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節度副使(四)

承平七年,元月初七。

新年的最後一天,趙智召集幾個心腹大臣密商論事。

“劉相國今日啓程回返老家,陛下您不去....”

人還沒到齊,趙智沉默的坐在那裡,幾個大臣聚在一起,小聲說話,秦安明看了趙智一眼,低聲問了一句,但話沒有說完。

趙智知道秦安明想說什麼,搖了搖頭,淡聲說道:“人都會有這一天,讓我們君臣之間的情誼留在那段最好的時光之中吧。”

秦安明低下頭,不再說話,心中卻是嘆息一聲,劉桀最後還是選擇了以家族爲重,從楊氏一族的對立面脫離了出來,徹底甩開了趙智。

趙智最初的設想,是讓楊道嗣與劉桀兩人雙雙致仕,讓他們指定各自的繼承者上位,領導雙方的政治勢力繼續平衡下去,趙智、楊道嗣、劉桀三人最開始已經達成了共識,並朝着這個方向去發展,但有些事情往往不是你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首先,楊氏一族對於族長楊道嗣在朝堂上明明有着壓倒優勢,卻表現的有些軟弱,對劉桀退讓再三,許多核心族人已經有了不滿情緒,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多,其中以楊道嗣的五子楊幼安與六子楊炳林表現的最爲強烈,他們代表的是一種強硬,不在是與劉桀一黨互有妥協,而是把它們給徹底打垮,由自己佔據主導地位,並進一步左右整個朝堂乃至大晉的政局,楊幼安與楊炳林兩人的觀點,得到越來越多核心族人的支持,慢慢成爲了主流,以致在朝堂上,左相一黨的大臣們一旦有了一些動作,楊道嗣還是按往常一樣,就算意見不同,也是以一種較爲溫和的方式去進行反擊,而聚集在他手下的右相一黨諸多大臣們,則是立即站了出來,表達強烈的反對,楊道嗣作爲右相一黨的首領,竟是怪異的與其手下大臣們,慢慢有了許多的不同步。

面對此等局面,楊道嗣或許努力過,但效果明顯不大,因爲....朝堂上雙方的政治鬥爭,已經越來越激烈,激烈到最後,大多數時候,楊道嗣只能選擇了沉默。

楊道嗣對於整個楊氏一族,包括圍繞聚集在四周的政治勢力,已經慢慢有了不可掌控。

劉桀與趙智君臣數十年,沒有趙智的知遇之恩與大力提拔,劉桀決難再左相的位子上,一做就是二十餘年,極大的實現了自己的報復與理想,他不想讓趙智失望,他更想安穩的度過自己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爲自己與趙智這君臣一生,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但事情往往不如人願,到了最後,只能化作一道深深的無奈嘆息。

劉桀並不是沒有努力過,在隴右之戰進行到最激烈的時候,他不顧整個左相一黨大臣們的反對,去了漠蒙草原,穩住了胡族大軍南下,但是結果呢?劉桀回返豐京之後,趙智提過幾次劉桀的功勞,左相一黨的官員們,自是大力讚揚與宣傳,但是右相一黨的官員們,卻是集體失聲,保持着讓人壓抑難受的沉默,就連楊道嗣,也只是在私下裡,以私人情誼,感謝劉桀對國家所作出的貢獻,也正是從這個時候,劉桀終於是知道了,楊道嗣在國與家的這個問題上,已經是有了自己的決定,他終歸...還是選擇了顧全小家。

楊道嗣已經有了自己的決定,劉桀不由問到自己,自己的選擇又是什麼?繼續站在朝堂上,引領整個左相一黨,與右相一黨進行全面的抗衡?政治形勢還是那個形勢,但是整個局面卻是完全變了,曾經的互有妥協恐怕是再也沒有了,繼續這樣發展下去,雙方的政治鬥爭,將會越來越激烈,自趙智登基二十多年以來,刑不上士大夫的政治環境,也勢必將會一去不復返,到了最後,雙方的鬥爭,只會朝着一個方向發展...不死不休。

劉桀最終有了選擇,讓劉氏一族從朝堂上這個主戰場,政治風暴的中心退了出來,劉桀之所以有了這個選擇,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劉桀終於是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所支持的齊王與楊氏一族所支持的楚王,不管誰最終取得了勝利,登上皇位,其結果都是一樣的,楊氏一族現今勢大,趙智扶持劉氏一族對其進行抗衡與打壓,若是日後齊王勝利登上了皇位,到時候劉氏一族勢大,新皇難道就不會再行扶持一個新的政治勢力,轉而對劉氏一族進行抗衡與打壓?

這場以天下爲局的遊戲當中,劉氏一族與楊氏一族,看似是利益的最大收穫者,但又有幾個人能夠看的出來,其中的兇險?一個不慎,恐怕就有滅族之危,就比如現在的楊氏一族,有着大晉第一門閥士族之名,族人、門生故吏遍佈朝野,勢力何其的強大,就連趙智對其都是畏懼三分,心中始終保持着猜忌與嫉恨,一旦有了機會,趙智會不會舉起手中的屠刀對其斬下?

所以楊道嗣乃至整個楊氏一族,不是不想退,而是他們已經走到了金字塔的最頂點,上去容易,下來卻是千難萬難,想退都是退不了了,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光鮮明亮,但從另外一面來看,楊氏一族如今就像是一個巨人,一隻腳已經臨空懸崖,只要一步走的不好,那便是萬丈深淵,碎身粉骨,萬劫不復。

劉氏一族傳承數百年,劉桀不希望家族在自己兒子這一代毀於一旦,所以最終,他選擇了明哲保身、以退爲進的道路,但這樣以來,也就背棄了趙智,兩人多年的君臣友誼,就此走到了盡頭。

趙智看向秦安明,淡聲道:“安明,你也算劉桀的半個門生,今天事情不多,若是來得及,你....便去送送他吧,待朕向他問個好。”

“是,陛下。”

秦安明沒有推辭,他雖然爲人機敏,甚至是有些滑頭,但也是有着自己的原則,秦安明的祖父曾在河東做過一任刺史,那時候的秦安明還很年幼,得祖父託人幫助,在聞名天下的河東劉氏一族族學當中讀了幾年的書,進士及第那一年,剛好是由劉桀當主考官,隨後進入仕途,也是多虧了劉桀鼎力舉薦,這才慢慢入了趙智的眼,並最終得到重用,纔剛剛四十出頭,便是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國之位,雖然到了如今,因爲趙智與許許多多的原因,在政治上,秦安明與整個劉氏一族已經形同陌路,但對於劉桀來說,秦安明是真心的敬重與感謝。

第一百八十章 隴右,新的舞臺(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梟雄損落(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梟雄損落(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突(五)第六百四十章 鎮壓第七百七十章 肅清的開始第一百零六章 進入漠蒙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不願意(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兩百九十一章 壟斷第三百四十一章 成家(八)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濤駭浪(七)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十一)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言可畏(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帝王心思(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執着與人事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第兩百七十九章 專業人才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節度(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方節度(三)第七百四十七章 繼位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件事第六百三十七章 消息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節度(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京(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一)第兩百九十一章 壟斷第六百四十章 鎮壓第一百零九章 別走了,跟我混(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攻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三百三十章 衝突(四)第五百三十一章 屍橫遍野(四)第七百九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一)第四十二章 武林高手第二百一十九章 明着誣告(一)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殯第四百九十八章 死守與內變(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第二十六章 監軍判官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十六章 狗兒與佳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衝突(一)第一百九十章 憤青第七百九十五章 寇家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敢做我敢幹(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隴右,新的舞臺(六)第八百零六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第七百九十章 合縱與連橫(十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敵即友第四百一十二章 歸途(四)第七百三十三章 各人心思第七百零五章 奪權與反擊(三)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不願意(二)第五百零三章 死守與內變(七)第四百三十七章 送禮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八)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第二十二章 平庸將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驚險(五)第九十五章 拼死斷後(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敢做我敢幹(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五百零一章 死守與內變(五)第八百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帝王心思(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歸途(十七)第七百六十八章 家事第八十二章 壞人、騙子(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離開第七十七章 小有威名(八)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門打狗(六)第八百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六)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方節度(九)第六百六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第兩百七十六章 愛子第六百八十章 突來的變局(十七)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婚(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禍起蕭牆(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排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家(十)第四百四十七章 慘敗(八)第三十六章 圍困(中)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禍起蕭牆(三)第六零三章 滅國第四百零一章 動盪(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節度(七)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一百四十二章 讒言(下)
第一百八十章 隴右,新的舞臺(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梟雄損落(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梟雄損落(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突(五)第六百四十章 鎮壓第七百七十章 肅清的開始第一百零六章 進入漠蒙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不願意(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兩百九十一章 壟斷第三百四十一章 成家(八)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濤駭浪(七)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十一)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言可畏(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帝王心思(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執着與人事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第兩百七十九章 專業人才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節度(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方節度(三)第七百四十七章 繼位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件事第六百三十七章 消息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節度(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京(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一)第兩百九十一章 壟斷第六百四十章 鎮壓第一百零九章 別走了,跟我混(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攻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三百三十章 衝突(四)第五百三十一章 屍橫遍野(四)第七百九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一)第四十二章 武林高手第二百一十九章 明着誣告(一)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殯第四百九十八章 死守與內變(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第二十六章 監軍判官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十六章 狗兒與佳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衝突(一)第一百九十章 憤青第七百九十五章 寇家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敢做我敢幹(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隴右,新的舞臺(六)第八百零六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第七百九十章 合縱與連橫(十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敵即友第四百一十二章 歸途(四)第七百三十三章 各人心思第七百零五章 奪權與反擊(三)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不願意(二)第五百零三章 死守與內變(七)第四百三十七章 送禮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八)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第二十二章 平庸將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驚險(五)第九十五章 拼死斷後(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敢做我敢幹(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五百零一章 死守與內變(五)第八百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帝王心思(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歸途(十七)第七百六十八章 家事第八十二章 壞人、騙子(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離開第七十七章 小有威名(八)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門打狗(六)第八百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六)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方節度(九)第六百六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第兩百七十六章 愛子第六百八十章 突來的變局(十七)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婚(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禍起蕭牆(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排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家(十)第四百四十七章 慘敗(八)第三十六章 圍困(中)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禍起蕭牆(三)第六零三章 滅國第四百零一章 動盪(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節度(七)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一百四十二章 讒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