第537章 食髓知味單章,一個仆街作者的自白。第538章 神秘的箱式貨車第564章 密會(二)第390章 旋風行動第617章,2007年,財團企業在行動1第600章 開誠佈公第377章 未來科學園第435章 心思不一第186章 網景公司的危機第561章 好交易第446章 不歡而散第291章 所得甚多第139章 分身乏術第209章 心懷敬畏第614章第37章 糾結第257章 心如死灰第562章 互有所得第319章 變動第49章 蛇吞象第435章 心思不一第526章 恩怨糾纏第112章 主動示好第425章 苦苦掙扎的臺資企業第335章 回擊挑釁第608章 一連串的收購動作第602章 希爾頓酒店集團的新生第628章 血淋淋現實第58章 盟友第297章 思科公司爆發第128章 韓老伯一家子第226章 日資銀團貸款第457章 高科技無處不在第293章 劇本第142章 揮起小鋤頭挖牆角第603章 項目準備情況第192章 重歸於好第306章 踢到鐵板上第303章 禿鷲律師第155章 槍擊第191章 魔音洗腦第327章 蓬勃發展的深南大道第628章 血淋淋現實第421章 漫威影業的那些事兒第22章 劫胡第631章 噴飯第53章 太平洋電器商城第74章 小算盤第34章 最吃香的行業第1章 不能闖紅燈第74章 小算盤第362章 匯豐銀行擴張第31章 給一條活路第273章 致命威脅的對手第395章 當局者迷第440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300章 夜宴第82章 龍景軒第480章 非典來了第408章 獨木不成林第347章 太難了第595章 約翰內斯堡第232章 悍匪第5章 舞臺的中央第330章 三星的困境第386章第505章 艱難抉擇第294章 考量第253章 九五年第二財季報(三)第563章 密會(一)第364章 當心扯着蛋第360章 奧普拉脫口秀4第614章第543章 謝爾蓋與佩奇第334章 成交二第623章 金融風暴的預兆第125章 陡生波折第642章 回家過年第496章 王牌製作人第424章 贏者通吃的遊戲第78章 股份之爭第247章 預防性控制
第260章 危機中的機遇第248章 狼來了第135章 膨脹的王兵第606章 拋銅事件第426章 別逼我發飆哈第631章 噴飯第579章 氪金風彩第311章 苦難的道路第17章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第244章 決不放棄第109章 高端派對第331章 雪上加霜第273章 致命威脅的對手第4章 改革春風吹滿地第573章 慾壑難填第149章 酸爽無比第317章 踩着時間點兒第537章 食髓知味單章,一個仆街作者的自白。第538章 神秘的箱式貨車第564章 密會(二)第390章 旋風行動第617章,2007年,財團企業在行動1第600章 開誠佈公第377章 未來科學園第435章 心思不一第186章 網景公司的危機第561章 好交易第446章 不歡而散第291章 所得甚多第139章 分身乏術第209章 心懷敬畏第614章第37章 糾結第257章 心如死灰第562章 互有所得第319章 變動第49章 蛇吞象第435章 心思不一第526章 恩怨糾纏第112章 主動示好第425章 苦苦掙扎的臺資企業第335章 回擊挑釁第608章 一連串的收購動作第602章 希爾頓酒店集團的新生第628章 血淋淋現實第58章 盟友第297章 思科公司爆發第128章 韓老伯一家子第226章 日資銀團貸款第457章 高科技無處不在第293章 劇本第142章 揮起小鋤頭挖牆角第603章 項目準備情況第192章 重歸於好第306章 踢到鐵板上第303章 禿鷲律師第155章 槍擊第191章 魔音洗腦第327章 蓬勃發展的深南大道第628章 血淋淋現實第421章 漫威影業的那些事兒第22章 劫胡第631章 噴飯第53章 太平洋電器商城第74章 小算盤第34章 最吃香的行業第1章 不能闖紅燈第74章 小算盤第362章 匯豐銀行擴張第31章 給一條活路第273章 致命威脅的對手第395章 當局者迷第440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300章 夜宴第82章 龍景軒第480章 非典來了第408章 獨木不成林第347章 太難了第595章 約翰內斯堡第232章 悍匪第5章 舞臺的中央第330章 三星的困境第386章第505章 艱難抉擇第294章 考量第253章 九五年第二財季報(三)第563章 密會(一)第364章 當心扯着蛋第360章 奧普拉脫口秀4第614章第543章 謝爾蓋與佩奇第334章 成交二第623章 金融風暴的預兆第125章 陡生波折第642章 回家過年第496章 王牌製作人第424章 贏者通吃的遊戲第78章 股份之爭第247章 預防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