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

事實確實如此,趙智的幾個已經成年的皇子,李忠一個都不喜歡,這些長於皇宮大內,不食人間煙火的皇親貴胄,哪裡知道人間疾苦,哪裡又懂得人情世故,別看趙詢與趙赫,兩人看起來儒學雅量,溫文爾雅,平易近人,胸有大度,給人一種聖明人傑之相,但是李忠看透了趙詢與趙赫兩人,一個比一個虛僞,一個比一個有心機,但說到底,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本質,都是薄情寡恩之輩。

不管是趙詢還是趙赫,兩人處處刻意學習、模仿趙智,不得不說,他們兩人學的確實很好,甚至在某些方面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們自以爲已經學到了其中的精髓,但是他們卻忽略了趙智身上最要的一個東西,那就是真情。

趙智確實善於權謀,對於政敵,對那些敢於阻攔前進道路的障礙,他可以冷酷無情,用極爲殘忍的手段去打擊與鎮壓,但是除了這些之外,趙智也有他的真性情。

還是平宗時期,趙智與平宗太子相爭,經歷過許多兇險,幾度徘徊在死亡邊緣,有些事情的起因,並不是他自己,而是自己的兩個異性兄弟,那時候的李忠與趙柏安,還都是無名小輩,才能不顯,把他們推出去保全自己,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但是趙智並沒有這麼做,而是一同面對,這就是兄弟情義,也是趙智的真性情,還有和李怡的感情,那是愛了一輩子啊,上下幾千年,又有幾個皇帝可以做到?

趙智繼位之初,重用劉桀與楊道嗣,曾經非常直白的說過,兩位若是覺得我大晉不可救,當把朕給拉下來,取天下而自用,若覺得還有機會,還請盡心輔佐於朕,撫平亂世,還天下一個個朗朗乾坤,你我君臣百年之後,當可留名青史,萬世不朽。

在那個大夏將傾,國家走到滅亡邊緣,極爲危險的時刻,趙智敢於直白的說出這樣的話,這同樣也是他的真性情所在。

李忠倒是覺得楚王趙碩還算不錯,可惜因爲深愛女人的慘死,他心中的恨已經超越了理解該有的範圍,這樣的人太過危險。

相比於這些皇子,與皇室有關係的後輩當中,李忠最喜歡的就是李勳,不做作,待人真誠,對兄弟有情有義。

“左相大人,你的擔憂太子也是明白的,但是至此關鍵時刻,非至親至信之人不可信矣,宇文震乃是太子岳父,相比黃繪,太子自然要用絕對信得過之人,至於黃繪,人心難測啊,太子有此考慮,實屬正常。”

盧柏江見李忠久久不言,於是出聲打破沉默。

李忠冷笑道:“宇文震是太子的岳父,全部身家性命都是託付太子,他自然是值得信任,但是他手下的那五萬士兵呢?我還是那句話,黃繪雖然與太子不親,但此人性情剛烈耿直,絕不是見利忘義的小人,太子乃是儲君,身居正義,只要下昭尋求黃繪的幫助,黃繪定然會遵從大義,鼎力相助。”

李忠並不想參合到這種事情裡來,可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趙智非要他參加這個遊戲,李忠也只能是遵從皇命了,爲了報答趙智的大恩。

趙詢調兵進城,全面接管控制整個豐京,李忠對此是贊成的,但是他的意思是,調黃繪的五萬軍隊入城,而不是宇文震的軍隊,道理很簡單,宇文震所掌握的中軍,是門閥世家子弟最爲集中所在,七成以上中高級軍官將領,全部都是與門閥世家有瓜葛,這樣的人,真的靠得住?若是到了關鍵時刻,家族的命令與宇文震的命令相左,他們會如何選擇?

可惜啊,對於李忠的警告,趙詢顯然沒有放在心上,或許他有自己的打算,而且堅信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兩人正說話間,李驍回到了家中。

經歷過了一些事情,李驍已經越來越成熟,全身盔甲,嚴肅,不拘言笑的面孔,給人一種上位者的威嚴,現在的李驍與年輕時候的李忠,倒是有了幾分相似。

相比兩年前,李驍確實成熟了許多,在外面做人做事有板有眼,但是在家中,還是比較隨意。

他脫掉盔甲,聽聞盧柏江來了,正在書房與父親說話,於是換上便裝,去了書房,也不敲門,直接推門而入。

李驍笑着走入房間:“盧大人,今日挺閒的,竟是主動到我家裡來。”

盧柏江起身拱手道:“見笑,打擾了。”

“盧大人客氣了,請坐。”

李驍笑了笑,隨即對着李忠躬身行禮:“父親大人安好。”

李忠微微皺眉:“你怎麼回來了?你的回家假期還有五天才到。”

李驍如今在禁軍左軍任職亞將,從四品,李忠本來是要壓一壓兒子的升職速度的,但是兩次隴右戰爭,李驍都是參與其中,不說他在戰爭之中得到的作用大不大,多不多,但不管怎麼說,接着兩次戰爭的勝利的東風,李驍的官職還是得到了快速提升。

李驍輕聲說道:“孩兒聽說母親這幾日有些不適,所以回家探望一二,明日一早孩兒便立即返回軍營。”

李忠點了點頭,兒子有孝心是好事:“你現在是亞將,是執掌五千士兵的將領,要想讓手底下士兵們服氣,便要做到以身作則,不要讓別人說閒話。”

“父親教訓的是,孩兒自當謹慎處事。”

李驍表示明白,然後坐到一旁。

盧柏江與李忠又是聊了一會兒,然後起身告辭。

“父親,時候不早了,你早些休息,孩兒去看看母親。”

李驍也是準備離開。

“你母親沒事,只是有些失眠,大夫開了藥,現在已經入睡。”

李忠突然出聲說道。

李驍看向父親,知子莫若父,這句話反過來也是一樣,李驍知道父親一定有話對自己說。

李忠來回走動,臉上有着沉思之色,李驍站在一邊,沒有說話,靜等下文。

好一會兒,李忠纔是停下腳步,看向李驍,沉聲說道:“你立即出城返回軍營,告訴黃繪,就說是我說的,若是城內有變,讓他分兵兩路,一路就地監視禁軍右軍動向,不許他們離開軍營,一路由他親自率領,立即開赴豐京城,保衛皇帝與太子。”

聽聞此言,李驍臉色大變,失聲道:“父親,城中有御林軍和禁軍中軍,都是太子殿下的部隊,加起來將近八萬士兵,一切都在太子的掌控之中,誰能威脅到皇城的安危?”

李忠冷聲呵斥道:“不怕萬一,就怕一萬,事無絕對,這個道理難道還要我教你?你馬上出城,把我的話一字不漏的全部告訴黃繪。”

李驍點了點頭,不在多說,拱手一拜,上前接過父親手中的調兵虎符,然後大步離開。

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隸校尉(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窮途末路(三)第五百零二章 死守與內變(六)第五百四十三章 屍橫遍野(十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鐵腕鎮壓(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隱秘(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命不久矣第七百九十三章 都不簡單第五百六十八章 震動第五百九十一章 統一西域(九)第三百七十六章 雪與血(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部分化(九)第六百八十三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一十二章 想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讒言(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三)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十四)第四十六章 返回豐京第四百六十一章 奇兵(五)第兩百七十四章 漠蒙變局第五百六十二章 威震西域(十七)第兩百六十九章 鐵腕鎮壓(十六)第一百零四章 圍殺(四)第五百七十八章 窮途末路(八)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五)第兩百七十二章 聲音第三百三十二章 誣告(上)第二百零三章 匪襲(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諾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劍定情(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各方動作(一)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三十九章 李勳的決斷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七百二十九章 悲慘的過去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十四)第十三章 陳詩詩第七百四十四章 爭執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想第三百九十五章 遽變(八)第五百三十七章 屍橫遍野(十)第六百七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十六)第兩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三百五十章 分析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五百九十六章 反擊第十三章 陳詩詩第七百二十五章 帝王之命(八)第六章 相認(上)第八百零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濤駭浪(十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動盪(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一百八十一章 隴右,新的舞臺(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四百三十五章 戰事臨近第五百九十章 統一西域(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內部分化(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落定第三百九十八章 動盪(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五)第五百七十四章 窮途末路(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窮途末路(五)第七百零九章 奪權與反擊(七)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權與反擊(十)第兩百七十四章 漠蒙變局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五百零七章 死守與內變(十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歸途(十四)第三百零七章 根基(二)第三百二十章 隱秘(中)第六百零二章 新王第八百零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婚(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八十五章 共患難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五)第四百零九章 歸途(一)第七十一章 小有威名(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三十七章 圍困(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宮中客第五百七十三章 窮途末路(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二)第九十二章 拼死斷後(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州都督第一百二十三章 謀劃第二百零三章 匪襲(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關門打狗(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敢做我敢幹(三)
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隸校尉(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窮途末路(三)第五百零二章 死守與內變(六)第五百四十三章 屍橫遍野(十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鐵腕鎮壓(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隱秘(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命不久矣第七百九十三章 都不簡單第五百六十八章 震動第五百九十一章 統一西域(九)第三百七十六章 雪與血(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部分化(九)第六百八十三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一十二章 想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讒言(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三)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十四)第四十六章 返回豐京第四百六十一章 奇兵(五)第兩百七十四章 漠蒙變局第五百六十二章 威震西域(十七)第兩百六十九章 鐵腕鎮壓(十六)第一百零四章 圍殺(四)第五百七十八章 窮途末路(八)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五)第兩百七十二章 聲音第三百三十二章 誣告(上)第二百零三章 匪襲(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諾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劍定情(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各方動作(一)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三十九章 李勳的決斷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七百二十九章 悲慘的過去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十四)第十三章 陳詩詩第七百四十四章 爭執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想第三百九十五章 遽變(八)第五百三十七章 屍橫遍野(十)第六百七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十六)第兩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三百五十章 分析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五百九十六章 反擊第十三章 陳詩詩第七百二十五章 帝王之命(八)第六章 相認(上)第八百零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濤駭浪(十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動盪(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一百八十一章 隴右,新的舞臺(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四百三十五章 戰事臨近第五百九十章 統一西域(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內部分化(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落定第三百九十八章 動盪(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五)第五百七十四章 窮途末路(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窮途末路(五)第七百零九章 奪權與反擊(七)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權與反擊(十)第兩百七十四章 漠蒙變局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五百零七章 死守與內變(十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歸途(十四)第三百零七章 根基(二)第三百二十章 隱秘(中)第六百零二章 新王第八百零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婚(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八十五章 共患難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五)第四百零九章 歸途(一)第七十一章 小有威名(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三十七章 圍困(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宮中客第五百七十三章 窮途末路(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二)第九十二章 拼死斷後(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州都督第一百二十三章 謀劃第二百零三章 匪襲(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關門打狗(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敢做我敢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