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歸途(十九)

“皇上還有多久?”

御醫擦了擦臉上的汗水,躬身道:“皇上的經脈已經疏通,不會有事,這幾日好生修養,喝些清神溫補之物,很快就能恢復。”

“我問的是...皇上還有多久。”

御醫微微一愣,這才反應過來,牧公話中的意思。

但是有些話,他豈敢亂說?

“皇上洪福無量,壽可比天.....”

御醫躬身低着頭,言左右而顧其他。

等了半天,也不見牧公有任何聲響,御醫不由擡頭看去,只見牧公正雙眼冰冷的看着自己,心中頓時就是一個顫抖。

“皇上還有多久。”

這是牧公第三次發問,一樣的語氣,一樣的話。

御醫抿了抿嘴脣,看了一眼四周,見沒有別人在場,最終低聲說道:“皇上原本女色不繁,生活正常,身體非常康健,活到七十歲,問題不大,但是近兩年....服食金丹,五臟六腑損傷極大,下官只能盡最大能力調治,能保多久是多久。”

“五年可否?”

御醫搖了搖頭:“以下官最大之力,最多能保....不過三年。”

活不過三年?

牧公沉默不語,這個答案,其實是在他的意料之內,自從皇上服食金丹之後,這一年多的時間,確實是太過瘋狂了,這種瘋狂,卻是以透支生命爲代價換來的。

如今外部風雲再起,漠蒙重歸一統,呼和巴日立國稱帝,平衡已經被打破,這種打破,不僅僅是指漠蒙,而是相對整個天下的局勢,西域此時打的不可開交,會不會影響到隴右的安全,誰都不知道,而吐蕃也是發生鉅變,葛瓦悳惪,這個貪生怕死,臨陣脫逃,害死自己叔父,導致隴右戰局,吐蕃慘敗的小人,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反而因爲尼鬆瑪袞的政治需要,得到重用與提拔,一步步掌握了精銳的近衛軍大權,更是趁着吐蕃政局動盪之際,反戈一擊,把尼鬆瑪袞這個對他有知遇之恩,給拉下了馬,隨即重立贊普,徹底掌握了整個吐蕃的軍政大權。

葛瓦悳惪對漢人極爲憎恨,從他掌握大權之後,立即把所有的漢人官僚,全部趕出權利體系之外,可以看出,吐蕃在葛瓦悳惪的手中,對於大晉來說,將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因素。

御醫輕聲問道:“牧公,下官這就去爲皇上熬製湯藥?”

牧公從沉思中醒來,點了點頭,淡聲道:“你去吧,方纔的話,無入第三人之耳。”

“下官告退。”

御醫點了點頭,躬身一拜,轉身離開,他在宮中也是任職多年,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豈能不知,方纔的話若是傳了出去,牧公第一個就會收拾自己。

牧公走到牀前,默默看着昏迷中的趙智,注視良久,搖了搖頭,無聲嘆息。

趙智的頭疾,已經完全失控,金丹的作用越來越小,有些時候,頭疾的發作,痛到極點,趙智會呈現出一種近乎癡呆的狀態,牧公現在很擔心,趙智到底還能支撐多久?

趙智對於朝堂的佈局,原本進展的很順利,但是隨着楊道嗣突然身故,所有的計劃,被徹底打亂,而楊家新的掌權者楊炳林,與其父楊道嗣的做事手段,可謂完全不同,趙智設計好的政治安排,還能如願進行下去?

大晉如今的政局,還算穩定,那是因爲趙智的威望,還足以壓制,但是隨着楊道嗣的身故,劉桀的致仕,原來的三大巨頭,只剩下趙智一人,孤掌難鳴,趙智對於朝政的掌控,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一旦趙智在有個好歹,太子趙詢,真的有能力,去面對如此複雜的政治局面?

牧公其實並不想回來,在他看來,自己被趕出皇宮,反而是因禍得福,得以遠離政治風暴中心,自己已經年過六十了,還能活幾年?得一個善終,牧公覺得也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李怡早年對牧公有大恩,如今她以此請求牧公回來,牧公無法拒絕。

沉思片刻,牧公轉身走出寢宮,外屋,劉叢喜正守在那裡。

“乾爹,皇上好些了?”

見到牧公出來,劉叢喜連忙迎了上來,輕聲問道。

“已經無礙。”

說罷,牧公湊到劉叢喜耳邊,低聲細語了一番。

劉叢喜聽後,點了點頭,隨即轉身離開。

清幽行宮。

相對於豐京的風雲變化,此時的李勳,倒是頗爲的閒逸,就待在這裡,好吃好喝,啥事都不用做,啥事都不用去想,雖然這些只是暫時的,但對於李勳來說,這也是回返豐京之後,難得的一次放鬆。

“夫君,能下牀走動了?”

尤敏端碗走了進來。

李勳躺在牀上,小蓮坐在一旁,爲他按摩。

李勳看向尤敏,笑着說道:“躺着多舒服,起來幹什麼。”

“一臉懶相。”

尤敏嘲諷了一句,走到牀邊,小蓮把李勳扶着靠在牀頭,尤敏喂他喝湯水。

幾人說着話,一陣輕聲笑語。

這時,司馬圖走了進來,手裡拿着一封書信。

“佳人相伴,我來的不是時候。”

李勳看到了司馬圖手中的信,笑道:“那你等會兒再來吧,左擁右抱,此等好事,可不容易。”

司馬圖笑了笑,坐在一旁,沒有說話。

尤敏知道司馬圖與李勳兩人有話要說,把湯水喂完,起身與小蓮離開。

司馬圖起身,笑着目送尤敏兩人離開。

“誰的信?”

“李貴妃。”

司馬圖走到牀邊,把信遞給李勳。

“你可有看過?”

李勳接過信,問了一句。

司馬圖輕聲說道:“已經看過,主公把信看完再說。”

李勳展開書信,細細看去,內容不多,李怡讓自己就在這裡先養着,趙智最近恐怕會有大動作,局勢難測,遠離豐京之外,或許更好。

看完書信,李勳對着司馬圖說道:“我本來就準備在這裡修養一段時間,姑母也是知道的,她何故專門寫信給我?”

司馬圖輕聲說道:“主公,李貴妃此信之意,恐怕指的不是這個。”

第一百八十六章 隴右,新的舞臺(九)第五百三十二章 屍橫遍野(五)第二百零三章 匪襲(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四百九十六章 斷後第六十八章 強硬的李勳(下)第兩百九十一章 壟斷第九十五章 拼死斷後(四)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四百十四章 慘敗(一)第二百三十章 內部分化(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五百零四章 死守與內變(八)第五百四十二章 屍橫遍野(十五)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十九章 說情第五百一十一章 死守與內變(十五)第七十七章 小有威名(八)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四百七十九章 你敢做我敢幹(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家(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回京(六)第二百零八章 匪襲(七)第六章 相認(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離開第五十五章 幕僚(下)第七章 相認(下)第六百五十章 回京(三)第四十二章 武林高手第三百四十五章 成家(十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五)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五百一十六章 驚險(五)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三百十一六章 一劍定情(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要人第七百零八章 奪權與反擊(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太子(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雪與血(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密語第三百五十章 分析第三百五十七章 交鋒(四)第五百三十八章 屍橫遍野(十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生與死的較量(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與貶職(三)第六百三十章 帝王心思(四)第一百四十章 升官與貶職(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權統一(五)第四百七十九章 你敢做我敢幹(五)第七百零四章 奪權與反擊(二)第三百零四章 直接點第七百七十章 肅清的開始第四百六十七章 各懷叵測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與死的較量(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帝王之命(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方節度(十)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一百一十六章 漠蒙格局(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與血(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驚濤駭浪(六)第八百零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八)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十一)第一百章 復奪涼州第五十五章 幕僚(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言可畏(七)第七百五十八章 人言可畏(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帝王之命(八)第五百九十二章 統一西域(十)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劍定情(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不願意(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家(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驚濤駭浪(十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婚(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六百六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四)第三百八十章 雪與血(五)第五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七百七十三章 必然第六百五十六章 回京(九)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着誣告(四)第三十三章 主將斷後第一百一十五章 熱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漠蒙格局(上)第六十八章 強硬的李勳(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內部分化(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動盪(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四百三十四章 歸途(二十六)第六百一十章 出其不意(七)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縱與連橫(十三)
第一百八十六章 隴右,新的舞臺(九)第五百三十二章 屍橫遍野(五)第二百零三章 匪襲(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四百九十六章 斷後第六十八章 強硬的李勳(下)第兩百九十一章 壟斷第九十五章 拼死斷後(四)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四百十四章 慘敗(一)第二百三十章 內部分化(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五百零四章 死守與內變(八)第五百四十二章 屍橫遍野(十五)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十九章 說情第五百一十一章 死守與內變(十五)第七十七章 小有威名(八)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四百七十九章 你敢做我敢幹(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家(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回京(六)第二百零八章 匪襲(七)第六章 相認(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離開第五十五章 幕僚(下)第七章 相認(下)第六百五十章 回京(三)第四十二章 武林高手第三百四十五章 成家(十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五)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五百一十六章 驚險(五)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三百十一六章 一劍定情(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要人第七百零八章 奪權與反擊(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太子(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雪與血(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密語第三百五十章 分析第三百五十七章 交鋒(四)第五百三十八章 屍橫遍野(十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生與死的較量(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與貶職(三)第六百三十章 帝王心思(四)第一百四十章 升官與貶職(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權統一(五)第四百七十九章 你敢做我敢幹(五)第七百零四章 奪權與反擊(二)第三百零四章 直接點第七百七十章 肅清的開始第四百六十七章 各懷叵測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與死的較量(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帝王之命(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方節度(十)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一百一十六章 漠蒙格局(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與血(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驚濤駭浪(六)第八百零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八)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十一)第一百章 復奪涼州第五十五章 幕僚(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言可畏(七)第七百五十八章 人言可畏(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帝王之命(八)第五百九十二章 統一西域(十)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劍定情(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不願意(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家(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驚濤駭浪(十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婚(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六百六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四)第三百八十章 雪與血(五)第五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七百七十三章 必然第六百五十六章 回京(九)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着誣告(四)第三十三章 主將斷後第一百一十五章 熱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漠蒙格局(上)第六十八章 強硬的李勳(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內部分化(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動盪(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四百三十四章 歸途(二十六)第六百一十章 出其不意(七)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縱與連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