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三)

豐京作爲三朝古都,這裡不僅是天下的政治與經濟核心,更是權貴與豪門的集中之地,在這樣一個地方,管理治安與維持秩序,都是一件極爲困難的事情,但是李勳做到了,至少在一段時間之內,他所建立的巡察院,人數雖然不多,品級與配置都不高,卻是很有成效的辦了幾件大案,一些重量級人物被打倒,這有力震懾了一些豪門大族的囂張氣焰,也正是通過巡察院的這段時間,趙智開始重新審視李勳,並給了李勳更多的機會與機遇,若不然,李勳這輩子或許可以富貴無憂,但恐怕是走不出豐京這座城池了,仕途的發展與前進,個人的才華與努力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機會與機遇。

當然,李勳做了別人不敢做的事情,最後反而沒有遭到什麼報復,這既是因爲趙智與李怡的緣故,但更多的是,李勳做的那幾件事情,效果雖然很大,卻也沒有真正觸碰到那些勢力的政治利益,爲了幾個人的生死,發動全部力量去打擊報復李勳,他們又能得到什麼呢?頂多也就是打倒一個,在當時來說,無關緊要的李勳,這只是一個小人物,付出那麼多,只爲打倒一個小人物,對於整個家族與勢力來說,顯然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但是對於李勳來說,巡察院的那段經歷,確實非常重要,沒有這些事情的發生,趙智不會看到李勳的本質,一個上位者,他的用人標準,才華與能力固然重要,但本質的好壞也很重要。

在李勳整治的那幾個事件之中,葛青峰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父親葛鴻當時擔任晉陽府府伊,大伯葛濤則是貴爲工部右侍郎,其所在的家族葛家,在豐京城也算是高門大族,葛青峰那件事情,受害之人正是李勳如今的妻子尤敏,事情爆發之後,尤明遠勃然大怒,尤家與葛家在朝堂上立即展開了一輪激烈的交鋒,事情的最終結果,尤家佔據了上風,葛家在仕途上最重要的兩個人物,葛鴻與葛濤相續被免職罷官,葛青峰雖然免於一死,卻也是被髮配嶺南邊地,此生不得離開嶺南之地半步,整個葛家遭到重大打擊。

寇雄的正妻是葛濤的嫡長女,有這層關係在,也就不難想象,寇雄爲什麼對李勳,會是這種態度了。

尚書進入政事堂爲相之後,開始着眼的乃是國家根本核心大事,爲了不留下一個貪權攬權的名聲,對於本部的事情,尚書一般不會再管,日常事物都是交給右侍郎去打理,至於一些重大事情,肯定是要經過朝堂和政事堂,也是無需回返本部衙門處理,所以一個尚書只要進了政事堂,基本上是很少再回本部衙門了,李勳雖然只是兵部右侍郎,但也是以此職進入政事堂爲相,他的政務重點與核心,其實已經不再兵部這一塊,兵部的日常事務,按理說應該交給新任兵部左侍郎寇雄管理。

李勳入職政事堂也有兩個多月了,但他跑的最勤的地方並不是政事堂,而是兵部,寇雄就任兵部左侍郎之後,對於李勳,他的內心或許有仇恨與輕視,但李勳畢竟是他的頂頭上司,更是政事堂相國,所以,最開始,寇雄對李勳還是很客氣的,至少表面上是如此,但是隨着時間一天天過去,寇雄發現李勳不把重點放在政事堂,反而是放在兵部這一塊,如此一來,自己雖然是兵部左侍郎,卻是難以施展權能,李勳雖然只是比他大了半級,但畢竟進了政事堂,有了這一層比較,兩個人之間的地位就差的很遠了,李勳整日待在兵部,這就給了很多人一種感覺,他就是要執掌整個兵部的,至於寇雄這樣的人,只能靠邊站,其權能被打壓與排擠到最低。

這就讓寇雄懷恨在心,覺得李勳這是有意排擠與打壓自己,隨着時間的越久,寇雄對李勳的態度,已然是越來越差。

對於寇雄的態度,李勳其實並不放在心上,他之所以看重兵部,大多數時間把重心都是放在兵部而不是政事堂,爲的並不僅僅只是一個單仇,而是有重要的事情,那就西域與隴右。

李勳從西域回返豐京到現在,已經有半年多的時間了,這段時間,又是相續有兩批錢糧物資從西域送回中原。

一個新的領域被打下來,爲的是什麼?不就是爲了地盤與財富?

前段時間,因爲政局的激烈與混亂,西域與隴右的事情,暫時被放在一旁,但是如今,隨着政局相對穩定,趙詢的帝位慢慢穩固之後,一些事情自然也就被放到了前臺。

半個月前,已經開始有人上書朝廷與皇帝趙詢,隴右西部七州之地的軍政長官已經缺失半年以上,應該加以調派了,還有打下來沒有多久的西域,只是被軍事佔領,以後該怎麼管理與治理,達到長治久安的目地,爲中原地區源源不斷的供輸財富。

前兩日,趙詢召集政事堂諸位相國以及其他一些大臣,就西域和隴右西部的事情進行商議。

隴右西部的事情其實並不複雜,經過李勳數年的經營,當地的局勢已經相對穩定,只需派遣得力的官員去治理就行了,並沒有太多的外因。

但是西域就不同了,這是一個新的領域,文化、民族等等,與晉朝都是有着極大的不同,如何治理與規劃,是一個難題,但這個難題,必須克服,因爲對於現在的晉朝來說,西域豐富充足的錢糧供應,對於整個晉朝,非常非常的重要,有了西域的錢糧供應,朝廷的財政困難將會得到極大的緩解,而對於趙詢來說,只要有了錢,許多事情,他就可以從容的去進行與規劃,所以,西域之地,不管是對於晉朝還是對於趙詢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對於西域的規劃,建議有很多,趙詢目前傾向於,仿照晉朝的地域劃分,把西域劃分爲數量不等的州縣,然後由朝廷派遣官員前去管理。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十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埋伏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七百零六章 奪權與反擊(四)第六十五章 新年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京(七)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家(十四)第六百六十章 往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不願意(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動盪(一)第十二章 齊王伴讀第二十七章 虛職第四百九十五章 盛極而衰第五百五十七章 威震西域(十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窮途末路(三)第兩百六十一章 鐵腕鎮壓(八)第三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戰而逃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京(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歸途(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關門打狗(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節度副使(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回京(六)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想第四百八十二章 司隸校尉(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歸途(十)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遽變(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風第六十四章 募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誣告(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話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想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權統一(五)第四十七章 狗兒回來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屍橫遍野(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要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十八)第一百零二章 圍殺(中)第八十四章 丟官第六百八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慘敗(十)第二百二十一章 明着誣告(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回家第七章 相認(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化與拉攏(中)第七章 相認(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誣告(上)第六百六十章 往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威震西域(九)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第六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遽變(五)第三百章 西域烽火(九)第七百四十四章 爭執第二百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一)第十五章 郊遊第四百八十三章 司隸校尉(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年(八)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一)第三十三章 主將斷後第五百五十二章 威震西域(七)第六十二章 當了回小人(中)第三百零四章 直接點第四百零八章 動盪(十三)第九十三章 拼死斷後(中)第三百二十八章 衝突(二)第兩百八十章 楚王趙碩第五百二十四章 關門打狗(七)第一百一十章 別走了,跟我混(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歸途(十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謀劃第七百四十七章 繼位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與死的較量(二)第五百零四章 死守與內變(八)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家(十)第四百一十四章 歸途(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方節度(十)第三百四十章 成家(七)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五百三十九章 屍橫遍野(十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威震西域(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梟雄損落(二)第四十一章 轉折(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方節度(十)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途(二十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與貶職(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臉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兩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歸途(二十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慘敗(七)第六百三十章 帝王心思(四)第十章 與帝同食(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驚險(二)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十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埋伏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七百零六章 奪權與反擊(四)第六十五章 新年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京(七)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家(十四)第六百六十章 往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不願意(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動盪(一)第十二章 齊王伴讀第二十七章 虛職第四百九十五章 盛極而衰第五百五十七章 威震西域(十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窮途末路(三)第兩百六十一章 鐵腕鎮壓(八)第三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戰而逃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京(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歸途(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關門打狗(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節度副使(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回京(六)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想第四百八十二章 司隸校尉(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歸途(十)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遽變(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風第六十四章 募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誣告(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話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想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權統一(五)第四十七章 狗兒回來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屍橫遍野(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要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十八)第一百零二章 圍殺(中)第八十四章 丟官第六百八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慘敗(十)第二百二十一章 明着誣告(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回家第七章 相認(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化與拉攏(中)第七章 相認(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誣告(上)第六百六十章 往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威震西域(九)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第六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遽變(五)第三百章 西域烽火(九)第七百四十四章 爭執第二百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一)第十五章 郊遊第四百八十三章 司隸校尉(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年(八)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一)第三十三章 主將斷後第五百五十二章 威震西域(七)第六十二章 當了回小人(中)第三百零四章 直接點第四百零八章 動盪(十三)第九十三章 拼死斷後(中)第三百二十八章 衝突(二)第兩百八十章 楚王趙碩第五百二十四章 關門打狗(七)第一百一十章 別走了,跟我混(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歸途(十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謀劃第七百四十七章 繼位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與死的較量(二)第五百零四章 死守與內變(八)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家(十)第四百一十四章 歸途(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方節度(十)第三百四十章 成家(七)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五百三十九章 屍橫遍野(十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威震西域(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梟雄損落(二)第四十一章 轉折(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方節度(十)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途(二十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與貶職(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臉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兩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歸途(二十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慘敗(七)第六百三十章 帝王心思(四)第十章 與帝同食(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驚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