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銀甲小將正是孫致平,當初參與過蛇靈山之役,算是李澤軒的老相識了!
過了這麼長時間,他已經從一個小小的頭目,提拔成爲殿前帶刀侍衛了,也算是官運亨通!
百姓們聽孫致平說李二會親自處理此事,也不好再鬧下去,紛紛依言退了出去。
書院的一衆學生沒有退,李恪此時湊到李澤軒身邊,低聲耳語了幾句,李澤軒輕輕地點了點頭,並沒有說什麼。
孫志平此刻也顧不上跟李澤軒寒暄了,他看向崔家一衆人,大聲道:“聖上有旨,崔家東郡公崔君綽,主母王氏,立刻入宮覲見,不得有誤!”
崔君綽悄悄地鬆了一口氣,他千盼萬盼,可算是將宮裡的人給盼來了!朝廷審判崔家總比百姓審判更好,畢竟朝廷會講道理,憤怒之中的百姓是很難講道理的。
“這位將軍,王氏在一刻鐘前已經自盡,老夫去跟你走一遭吧!”
崔君綽上前道。
說罷,他回頭看了看倒在血泊中的王氏,雖然這女人委實可惡,甚至一度將崔家拖入輿論的深淵,但無論如何,她都是崔家曾經的主母,給她保留些體面,就是給崔家保留體面!
孫致平皺了皺眉,他順者崔君綽的目光望去,就見一衣着華麗的婦人,躺在血泊裡,旁邊還放着一把沾染了鮮血的劍,沉默片刻,他搖頭道:
“東郡公,不是末將不通人情,而是陛下派末將來之前親自交代過,不論如何,無論用什麼方法,都必須將您和王氏請進宮!來人!準備牛車,將王氏的屍體運入宮中!”
“是!將軍!”
孫致平話音落罷,立刻有兩個軍士上前一步,去擡王氏的屍體!
“你!孫將軍可否通融通融?”
崔君綽忍不住要發怒,但想到崔家如今的處境後,還是忍了下來。
孫致平搖了搖頭,那意思不言而喻。
於是,崔君綽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兩個禁衛,將王氏的屍體擡走,鮮血流了一路。禁軍中大多數人都被是上過戰場的,對於屍體和鮮血,他們倒不會去畏懼。
但炎黃書院的學生們就不同了!
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見到死屍,第一次聞到這麼濃重的血腥氣,許多學生都彎下腰吐了起來。
李澤軒倒沒有說什麼,他覺得讓學生們早點見見血光倒也沒什麼不好,指不准他們其中某些人將來還要上戰場呢!
“東郡公!您也請吧!”
王氏被裝上牛車後,孫致平指了指旁邊的一個囚車,對崔君綽說道。
沒辦法,李二給他下了死命令,一共只有半個時辰,他總不能讓崔君綽跟在馬屁股後面跑吧?或者讓崔君綽單騎一匹馬跟在後面?那要是人犯跑丟了,他還怎麼交差?
想來想去,也就只有囚車更靠譜了!既保證了速度,又能保證人犯不逃跑!
反正在孫致平看來,崔家這次是絕對不可能翻身了,也沒必要去畏懼崔君綽的身份!
崔君綽面色變了變,猶豫片刻,他終是嘆了一口氣,朝着囚車走去!
上囚車前,他目光復雜地看向李澤軒,道:“老夫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成爲階下之囚;老夫更沒想過,會敗在你的手裡!永安侯,老夫終究是小覷了你!你是世家的變數,也是我大唐的變數!”
李澤軒搖了搖頭,面無表情地淡淡道:“東郡公不是愚笨之人,應該明白,崔家有今日之結局,不在於我,而是在於崔家之人不懂敬畏,作惡多端!”
崔君綽聞言,仰天一聲長嘆,然後登上了囚車。
孫致平揮了揮手,禁衛軍很快便退出了崔家後院,這時,他纔有時間跟李澤軒打招呼道:“侯爺,聖上之令急如火,末將來日再與侯爺寒暄,今日就先走一步了!”
“孫將軍且慢!”
李澤軒笑着抱拳還了一禮,指了指院子牆角那十幾個被綁起來的百姓,說道:“這些人全是在剛剛的混亂中趁機盜竊財物、猥褻侍女的不法之徒,他們被本侯的學生給綁了起來,現在勞煩孫將軍帶人將其送至大理寺吧!”
孫致平有些驚訝道:“竟然還有這等事?有勞侯爺幫忙擒獲這些歹人,末將會在聖上面前如實稟告,爲侯爺請功!”
李澤軒擺了擺手,道:“不必了!這些跟本侯沒關係,全是書院的學生們所爲,如果要請功,也該給他們請功纔是!孫將軍你還是快些回宮覆命吧!”
孫志平恍然驚醒,連忙道:“那末將留下二十個禁軍,幫侯爺將這些人犯押至大理寺,末將先行告辭!”
“嗯!”
李澤軒點了點頭,孫志平則帶着崔君綽和王氏的屍體朝着皇宮奔去!
站在囚車裡的崔君綽,路上會不會被老百姓扔菜葉子、臭雞蛋啥的,那就不知道了,李澤軒也不關心這個,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善後的問題了!
“今日你們表現的很好!若不是你們從中制止這些人爲惡,今日必將會有更多的無辜丫鬟而受害,那時候我將會成爲罪人!你們能謀定後動,並隨機應變,我很欣慰!炎黃書院的這一屆學生,我都非常滿意!你們是書院的驕傲!”
李澤軒轉過身,看向這羣風塵僕僕的少年,想到剛纔要不是他們臨時組織起來維護秩序,估計那些混進人羣的地痞無奈就會趁亂爲所欲爲!那些人一旦失去了規則約束,什麼惡事都能做的出來!於是,他一臉欣慰地對學生們說道。
不是謙虛,也不是做作,他是真心感謝這幫學生,沒有他們,今天的好事會變成壞事,他也會爲那些受到殃及的無辜丫鬟而自責很久!
“山長言重了!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李恪笑着說道。
“沒錯!山長!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餘學生紛紛說道。
今日的這場經歷,讓他們充滿了成就感,估計一生都難以忘懷!
“多謝永安侯,多謝衆位小先生!”
這時,崔府的丫鬟們,自發地向這邊靠了過來,然後對李澤軒與衆學生福身感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