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第255章 第254 人們大會堂的盛典

要不是嚴佩林看到下面的人接二連三地給他打調令申請,察覺不對去找吳有望問,恐怕過段時間,他還真把計算技術研究所的人都拐跑了。

“咳,嚴所長高見。”李暮輕咳了兩聲,不再繼續這個話題。

他看了看三人行進的方向,和自己完全一致,問道:“對了,三位教授,你們難道是來參加軟件工程教材的編撰工作的?”

“沒錯,繞來繞去,還是在你手底下,高興不?”夏教授三人哈哈笑道。

他們自然不是過來文教部閒逛的。

李暮聞言眼睛一亮,道:“那太好了,走走走,咱們趕緊進去。”

一邊說着,他一邊帶着三人便往裡走。

黃坤、吳希以及一些半導體研究所對軟件方面有所研究的教授,都被調去了超算項目組,雖然也不是擠不出時間,但肯定會影響到軟件工程教材的編撰。

有了夏教授三人的幫助,正好解了這燃眉之急。

……

軟件工程教材編撰組所在的辦公室。

剛剛進去,李暮迎頭便撞上了禿頭教授有點發黑的臉。

還沒等他開口,後者便問道:“李顧問,你們所裡的人是怎麼回事,一個都沒有來!”

“他們是軟件工程編撰的主力,沒有他們,我們的工作怎麼開展?”

看的出來,他確實有點生氣。

也應該生氣,黃坤和吳希等人負責搞內容,他們負責檢查是否符合教育學的標準。

沒有新內容,他們檢查什麼。

李暮見狀,連忙解釋道:“我們所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他們可能是忙的一時忘了時間,晚點肯定會過來。”

“對了,這是計算技術研究所的三位教授,夏教授、孫教授和何教授,對軟件設計也很有研究。”

“有他們在,我們教材的編撰速度肯定能過上一層樓。”

“過獎了,過獎了,論軟件設計的水平,誰能比過你們半導體研究所。”夏教授擺了擺手道。

這話卻不是謙虛,計算技術研究所雖然號稱是國內計算技術領域最頂尖的研究單位,但實際上這個名號早就有點名不副實了。

不僅是計算技術,連計算機的研究都比不上半導體所這個橫插一槓“不務正業”的單位。

也怪不得知道李暮偷偷摸摸地拐人的時候,嚴佩林氣得回去連開了幾天的會議,提出要“重振計算技術研究所榮光”的目標。

當然,只是內部會議,而且暫時還沒人能擔此大任。

……

和禿頭教授解釋了一番,對方也不是不講理的人,很快便表示理解。

有正當的理由和故意翹班,這性質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隨後,李暮又多待了一會兒,檢查衆人編撰情況的同時,順帶幫助夏教授等人介紹和了解軟件工程編撰的基本指導思想,以及編撰的教材要實現的教育目的。

做完這些,時間差不多也到了中午。

……

禿頭教授和夏教授幾人要多研究一會兒需要編撰的內容,拒絕了李暮提出的先去吃飯的提議,知道他事情忙,便讓他自便。

李暮也沒有過多的矯情,來到文教部的飯堂,準備幹完飯便回半島研究所繼續超算項目的研究工作。

正吃着飯的功夫,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在閒談:

“又是新的一年,又要爲教育經費發愁了。”

“愁唄,還能怎麼辦,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年年不都是這樣的嗎。”

“今年要好得多吧,新建了那麼多的工廠,財政應該能改善很多,教育經費也能多不少。”

“不好說,財政收入漲是漲了,但用錢的地方也多啊!”

……

聽着幾人的閒談,李暮不由被吸引了注意力。

教育乃國家的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也是國家繁榮昌盛的源泉。

夏國對於教育的投入,不可謂不大。

建國至今,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數量和在校學生人數都得到了相當大的增長,還大規模地開展掃盲運動,掃除了大部分的文盲。

但即便如此,夏國的教育還是欠發達,沒辦法,人口太多,教育資源太少!

尤其是越偏遠的地方越是如此,到了50年後,也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想到這裡,李暮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腦海中一瞬間閃現了許多大山裡的孩子們艱苦求學的場景,在後世尚且如此,現在的情況只怕會更加惡劣。

但這也不是靠他一個人能夠改變的。

他能到的,只有儘量地提高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讓國家擁有更多的教育資源。

站起身,李暮飛速地將所有的鋁製飯盒都洗完,然後快步走出文教部。

……

先去了一趟銀行,將剩下的錢留下五千,然後他全部捐給了西部的各個貧困縣,並且專門註明用作教育投入。

錢不多,加上最近新打進去的特殊津貼,也僅僅只有十幾萬,但已經是他目前能夠做到的極限。

這些錢如果用於興建學校,幾百所不敢說,七八十所應該還是能有的。

它們的存在或許對於教育資源稀缺的西部來說微不足道,然而對於很多一輩子都走不出大山的孩子們來說,卻是真真切切地提供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想到這裡,李暮立刻騎上自行車,前往半導體研究所。

僅憑他一個人想解決教育資源稀缺的弊端是不可能的,唯有讓國家真正地強大起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

剛到所裡,進了大門。

還沒到實驗樓,看到李暮過來的王綬覺便找了上來。

後者顯然已經等了李暮一些時間,見他終於過來,上拉着他便往樓上走。

一邊走一邊道:

“你提出的那個用作數據傳輸的雙絞線,我們做了一定的調研。”

“它在1881年的時候便被用於電話系統,但即便是現在最先進的雙絞線,想要滿足網絡數據傳輸的要求,尤其是超算的要求,恐怕有點困難。”

“你之前不是在03型計算機那幾個項目裡提過,可以研究光纖嗎?我們商量着能不夠研究那個,要用就用最好的嘛……”

說話的功夫,兩人已經來到超算網絡組的實驗室門口。

不止是超算網絡組的成員,還有01型操作系統那邊網絡協議棧開發組的人也在,顯然已經經歷過一番討論。

見他和王綬覺進來,衆人紛紛上前道:

“李顧問,您既然提出了光纖更好,我覺得我們可以試着研究研究,不行再換回雙絞線。”

“沒錯,現在的雙絞線反正也滿足不了研究的需求,都是研究,不如直接研究光纖,讓我們做出的超算更加強大。”

“或者我們先以光纖研究爲主,雙絞線研究爲輔,要是光纖研究不成,再專心研究雙絞線。”

……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各自表達着自己的意見。

從他們的表情不難看出,多數人都對光纖的研究信心滿滿。

光纖的發展歷史甚至比雙絞線還早些,可以追溯到1870年大嬰物理學家提出的光線可以在彎曲的管道中通過全反射原理進行傳輸的概念。

第一條光纖的發明時間是在1887年,但僅僅只能在實驗室中應用,直到1966年,一個大嬰籍華裔發表了一片論文,提出了利用光纖進行信息傳輸的可能性和技術圖集,才揭開了光纖通信的新時代。

然而,光纖通信的實用化和商業化,又經過了20年的時間,才被一家小日子的電報電話公司完成。

按道理來說,其實光纖技術也不是不可以實現。

李暮沉吟片刻,看着周圍一雙雙等着他來注意的眼睛,道:“研究光纖也不是不行,不過它的成本和雙絞線比起來有很大的差距。”

“比起雙絞線,光纖的設計、製造、佈線以及維護都相當複雜,還有材料,採用的玻璃或塑料都需要特殊的純度和工藝。”

自從上次在超導磁體上犯了錯誤後,現在李暮可謂是相當謹慎。

“這確實是個問題。”一旁的王綬覺點了點頭,道:“不過我覺得也不用那麼保守,萬一成了呢。”

聽到他的話,李暮環視了一眼周圍,間衆人都是鬥志滿滿的樣子,也沒有給他們潑冷水,道:“好,那就先以光纖爲主,研製光纖傳輸。”

……

說幹就幹。

決定了調整方向後,李暮立刻召集超算網絡組和01型操作系統網絡協議棧開發組的組員們,在會議室裡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

首先,肯定是要向衆人說一說怎樣實現光纖技術。

光纖主要有石英玻璃、塑料和硅基材料,每種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應用領域。

石英玻璃光纖是後世最常見的光纖,在通信、測量儀器、醫療、工業等領域應用應用廣泛。

塑料光纖光纖具有比玻璃光纖更低的折射率和安全性能,且生產成本更低,但材料容易被污染,且使用壽命和傳輸距離都較短。

李暮更中意的是硅基光纖,這種材料採用硅及其衍生材料製作,光學性能穩定,傳輸損耗小、壽命還長,在高速通信、計算機數據中心、生物醫學、激光測量等領域的表現極爲出色。

唯一的問題,大概就是技術更難,成本更高。

但這在坐在會議室內,一羣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研究人員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李暮先簡單地介紹了三種光纖,然後纖細地分析了他們的優劣,再又經過大家一致同意後,將重點放在了硅基光纖上。

他繼續道:

“硅基光纖的製作,其實和半導體制造技術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它是將光的產生、調製和檢測等光學功能集成到硅中。”

“那麼我們要怎麼實現這一項技術呢?硅波導、調製器和光電探測器,是重中之重。”

“硅波導在芯片內限制和引導光,調製器控制光的強度和相位以進行數據編碼,而光電探測器則將光轉換回電信號,從而完成通信電路。”

……

硅基光纖的出現,是20世紀90年代隨着硅基光子學研究的深入,以及後來發展的棄光器、調製器、光開關、探測器等有源器件,才被逐漸應用開來。

總的來說,它是一個技術積累後的成果,難度可想而知。

但即便如此,聽完李暮和報菜名一樣念出一大堆需要突破的技術和研究的器件的時候,也沒有一個人眼中出現畏難之色。

開完會後,衆人立刻動身,投入到研究當中。

……

時間一晃而過。

四天後,到了國家最高科技進步將頒獎大會舉行的日子。

提前一天,吳有望便給李暮以及王綬覺、黃新華等人都批了假,讓他們好好準備參加今天的盛會。

人們大會堂前,十步一崗,五步一哨。

除了受邀的賓客以及前來採訪的記者們,沒有任何能過輕易地靠近此處,哪怕是路過多看兩眼都會引起警衛的注意,安保工作可謂嚴格到了極致。

由不得他們不保持高度警惕。

今天到場的人幾乎囊括了夏國最頂尖的那一小撮科學家,但凡出現一點的問題,都會讓國家的發展遭受不可挽回的損失!

……

李暮坐着車,和吳有望、王綬覺還有黃新華等人一起過來。

剛剛下車,便聽到身後有人和他打招呼:“李顧問,好久不見了啊,最近又忙着搞什麼大研究呢。”

回頭一看,是農研所的魏全功,還有前不久才見過的米勝華、袁培業等人。

“魏所長,您這話說的可不對,研究哪有大小,都是爲國家做貢獻嘛。”李暮笑着答道。

話音剛落,一旁看到李暮在這裡,小跑兩步過來的趙中耀道:“說得不錯,研究不分大小,咱們都是爲祖國的科學事業添磚加瓦的水泥工。”

其他衆人也不由紛紛出聲贊同李暮的說法。

沒一會兒的功夫,他的身邊便聚集了一大批人談天說笑,嚴佩林、葉朱培、申中益、張國英……還有一大批半導體、計算技術、機械工程等領域的專家和教授。

看得負責安保工作的警衛們一陣緊張,連忙上來詢問情況,衆人才一邊繼續聊着天,一邊向人們大會堂裡走去。

第443章 消聲瓦與消聲塗料第38章 學習好就算了,他打球也這麼厲害?237.第237章 新型多普勒雷達!157.第157章 權威專家李暮!228.第228章 他只管寫,又不用背188.第188章 第187 當之無愧的半導體和計算技術第一人135.第135章 我這研究都火燒眉毛了第46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有重要說明】70.第70章 奶奶過年了嗎?204.第204章 V型雙缸發動機162.第162章 《關於半導體在實現激光制導的可行性研究》第451章 石英玻璃纖維第453章 增加研究人手第53章 設計完成!336.第336章 所長的位置由您來當322.第322章 現在可是大人物了221.第221章 現在知道我身體好不好了吧?第54章 提着豬頭找廟門174.第174章 定海神針!第404章 自帶“聚光燈”318.第318章 我們並不害怕戰爭第430章 電影工業的起步314.第314章 快把你記的東西都擦掉啊喂!312.第312章 哪來的大學生?看着有點眼熟!334.第334章 掃描隧道顯微鏡第42章 黃新華的眼皮一跳195.第195章 我看可以抓抓緊,讓咱們早點吃上喜糖喲176.第176章 阿斯克,千萬別衝動369.第369章 難掩興奮的錢五師第411章 這不都是因爲您嘛?第440章 雙渦管渦輪設計第44章 誰給你們動手的權利?385.第385章 資源 資源 還是資源343.第343章 離心機的問題第25章 李,你也會羨慕我嗎?345.第345章 甘願隱姓埋名的老同學290.第290章 老師錢五師的感慨第9章 你臉色怎麼這麼白?132.第132章 通用型集成電路計算機!第79章 聽到了吧,不會落下你的150.第150章 全國交流大會!178.第178章 淘汰的賣給他們,我們一點都不虧第408章 第一臺玄鳥1直升機組裝完成298.第298章 工業母機第33章 王婭:我相信你254.第254章 那不巧了嗎?我剛優化了一遍計劃書121.第121章 我家裡還有一幅領導的字360.第360章 商用大馬力柴油發動機研發成功377.第377章 第一臺半導體相機117.第117章 C語言李暮語?349.第349章 京都火電廠189.第189章 究竟是誰主導的研究第77章 阿斯克:尷尬JPG181.第181章 再也不會有火力不足的問題!151.第151章 與阿斯克的視頻通話!269.第269章 UH60黑鷹直升機發動機第17章 他不會還誤會我喜歡第79章 聽到了吧,不會落下你的130.第130章 要搞,就一步到位,搞300噸級(1000月票加更)365.第365章 京都諸校榮譽教授150.第150章 全國交流大會!第395章 殲10前奏(二合一)367.第367章 衝着32軸數控銑牀去285.第285章 他貪心,想都要第2章 李暮,你覺得戰鬥機應該怎麼改進?第409章 試飛成功!!!131.第131章 學無先後達者爲師393.第393章 李暮顧問,讓我們吃飽了肚子嘞!第64章 三打一,優勢在我(求追讀)262.第262章 總不可能我一個人把超算研製都包圓了吧第430章 電影工業的起步324.第324章 李暮要來?穩了!第27章 我們院裡有個大學生知道不,牛得很!第406章 損失慘重的聯盟329.第329章 錢老:了不起啊!149.第149章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是想考全優很有難度359.第359章 給京工院開“小竈”345.第345章 甘願隱姓埋名的老同學第439章 京影廠345.第345章 甘願隱姓埋名的老同學第71章 院長登門第69章 知識的力量而已第10章 別以爲是大學生就厲害了第46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有重要說明】120.第120章 比肩歷史科學巨匠!第52章 又給了我一個大驚喜啊!176.第176章 阿斯克,千萬別衝動245.第245章 爲李暮重啓最高獎171.第171章 別人那裡放豪言,我這裡你聽不懂?166.第166章 錢教授:我這個水平沒差太多吧?第408章 第一臺玄鳥1直升機組裝完成352.第352章 風雷1號第395章 殲10前奏(二合一)第432章 慶功宴第397章 我們可以爲‘河圖’而犧牲(二合一)第36章 空氣炸鍋初登場!第54章 提着豬頭找廟門320.第320章 M帝和老大哥成樂子了281.第281章 我不過是想和年輕人多交流一下而已啊273.第273章 不能怪我,反正我沒強迫不是
第443章 消聲瓦與消聲塗料第38章 學習好就算了,他打球也這麼厲害?237.第237章 新型多普勒雷達!157.第157章 權威專家李暮!228.第228章 他只管寫,又不用背188.第188章 第187 當之無愧的半導體和計算技術第一人135.第135章 我這研究都火燒眉毛了第46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有重要說明】70.第70章 奶奶過年了嗎?204.第204章 V型雙缸發動機162.第162章 《關於半導體在實現激光制導的可行性研究》第451章 石英玻璃纖維第453章 增加研究人手第53章 設計完成!336.第336章 所長的位置由您來當322.第322章 現在可是大人物了221.第221章 現在知道我身體好不好了吧?第54章 提着豬頭找廟門174.第174章 定海神針!第404章 自帶“聚光燈”318.第318章 我們並不害怕戰爭第430章 電影工業的起步314.第314章 快把你記的東西都擦掉啊喂!312.第312章 哪來的大學生?看着有點眼熟!334.第334章 掃描隧道顯微鏡第42章 黃新華的眼皮一跳195.第195章 我看可以抓抓緊,讓咱們早點吃上喜糖喲176.第176章 阿斯克,千萬別衝動369.第369章 難掩興奮的錢五師第411章 這不都是因爲您嘛?第440章 雙渦管渦輪設計第44章 誰給你們動手的權利?385.第385章 資源 資源 還是資源343.第343章 離心機的問題第25章 李,你也會羨慕我嗎?345.第345章 甘願隱姓埋名的老同學290.第290章 老師錢五師的感慨第9章 你臉色怎麼這麼白?132.第132章 通用型集成電路計算機!第79章 聽到了吧,不會落下你的150.第150章 全國交流大會!178.第178章 淘汰的賣給他們,我們一點都不虧第408章 第一臺玄鳥1直升機組裝完成298.第298章 工業母機第33章 王婭:我相信你254.第254章 那不巧了嗎?我剛優化了一遍計劃書121.第121章 我家裡還有一幅領導的字360.第360章 商用大馬力柴油發動機研發成功377.第377章 第一臺半導體相機117.第117章 C語言李暮語?349.第349章 京都火電廠189.第189章 究竟是誰主導的研究第77章 阿斯克:尷尬JPG181.第181章 再也不會有火力不足的問題!151.第151章 與阿斯克的視頻通話!269.第269章 UH60黑鷹直升機發動機第17章 他不會還誤會我喜歡第79章 聽到了吧,不會落下你的130.第130章 要搞,就一步到位,搞300噸級(1000月票加更)365.第365章 京都諸校榮譽教授150.第150章 全國交流大會!第395章 殲10前奏(二合一)367.第367章 衝着32軸數控銑牀去285.第285章 他貪心,想都要第2章 李暮,你覺得戰鬥機應該怎麼改進?第409章 試飛成功!!!131.第131章 學無先後達者爲師393.第393章 李暮顧問,讓我們吃飽了肚子嘞!第64章 三打一,優勢在我(求追讀)262.第262章 總不可能我一個人把超算研製都包圓了吧第430章 電影工業的起步324.第324章 李暮要來?穩了!第27章 我們院裡有個大學生知道不,牛得很!第406章 損失慘重的聯盟329.第329章 錢老:了不起啊!149.第149章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是想考全優很有難度359.第359章 給京工院開“小竈”345.第345章 甘願隱姓埋名的老同學第439章 京影廠345.第345章 甘願隱姓埋名的老同學第71章 院長登門第69章 知識的力量而已第10章 別以爲是大學生就厲害了第46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有重要說明】120.第120章 比肩歷史科學巨匠!第52章 又給了我一個大驚喜啊!176.第176章 阿斯克,千萬別衝動245.第245章 爲李暮重啓最高獎171.第171章 別人那裡放豪言,我這裡你聽不懂?166.第166章 錢教授:我這個水平沒差太多吧?第408章 第一臺玄鳥1直升機組裝完成352.第352章 風雷1號第395章 殲10前奏(二合一)第432章 慶功宴第397章 我們可以爲‘河圖’而犧牲(二合一)第36章 空氣炸鍋初登場!第54章 提着豬頭找廟門320.第320章 M帝和老大哥成樂子了281.第281章 我不過是想和年輕人多交流一下而已啊273.第273章 不能怪我,反正我沒強迫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