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六)

“大人,河州雖然不是大州,軍隊也不多,但一直都是河南北部的中流砥柱,羊遲以及其所在的都督府兩千多士兵,在當地的名聲極好,前番蘇馳暴亂,河南動盪,羊遲率軍死守河州,擊退暴亂大軍,這才穩住了河南北部的整體局勢,如今因爲糧餉問題,而讓功臣退離,數千精銳崩散,對於朝廷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賀鑄連忙接了劉少聰的話,具體說了說羊遲最近的功勞,以及河州的重要性。

另外,劉少聰與羊遲是同鄉,也是同窗,私下關係極好,他一上來就爲羊遲多有美言,賀鑄擔心李勳有了誤會,那事情就難辦了。

聽了兩人的講述,李勳點了點頭,他並不知道劉少聰與羊遲的關係,就算知道了,李勳也不會多想,因爲羊遲確實是一個人才,朝廷這樣虧待於他,前番蘇馳暴亂,羊遲依舊率領不過兩千餘士兵,死守河州多日,並最終通過夜襲,以少勝多,擊潰了來犯的兩萬多暴亂大軍,保住了河州,也穩住了整個河南北部的局勢。

戰爭期間,因爲錢糧物資極度缺少,羊遲找了河州許多豪門大族,希望借些錢糧,但是被他們斷然拒絕,爲了穩定軍心,提高士氣,沒有辦法,羊遲最後只能領着人抄了幾家大戶,所得錢糧,一半分給全軍士兵,一半則是招募青壯死士。

羊遲這麼做,雖然粗暴無禮,也觸犯了法律,但是在當時暴亂大軍兵臨城下,河州岌岌可危,這也是羊遲唯一所能想到的辦法,通過此舉,得到了一批錢糧,不僅大大提高了軍隊的士氣與信心,更是招募到了數千青壯幫助,加強了河州整體的防禦力量,並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當然,羊遲沒有背景,更沒有靠山,貧寒出身,戰爭結束之後,他雖然立下大功,但還是禁不住河州衆多豪門大族的怒火,險些被定下大罪,最後還是李忠爲其說了情,趙詢這才網開一面,以功過相抵的名義,既沒有獎賞羊遲,也沒有治他的罪,職位依舊不變。

經過劉少聰的詳細講述,李勳對河州與羊遲有了一定的瞭解。

李勳說道:“柘州的事情呢?羌族最近屢屢生事,其中有何緣由?”

劉少聰說道:“柘州的事情有些複雜.......”

羌族是少數民族,主要生活在劍南西南部,棲居地臨近大理與吐蕃,他們處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大理勢力之間。有的同化於吐蕃和大理,有的內附中原王朝,或同化於漢族,或在夾縫中生存,在晉朝和吐蕃長期和戰不定的局勢下,得以單獨保存和發展。

羌族有自己的文化與制度,每千人爲一山司,形成一個個或大或小的部落羣體,總人口大約在五十萬左右,生活在晉朝之內的羌族,接近三十萬,其中以黑水部族實力最強,超過一百山司,也就是人口超過十萬。

此次發生屠殺整個村落,屢屢生事的羌族,就是黑水部族引起的。

羌族這個民族,好勇鬥狠,非常排外,自三百年前被晉朝接受,遷徙到劍南道之後,最初的百年時間,一直非常本分,與當地漢人百姓和睦相處。

穆宗時期,穆宗本人昏庸好色,殘暴不仁,當時,羌族首領帶着他的女兒前往豐京覲見晉朝皇帝,穆宗初見羌族首領之女,頓時驚爲天人,隨後派人找到羌族首領,希望可以納其女兒爲妃,並許下種種好處,此舉遭到羌族首領的斷然拒絕,因爲他的女兒已經許配給別人,在羌族,很多女人剛一出生,就已經提前定下了婚事,而且終身不得取消,就算男方在成婚之前就已經死去,女方也依舊被視爲其妻子,除非付出很多錢財,讓男方家族主動取消婚事,不然,女方就要守寡終身。

羌族首領拒絕穆宗的要求,合情合理,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但穆宗的昏庸與殘暴,哪裡會管這些,他不顧自己乃是晉朝天子的尊貴身份,竟是把羌族首領趕出豐京,並強行納其女兒爲妃。

穆宗此等行爲,被羌族首領視爲奇恥大辱,他回到部族之後,立即聯合羌族其他部族,隨即發動了叛亂。

那個時期的晉朝,國力依舊處於鼎盛,區區羌族的叛亂,根本撼動不了晉朝的統治,所以,羌族的叛亂很快便是被平定,事情的最後,數以萬計的羌族族人被殺,羌族首領拒絕投降,憤然自殺。

叛亂是被平息了,但羌族與晉朝之間的仇恨,至此也是徹底結了下來,此後的歲月,羌族始終排斥與敵視漢人,小規模的叛亂時常發生。

劉少聰語氣沉重的說道:“懿宗時,羌族發動叛亂,懿宗以大決心,發動十萬大軍,徹底進剿羌族各大部族,超過十萬羌族被殺,經此一戰,羌族元氣大傷,在此後的六七十年時間,一直非常老實與低調,不敢再與我晉朝爲敵。”

“羌族生活之地,多是山林高地,生存環境極爲惡劣,懿宗時期的那次屠殺,雖然過去這麼多年,但是羌族依舊沒有恢復過來,此時羌族的人口恐怕也就二十萬出頭,可以用作戰鬥廝殺的青壯,最多一二萬人,而且缺少武器與錢糧,此時黑水部族竟敢公然屠殺漢人村落,他們哪裡來的底氣與膽量?其中或許有大理與吐蕃這兩方勢力,在背後推波助瀾。”

賀鑄祖籍就在劍南道,他在那裡生活多年,對於羌族的情況,顯然也是非常瞭解。

劉少聰最後沉聲說道:“我從劍南道返回的時候,黑水部族停下動作,局勢有所緩和,但很多羌族之人正在前往黑水部族集結,這很有可能就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黑水部族或許正在積攢力量,接下來可能會爆發規模更加龐大的叛亂。”

聽完了劉少聰與賀鑄兩人的講述之後,李勳整個人陷入沉思,片刻之後,他站了起來:“你們說的我都知道了,我現在馬上進宮,就河州與羌族兩地之事,立即稟奏皇上。”

李勳起身離開,臨走之前,又是對着他們說道:“你們兩人對河州與羌族兩地之事,都是非常瞭解,倒是可以靜下心來,思考一二,若是有什麼見解,可以隨時去我府中見我。”

“是,大人。”

賀鑄與劉少聰同聲應道,對着李勳躬身一拜。

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京(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成家(十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方節度(九)第六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二)第二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九章 將帥不和第六百四十三章 尊嚴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二百五十一章 禍起蕭牆(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統一西域(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五)第四百五十章 慘敗(十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年(八)第五百零八章 死守與內變(十二)第八百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二)第八百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時間緊迫第七百一十六章 隨風去吧第七百四十三章 喪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節度副使(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排第三十九章 李勳的決斷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遽變(八)第四百三十四章 歸途(二十六)第一百一十章 別走了,跟我混(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內部分化(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拒絕投降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家(十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合縱與連橫(三)第三百十一六章 一劍定情(上)第七百零六章 奪權與反擊(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明着誣告(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威震西域(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方向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突(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誣告(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與內變(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第四百六十六章 部署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八)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京(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屍橫遍野(一)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衝突(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命(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節度(七)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突(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遽變(七)第三百七十五章 回門第四百五十章 慘敗(十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家(十一)第九十七章 臨戰(六)第三章 搶劫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劍定情(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多生事端(三)第七十六章 小有威名(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慘敗(十)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隱秘(上)第八百零九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交鋒(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爾克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兩百六十六章 鐵腕鎮壓(十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寇家第七百八十六章 合縱與連橫(十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速來速回第五十一章 不要臉咋了?(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多生事端(三)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家(九)第三百一十三章 莫測第一百二十章 分化與拉攏(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生與死的較量(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歸途(十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隴右,新的舞臺(八)第四百六十八章 突襲第四百八十三章 司隸校尉(三)第七百一十三章 還活着第九百九十七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歸途(二十)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五百八十章 窮途末路(十)第兩百九十一章 壟斷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家(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隴右,新的舞臺(五)第八十二章 壞人、騙子(下)第兩百六十章 鐵腕鎮壓(七)第兩百八十六章 真實原因(上)第兩百八十章 楚王趙碩第三百九十三章 遽變(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歸途(十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拿錢贖命第六百九十三章 生與死的較量(七)第三章 搶劫第七百零八章 奪權與反擊(六)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
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京(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成家(十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方節度(九)第六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二)第二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九章 將帥不和第六百四十三章 尊嚴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二百五十一章 禍起蕭牆(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統一西域(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五)第四百五十章 慘敗(十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年(八)第五百零八章 死守與內變(十二)第八百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二)第八百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時間緊迫第七百一十六章 隨風去吧第七百四十三章 喪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節度副使(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排第三十九章 李勳的決斷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遽變(八)第四百三十四章 歸途(二十六)第一百一十章 別走了,跟我混(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內部分化(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拒絕投降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家(十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合縱與連橫(三)第三百十一六章 一劍定情(上)第七百零六章 奪權與反擊(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明着誣告(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威震西域(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方向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突(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誣告(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與內變(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第四百六十六章 部署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八)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京(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屍橫遍野(一)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衝突(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命(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節度(七)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突(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遽變(七)第三百七十五章 回門第四百五十章 慘敗(十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家(十一)第九十七章 臨戰(六)第三章 搶劫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劍定情(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多生事端(三)第七十六章 小有威名(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慘敗(十)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隱秘(上)第八百零九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交鋒(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爾克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兩百六十六章 鐵腕鎮壓(十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寇家第七百八十六章 合縱與連橫(十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速來速回第五十一章 不要臉咋了?(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多生事端(三)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家(九)第三百一十三章 莫測第一百二十章 分化與拉攏(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生與死的較量(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歸途(十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隴右,新的舞臺(八)第四百六十八章 突襲第四百八十三章 司隸校尉(三)第七百一十三章 還活着第九百九十七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歸途(二十)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五百八十章 窮途末路(十)第兩百九十一章 壟斷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家(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隴右,新的舞臺(五)第八十二章 壞人、騙子(下)第兩百六十章 鐵腕鎮壓(七)第兩百八十六章 真實原因(上)第兩百八十章 楚王趙碩第三百九十三章 遽變(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歸途(十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拿錢贖命第六百九十三章 生與死的較量(七)第三章 搶劫第七百零八章 奪權與反擊(六)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