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與帝同食(中)

李滿倉爲人實誠,話不多,李狗兒卻是能說會道,雖然話語有些粗魯,但對事物的觀點與見解,卻也頗爲新穎與另類,讓李怡對於這個多年不見的侄兒,有了深刻的印象。

“娘娘,齊王殿下來了。”

一名宮女走了進來,彎身通報道,她的話音剛落,一名青年已經快步走了進來,哈哈大笑道:“母親,聽說表弟進宮,我特來相見。”

齊王趙詢,李怡親子,年方十五,身材挺拔,面貌英俊,氣質溫文爾雅,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李滿倉與趙詢前幾天已經見過幾次面,此時見趙詢到來,連忙站了起來,就要跪下磕頭。

“舅舅快快請起,詢兒可不敢擔此大禮。”

趙詢連忙上前兩步,扶住了李滿倉。

李滿倉說道:“你是皇子王爺,我只是一個白衣百姓,自然要給你跪下磕頭。”

趙詢笑道:“我是皇子王爺,也是你的外甥,舅舅日後千萬不要再行如此大禮。”

說罷,把李滿倉扶到位子上坐上,隨即看向李狗兒,臉上有了笑容。

李狗兒站起來,伸出手笑着說道:“我是李狗兒,見過表哥。”

趙詢驚訝道:“這是幹什麼?”

李狗兒呵呵說道:“你既然不願我們給你磕頭,你我第一次見面,就握個手吧。”

趙詢驚異的看了李狗兒一眼,隨即笑着伸出手,與他握了握手。

李怡對趙詢招了招手,輕笑道:“你父皇在勤政殿處理政事,不是讓你在旁學習,怎麼有空到我這裡來了?”

趙詢來到李怡身邊坐下,笑着說道:“兒臣想着表弟這兩日也應該進宮了,所以囑咐小樂子,一旦表弟進宮,便立即前來通知,父皇也知道了此事,說是處理完政務,中午來母親這裡吃飯。”

李怡點了點頭,頗爲激動的說道:“我的親人都到齊了,今日本宮要親自下廚,我們一起吃個團圓飯。”

李怡長的是很漂亮,但是她不懂琴棋書畫,更是不曾讀過書,在這後宮數千女子當中,比她還要漂亮優秀的嬪妃多了去,她之所以能夠受到皇上獨寵這麼多年,主要憑着兩點,第一便是會燒火做飯,雖然只是普通的家鄉平常菜,卻往往讓當今皇上吃的是讚不絕口,第二便是爲人實誠,李怡是把皇上當作自己的丈夫,愛的是他這個人,而不是他的身份,兩人在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很多時候,李怡就像是普通人家的婦女,燒火做飯,洗衣打掃,對丈夫噓寒問暖,愛說一些左鄰右舍的八卦小道消息,兩人的生活方式彷彿跟普通百姓人家沒有什麼區別,不得不說,當今的皇上很享受這種感覺。

一直到趙詢十歲那年,受封齊王,李怡這才放下許多事情,長樂宮的宮女與太監也才慢慢多了起來。

李怡走了,李狗兒與趙詢兩個表兄弟交談起來。

趙詢談吐不凡,氣度寬廣,爲人不拘小節,心胸頗爲豪邁,他與其母李怡的性格很像,不以李狗兒與李滿倉出身低賤有任何輕慢,而是視爲至親之人,真心待之。

而李狗兒更是以曾經那個世界的知識,與趙詢東拉西扯,彷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於許多事情的見解獨樹一幟,往往讓趙詢聽後,雙眼一亮。

“表弟你知道的真多,許多事情,連我都是不甚清楚。”

趙詢撫掌讚歎,隨即輕聲詢問道:“不知表弟師從何人?”

李狗兒撇了撇嘴,說道:“與姑母相認之前,我與父親連飯都吃不飽,哪裡讀的起書,到現在,我只會寫自己的名字。”

啊!

趙詢非常驚訝的說道:“既然如此,這些知識你都是從何得知?”

李狗兒愣了愣,隨即暗罵自己一聲,剛纔一時興起,有些忘乎所以了。

“呵呵,這些都是我道聽途說所知,也不知是真是假,說出來讓表兄見笑了。”

趙詢奇怪的看了李狗兒一眼,心中有些疑惑,卻也沒有多問。

李滿倉在一旁說道:“那個...你別聽這狗小子瞎說,他平日裡就喜歡胡言亂語,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告訴我,我揍他。”

李狗兒連忙扯開話題,不滿的吼道:“老頭子,你別動不動就要揍人,我可是你兒子。”

“正因爲你是我兒子,我打你那是天經地義,你吼什麼吼。”

趙詢見兩人在那裡拌嘴,呵呵笑了起來。

“皇上駕到。”

一道高聲傳來,四周的太監宮女全部都是跪了下來,趙詢連忙站起來。

一名全身黃衣的中年男子慢步走了進來,面相嚴肅威嚴,身上有着一種非常濃重的高高在上,高貴的氣質。

四周的宮女太監全部高聲喊道:“吾皇萬歲。”

而趙詢則是快步上前,雙手對齊,彎身行禮:“兒臣參見父皇。”

李滿倉臉色蒼白的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草民參見皇上。”

李狗兒磕着頭,高聲喊道:“狗兒給皇上磕頭了。”

當今的皇上名叫趙智,他看向李狗兒,聽他說話頗爲與衆不同,嚴肅的臉上有了一絲笑容,擺了擺手,輕聲說道:“這裡沒有外人,都是自家人,不用這麼多禮,起來吧!”

趙智走到上座坐下,李狗兒扶着父親起來,然後偷偷的看向趙智,這可是皇帝啊!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如今卻是真實的出現在自己面前。

“丫丫呢?”

趙智沒有看到李怡,於是出聲問道。

趙詢笑道:“母親說家人齊聚,要親自下廚,一起吃個團圓飯。”

趙智笑着點了點頭:“上次吃丫丫做的飯菜,還是半月之前,今天朕有口服了。”

丫丫是李怡的小名,若沒有外臣在前,趙智一般都會叫李怡的小名,而李怡通常也是叫趙智爲趙郎。

李滿倉低着頭,臉色蒼白,整個人戰戰赫赫的,他從前見過最大的官,就是縣丞,如今皇上就在跟前,怎能不懼。

李狗兒則沒有那麼怕,一會兒低頭,一會兒擡頭看向趙智,對傳說中至高無上的皇帝,頗爲好奇。

第五百八十四章 統一西域(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年(七)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家(十一)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五)第一百零六章 進入漠蒙第四百零三章 動盪(八)第一百一十章 別走了,跟我混(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歸途(二十)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六)第四百零七章 動盪(十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六百三十一章 帝王心思(五)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二百二十章 明着誣告(二)第四十五章 曙光第五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三百章 西域烽火(九)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三百九十章 遽變(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戰而逃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十一)第七百八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家(十四)第九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章 五年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方節度(十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讒言(中)第八十三章 趙智心思第四百零五章 動盪(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升官與貶職(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威震西域(十八)第四百五十一章 沙盤第四百八十七章 方向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方節度(十五)第三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五十章 楊家的衰弱第七百四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七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十四)第七百五十八章 人言可畏(二)第七百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四)第四百零五章 動盪(十)第二百零二章 匪襲(一)第七十九章 派系之間的較量第四十八章 大熊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十一)第六章 相認(上)第七百零九章 奪權與反擊(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三百五十四章 交鋒(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隱秘(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柴冊禮第一百零三章 圍殺(三)第五百零三章 死守與內變(七)第五百四十七章 威震西域(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歸途(十)第七百一十四章 時間緊迫第六百三十八章 調兵第五百零七章 死守與內變(十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部分化(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十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腕鎮壓(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禍起蕭牆(五)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十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莫測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六百零四章 出其不意(一)第六百五十章 回京(三)第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十一章 五年第一百四十二章 升官與貶職(七)第一百七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拒絕投降第一百六十章 一方節度(四)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七十八章 小有威名(九)第六十二章 當了回小人(中)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兩百八十四章 執着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回京(四)第三百零三章 西域烽火(十二)第四百一十章 歸途(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六)第四百五十五章 孤獨一擲第四百六十五章 議事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意已決第二百五十章 禍起蕭牆(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威震西域(六)第七百五十三章 族權與相勸第九十章 家與國第六百四十二章 由來第五百四十三章 屍橫遍野(十六)
第五百八十四章 統一西域(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年(七)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家(十一)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五)第一百零六章 進入漠蒙第四百零三章 動盪(八)第一百一十章 別走了,跟我混(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歸途(二十)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六)第四百零七章 動盪(十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六百三十一章 帝王心思(五)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二百二十章 明着誣告(二)第四十五章 曙光第五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三百章 西域烽火(九)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三百九十章 遽變(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戰而逃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十一)第七百八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家(十四)第九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章 五年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方節度(十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讒言(中)第八十三章 趙智心思第四百零五章 動盪(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升官與貶職(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威震西域(十八)第四百五十一章 沙盤第四百八十七章 方向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方節度(十五)第三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五十章 楊家的衰弱第七百四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七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十四)第七百五十八章 人言可畏(二)第七百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四)第四百零五章 動盪(十)第二百零二章 匪襲(一)第七十九章 派系之間的較量第四十八章 大熊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十一)第六章 相認(上)第七百零九章 奪權與反擊(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三百五十四章 交鋒(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隱秘(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柴冊禮第一百零三章 圍殺(三)第五百零三章 死守與內變(七)第五百四十七章 威震西域(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歸途(十)第七百一十四章 時間緊迫第六百三十八章 調兵第五百零七章 死守與內變(十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部分化(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十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腕鎮壓(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禍起蕭牆(五)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十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莫測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六百零四章 出其不意(一)第六百五十章 回京(三)第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十一章 五年第一百四十二章 升官與貶職(七)第一百七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拒絕投降第一百六十章 一方節度(四)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七十八章 小有威名(九)第六十二章 當了回小人(中)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兩百八十四章 執着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回京(四)第三百零三章 西域烽火(十二)第四百一十章 歸途(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六)第四百五十五章 孤獨一擲第四百六十五章 議事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意已決第二百五十章 禍起蕭牆(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威震西域(六)第七百五十三章 族權與相勸第九十章 家與國第六百四十二章 由來第五百四十三章 屍橫遍野(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