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魏國太浩
候蔦越過白楊林,一路北上。
這次行程他將化身一位千里探親的家長,就是不知道心瞳肯不肯原諒他?
也不是孩子了,二十多歲的大姑娘,以錦繡大陸的傳統,這個年紀的女子一般娃都有好幾個了。
有些忐忑,說實話他對這樣的身份很不適應,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扮演好這個角色。
從晰道人的話語中他能體會到她的意思,哪怕他其實早就放下了,但心瞳卻未必。
如果能幫到這個孩子,他願意走一趟。
茫茫人海,因果糾纏;數十人中在白楊林就活下來了一個,這就是緣份,也是他爲自己年輕時的不夠冷靜在還債。
………………
魏國,在西南區域也是一個大國,道統爲太浩太上門,一般稱爲魏門太浩,當然也有狹促鬼還給起了個不太正經的名字,魏太太。
以調侃魏門全稱中的兩個太字。
魏門太浩在西南修行界中是個很特別的存在,嗯,其實在整個錦繡大陸修行界中也是比較特立獨行的那一類。
他們的表現特別在於,從不輕易佔隊,當然也可以理解爲擅長騎牆;道統和道門的契合度很高,但歷史上卻和道門總是顯得格格不入,有極強的自成一派的傾向。
但他們對魔門同樣不假辭色,視爲錦繡大陸修真界的毒瘤,混亂動盪的根源。
如果一定要分類,他們大概更應該被分到旁門那一類……其實,錦繡大陸的道統分類本就很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觀念總在不停的變化中。
現在的錦繡大陸修真界,對流派的定義還處於一個界定不明確的階段,在互相碰撞中各自找尋自己的利益,各自的定位,還缺一次大陸範圍的深刻動盪才能最後劃定界限。
這也是一個修真世界必須要經歷的過程,畢竟,錦繡大陸作爲人類的生存世界,歷史很久遠;但如果作爲一個修真世界,他們這點歷史還很幼稚,咿呀學語中。
傲世獨立,衆人皆醉我獨醒,就是魏門太浩最真實的自我寫照。
表現在道統方向上也是這樣,他們對正統的道門方向往往不是特別感興趣,反而對道門中一些偏門方向情有獨鍾,在真正的道門正統看來,這就是方向跑偏的危險徵兆。
所有的旁門,甚至也包括魔門,就是因爲這樣的偏執而背離了主流,就好像剡門劍修,他們的根基也是道門那一套東西,結果就是因爲偏激於劍,結果現在就被視爲魔門的典範。
太浩也是這樣,但他們的幸運在於,他們偏向的方向殺傷力不是那麼大,所以被正統道門視爲還可以挽救的那一類。
他們感興趣的是,卦卜占星,木偶機巧,陣列界域等等,但在修真圈子中,以這三個方面最爲突出,也憑此吸引了大陸上無數有志於此的年輕人。
魏國太浩最與衆不同的是他們的人才培養體制,是真正集中式的公學體制,而不是一城一院一學;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師資力量極其雄厚,有利於年輕人在入道前後接受最完善的基礎學習。
這樣的公學道院在魏國境內一共有三個,聽起來很少,但每一個都是道徒數千的大公學,和其它國家一個道院幾十百數的規模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紅葉道院,星光道院,前海道院,三個道院收錄了上萬資質出色的道徒,從脈動開始一直到連橋,就相當於不同的年級;只不過這樣的區分不是以年紀而是以境界來定。
什麼時候才能畢業?
兩種方式,一種是成功上境通玄,自然就有了自己的歸宿,不管是留在魏國還是回去本國,一個入了道的通玄修士總是不愁下家的。
但能夠上境通玄的畢竟是極少數,在這些道徒年滿二十三週歲時,如果還不能上境通玄,就只能選擇自己離開,是爲肆業。
道院的資源畢竟有限,也不可能永遠提供學習參研的機會。
紅葉城,紅葉道院所在地,以周邊大片楓林而聞名,每到秋天,漫山遍野一片紅色,十分的美麗。
紅葉城其實就是座道院城,是先有道院後有城,所有的城市建築,生活設施都是爲服務道院弟子而來,慢慢的數百年下來,才形成現在的規模,在大陸上也算是一座中型城市。
城市外,是大片的靈田,這也是太浩門很擅長的一個修行方向,靈植培育,丹藥製作。
靈植,和普通植物不同,需要精心的打理,不是普通農夫能做的,像紅葉道院這些道徒學員們就是最好的勞動力,尤其是對那些家境一般,需要靠工作來幫補學雜費用的學員。
錦繡大陸因爲靈機復甦的時間有限,所以基本上不存在野外大量採摘的可能;但丹藥的發展卻勢不可擋,於是專門的靈植培育開始風靡大陸。
每個國家,每個勢力,都有這方面的投入,是維持修行延續的保障,誰也不願意受制於人。
但在培育水平和種植風氣上卻有很大的區別,比如和魏國比鄰而居的剡國就是敷衍了事,也在道統的特點,也在地理氣候環境。
紅葉城周邊區域就是魏國的一個很重要的培育基地,這裡土地肥沃,靈機充沛,地脈強勁,有很多種比較特別的靈植都是這裡的特產,給魏國太浩帶來巨大利潤的同時,也爲那些家境普通的學員提供了一個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的途徑。
這是一個初秋的黃昏,太陽落山前,配合漫山的楓葉,就彷彿整個世界都浸染在一片淺紅中,絕美的畫面,還有那些美麗的人兒。
田梗上走過來一行女子,個個揹着巨大的竹筐,這是她們勞作一天的收穫。
有些靈植新摘之後是不能馬上放入空間存儲的,還需要一系列極其複雜的處理過程;所以,雖然都是修行人,但她們現在做的,卻和普通凡人農夫沒什麼區別。
修行,並不一定就是星辰大海,對大多數人來說,更是在底層苦苦的掙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