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行了!仁表你就別送了!快回去吧!”
岐州,雍縣縣城外的長亭,李澤軒看着王仁表說道。
兩天多的時間,岐州境內的所有蝗蟲就被天雞大隊消滅了一乾二淨,所以李澤軒也就打算帶着天雞大隊離開岐州,前往下一個目的地了。
至於王仁表,這傢伙得到愛情的“滋潤”後,現在身子好得很,沒看見站在他身旁、一副小鳥依人狀的李靜初嗎?想當初多麼要強的一個女強人,沒想到在與心愛的人表白心跡、互訴衷腸之後,竟然也會有這般小女兒姿態,李澤軒不禁在心裡感嘆,女人果然是一種令人捉摸不透的生物啊!
他卻不知,有些女人的堅強,只不過是用來保護自己的一層外殼罷了,等她們找到依靠後,她們就不需要再去僞裝自己,因爲她們的另一半會保護她們!
“再送送吧!這次小軒你幫了我這麼大的忙,可我卻沒有好好招待你,如今你幫完忙了就要動身,無論如何我都應該送送你!”
王仁表一臉不捨道。
李澤軒這次來岐州,的確是幫他大忙了,一是幫他滅了蝗蟲,二則是幫他解決了感情上的問題,算是解開了他的心結,這種大恩,再怎麼感謝都不爲過。
李澤軒笑着說道:“呵呵!有句話不是說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嗎?你我兄弟有緣自會再度相見,如今蝗災當前,我得儘快趕到其他受災州縣滅蝗,不能在岐州繼續逗留了!倒是仁表你,長公主若是知道你跟李姑娘的事情,勢必會強烈反對,你應該做好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說到最後,李澤軒的臉色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王仁表臉色一僵,這些問題顯然他之前也想過,只不過這兩天的快樂生活讓他選擇了暫時逃避這個問題,如今李澤軒當面提出來,那些煩惱事頓時一股腦地浮上了他的心頭。
“小軒你放心,我跟小初都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無論前面的道路如何艱難,無論以後有多少人反對,我們都會攜手共進退,一起走下去!不離不棄,生死相隨!”
王仁表僅僅握住李靜初的手,一臉堅定道。
李靜初這時也說道:“侯爺您放心,以後的路我會陪着仁表一起走下去,就算長公主反對,就算所有人都說我是一個不要臉的壞女人,只要仁表需要,我就會永遠跟他站在一起!”
話音落罷,二人似乎有着某種默契一般,互視一眼,眼中滿是堅定和愛意。
李澤軒見狀,突然感覺自己在這裡好像是多餘的,爲了避免繼續當電燈泡,他趕忙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便放心了!仁表、李姑娘,日後若是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儘管開口,王家家族內的事情我管不了,但王家家族外的事情,我還是能幫襯一二的!”
王仁表感激道:“多謝!”
以前的他可能不太需要別人的幫助,但現在不一樣了,他既然選擇跟一個平民女子在一起,就要做好跟家族決裂、甚至被逐出家族的準備,以前那個世人羨慕的太原王家大公子,失去家族的支撐,很可能就會變成一介平民了,這種情況下,李澤軒還願意向他伸出援助之手,那隻能說明這纔是真正的友情,王仁表如何不感激?又如何不感動?
李澤軒點了點頭,道:“那行!你們多保重!仁表你的身體還未完全好,需要再好生調理一段時間,呵呵,有李姑娘在,這些肯定不需要我擔心了,那咱們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王仁表、李靜初雙雙抱拳,齊聲道:“小軒(侯爺)保重,後會有期!”
李澤軒點了點頭,忽然,他看了一眼冷雨瑤,道:“冷姑娘你也保重!”
щщщ★ TTκan★ ¢〇
站在一旁身形有些落寞的冷雨瑤,聞言擡頭看向李澤軒,抱拳道:“侯爺您多保重!後會有期!”
“嗯!”
李澤軒應了一聲,然後騎上大白,轉身離去。
天雞大隊的大隊伍已經在老胡的帶領下先行一步,他們的下一站是嵐州,因爲昨天他收到了他老丈人發來的求援信,是宜芳縣縣令王承興託韓天虎給李澤軒發來的信件,信上稱嵐州部分縣城也遭遇到了蝗災,韓天虎希望他能帶着天雞大隊順道過來一趟,李澤軒豈有不應之理?
正巧從嵐州出來之後,他便可以一路向東,帶着這支天雞大隊去跟李恪、程處默他們匯合了!而且自從韓里正年初的時候去嵐州宜芳縣打理李澤軒給他買的那三個莊子後,就再也沒有回藍田縣,鐵蛋有差不多半年沒見到韓天虎了,這一趟正好讓他們父子團聚團聚!
…………………………………
“陛下,據查,這天龍教自去年年初興起於青州,後來逐漸在齊州、滄州、冀州也發展了不少教衆,天龍教由於經常爲百姓施粥治病,所以在當地深受百姓的尊敬和歡迎,甚至一些地方官府有時候都需要天龍教幫忙!
至於僧人渡厄,聽大興善寺的慧空方丈所說,其法號爲釋迦渡厄,出自天竺密宗一脈,師從那爛陀寺的達摩掬多尊者。那爛陀寺乃是天竺佛教聖地,達摩掬多尊者更是天竺最爲有名的高僧,據傳其已有七百多歲,可是卻有着一副三十多歲的面相,被天竺人尊稱爲活佛!”
正午時分,李君羨來到甘露殿,向李二拱手彙報道。
由於昨天李二下令下的很急,爲了儘快查清李二交待的事情,整個百騎司幾乎是傾巢出動,包括他在內都是從昨天收到命令到現在,一刻都沒有閤眼,但總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還是查出了一些東西的。
“那爛陀寺,達摩掬多!”
李二皺眉道:“這達摩掬多當真活了七百多歲?”
李君羨一臉爲難道:“這個屬下無從查起,不過據慧空方丈所說,達摩掬多佛法高深,是佛門千百年來最有望成佛的尊者!”
事實上,這個達摩掬多尊者的確是大有來頭,達摩掬多,又稱龍智菩薩、普賢阿闍黎、龍菩提等,生於天竺(現在的印度),爲龍猛菩薩嫡傳付法弟子,佛門密宗第四代祖師。龍智菩薩位登聖地,神力難思,德被五天,名震十方,上天入地,無礙自由。
據傳玄奘遊學天竺,至大林東境,偶遇龍智菩薩,見其年歲將七百而貌若三十,於是向其學習佛法。所以從某個角度來說,唐玄奘也算得上是龍智菩薩的弟子了。
其實再過幾十年,到開元年間,龍智菩薩也就是達摩掬多的另外一個徒弟善無畏也會來到大唐,並且按照正史記載,善無畏深受唐玄宗的寵信,一度成爲萬人敬仰的國師!
此刻,李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沉默片刻後,他開口問道:“這天龍教現在有教衆多少人?主事之人又是誰?”
李君羨抱拳道:“回陛下,天龍教在長安城的教衆大約有三千人,至於其餘四州一共有多少教衆,末將目前還未查到!據查釋迦渡厄爲天龍教的尊者,其下有堂主,其上有龍首!不過天龍教的龍首一向神秘,據說很少有人見到過!”
李二的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他站起身,負手走了兩步,道:“未曾想到這天龍教竟然在我大唐潛藏了這麼久,而且擁有如此多的教衆,長此以往,對於朝廷也是一個莫大的威脅啊!不對,這天龍教既然興起於青州,爲何這一年多來朕從未收到過青州刺史奏報此事?”
“這個…末將不知!”
李君羨抱了抱拳,道:“不過根據百騎司獲得的情報來看,地方官府不僅不會抵制天龍教,而且還會十分歡迎,因爲天龍教有一種瑤池聖水可以包治百病,一來能夠幫官府治療境內病患,二來,有關官員患了疑難雜症之後,難免會向天龍教求助!”
李二怫然不悅道:“哼!豈有此理!地方官府應當無條件忠於朝廷,如此一來,他們豈不是會受天龍教的鉗制?若是天龍教一心向善還好,若是他們圖謀不軌,這些地方官府豈不是也會成爲幫兇~?”
李君羨果斷閉嘴,沒敢插話,像這種涉及到朝堂政務的情形,打死他他都不會插一句話的,因爲他明白自己的本分是什麼!
沉默片刻後,李二心中的怒氣稍微緩和了一些,他沉吟道:“先前抓到的那五個故意造謠的嫌犯,可有審問出什麼結果?他們是否跟這個天龍教有關?”
講真,李二現在很想拿到天龍教“犯罪”的證據,然後藉機將天龍教的人全部抓起來,對於大唐來說,也算是排除了一個不穩定因素!
李君羨抱拳道:“回陛下,那五人即便是用過大刑,痛的直接暈過去,也不願意吐露任何事情!現在他們之中已經有兩人被大刑折磨的奄奄一息了,可是他們寧願死也不願意說出他們爲何要去傳播謠言!”
聞言,李二的一張臉頓時陰沉的都能滴出水來,“豈有此理!那就繼續抓人,繼續用刑,朕就不相信,他們個個都這麼嘴硬!”
李君羨遲疑道:“陛下,如此大張旗鼓,恐傷及無辜,而且傳揚出去,恐惹朝臣非議,而且傷及陛下威名!還請陛下三思!”
雖然百騎抓人很謹慎,但抓的人多了,誰也不能保證裡面沒有一個無辜的人,而且如此大興牢獄、大範圍用刑,朝臣們知道了,也會強烈反對的。
李二凝眉不語,沉吟片刻後,開口道:“抓人做的謹慎些,刑訊做的隱蔽些,務必要儘快查出這些傳謠的人跟天龍教有沒有瓜葛!”
這種時候,李二覺得不能再瞻前顧後了,必須要殺伐果斷才行,不然等幕後之人完成佈局,那一切都遲了!
李君羨心中一凜,拱手道:“末將遵旨!”
………………………………
“爹~!”
嵐州,宜芳縣城門外。
李澤軒帶着天雞大隊在正午之前趕到了這裡,嵐州刺史周文方,宜芳縣縣令王承興,以及一衆府衙、縣衙的屬官,還有李澤軒的老丈人韓天虎,他們一早便在這裡等待迎接,隊伍行至城門前時,鐵蛋看見前方那個他無比熟悉的身影,忍不住騎車狂奔過去,並喊道。
以前韓里正在身邊,鐵蛋有時還經常嫌棄韓里正管的太多,但父子倆分別將近半年,鐵蛋心中對於韓里正只有思念!
韓里正就那麼靜靜地站在城門前,沒有歡呼大叫,也沒有熱淚盈眶,不是他不想鐵蛋,而是他旁邊還站了那麼多的官員,他需要保持平靜和剋制,不然豈不是鬧了笑話、讓自己的女婿失了顏面?
“爹!您身子還好吧?”
鐵蛋一馬當先,騎着自行車來到韓里正跟前,他連忙下車,並將車子停在一邊後,上前一陣興奮道。
“呵呵!你爹我身子好着呢!用不着你擔心!”
韓里正老懷大慰地一笑,然後上下打量了一番鐵蛋,忍不住點頭道:“黑了,瘦了,也長高了!鐵蛋,你這次做的不錯,多少也算是積攢了一份功德,而且一路過來也漲了不少見識吧?”
眼看鐵蛋由原來那個只會玩泥巴的熊孩子,成長到現在這個地步,韓里正心裡如何不欣慰!女兒嫁了個心地純良而且有大本事的人,兒子眼看一天比一天出息,韓里正現在可謂是沒了一點遺憾,已經徹底的無慾無求了!
“呵呵!韓老弟你生了個好兒子啊!將來肯定大有出息!”
嵐州刺史周文方此時捋須大笑道。
韓里正忙道:“哪裡!哪裡!這臭小子不給我惹禍就行了,怎承受得起刺史大人擡愛!”
周文方笑了笑,沒有繼續說什麼,因爲李澤軒這會兒已經來了。
“下官嵐州刺史周文方見過侯爺~!”
“下官宜芳縣縣令王承興見過侯爺!”
“見過侯爺!”
李澤軒從馬背上跳下,周文方、王承興帶着一衆官員上前行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