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帝王之命(三)

某些時候,明哲保身,保持中立,這種做法,或許比直接參與其中,還要來的危險,敢這麼做的人,要不然就是實力不足,性格軟弱,不敢冒險,要不然就是實力足夠強大,強到可以爲自己的命運去做選擇。

夏文凱無疑屬於後者。

夏文凱所在的家族,在關內與中原腹地一帶,名聲不顯,很多百姓甚至對這個家族的事蹟與存在,聞所未聞,但是在江南與劍南一帶,夏氏家族那可就是家喻戶曉了,少有人不知。

夏氏一族的勢力根本主要在黔中道一帶,其家族在黔、辰兩州擁有巨大的影響力與控制力,夏文凱的祖父與父親兩輩,三十餘年,相續擔任黔州節度使,手中握有數萬精銳。

夏氏一族如今實力強大,是擁有兵權的地方強權派,但這個家族說到底依然還是寒門,家族的傳承很短,前後不過四五十年。

夏文凱的祖父夏中昭,原本布衣,以砍柴賣布爲生,家境貧寒,因當地匪患猖獗,官府擴充軍隊,被行抓如軍隊入伍,自此倒也時來運轉,得道多助。

入伍凡十五年,夏中昭在剿滅匪患當中多有功勞,慢慢升爲郎將,隨後在平定黔州節度使劉世節叛亂,以及和越國的交戰之中,大放光芒,戰功卓著,被平宗破格提升爲黔中道重地黔州防禦使,這是夏氏一族崛起之始。

平宗晚年,以四十萬禁軍御駕親征,出兵征伐河北,最終全軍覆滅,平宗狼狽逃回豐京,此後的局勢一發不可收拾,河北五大藩鎮聯軍攻入關內,直撲晉朝核心豐京。

平宗下詔天下有兵之地,速速入關勤王護駕,天下各地紛紛響應,但是真正領軍前往的人,卻是不多。

時任黔州防禦使的夏中昭得到詔令,積極行動,調兵遣將,率領八千士兵,火速趕往關內,雖然最後以河北五大藩鎮主動撤兵,戰爭結束,夏中昭並沒有付出任何代價,但是因其行動積極,以及謙卑恭順的態度,忠君愛國的面目,得到平宗極大的賞識,當即被任命爲黔州節度使與採訪使,全權主管黔中道核心之地的軍政大權。

趙智即位之初,越國發生政變,權臣張福篡權奪位,晉朝作爲其宗主國,對此謀朝篡位之事,自然是不予承認以及嚴厲指責。

越與晉兩國的關係,開始緊張,以致發展到最後的敵對與武力對抗。

趙智即位之初,整個國家千倉百孔,還處於平宗晚年的那場慘敗,沒有掙脫出來,對於越國的大舉入侵,根本無力顧及,是夏中昭父子兩人坐鎮黔州,積極招兵買馬,自募錢糧,幾度大敗越國,保全了晉朝的國家威嚴與邊地安全。

出於邊地的安危與穩定,趙智對於夏中昭父子兩人,是非常重用與信任的,而夏中昭父子兩人,生於貧寒,能夠擁有今天的地位與權力,都是朝廷所給,所以他們父子對朝廷比較忠心,對於朝廷的命令也是向來遵從,趙智晚年有意削弱地方藩鎮勢力,夏中昭主動辭任黔州節度使,並把全部權利還與朝廷。

夏中昭的舉動,讓趙智非常感動,封爵黔中郡王,食邑五千戶,這是趙智一朝數十年,繼李忠、趙柏安之後,僅有的第三個外姓郡王,並讓其子續領其本部兵馬,擔任黔州節度使,但是沒有給他黔州採訪使的職位,把地方政務管理收回,隨後,夏中昭讓其嫡長孫夏文凱進京求職,以安朝廷與天子之心,趙智沒有虧待夏文凱,任命他爲金吾衛大將軍,主管豐京城內治安。

夏氏一族發展到今天,在黔中道的地位與權力,已經舉足輕重,對於邊地的安全與穩定,是國家強有力的保障與依靠,所以,這場政變不管誰是最後的勝利者,都會繼續重用與籠絡夏氏一族,夏文凱可以說是有恃無恐,有能力也有資格去保持中立,沒有人敢輕易動他。

但是現在,李忠來了,直接以兵部尚書、左相的名義,命令夏文凱立即交出兵權,態度非常強硬與堅決,幾乎不給他任何選擇的餘地。

若是換成任何一個別人,夏文凱一定還是那個態度,斷然拒絕,乃至強行驅逐離開,但是來的是李忠,這是一代軍神,是天下所有軍人心目中的偶像,他的威望與資歷,可以震懾所有人,包括他夏文凱。

夏文凱坐在那裡,沉默良久,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對於李忠,他着實不敢有任何不敬之舉。

“大將軍,危急時刻,左相確實有緊急調兵之權,但必須有政事堂全體相國的簽字與文書命令,李忠如今獨身前來,只能代表他自己,沒有政事堂其他相國的簽字與正式文書命令,大將軍可以名正言順的給予拒絕,李忠若是繼續在外面耍威風,我們不予理會就是了。”

見夏文凱久思不決,他的心腹,金吾衛左將軍黃世安有些忍不住,起身抱拳大聲說道。

大堂之內,各級將領三十餘人,其中就有五名出身安北的軍官將領,黃世安直呼李忠之名,言語不敬,當即就有人勃然大怒。

丁良啓猛的站起,指着黃世安的鼻子大聲怒罵:“黃世安,閉上你的狗嘴,再敢對李大帥言語不敬,勞資跟你沒完。”

其餘四名安北出身的將領,此時也是站了起來,皆是怒視黃世安。

李忠坐鎮安北二十多年,愛兵如子,賞罰分明,被所有安北將士所敬佩與愛戴,黃世安言語尖酸刻薄,直呼李忠大名,多有輕視之意,這徹底觸動了這些出身安北將領,心中最重的那根弦。

金吾衛右將軍朱成厚也是不滿的說道:“黃將軍,還請注意你的言辭,左相大人的名諱,就算是皇上,平日裡也是從不公然說於朝堂之上的。”

朱成厚的意思很明白,李忠與皇上情誼深厚,對於國家功勞巨大,公開場合,出於尊重,皇上都是不會直呼李忠的大名,你算個什麼東西,也敢左一個李忠,右一個李忠的在那裡叫喚?

第七百零二章 絕境逢生第兩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三百四十五章 成家(十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威震西域(十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驚濤駭浪(十一)第七百七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一)第二百四十章 兵權統一(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上中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統一西域(六)第一百九十章 憤青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部分化(九)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二百五十四章 鐵腕鎮壓(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人性的軟弱第一百五十二章 驚濤駭浪(十)第六百五十三章 回京(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節度副使(四)第三百三十章 衝突(四)第兩百九十六章 西域烽火(五)第三百九十章 遽變(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升官與貶職(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五百五十二章 威震西域(七)第八百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七)第五百一十七章 驚險(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七)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濤駭浪(三)第二章 天下太平?第五百八十章 窮途末路(十)第六百零七章 出其不意(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婚(一)第二十二章 平庸將軍第六百三十七章 消息第九十二章 拼死斷後(上)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四十二章 武林高手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部分化(十)第五百一十三章 驚險(二)第七章 相認(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言可畏(八)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權與反擊(十)第兩百九十一章 壟斷第三百二十七章 衝突(一)第三百零四章 直接點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一)第八十二章 壞人、騙子(下)第一百零四章 圍殺(四)第三百七十章 大婚(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濤駭浪(十二)第四百七十章 各方動作(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回京(九)第六百零一章 喜悅第五百七十四章 窮途末路(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遽變(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漠蒙格局(下)第三百四十章 成家(七)第十一章 五年第三百九十四章 遽變(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方節度(八)第五百七十四章 窮途末路(四)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權與反擊(十)第四百三十七章 送禮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腕鎮壓(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子(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衛第二百五十一章 禍起蕭牆(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必然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生事端(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威震西域(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事即政治第九十九章 圍殺(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帝王心思(三)第兩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兩百八十章 楚王趙碩第七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部分化(七)第五百三十四章 屍橫遍野(七)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十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十四)第四百九十章 沉默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節度(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蘭教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方節度(十二)第五十八章 憂心第五百八十三章 統一西域(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統一西域(三)第四百零三章 動盪(八)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敵即友第四百零九章 歸途(一)第九十五章 拼死斷後(四)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臉第五十三章 幕僚(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年(十)
第七百零二章 絕境逢生第兩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三百四十五章 成家(十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威震西域(十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驚濤駭浪(十一)第七百七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一)第二百四十章 兵權統一(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上中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統一西域(六)第一百九十章 憤青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部分化(九)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二百五十四章 鐵腕鎮壓(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人性的軟弱第一百五十二章 驚濤駭浪(十)第六百五十三章 回京(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節度副使(四)第三百三十章 衝突(四)第兩百九十六章 西域烽火(五)第三百九十章 遽變(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升官與貶職(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五百五十二章 威震西域(七)第八百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七)第五百一十七章 驚險(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七)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濤駭浪(三)第二章 天下太平?第五百八十章 窮途末路(十)第六百零七章 出其不意(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婚(一)第二十二章 平庸將軍第六百三十七章 消息第九十二章 拼死斷後(上)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四十二章 武林高手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部分化(十)第五百一十三章 驚險(二)第七章 相認(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言可畏(八)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權與反擊(十)第兩百九十一章 壟斷第三百二十七章 衝突(一)第三百零四章 直接點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一)第八十二章 壞人、騙子(下)第一百零四章 圍殺(四)第三百七十章 大婚(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濤駭浪(十二)第四百七十章 各方動作(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回京(九)第六百零一章 喜悅第五百七十四章 窮途末路(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遽變(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漠蒙格局(下)第三百四十章 成家(七)第十一章 五年第三百九十四章 遽變(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方節度(八)第五百七十四章 窮途末路(四)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權與反擊(十)第四百三十七章 送禮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腕鎮壓(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子(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衛第二百五十一章 禍起蕭牆(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必然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生事端(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威震西域(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事即政治第九十九章 圍殺(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帝王心思(三)第兩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兩百八十章 楚王趙碩第七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部分化(七)第五百三十四章 屍橫遍野(七)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十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十四)第四百九十章 沉默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節度(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蘭教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方節度(十二)第五十八章 憂心第五百八十三章 統一西域(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統一西域(三)第四百零三章 動盪(八)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敵即友第四百零九章 歸途(一)第九十五章 拼死斷後(四)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臉第五十三章 幕僚(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