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空城

相比較前幾天,吐蕃大軍攻城的時間要晚了許多,待全軍吃罷早飯,有酒有肉,所有人飽餐一頓,這才集結部隊,不再是一兩萬人的集結,而是把全軍十七萬餘人全部集結起來,除了兩萬近衛軍護衛大營之外,剩餘的十五萬大軍,葛瓦悳惪親自指揮,從四面八方,對小古縣發動了總攻。

攻城的進程非常順利,那是因爲小古縣已經空無一人。

葛瓦悳惪一臉陰沉的走進小古縣城,城池到底攻破,並沒有讓他感到高興,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反而讓人感到很重的不真實。

“大王,城內搜遍了,一個晉軍都是沒有,就找到幾個老頭。”

鞍哞獨拶押着十幾名七老八十的老人到了近前,把城內的情況告知葛瓦。

葛瓦悳惪冷眼看着這些漢人老者,淡聲道:“城內的晉軍到哪裡去了?”

這些老人,哪裡見過這等陣仗,個個嚇得瑟瑟發抖,一句話都是說不出來,這些人當中,有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漢子,是唯一一個算是年輕點的漢人,他膽子大一點,面對葛瓦悳惪點問話,低着頭,輕聲說道:“小古縣點軍隊,已經在昨夜,兩個時辰前離開。”

聽聞此言,葛瓦悳惪臉色更冷:“那麼你們爲什麼不走?”

中年漢子低聲說道:“我父親死活不走,我做兒子的,豈能獨自逃命。”

老人,故鄉難離,到了他們這個年紀,死亡,並不可怕,怕的就是客死他鄉,做了鬼,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你到還是一個孝子,可惜啊,這個世界,好人一般都不長命。”

葛瓦悳惪仰頭哈哈大笑那麼兩聲,隨即臉色一變,變的陰冷無情,大手一揮:“全部拉下去,喂狗。”

“饒命啊!”

一片叫饒聲之中,這些百姓被一羣士兵給拖了下去。

葛瓦悳惪對着身邊的鞍哞獨拶問道:“賴宗漢他人呢?”

“賴先生去了縣衙,說是看看劉知古有沒有遺留下什麼東西。”

鞍哞獨拶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實話實說,他知道葛瓦悳惪聽了,恐怕不會高興。

果然,葛瓦悳惪臉色沉了下來,極爲不耐的說道:“真是狗改不了吃屎,都什麼時候了,還有功夫去理那些一文不值的狗屁東西。”

鞍哞獨拶臉色訕訕,不敢接話,葛瓦悳惪登上權利巔峰之後,曾經的隱忍與謙和一去不復返,脾氣變得很大,動輒就是打罵,唯獨對賴宗漢,態度始終沒有改變,依舊是非常尊敬,鞍哞獨拶深知,葛瓦悳惪剛纔說的那只是氣話,對着賴宗漢,他絕不會這麼說話。

果然,不一會兒,賴宗漢姍姍來遲,葛瓦悳惪對鞍哞獨拶說道:“剛纔的話不許告訴賴宗漢。”

鞍哞獨拶連連點頭,連番保證。

“大王,屬下來遲,還請恕罪。”

賴宗漢大步行來,人未到,道歉的話卻是先說出口。

見到賴宗漢,葛瓦悳惪陰沉的臉色消失,換上了一片笑容。

“什麼事情讓先生這麼高興?”

賴宗漢晃了晃手中的兩本書,呵呵笑道:“劉知古還算講點情分,總算把兩本書給還了回來。”

賴宗漢是文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讀書人,自然有着琴棋書畫等愛好,劉知古被俘之後,葛瓦悳惪根本沒把他當回事,只是覺得此人身爲晉朝的相國,是個大官,可以好好的利用,僅此而已,但是賴宗漢對於劉知古,卻是極爲的尊敬與客氣,之所以有這種態度,跟劉知古是不是相國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而是因爲,賴宗漢狂熱書法收藏,而劉知古則是聞名天下的大書法家。

正是出於這種心理,賴宗漢極力勸說葛瓦悳惪,讓他把劉知古押回吐蕃國內,留着以後利用,不然照着葛瓦悳惪的性格,恐怕會把劉知古當做肉盾,推着去打晉軍的城池,如此大辱,劉知古恐怕比死還難受。

爲了討好劉知古,賴宗漢把自己收藏多年,視若珍寶的前朝書法大家王明安的兩本手抄珍本送給劉知古,但是誰能想到,僅僅幾天的功夫,晉軍中途埋伏,把劉知古給救走了,賴宗漢心急如火,他急的不是劉知古被救走,而是急自己的那兩本珍藏書籍。

不過劉知古還算客氣,被俘的時候,若沒有賴宗漢,自己確實要遭很大的難,這份恩情他領了,於是把那兩本書留了下來,並沒有帶走。

葛瓦悳惪看也沒看賴宗漢手中的書,而是擡手指了指四周,淡聲道:“城中的情況,先生也都看到了,不知有何想法?”

賴宗漢把書交給隨從,叮囑他好生拿好,聽着葛瓦悳惪的話,笑着說道:“前幾日我就跟大王說過,我們根本就不用攻城,只需等上幾天,小古縣當唾手可得。”

葛瓦悳惪皺眉道:“你當時可沒有堅決反對,若你堅決反對,我自然會聽你的。”

賴宗漢苦笑道:“任何事情,只能是三分猜測,七分運氣,晉軍到底是何打算,我也只能猜測罷了,若猜錯了,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

葛瓦悳惪聽後,沉默不語,他知道賴宗漢有難言之語,賴宗漢當時說的很明白,小古縣不是善守之地,晉軍絕不可能在這裡死扛到底,之所以堅守不退,那是爲了拖延時間,儘快轉移境內漢人百姓,但是,賴宗漢說完這番話,立即遭到衆多將領的反駁,更有那麼少數幾個人,更是出口大罵賴宗漢已經投靠了晉朝,背主求榮。

賴宗漢一直在勸說葛瓦悳惪,吐蕃要想長久,就不能濫殺無辜,對於佔領城池的漢人百姓,應該儘量拉攏與安撫,而不是以暴力對之,他的觀點是對的,但是吐蕃將領們聽了,就覺得有些彆扭了,畢竟,賴宗漢在怎麼得葛瓦悳惪信任,他也是一個漢人,是一個外族人,他這麼說,是不是心懷晉朝?

賴宗漢建議葛瓦悳惪按兵不動,不要攻打小古縣,建議也是對的,但是當即遭到絕大多數吐蕃將領的反駁與憤慨,原因何在?一個叫做李勳的晉朝將領,在後方打了那麼幾仗,讓吐蕃損兵折將,在整個隴右北道,吐蕃大獲全勝這個大局之中,顯得極爲礙眼,所有人心裡都憋着一口氣,對李勳這股晉軍,連帶着對漢人都是恨之入骨,賴宗漢這個時候說這樣的話,豈能不引起衆怒?

賴宗漢偷偷看了葛瓦悳惪一眼,暗暗搖了搖頭,嘆氣一聲。

葛瓦悳惪舉全國之力,發起第二次隴右之戰,賴宗漢是極力反對的,這種做法,完全就是一種賭徒的心態,勝則一本萬利,敗則萬劫不復,賴宗漢的性格,偏向於穩妥,這種激進的做法,他完全不能接受,但是沒辦法,葛瓦悳惪一意孤行,掌握大權之後,開始變得剛愎自用,賴宗漢的許多建議,已經聽不進去了。

第七百三十五章 最後的教導第三百二十三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部分化(九)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生事端(一)第五百二十章 關門打狗(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八)第七百五十章 楊家的衰弱第五百八十八章 統一西域(六)第一百四十章 讒言(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二十八章 欺辱第六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八)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臉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言可畏(一)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意已決第五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雪與血(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節度(五)第六百六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劍定情(下)第六十五章 新年第八百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十七章 鬧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衝突(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三百九十六章 動盪(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屍橫遍野(二)第六章 相認(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一年(三)第六百零一章 喜悅第二百三十九章 兵權統一(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歡迎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隱秘(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故人第九十三章 拼死斷後(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奇兵(三)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一年(三)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與內變(十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升官與貶職(八)第四百九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四百六十五章 議事第三百零二章 西域烽火(十一)第二十二章 平庸將軍第二百五十四章 鐵腕鎮壓(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漠蒙格局(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什麼證據嘛第七百零七章 奪權與反擊(五)第七十一章 小有威名(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婚(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權統一(八)第四百七十五章 你敢做我敢幹(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奇兵(五)第四百零一章 動盪(六)第九十七章 臨戰(六)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意已決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急轉第五百五十四章 威震西域(九)第十九章 說情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震西域(四)第兩百六十二章 鐵腕鎮壓(九)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七百一十章 奪權與反擊(八)第三百三十章 衝突(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第九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不願意(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諾第四百零二章 動盪(七)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權統一(八)第一百二十章 分化與拉攏(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爾克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屍橫遍野(十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最後的教導第八十七章 涼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喪事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兩百七十二章 聲音第兩百八十五章 養士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送禮第兩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七百六十九章 虎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家(十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遠慮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濤駭浪(七)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
第七百三十五章 最後的教導第三百二十三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部分化(九)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生事端(一)第五百二十章 關門打狗(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八)第七百五十章 楊家的衰弱第五百八十八章 統一西域(六)第一百四十章 讒言(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二十八章 欺辱第六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八)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臉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言可畏(一)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意已決第五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雪與血(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節度(五)第六百六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劍定情(下)第六十五章 新年第八百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十七章 鬧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衝突(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三百九十六章 動盪(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屍橫遍野(二)第六章 相認(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一年(三)第六百零一章 喜悅第二百三十九章 兵權統一(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歡迎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隱秘(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故人第九十三章 拼死斷後(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奇兵(三)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一年(三)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與內變(十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升官與貶職(八)第四百九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四百六十五章 議事第三百零二章 西域烽火(十一)第二十二章 平庸將軍第二百五十四章 鐵腕鎮壓(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漠蒙格局(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什麼證據嘛第七百零七章 奪權與反擊(五)第七十一章 小有威名(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婚(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權統一(八)第四百七十五章 你敢做我敢幹(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奇兵(五)第四百零一章 動盪(六)第九十七章 臨戰(六)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意已決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急轉第五百五十四章 威震西域(九)第十九章 說情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震西域(四)第兩百六十二章 鐵腕鎮壓(九)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七百一十章 奪權與反擊(八)第三百三十章 衝突(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第九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不願意(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諾第四百零二章 動盪(七)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權統一(八)第一百二十章 分化與拉攏(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爾克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屍橫遍野(十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最後的教導第八十七章 涼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喪事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兩百七十二章 聲音第兩百八十五章 養士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送禮第兩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七百六十九章 虎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家(十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遠慮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濤駭浪(七)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