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7章 治世英雄

熹平十三年,五月

天子依據曹操的上奏,頒發了新政,不過,在朝議之中,這奏表並不是曹操所上的,因爲,曹操心裡明白,若是他上奏這些,士子們非但不會領會他的好意,反而可能會抗拒接受這些賞賜,並以直面奸逆,不爲其收買而爲自己的殊榮。

故而,在朝議裡,這些事情,是由司徒盧植所提出的。

盧植雖也不怎麼支持新政之事,可是天子有吩咐,他是不會去反對的,何況天子的吩咐還是明君之爲,愛惜賢才,這樣的明智之舉,他定然是要支持的,在司徒上奏之後,天子自然是應允的,百官對此格外的詫異,都連忙去看曹操的表情。

他們原以爲,對於盧植這般的做法,曹操定會極爲惱怒,甚至不惜與司徒當面爭執,不過,曹操沒有如同他們所想的那樣,他始終都是一副平靜的模樣,胸有成竹,這幅模樣,讓大臣們心裡更是厭惡。

隨後,政令便開始施行,因爲只有在四大學府內就讀的學子,才能得到相應減少賦稅的情況,所以,政令的施行並不是很繁瑣,只需要調出學府的名錄,加以統計便可以了,此令對於世家大族,還是有巨大好處的,因爲,就讀在學府內的世家子弟是最多的。

而每多一人,他們便能又得到相應的減低稅賦的好處。

故而,此令沒有什麼人反對,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傳播,受益最大的學子們,以及他們的宗族,都是極爲的開心,紛紛陳贊天子對賢才的重視,以及司徒盧公的德行。

在短短的兩個月之內,對於新政的反駁聲竟然小了很多,因爲世家大族的稅賦,因這些學子們的緣故,得到了一定的降低,另外,廟堂已經表現了自己對賢才的重視,他們得到了利益,同時,也失去了名分,他們不能再以廟堂不重視賢才的名義,對新政進行攻擊。

當然,另一項的牌匾,也就是所謂對優異學子的獎章,也是被盧植所提出,迅速施行。

如曹操所想的那樣,絕大部分的世家大族,乃至朝中學子們,都不再對新政口誅筆伐,雖說不上支持,可是還是讓他們閉上了嘴,地方上,新政遭受的阻力正在迅速的降低,在這個時候,大臣們方纔明白了天子的真實用意,他是要用這些恩惠來讓我們閉嘴的!

不過,作爲天下聞名的賢才,他們怎麼能爲這區區的恩惠而支持奸邪呢?

不過,他們卻找不出攻伐新政的名義,若是言之害民,那如今很多地區的百姓們都因所繳納稅賦的降低而感恩戴德呢,這個名義能號召的人力是不多的,他們只能苦思冥想,想要找出新的由頭來,就在他們苦思冥想的這段時日裡,曹操趁機擴大新政的範圍。

他將鄉有秩從縣官體系裡分了出來,直接由刺史所管轄,總體上聽從司空的命令,鄉有秩,也就是地方上的鄉官,是負責收稅的,他們是屬於郡屬,聽候地方太守的命令,秩百石,掌一鄉人,而曹操意識到了地方勢力對舉措的破壞之後,便將鄉有秩從郡裡分割出來。

並且,增爲四百石,在收稅事務上,地方官吏都需要配合他們,聽從他們,在地方上,他們只需要聽候刺史的命令,曹操又加強了都郵的職權,鄉有秩在進行收稅諸事的時候,都郵必須要跟隨,並且進行督查,不僅是對鄉有秩本身,還要對郡縣官吏們進行督查。

鄉有秩被撤去了訴訟的職權,他原先是掌握一鄉之內,訴訟與稅收的權力,曹操卻並不想讓他們參與額外的雜事,在撤掉原有權力的同時,曹操又給了他們在稅收方面更大的權力,他要鄉有秩來收回地方太守縣令對於稅賦的一切權力,包括進行調查,定額,徵收,運往雒陽的一系列過程。

曹操將這些全部都從地方官吏們的手裡收回來,再交給了鄉有秩,他是在五月宣佈了這政令,因邢子昂不在尚書檯,故而有尚書僕射郭嘉通過了這條政令,這條政令就此施行,當然,一如往常的,在地方上造成了不小的轟動,要知道,地方官吏們的政績,就是要通過當地的稅賦的。

他們會調查,統計,再交於天子,這行爲被稱爲上計,是先秦時期的一種延續制度,到了如今,這些竟然都要被奪走,不過,地方上的官吏與廟堂大臣不同,他們不能反對廟堂的任何政策,因爲他們的反對,會引起廟堂的忌憚,也就是天子的忌憚,到時候,他們等來的可能就是北軍,或者張郃。

何況,在熹平年,地方太守的實力被降低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期,因崔公的軍屯法的提出,地方不再保留郡縣士卒,只有縣衙更卒,地方亭卒來對付盜賊,維持治安,其餘士卒,全然不留,全部化爲戍邊軍旅,在邊塞地區進行屯田開墾。

故而,太守手裡的軍權可謂是低到了極點,而如今,在財政上,又被鄉有秩所奪取了權力。

在鄉有秩與都郵的緊密配合下,曹操纔算是勉強在地方上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稅收制度,這種制度與以往而言,更多的區別是將稅收與地方官吏分割開,直接由廟堂來掌握,朝中羣臣對此並沒有反對,原因很簡單,因爲他們是廟堂之臣。

能夠對於地方官吏進行限制,並且將這權力收回到廟堂來,他們都是開心的,是支持的,即使這套是曹賊所提出來,進行他的新政所用的。

在熹平十三年的九月,這套制度才相繼在各地成型,新政的架構在地方上成立,相比從前,新政的阻力再次降低,地方官吏再也不能插手相關事務,也不能隱匿產糧之數,或者暗地裡不配合,因爲在鄉有秩的身邊,還跟着都郵,都郵可以直接上奏刺史,甚至可以直接上奏天子!

一時間,新政的形勢一片大好,士子們不再反對,地方上的阻力減低,這讓曹操格外的興奮,他的新政,已經成功了大半,而就在這個時候,朝中大臣們纔想出了新的名義,他們不敢再拖下去了,他們只是給了曹操不到半年的閒暇期,曹操便搞出了這般大的動作。

若是再繼續放任不管,曹操不就能完成的實施了麼?

十月,有大臣上奏天子,曹操不孝之人,施行其政,豈能爲仁義之政?

他們將名義從新政本身轉移到了實施者曹操的身上,曹操作爲新政的提出者乃至施行者,他本身便是忤逆之子,爲衆人所鄙夷的,他的舉措能是什麼好舉措呢?他可是爲了官身不顧父子之情,甚至將親生父親拒之門外的不孝子,這樣的人,也不配施行舉措,治理天下。

在找到了名義後,曹操施行政令,再一次遭受到阻遏。

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些無恥的賢才們,竟然能以這個爲由頭,來針對新政。

坐在厚德殿裡,天子與曹操面向而坐。

“如今,形勢大好,他們憑着幾張嘴,是沒有辦法改變大勢的,朕會吩咐張郃,讓他再抓上一批....”天子有些惱怒的說着,他感覺自己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了,爲了讓新政順利施行,他已經給了這些人不小的恩惠,如今他們還如此逼迫,看來,也該讓他們感受一番天子的怒火了。

曹操聽聞,卻是搖着頭,說道:“陛下,不可,廟堂大臣,不能離心,若是大臣離心,在陛下的強逼之下行事,對國大不利,此事,還需仔細斟酌。”

“斟酌?朕就是退讓太多,才讓這些賊子們欺到了頭上!!”

天子憤怒的說着。

“陛下,莫要動怒,此事,只需一人前來,便能解決。”

“哦?”

“何人?”

“袁紹,袁本初。”

天子皺了皺眉頭,看着曹操,不知曹操的意思,曹操笑着說道:“陛下,如今新政之事漸漸明朗,已然在地方上施行,陛下將袁本初召回雒陽,撤去臣的職務,讓他擔任司空,繼續施行新政..朝中大臣,只怕再沒有人會反對,而新政之事,也定然能成。”

“朕不會撤去你的...此話,便莫要再說了。”

無論這算不算天子的真心話,曹操聽聞,心裡還是有些溫暖,他起身,朝着天子大拜,說道:“臣多謝陛下之恩德,只是,新政之事,關乎重大,臣出身卑微,僅爲閹豎之後,如今又被百官所惡,臣繼續施行新政,難以成事...而袁紹不同,他得天下士子之心,聲名斐然,政績不凡。”

“他爲司空,施行新政,定與臣不同,朝中羣臣,不會再有反對的,起碼,在短期內,是不會有人來反對的。”

天子皺着眉頭,手指輕點着案牘,他思索了許久,問道:“如此對你,朕不願也。”

“哈哈哈,陛下,臣行新政,已近三載,這三載之內,臣無有一日可以安心休歇,實在繁忙,若是陛下能讓臣休歇上一段時日,那再好不過,臣也不會整日休歇,臣會四處觀察,以旁觀新政之優劣,再思索改進之策,直接獻與陛下。”

“袁紹,袁家之人,他會接替你,繼續施行新政麼?”

“陛下,他定會,袁本初好友衆多,聲望不淺,只是,他功名之心太重,好勝心更強,這些年來,他爲了進入廟堂,想了無數辦法,陛下還是沒有將他召回雒陽來...只要臣以繼續施行新政爲條件,讓他回到雒陽,擔任三公,此人定來!”

“而且,爲了證明他不弱於臣,不弱於袁公路,他行事會更加勤勉....”曹操笑着說道。

天子有些驚異的問道:“你如何得知?”

“哈哈哈,陛下,臣與他,自幼相識,至於今日,都是好友,對此人,我甚是瞭解,豈有不知之理?”

天子長嘆了一聲,說道:“朕再想想....”

曹操站起身,面對天子,猛地拱手,衣袖揮開,猶如一隻展翅的鳳,他模樣肅穆堅毅,他開口道:“陛下!爲了這天下黎庶,爲了我大漢江山,便是處死孟德,又能如何?臣無半點不甘!!還望陛下下令!嚴懲曹孟德!!”

天子心頭一震,他也站起身來,看着面前的曹操,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手。

“陛下...”

“恩?”

“處罰我的時候,能否不施鞭刑?”

“哈哈哈!”

第0822章 孰之過錯第0660章 賢才逝兮第0515章 驍勇之痛第0093章 徵辟王符第0601章 熹平之治第0377章 回來便好第0051章 捉拿閹豎第0648章 車與馬伕第0734章 最強小販第0174章 調查戶籍第0972章 飛鴿傳書第0434章 大才多矣第0744章 王朗諸葛第0118章 黨人分歧第0227章 嚇唬袁家第0763章 先禮後兵第0315章 建寧大帝第0984章 死而後已第0126章 攻伐新淦第0323章 王符大德第0616章 實爲曹賊第0188章 夜半敘話第0634章 天子登基第0041章 收攏心腹第0062章 南軍重設第0366章 子義受刑第0651章 曹操之行第0913章 暗子發動第0538章 呂家有女第0344章 南北之爭第0514章 城中無糧第0912章 繡衣之能第0401章 大賢故去第0962章 以禮教之第0676章 白眉最良第0102章 高皇之風第0713章 痛罵司徒第0311章 東西貿易第0602章 治世名臣第0633章 這般手段第0813章 尚書欲反第0245章 運河完工第0892章 虎兒監軍第0658章 糧草被盜第0466章 能臣可用第0516章 鬼才華雄第0256章 文士呂布第0481章 劉備入朝第0514章 城中無糧第0327章 真太子耶第0591章 涿郡黃龍第0327章 真太子耶第0366章 子義受刑第0723章 雙子相見第0522章 三軍兇猛第0925章 臥龍鳳雛第0042章 勢力小成第0100章 就寢掖庭第0024章 忠誠家奴第0255章 毒士獻策第0216章 驛站兇案第0175章 科功之事第0227章 嚇唬袁家第0361章 二子頑劣第0562章 三臺分立第0799章 天子之哀第0579章 王符愛徒第0354章 忠僕逆僕第0451章 士子張飛第0988章 繼我衣鉢第0471章 熹平新令第0683章 英雄遲暮第0278章 再考科律第0345章 馳道海運(三更)第0455章 文人張飛第0726章 袁子家書第0799章 天子之哀第0202章 請召段公第0730章 獒兒有子第0212章 名臣周昌第0165章 漢軍意志第0541章 此爲師徒第0239章 勿辱公羊第0267章 董卓妙計第0957章 大漢死宅第0098章 請烹王符第0417章 賈詡治州第0957章 大漢死宅第0584章 華雄賑災第0768章 姜維伯約第0792章 尚書發威第0125章 段熲此獠第0764章 溫侯無雙第0328章 解縣有賊第0664章 是去是留第0047章 犒勞三軍帝0163章 大將鮑鴻第0122章 天子出兵第0100章 就寢掖庭第0043章 謀劃成功
第0822章 孰之過錯第0660章 賢才逝兮第0515章 驍勇之痛第0093章 徵辟王符第0601章 熹平之治第0377章 回來便好第0051章 捉拿閹豎第0648章 車與馬伕第0734章 最強小販第0174章 調查戶籍第0972章 飛鴿傳書第0434章 大才多矣第0744章 王朗諸葛第0118章 黨人分歧第0227章 嚇唬袁家第0763章 先禮後兵第0315章 建寧大帝第0984章 死而後已第0126章 攻伐新淦第0323章 王符大德第0616章 實爲曹賊第0188章 夜半敘話第0634章 天子登基第0041章 收攏心腹第0062章 南軍重設第0366章 子義受刑第0651章 曹操之行第0913章 暗子發動第0538章 呂家有女第0344章 南北之爭第0514章 城中無糧第0912章 繡衣之能第0401章 大賢故去第0962章 以禮教之第0676章 白眉最良第0102章 高皇之風第0713章 痛罵司徒第0311章 東西貿易第0602章 治世名臣第0633章 這般手段第0813章 尚書欲反第0245章 運河完工第0892章 虎兒監軍第0658章 糧草被盜第0466章 能臣可用第0516章 鬼才華雄第0256章 文士呂布第0481章 劉備入朝第0514章 城中無糧第0327章 真太子耶第0591章 涿郡黃龍第0327章 真太子耶第0366章 子義受刑第0723章 雙子相見第0522章 三軍兇猛第0925章 臥龍鳳雛第0042章 勢力小成第0100章 就寢掖庭第0024章 忠誠家奴第0255章 毒士獻策第0216章 驛站兇案第0175章 科功之事第0227章 嚇唬袁家第0361章 二子頑劣第0562章 三臺分立第0799章 天子之哀第0579章 王符愛徒第0354章 忠僕逆僕第0451章 士子張飛第0988章 繼我衣鉢第0471章 熹平新令第0683章 英雄遲暮第0278章 再考科律第0345章 馳道海運(三更)第0455章 文人張飛第0726章 袁子家書第0799章 天子之哀第0202章 請召段公第0730章 獒兒有子第0212章 名臣周昌第0165章 漢軍意志第0541章 此爲師徒第0239章 勿辱公羊第0267章 董卓妙計第0957章 大漢死宅第0098章 請烹王符第0417章 賈詡治州第0957章 大漢死宅第0584章 華雄賑災第0768章 姜維伯約第0792章 尚書發威第0125章 段熲此獠第0764章 溫侯無雙第0328章 解縣有賊第0664章 是去是留第0047章 犒勞三軍帝0163章 大將鮑鴻第0122章 天子出兵第0100章 就寢掖庭第0043章 謀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