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東海岸的困境

轉眼過去了一個月,考察團沿着墨西哥灣轉了一圈,然後掉頭繼續北上,開始了東海岸之行。

跟西海岸一樣,東海岸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十幾個城市,越往北人口分佈越稀少,最遠可達紐約。

紐約以北,是絕對的無人區。

10月2日,考察團抵達邁阿密。

邁阿密如今是東海岸名副其實的第一大城,人口約有55萬,同時也是美洲最大的產糧區,堪比定海神針。

以邁阿密爲起點,向北一直到大西洋灘,是一條長達數百公里的別墅度假區,也是東海岸拾荒客們的大本營。

不過,隨着拾荒中心的轉移,這一片人氣大跌,再次變成了一座座鬼城。

這一路過來的所見所聞,令張昊不由得大發感慨:

“這麼好的海岸線,如此荒廢也太可惜了,這要是放到東方大區,光靠賣地就能賣上不少錢。”

菲利普州長聳了聳肩:“執政官,再好的地方,沒有產業也是白搭,這兩年拾荒客們逐漸轉移到了西海岸,他們不僅帶走了人口,同時也帶走了產業。”

“你們有想過轉型嗎?”

拾荒行業本來就不是長久之計。

“有。”菲利普州長點點頭,“我們一開始想依靠墨西哥灣的石油資源,做配套的石化產業,不過最終效果不怎麼好,根本競爭不過古巴州。”

“爲什麼競爭不過?”

張昊順勢問道。

“缺錢,石化行業投資特別大,有錢人都跑對岸古巴了。”

菲利普州長如實回答道。

張昊皺了皺眉:“除了石化行業,你們還有其它計劃嗎?”

“當然有,後來陸續嘗試過造船和紡織這兩個方向,但最終都失敗了,歸根結底還是人口太少了。

說實話,如果不是種植工廠還算成功,總算是保留了一部分人口,要不然整個邁阿密甚至不如古巴的一個縣。”

“接下來,你們有什麼打算嗎?”

張昊也沒有太好的建議。

就像對方說的,人口才是發展的基石,沒有人口,再怎麼努力都沒用。

菲利普倒也乾脆:“執政官,我們希望從歐羅巴招募一批移民過來,以彌補人口方面的不足,希望中央能給予支持。”

“爲什麼是歐羅巴?南美洲或者天竺半島都是經濟比較困難的地方,難道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張昊表示不解。

“執政官,我們需要的是合格的勞動力,而不是想把混亂帶進來。”

菲利普州長攤了攤雙手。

張昊頓時臉色凝重:“菲利普州長,一個人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教育和社會環境,沒有人生來就是廢物。

我希望你們能端正態度,不要再抱有這種歧視心理,聯邦成立馬上就要一百年了,你們這是在給聯邦抹黑。”

果然如傳聞所說,南方的這些州普遍偏保守,同時也是反移民的急先鋒。

畢竟眼下都這種時候了,依然擺出了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態,難怪在夢境裡,東海岸一直髮展不起來。

菲利普州長連忙說了一聲抱歉。

不過,張昊看得出來,這傢伙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心裡壓根沒當一回事。

“咳,菲利普州長,我也不瞞你,咱們目前所面臨的這場浩劫,短時間內是結束不了的,這是一場持久戰。

我真心希望你們能放下成見,只有咱們所有人團結一心,才能共渡難關,否則等待我們的只有滅亡。”

菲利普州長微微一愣,不過很快就露出了一絲嘲諷神情,非洲人是怎麼消失的,他可太清楚了。

搞政治的果然都是雙標狗。

“執政官,受教了。”

張昊忍不住嘆了一口氣:“OK,前面就是喬治亞州的邊界了,咱們這裡分別吧,接下來的行程不用你們陪同了。”

面對這種油鹽不進的人,他已經失去了視察熱情。

“執政官,這麼急幹嘛?旁邊就是傑克遜維爾城,住一晚再走吧?”

菲利普州長極力挽留道。

中央的大腿,不能就這麼放過了。

張昊搖了搖頭,敷衍道:“不打擾了,之前耽誤了不少時間,等返回的時候,如果時間充裕,再去也不遲!”

“那吃頓飯再走吧?”

“真不用了,我們馬上登船。”

……

接下來,考察團一路訪問了薩凡納、查爾斯頓、默特比爾奇、威爾明頓、莫爾黑德城、納格斯黑德、羅福、大洋城、大西洋城,最終抵達了紐約。

作爲曾經的北美大區第一大城市,紐約雖然緯度偏高,但因爲發達的基礎設施,依然有不少人選擇留了下來。

同時,紐約也是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地下之城,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這也是考察團此行的主要目的。

“啪啪啪……”

“執政官,我們終於把您盼到了。”

紐約市長儲德翰滿臉熱情。

張昊緩慢走下冰上巴士,朝現場人羣揮了揮手。

由於陸上交通斷絕,考察團一行人都是通過沿海冰面過來的,這也是沿海城市之間的主要交通方式。

緊接着,他上前握住了儲德翰的手:“儲市長,海邊太冷了,別讓大傢伙受罪了,咱們還是趕緊出發吧!”

十二月份的紐約,正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平均氣溫零下四十八、九度,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

“好,聽您的。”

儲德翰朝副手示意了一下,對方立馬通知其他人去了。

張昊跟着對方上了迎賓車。

不到十分鐘,車隊駛進了一個巨大的地下入口,然後沿着長長的地下通道,來到了一個寬闊的廣場上。

“執政官,前面就是市府所在地。”

儲德翰連忙介紹道。

楊皓軒面帶驚奇:“儲市長,聽說你們這邊所有人都生活在地下空間,就跟電影《流浪地球》裡面的劇情是一樣的?”

“沒錯,我們這裡的科技水平雖然沒有電影裡那麼發達,但基本生活模式的確相差不大。”

儲德翰笑着點點頭。

“紐約市目前還剩多少人?”

楊皓軒再次詢問道。

“大概有十八萬,這是我們去年剛統計的數據,今年可能會少個幾千人……”儲德翰回答道。

張昊直接打斷道:“一年幾千人?怎麼會少這麼多?”

“唉,可能是氣候原因,這兩年人口流失有些快,紐約太冷了,很多人都遷居到南邊去了。”儲德翰長嘆一聲。

“是不是地下生活不好?”

張昊試着詢問道。

“地下生活確實不怎麼如意,關鍵還是生活太壓抑了,時間待得越長,越覺得自己像一隻土耗子。”

儲德翰唏噓道。

“這麼說,實驗失敗了?”

張昊整個人唏噓不已。

在夢境裡,城市地下化是一個無可避免的大趨勢,對很多人來說,反正都看不到太陽,住地上地下其實差別不大。

儲德翰趕忙搖搖頭:“現在下結論還早,主要原因還是紐約這邊的地下空間,大部分都是停車場之類的地方改建的,空間非常有限,缺乏統一規劃,所以纔會給人一種非常壓抑的感覺。”

紐約城區建築密集,幾乎每棟建築都自帶地下室,只要把地下室打通,就能利用最低的成本,建一座真正的地下之城。

“你的意思是入住之前…先來一番大改造?”張昊若有所思。

如果只是這樣,情況還算樂觀。

儲德翰點點頭:“沒錯,這是必須的,經過這些年的經驗總結,我們已經有了一套完善的改造思路。”

“哦?怎麼改造?”

張昊瞬間來了興趣。

“很簡單,以地鐵線路爲主幹,再通過主幹向沿線周邊擴散,這麼做纔是最高效的,否則只會越來越混亂。”

儲德翰當場全盤托出。

“地鐵線?會不會太分散了?”

張昊遲疑道。

分散居住,不僅意味着基礎設施投入大,而且還會增加管理成本。

儲德翰苦笑道:“有時候,把人集中在一起,並不一定是好事,例如遇到火災,情況會變得非常棘手。”

“火災確實是無法繞過去的問題。”

衆人邊走邊聊,很快到了市府大門前。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紐約市府位於一座地下商場內部,如果不是門口掛着牌匾,還以爲是某家普通小公司。

“儲市長,你們這裡也太大了吧?”

整個一層大概有五千多個平方,放眼望去,全都是市府辦公區。

“執政官,紐約這邊地廣人稀,整個市區只有區區十八萬人,最不缺的就是住房,而且市府也是消防局、醫院和學校等公共場所的所在地,面積小了不夠用。”儲德翰詳細解釋道。

“所有兒童和青少年都在這邊讀書?還沒有其它學校嗎?”

張昊隨口詢問道。

“沒有其它學校,這邊別看有十八萬人,但孩子比較少,不少人爲了安全考慮,都會想法設法把孩子送回本土。”

“沒有下一代是不行的。”

“執政官,您說的沒錯,現在整個東海岸,最大的困難就是缺少人口,就以我們紐約爲例,如果沒有聯邦的支持,不出一年就會迅速衰落下去的。”

儲德翰語重心長道。

張昊聞言停下腳步:“這還真是怪了,本土嫌人口太多,在移民方面限制得比較死,你們這邊剛好相反。”

“執政官,我們不是沒想過從本土吸納移民,可是這些人寧願留在本土,守着巴掌大的房子,也不願意出來闖一闖、搏一搏。”

“你們這是沒用對方法。”

張昊輕描淡寫道,

儲德翰精神一振,連忙追問道:“執政官,那應該用什麼方法?”

“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咱們回頭再聊。”張昊擺擺手。

“今晚怎麼樣?”

儲德翰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行啊!”張昊笑着點點頭。

參觀完市府,一行人緊接着又來到了隔壁的駐軍基地。

駐軍基地規模不大,所有軍人加在一起也只有三百餘人,主要原因是地下城嚴格禁槍,這麼多軍人足夠用了。

慰問結束,張昊向駐軍基地的負責人,問了一個比較直接的問題:

“王營長,地下城的治安如何?”

“報告執政官,前幾年比較混亂,這兩年好了很多。”王營長如實彙報道。

“你們遇到的最大危機是什麼?”

王營長想了想,回答道:“應該是五年前的那次,當年發生了一起嚴重火災,然後很多人趁火打劫,我們費了好一番力氣,才把事態平息下來。”

“那次死了多少人?”

張昊追問道。

王營長沒有立即回答,而是伸出了三根手指頭。

張昊猜測道:“四位數?”

“是的。”王營長點了點頭,“其中超過一半是火災遇難人數。”

“這麼多?”衆人驚訝道。

這些年,雖說各地天災人禍頻發,但一次性傷亡幾千人,絕對是轟動聯邦的大新聞。

只不過,有些選擇了低調處理。

儲德翰搶着回答道:“地下城最怕的就是火災,一旦濃煙瀰漫,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這是最致命的。”

張昊點了點頭:“那後來,你們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一方面增加了排煙設備;另一方面加強消防培訓,同時在整個地下城嚴厲禁火,抓到直接罰款一萬塊。”

“禁火?”

這一條倒是跟古巴的那座避難所很相似,都是從源頭上掐斷火災。

“沒錯,就是禁火,地下城有很多公共食堂,居民們不用親自做飯。另外還有用電方面,嚴禁使用蓄電池,甚至很多地方都沒通電。”

儲德翰耐心解釋道。

張昊若有所思:“看來火災確實是最大的安全隱患,也是急需解決的大問題,無論如何都要重視起來。”

“確實如此,我之所以建議分散居住,就是爲了降低安全風險,爲疏散工作提供充足的預警時間。”

儲德翰趕忙附和道。

“除了火災,還有其它需要注意的問題嗎?”張昊緊跟着詢問道。

“有很多,例如有毒氣體泄漏,例如一氧化碳中毒,例如傳染病爆發,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但總的來說,還是火災威脅最大,也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實在是無法想象,一座百萬人口的地下城,如果發生火災,將會是什麼後果。”

第13章 初到惠城第423章 此風不可長第253章 能源部第278章 大海里撈針第347章 登富仕山第181章 曹凡的公司第233章 建圍牆第134章 面授機宜第265章 聯邦88年第343章 穩字當頭 謹慎樂觀第298章 風向轉變第391章 豪門生活第226章 人心不穩第97章 票販子第11章 主題商店第430章 廢縣第408章 緬北真相第224章 偷襲第404章 拉肚子第115章 衆生百態第51章 父子交心第11章 主題商店第186章 高帽子第71章 移民潮第120章 風電設備第324章 家人們的反應第5章 苦在其中第190章 內陸現狀第143章 解禁令第153章 文玩店第458章 大幕拉開第281章 別墅到手第290章 愈演愈烈的搶購潮第403章 塢堡遍地的印度半島第299章 分香菇第256章 薄利多銷第99章 歸來第270章 仗義執言第122章 招聘第143章 解禁令第270章 仗義執言第353章 不值錢的房子第347章 登富仕山第199章 柴火第155章 開業第71章 移民潮第143章 解禁令第376章 過年啦 過年啦 過年啦第275章 不忘初心第127章 視察造船廠第27章 空手套白狼第218章 不歡而散第123章 居大不易第221章 新科學島第416章 戀母情結第46章 第一波搶購潮第195章 交叉持股第455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68章 古巴和朗姆酒第402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第90章 雪橇犬第228章 九轉大腸第99章 歸來第152章 理髮店的新業務第288章 私掠艦隊第327章 社會化撫養第256章 薄利多銷第121章 忙碌的春節第284章 事了拂衣去第285章 孕第137章 “小舅子”第80章 第一夜第201章 潛在危機第288章 私掠艦隊第137章 “小舅子”第427章 莫須有第187章 峰迴路轉(春節快樂)第309章 領取救助金第428章 私人島嶼第240章 羣英薈萃第228章 九轉大腸第67章 金飯碗第40章 低調開業第443章 正式分家第217章 曾經的聯邦首富第89章 暴雪來襲(求首訂)第84章 昊天實業集團第455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69章 迪士尼樂園第42章 關門整改第318章 驚天醜聞第82章 青梅竹馬第96章 領糧票第279章 化敵爲友第378章 金龜婿第9章 崽賣爺田心不疼第466章 老壽星第13章 初到惠城第298章 風向轉變第203章 故人來訪
第13章 初到惠城第423章 此風不可長第253章 能源部第278章 大海里撈針第347章 登富仕山第181章 曹凡的公司第233章 建圍牆第134章 面授機宜第265章 聯邦88年第343章 穩字當頭 謹慎樂觀第298章 風向轉變第391章 豪門生活第226章 人心不穩第97章 票販子第11章 主題商店第430章 廢縣第408章 緬北真相第224章 偷襲第404章 拉肚子第115章 衆生百態第51章 父子交心第11章 主題商店第186章 高帽子第71章 移民潮第120章 風電設備第324章 家人們的反應第5章 苦在其中第190章 內陸現狀第143章 解禁令第153章 文玩店第458章 大幕拉開第281章 別墅到手第290章 愈演愈烈的搶購潮第403章 塢堡遍地的印度半島第299章 分香菇第256章 薄利多銷第99章 歸來第270章 仗義執言第122章 招聘第143章 解禁令第270章 仗義執言第353章 不值錢的房子第347章 登富仕山第199章 柴火第155章 開業第71章 移民潮第143章 解禁令第376章 過年啦 過年啦 過年啦第275章 不忘初心第127章 視察造船廠第27章 空手套白狼第218章 不歡而散第123章 居大不易第221章 新科學島第416章 戀母情結第46章 第一波搶購潮第195章 交叉持股第455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68章 古巴和朗姆酒第402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第90章 雪橇犬第228章 九轉大腸第99章 歸來第152章 理髮店的新業務第288章 私掠艦隊第327章 社會化撫養第256章 薄利多銷第121章 忙碌的春節第284章 事了拂衣去第285章 孕第137章 “小舅子”第80章 第一夜第201章 潛在危機第288章 私掠艦隊第137章 “小舅子”第427章 莫須有第187章 峰迴路轉(春節快樂)第309章 領取救助金第428章 私人島嶼第240章 羣英薈萃第228章 九轉大腸第67章 金飯碗第40章 低調開業第443章 正式分家第217章 曾經的聯邦首富第89章 暴雪來襲(求首訂)第84章 昊天實業集團第455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69章 迪士尼樂園第42章 關門整改第318章 驚天醜聞第82章 青梅竹馬第96章 領糧票第279章 化敵爲友第378章 金龜婿第9章 崽賣爺田心不疼第466章 老壽星第13章 初到惠城第298章 風向轉變第203章 故人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