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司隸校尉(四)

牧公站在殿外,靜靜看着星空,心神正在遠遊。

劉叢喜站在一旁,時不時的朝着牧公看去,乾爹這次回來,變化很大,以前的乾爹,溫和儒雅,對誰都很客氣,只要別人不刻意冒犯他,乾爹也不會刻意的去針對哪一個人,也不會主動攪進是非之中。

但是現在的牧公,強勢,主動,與以前截然相反,性格貌似有了極大的改變,比如王岸茂,牧公回來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他打發去了皇陵,守墓,而且還是當着趙智面做的,理由就一個,與齊王近,對太子多不遜,趙智很賞識王岸茂的才幹,以前對他也是非常不錯,但僅此而已,相比較牧公,王岸茂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句話的事情,就讓他立即滾蛋了。

還有就是,牧公以前雖然身爲皇城內宮的總管大太監,但一般不怎麼管事,而是把各項事務分配給各個領事太監去做,這次回來,收拾了王岸茂之後,排擠打壓了很多人,手段非常強勢殘酷,死在他手中的太監宮女,已然數十人之多,都是王岸茂的親信以及那些心懷異志的人。

回想起剛纔大殿裡,牧公與趙智的那番對話,劉叢喜心中很是感嘆,就皇城裡面的人來說,牧公應該是皇上最信任的人,沒有之一,劉叢喜以前一直覺得,皇上這麼對待牧公,只是因爲牧公跟隨皇上幾十年,始終忠心耿耿,但是到了現在,劉叢喜終於明白,牧公之所以能夠得到趙智的絕對信任,不僅僅只是衷心,而是他有着大智慧,很多事情,與皇上始終保持高度一致,往往關鍵時刻,牧公能夠提出非常好的建議,而且深得皇上的心思,這種能力,是除他之外,別人所沒有的,這就讓牧公在皇上跟前,其話語權之重,少有人能比。

劉叢喜想着事情,整個人也是有些出神,直至肩膀上突然被人拍了一下,這纔回過神來,見是牧公,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乾爹,想事情有些出神了。”

牧公淡聲說道:“在皇宮,心思多了,是一件好事,但有些時候也會害了自己。”

劉叢喜點了點頭,沒有接話。

“抽個時間,去一趟東宮,找太子說說話吧。”牧公轉身看向一處方向,那裡,是東宮的所在。

劉叢喜有些愕然:“我與太子能有什麼話好說?”

劉叢喜知道,趙詢並不喜歡自己,這種不喜歡,不是因爲自己的身份或是性格,也不是兩人曾經有過什麼恩怨,而是對於自己的身份,趙詢不喜歡,或者說,趙詢對太監這一類羣體,有些排斥與警惕,這種情緒,比一般人要高一些,趙詢身邊也有很多太監,但也沒聽說對哪個太監比較寵信,這是趙詢的性格。

牧公淡聲道:“不需要說什麼,就把剛纔殿內發生的事情,說給太子殿下聽聽就好,其他的你不要多言。”

劉叢喜有些明白過來,低聲說道:“是剛纔乾爹與皇上的那番對話?”

“你知道就好。”

牧公輕聲說道:“叢喜,不要和太子走的太近,太子的心思很特別,你巴結上去,到最後,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劉叢喜有些沒聽明白,擔還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牧公看了劉叢喜一眼,搖了搖頭,不再多說。

隴右戰敗的消息,很快傳遍整個豐京,所有人都是感到震驚,一百多年以來,隴右北道戰爭不斷,與吐蕃,與胡族,戰爭從未停止過,雙方互有勝負,但不管如何,隴右北道四州之地,始終牢牢的掌控在晉朝的手中,從未有過淪陷,而如今,戰爭開始不到半個月,涼州丟失,蘭州也丟了,廊州也沒了,只剩下鄯州一座孤城還在堅守,但是沒有援軍支持,恐怕也是無法長久。

相比較最近十年,第一次隴右之戰的大勝,隴右西部七州之地的收復,成功平定白巾軍之亂,江南之戰的勝利,晉朝一連串的軍事勝利,是非常輝煌的,這讓天下百姓覺得,如今的晉朝,已經得到中興,國勢極爲強盛,生活在這樣強大的國家,讓他們心中感到幸福與自豪,但是當隴右戰敗的消息傳來,而且是一敗再敗,整個隴右北道淪陷,這樣的慘敗,與他們對國家自以爲的認知,反差太大,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不可置信,會不會是假消息?

百姓們或許還在觀望,還在四處詢問,打探消息的真假,但是朝中的官員,卻是知道,隴右戰敗的消息,是真的,真真實實的,而且局勢比想象中還要嚴重。

吐蕃舉全國之力進犯隴右,兵力超過三十萬,安北五萬大軍戰敗,蘭州、廊州、涼州淪陷,超過五萬晉軍戰死,如今只剩下鄯州還在困獸猶鬥,武州節度使李勳率領的三萬軍隊,如今也是在隴右北道境內,情況不明,很對人猜測,面對吐蕃絕對的軍事優勢,此刻的李勳,恐怕已經是凶多吉少。

所有人已經預想到,在完全控制了整個隴右北道之後,安北節度使馬武剛剛戰敗,安北精銳騎兵暫時無法南下,後方沒有了威脅,吐蕃下一步定然是劍指隴右西部七州之地,那裡的晉軍不過三四萬,面對吐蕃的三十餘萬大軍,如何抵擋?

對於普通百姓,他們只是看到了戰爭表面的勝負,卻是看不到更深層次的大局,隴右西部七州之地,若是淪陷了,對於晉朝來說,是被人在身上割下一塊肉,雖然巨痛,但不至於撕心裂肺,而隴右北道一旦沒有了,整個安北與十五六萬精銳大軍,便是成了夾心餅,滅亡將是遲早的事情,這種損失,是晉朝無論如何都是不能承擔的,那將動搖整個晉朝的國本,趙智勵精圖治幾十年的積累,也將灰飛煙滅。

葛瓦悳惪發動第二次隴右之戰,不管是出於政治原因,也或是其他什麼原因,他以強迫的手段,把吐蕃近乎八成的軍事力量,都是帶到了隴右,這對於葛瓦悳惪來說,無異於一場驚天賭博,不成功便成仁,一旦失敗,面對他的,只會有一個下場,那就是衆叛親離,死亡,所以說,葛瓦悳惪既然已經做到這一步,已經沒有了退路。

而晉朝同樣沒有退路,隴右北道不容有失,趙智召集衆臣議事之後的第三天,李忠不等禁軍軍隊集結完畢,便是先行帶着黃詬與王懷烈兩人的六萬軍隊,先行一步趕往隴右。

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選親衛第八百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四)第六十三章 當了回小人(下)第六百八十章 突來的變局(十七)第五百零七章 死守與內變(十一)第七百四十五章 寡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帝王之命(九)第七十章 小有威名(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局勢第七百一十一章 奪權與反擊(九)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意已決第三百一十五章 消息第五百六十五章 威震西域(二十)第一百五十六章 驚濤駭浪(十四)第八百零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七)第七百八十章 合縱與連橫(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八十三章 趙智心思第兩百七十九章 專業人才第五百一十章 死守與內變(十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部分化(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權統一(九)第三百一十章 不堪回憶(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動盪(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奪權與反擊(九)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十二)第七百九十九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威震西域(十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驚濤駭浪(十)第六百一十二章 想法第七百八十四章 合縱與連橫(十)第五百一十三章 驚險(二)第三十四章 退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敵即友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子(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拒絕投降第一百零三章 圍殺(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歸途(十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五)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亂第七百七十章 肅清的開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震西域(四)第六百章 一舉擊潰第二百五十章 禍起蕭牆(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十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四)第七百七十章 肅清的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 禍起蕭牆(五)第四十一章 轉折(下)第五百零一章 死守與內變(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歸途(十七)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部分化(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八)第三百九十一章 遽變(四)第五百一十四章 驚險(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衝突(二)第兩百八十四章 執着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四百三十四章 歸途(二十六)第七百三十二章 後事第二十章 範中允第七十六章 小有威名(七)第兩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回京(十)第二百零五章 匪襲(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強硬第八百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部分化(七)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突(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話第八百零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五)第二百零八章 匪襲(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隴右,新的舞臺(五)第兩百五十九章 鐵腕鎮壓(六)第五百四十章 屍橫遍野(十三)第六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梟雄損落(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爭開始第六百六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突(五)第四十一章 轉折(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十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權統一(五)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年(二)第六百一十九章 一年(三)第八百零九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慘敗(十)第四百零七章 動盪(十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關門打狗(七)第六百四十九章 回京(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縱與連橫(十三)
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選親衛第八百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四)第六十三章 當了回小人(下)第六百八十章 突來的變局(十七)第五百零七章 死守與內變(十一)第七百四十五章 寡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帝王之命(九)第七十章 小有威名(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局勢第七百一十一章 奪權與反擊(九)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意已決第三百一十五章 消息第五百六十五章 威震西域(二十)第一百五十六章 驚濤駭浪(十四)第八百零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七)第七百八十章 合縱與連橫(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八十三章 趙智心思第兩百七十九章 專業人才第五百一十章 死守與內變(十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部分化(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權統一(九)第三百一十章 不堪回憶(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動盪(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奪權與反擊(九)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十二)第七百九十九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威震西域(十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驚濤駭浪(十)第六百一十二章 想法第七百八十四章 合縱與連橫(十)第五百一十三章 驚險(二)第三十四章 退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敵即友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子(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拒絕投降第一百零三章 圍殺(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歸途(十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五)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亂第七百七十章 肅清的開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震西域(四)第六百章 一舉擊潰第二百五十章 禍起蕭牆(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十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四)第七百七十章 肅清的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 禍起蕭牆(五)第四十一章 轉折(下)第五百零一章 死守與內變(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歸途(十七)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部分化(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八)第三百九十一章 遽變(四)第五百一十四章 驚險(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衝突(二)第兩百八十四章 執着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四百三十四章 歸途(二十六)第七百三十二章 後事第二十章 範中允第七十六章 小有威名(七)第兩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回京(十)第二百零五章 匪襲(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強硬第八百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部分化(七)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突(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話第八百零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五)第二百零八章 匪襲(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隴右,新的舞臺(五)第兩百五十九章 鐵腕鎮壓(六)第五百四十章 屍橫遍野(十三)第六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梟雄損落(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爭開始第六百六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突(五)第四十一章 轉折(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十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權統一(五)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年(二)第六百一十九章 一年(三)第八百零九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慘敗(十)第四百零七章 動盪(十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關門打狗(七)第六百四十九章 回京(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縱與連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