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隴右,新的舞臺(六)

對於文官,趙智的管制是比較寬鬆的,因爲在他看來,文官就算有什麼圖謀,也不會超出自己的掌控,而對於武將,趙智的態度則是截然相反,管制非常嚴厲,軍中必有監軍,若是外出作戰,更會派遣至少一名御史隨軍監察,一旦犯錯,輕則免職罷官,重則處死。

前河東道節度副使,晉陽留守司馬忠,在白巾軍叛亂中,面對叛軍絕對優勢兵力,死守晉陽一月有餘,重挫白巾軍銳氣,爲朝廷爭取到寶貴的時間,使朝廷有着充足的時間調兵遣將,佈置戰局,最終得以成功剿滅白巾軍之亂,司馬忠可謂是立下大功,但是戰後不久,等來的不是封賞,而是牢獄之災,原因何在?不過是劉志恆曾經勸降司馬忠,這一點被其政敵所利用,上書趙智,對其彈劾,說司馬忠面對劉志恆的勸降,心有異志。

只是四個字,心有異志,且還是捕風捉影,趙智立即召回司馬忠,罷其一切官職,關入大理寺審訊,雖然最後還了司馬忠的清白,其上書彈劾之人,也是以誣告之罪,被罷官流放,但是司馬忠的軍權卻也自此喪失,趙智讓他棄武轉文,不再沾染半點兵權。

以此當可看出,雖然最終得以證明,司馬忠是清白的,對朝廷並沒有二心,但趙智心中的那根刺,顯然並沒有完全消除,剝奪其兵權,便是最好的見證,當然,對司馬忠,趙智也是給了一些補償,以參知政事之職,兼任江南道按察使,監察整個江南的司法、吏治。

文治國,武安邦。

在官員的提拔與任用上,文官與武官,趙智也是有着區別對待,對於文官,趙智重其才,次其德,比如秦安明,愛打小報告,喜歡背後說人說事,但他確有纔敢,對趙智也是極爲衷心,所以趙智重用他,又比如吏部右侍郎鄭仁杰,多次被人實名彈劾,說其公然收受賄賂,他掌管朝廷人事大權,許多官員爭相討好於他,給其錢財,希望能夠在官職的升遷上得到照顧,這個事情是真是假?

是真的,但是趙智並沒有把他怎麼樣,依舊重用他,讓其管理吏部,原因何在?因爲鄭仁杰就算貪污,也是有着規矩與一個度,有德無才的人,這樣的人,趙智喜歡,但不會重用,送他錢他都是不收,德才兼備的人,在如今言路頗爲順暢的時代,趙智早就已經有所未聞,根本就無需賄賂他,也能得到重用提撥,最後一種則是有才無德,這種人也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又貪錢又不做事,做官只是爲了撈錢,毫無底線,還有一類則是雖然貪錢,卻也肯做事,前一類的人,他們的錢,鄭仁杰不會收,收了,一旦出事,自己也逃不了干係,後一類的人,鄭仁杰則是選擇其中優秀者,收錢辦事,像趙智舉薦,往往能夠得到提拔重用,楊御就是靠着賄賂鄭仁杰,本身又有才幹,在地方上多有建樹政績,得到鄭仁杰的力薦,隨即得到重用,被提拔到禮部左侍郎的職位上。

馬武與黃,不管是資歷還是戰功以及爵位上,馬武都是不如黃的,但是前者卻能得到趙智很大信任與重用,其中又有什麼原因?

黃這個人,在戰場上可謂是威風八面,作戰勇猛,悍不畏死,立功極多,但在官場上卻是謹小慎微,輕易不得罪人,曾有御史指着他的鼻子呵斥,言語多不不遜,黃卻是忍而不發,被人恥笑爲膽小將軍,平庸將軍,但是與黃有深交的人,卻知道,黃絕不膽小,也絕不平庸,至少在戰場上不是。

但就是這樣一個極少犯錯,勤勤懇懇,人品不錯的人,卻不能得到趙智的信任,雖說其中有着兩人的舊怨夾雜在裡面,但絕不是主要原因,因爲這是普遍現象,趙智對絕大多數武將都不信任。

當然,武將之中也有趙智信任的人,李忠以及趙柏安,與趙智的關係就極爲親密,深得趙智的信任與重用,其中既有兩人對趙智忠心耿耿,又有私人感情在裡面,李忠與趙智相識於貧賤微末,結拜兄弟,而趙柏安則是先帝平宗的養子,乃是趙智的義弟,幾個人的私人情義非常深厚,兩人始終跟隨趙智的意志做事,從未有過任何自作主張的行爲。

所有武將之中,與趙智既沒有過甚的私人情義,又沒有過人的才能,只是單純的君臣關係,卻能得到趙智信任與重用的人,只有一個人,這個人便是馬武。

馬武出身地主富戶之家,自幼便不愛讀書,青年時期,因爲致人重傷,犯了罪,被官府判罪發配隴右從軍。

馬武有武略,作戰也頗爲勇敢,但比之黃那就差的遠了,在所有武將當中,也就中等八樣,而且性格粗放,喜歡罵人,爲人不拘小節,好打抱不平,喜歡多管閒事,馬武雖然不貪財,卻極爲好色,妻妾多達四十餘人,與黃妻妾各一人,子一人,女一人,形成鮮明的對比,他這樣的性格與私生活不檢點,自然是得罪了許多人,經常有大臣上書對其進行彈劾,但趙智一直不予理會,反而越發重用其人。

李勳對於馬武記憶最爲深刻的一件事情,便是隴右之戰即將爆發,馬武被委以重任,領軍出征之前,趙智曾對馬武說過,此戰若勝,朕,必重賞於你,馬武卻是大大咧咧的跟趙智說道,此戰若敗,臣的這顆腦袋就送給皇上您了,若是戰勝,臣也不要別的,皇上賞臣幾個漂亮的宮女就行了。

如此大膽妄言,趙智聽後是什麼反應?哈哈大笑,一點都不生氣,當即賞給馬武三個美貌宮女,並言道:若得勝歸來,再賞你三個。

三個人喝到很晚,李勳與朱正國到沒喝太多,只是一個半醉,單仇因爲心事,自顧自的喝酒,喝了很多,最後卻是醉了,李勳就讓他在家中睡下。

臨別之前,朱正國拉着李勳問道:“你剛纔好像有話對單仇說,最後爲何不說?是否因我在這裡,不方便明言?”

李勳重重錘了朱正國一拳,虎着臉說道:“我們是兄弟,我有什麼話不能當着你的面說?”

隨即,把心事說了出來。

朱正國揉着胸口,點了點頭:“若單仇真能跟你去隴右,也是一個機會,以他的能力,肯定能再次得到皇上的重用。”

第三百四十一章 成家(八)第兩百七十五章 何必煩惱第七百二十六章 帝王之命(九)第四百一十二章 歸途(四)第五百九十章 統一西域(八)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與死的較量(五)第八百十六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第七百四十章 王啓禮第三百三十九章 成家(六)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內與城外第七百零六章 奪權與反擊(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方節度(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四十八章 大熊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零四章 直接點第四百零六章 動盪(十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驚險(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八百零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四)第七百九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一)第六十七章 強硬的李勳(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成家(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動盪(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敢做我敢幹(三)第四百六十章 奇兵(四)第八十五章 共患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隴右,新的舞臺(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太子(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京(一)第四百零二章 動盪(七)第六百二十章 一年(四)第三百章 西域烽火(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一)第七百四十七章 繼位第三十三章 主將斷後第六十一章 當了回小人(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方節度(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家(十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關門打狗(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驚濤駭浪(十)第二百一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七十二章 小有威名(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漠蒙格局(下)第六百零一章 喜悅第三十一章 絕境(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與血(四)第八十三章 趙智心思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三十五章 圍困(上)第兩百九十六章 西域烽火(五)第六十八章 強硬的李勳(下)第兩百六十七章 鐵腕鎮壓(十四)第三百零九章 不堪回憶(上)第八十六章 踐行第四百八十五章 攻城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十一章 五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與貶職(十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梟雄損落(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不願意(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節度(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六百零二章 新王第二十二章 平庸將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明着誣告(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六零三章 滅國第七百九十六章 熟悉第七百七十六章 合縱與連橫(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八百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七)第二百二十四章 爭鋒(六)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二百零五章 匪襲(四)第一百四十章 讒言(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突來的變局(九)第七百八十章 合縱與連橫(六)第六百七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十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不願意(一)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十三)第五百四十章 屍橫遍野(十三)第七百零七章 奪權與反擊(五)第七百九十三章 都不簡單第四百八十七章 方向第八百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爾克城第六百六十章 往事第一百四十章 升官與貶職(五)第二百零八章 匪襲(七)第一百章 復奪涼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雪與血(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節度副使(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不願意(二)
第三百四十一章 成家(八)第兩百七十五章 何必煩惱第七百二十六章 帝王之命(九)第四百一十二章 歸途(四)第五百九十章 統一西域(八)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與死的較量(五)第八百十六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第七百四十章 王啓禮第三百三十九章 成家(六)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內與城外第七百零六章 奪權與反擊(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方節度(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四十八章 大熊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零四章 直接點第四百零六章 動盪(十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驚險(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八百零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四)第七百九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一)第六十七章 強硬的李勳(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成家(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動盪(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敢做我敢幹(三)第四百六十章 奇兵(四)第八十五章 共患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隴右,新的舞臺(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太子(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京(一)第四百零二章 動盪(七)第六百二十章 一年(四)第三百章 西域烽火(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一)第七百四十七章 繼位第三十三章 主將斷後第六十一章 當了回小人(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方節度(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家(十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關門打狗(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驚濤駭浪(十)第二百一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七十二章 小有威名(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漠蒙格局(下)第六百零一章 喜悅第三十一章 絕境(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與血(四)第八十三章 趙智心思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三十五章 圍困(上)第兩百九十六章 西域烽火(五)第六十八章 強硬的李勳(下)第兩百六十七章 鐵腕鎮壓(十四)第三百零九章 不堪回憶(上)第八十六章 踐行第四百八十五章 攻城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十一章 五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與貶職(十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梟雄損落(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不願意(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節度(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六百零二章 新王第二十二章 平庸將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明着誣告(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六零三章 滅國第七百九十六章 熟悉第七百七十六章 合縱與連橫(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八百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七)第二百二十四章 爭鋒(六)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二百零五章 匪襲(四)第一百四十章 讒言(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突來的變局(九)第七百八十章 合縱與連橫(六)第六百七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十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不願意(一)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十三)第五百四十章 屍橫遍野(十三)第七百零七章 奪權與反擊(五)第七百九十三章 都不簡單第四百八十七章 方向第八百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爾克城第六百六十章 往事第一百四十章 升官與貶職(五)第二百零八章 匪襲(七)第一百章 復奪涼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雪與血(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節度副使(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不願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