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7章 後繼有人

崔琰逝世的消息,很快便從太學內傳了出去,最先就是傳到了劉衢的身邊,正在看着邯鄲淳新作的劉衢,瞬間失去了笑容,他愣住了,隨後便是朝着太學衝了過去。

公羊的第三位大儒逝世,最爲痛苦的,大抵還是那些公羊的大家們,而最令人擔憂的是,公羊出現了一個斷代,在何子之後,袁子接替了這個位置,在袁子之後,崔琰又接了他的位置,可是在崔琰逝世之後,好像就沒有誰能再接替他的位置了,崔琰有兩個弟子,一個乃是劉懿,一個乃是當今天子。

劉懿整日忙着朝政,大抵是抽不出時日來率領公羊的,率領公羊可是要時常出去與他人辯論,劉懿的水準,也比不上崔琰,作爲公羊之大儒出場,極有可能掉了廟堂乃至公羊的顏面,好在其他學說也沒有趁着這個時候對公羊發動攻擊,倒不是說他們都是正人君子,不想趁人之危。

就是怕將公羊逼急了,某個人會從上位上跳下來與他們開始爭辯,那就禍事了。

劉衢是最爲難過的,抱着師君的遺體,這個身高九尺的壯漢,也是忍不住的流下了淚,可是,無論他如何嘶吼,也沒能將師君從另外一個世界裡叫回,劉衢痛哭了整整三天,在這期間,一直都是不吃不喝,崔琰待他很好,可劉衢始終都沒能成爲讓師君滿意的人,崔琰常常看着他嘆息。

崔琰離去,而下一位最有可能成爲公羊大儒的,乃是正在貴霜的曹衝。

曹氏五虎,各有千秋,一虎與倭,雖失去了王位,可還是有着侯爵,他也是在幫着當地的郡守,進行教化宣揚,這些年裡,也算是做出了不少的事情,寧州的諸多官吏,對他都是讚賞有加,據說,他還迎娶了幾個當地的女子,很大的減輕了倭對大漢的那種抗拒,在大漢開化倭島的過程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另外一虎在揚州,雖說這虎做的事情讓天子不大滿意,可憑心而論,他在揚州做的還是不錯,揚州如今的迅速發展,當然是離不開他的治理,一虎與北軍,據說,他有望能在將來指掌北軍,成爲這支大漢最強大的軍旅的統帥,一虎在廟堂,在諸葛令公的麾下,也成爲了廟堂裡不可小看的人物。

最後一虎,名聲最大,如今卻是在貴霜,諸葛令公似乎是將貴霜當成了一個大漢未來能臣的培養所,諸葛恪,曹衝,諸葛瞻,司馬孚,程延,袁侃,王基,何諫,石苞,周不疑,許允,崔贊,張雄,聞人聲等年輕人都被送到了貴霜,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日後的廟堂脊柱,是會接替如今的這一代人。

其中不少人都是能臣之後,如諸葛亮之子,故三令司馬懿之弟,程昱之子,聞人公之孫,諸葛亮的想法顯然就是要通過貴霜來磨礪這些年輕人,對了,如今是要喚作貴州的,將這些人分別安排在了各地,擔任太守,希望他們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才能來,其中如今最爲出色的便是曹衝。

當然,其餘幾個人也是不差,有些人也犯下了錯誤,不過,有北軍在一旁,什麼錯誤倒也是能夠壓得住,諸葛亮不願意讓他們禍害大漢,便讓他們去...吸收些經驗,希望他們能夠早些成長起來,諸葛亮這樣的實際培育法很不錯,曹衝在遠離廟堂之後,也是展現出了自己的崢嶸。

他原先的名氣就很大,他可是四科全冠啊,大漢這麼多年,唯獨出過兩個如此的人物,他便是其中一個,而在趕到了他所要治理的昌郡之後,他又迅速發揮出了自己在治政方面的天賦,首先就是文教,通過遷徙,乃至是獎賞,迅速的破壞了原先的制度,當然,這些東西根深蒂固,並不是能輕易就可以破壞的。

不過,遷徙還是頗有見效,通過打亂他們的固定的生活領域乃至生活方式,來爭取改變這裡的情況,他沒有選擇與其他人一樣的辦法,其餘衆人,都是通過與當地的舊貴族妥協,獲得他們的幫助,方纔進行諸多的革新,想要一步一步的改變,而曹衝不同,他是大刀闊斧的,先是從北軍借了一千人馬,隨後開始了他較爲暴力的諸多手段。

曹衝看起來很是年幼,臉上帶着些稚氣,很是清秀,笑起來更是英俊,只是,這外表常常會讓人忘記,他是個治公羊的。

公羊的治理方式下,不存在妥協,尊王攘夷,今日是也,曹衝對於這樣的機會非常的興奮,公羊一生的追求都是教化更多的土地,尊王攘夷,按着他的想法,強行抹掉舊貴族所帶來的影響,又進行遷徙的諸多辦法,硬生生的改變了這裡的情況,比起其他地區,昌郡是一馬當先的。

其中自然也沒有缺乏暴力的衝突,可曹衝不在意,他抹掉臉上的血跡,帶着昌郡迅速走向了發展,就是這樣的手段,才能讓他鶴立雞羣,顯得格外出色,廟堂衆人對於他的行爲也是讚歎不已。

他在聽聞崔琰的死訊的時候,心裡同樣的痛苦,崔琰並不是他的師君,可是,那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同道之人,如今,曹衝必須要獨自領着公羊,繼續前進了,曹氏五虎,每一個都走在了不同的道路,這樣皆然不同的五個人,竟然是兄弟,這實在是令人驚訝,衆人也開始效仿曹公教育子女的方式,自然也是希望自己的家門能夠更加的興盛。

甚至,曹公的第三代傳人,喚作曹睿的,在今年正式擔任張掖太守的位置,成爲了兩千石,曹氏已經接替了袁家,成爲了大漢最爲顯赫的一個大家族,只是他們沒有一個處於高層的三令,若是再出個曹姓的三令,那這第一世家,便名副其實了。

坐在尚書檯內,諸葛亮看着面前的孫權,兩人都沒有開口,他們這次前來此處,乃是有要事商議,這件事,在之後還需要侍中臺大臣們進行表決,可是在現在,也還只是諸葛亮的一個想法而已,故而,他將孫權叫了過來,兩人一同商議,諸葛亮已經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孫權。

他希望能讓蒯越,陳琳這兩位大臣離開廟堂,告老還鄉,他只是剛剛說出了這個想法,孫權看向他的目光便有些古怪了,看了他許久,也不曾開口,沉默了許久,諸葛亮方纔開口說道:“我讓他們離開廟堂,並不是與他們有什麼仇怨,我知道,如今廟堂都將朝中大臣分成了各個勢力,可是我向來就不是如此。”

“我們都是天子之臣...我對任何人,也都是一視同仁的,我之所以讓他們離去,是因爲他們的年紀,他們的年紀都太大了,已經不大適合這個廟堂了,我希望能從貴霜接回兩個年輕後生,來取代他們的位置,進行磨礪,我們都老了..這些後生,遲早都是要接過我們的位置的...”

諸葛亮自從聽完賈公的教誨,便對於培養下一代的事情格外的用心,這孫權是知道的,可是他還是有些遲疑,他說道:”諸葛令公,我是相信你的,你是沒有什麼別的想法,可是廟堂大臣大抵是不會這樣認爲的,蒯越與陳琳,都被認爲是胖令公的人,而令公要換掉他們,這無疑會引起衆人的抗拒。“

“抗拒?”,諸葛亮很是平靜,“那孫僕射也是不願意了?”

“並非如此,令公莫要誤會,我只是爲令公擔憂罷了,令公如此作爲,只怕會被他人認爲是攻伐其他勢力,妄圖獨尊廟堂啊...我是怕令公無端的遭受這些...”

孫權還沒有說完,諸葛亮便開口說道:“我不需要他人之評價,我也不曾在乎過他人是如何評價我的,我問心無愧便是,他們的確是不適合繼續待在廟堂裡,我知道陳琳在不久前方纔與我的弟子鬧出了矛盾,可我並不是因爲這個,我可以自己去找他們,向他們說清楚。”

孫權沒有再勸,思索了許久,方纔問道:“那閣下希望將哪兩位調回廟堂呢?”

“司馬孚與曹衝。”

“嗯?”,孫權瞪大了雙眼,搖了搖頭,“這就更加難辦了,司馬孚向來與令公交好,甚至將令公視爲師君,而曹衝,又曾受過閣下的教誨...令公就是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也該明白,完成這件事,就是需要他人的想法,只要廟堂羣臣不多想,此事才能做好,不然,就是你我應允了,也是沒有辦法的。”

“唉...”,諸葛亮站起身來,目光深邃,孫權都不大敢與他對視,諸葛亮已經明白,孫權是不會幫助自己的,孫權這個人,看人的目光很準,唯獨看不清他自己,整個廟堂裡,孫權大概是最能識人的,只要是他認識,或者有所瞭解的人,他都能給出一個精準的評價,奈何,對於他自己,卻沒有對他人那樣的認識啊。

“既然如此,那我只能去通過朝議了...”

孫權大驚,通過朝議來罷免侍中臺大臣,諸葛亮的名望放在這裡,只怕朝議裡的那些大臣們,大多都是會贊同諸葛亮,如此一來,他或許還真的能廢了兩位侍中臺大臣,孫權連忙站起身來,“令公!不可!如此一來,只怕會引起廟堂動盪,若是引起了兩方的爭執,對國不利。”

諸葛亮皺着眉頭,並沒有開口,而最能識人的孫權心裡明白,已經有了決定的諸葛令公是勸不動的,只怕,侍中系與尚書系之間,要爆發一場無形的戰爭了。

第0419章 太尉且慢第0874章 冊立太子第0317章 王符下獄第0440章 荀攸蛻變第0445章 痛徹心骨第0529章 黃龍再現第0128章 猛將驍勇第0729章 老漢日常第0307章 司空病重第0097章 逼殺義士第0934章 悲痛欲絕第0882章 九原黃龍第0220章 第一紈絝第0595章 孝康之策第0095章 陛下肥胖第0835章 道邊圩田第0567章 苦哉華雄第0171章 傳至廟堂第0868章 因君之忠第0334章 泱泱大漢第0851章 叛賊何在第0356章 朕即天下第0215章 劉老家宰第0808章 何子害國第0633章 這般手段第0851章 叛賊何在第0552章 熹平狠人第0310章 初臨貴霜第0963章 以文教化第0657章 雒陽大案第0121章 南越戰起第0228章 劉伯入宮第0119章 新舊兩派第0672章 毒士驚懼第0103章 學子治農第0321章 天子之謀第0940章 天子駕崩第0395章 新君繼位第0439章 漢使慣例第0737章 悲哉痛哉第0819章 更卒革新第0223章 是賞是罰第0831章 劉禪娶親第0857章 從無天命第0460章 痛苦抉擇第0978章 告老還鄉第0622章 熹平印刷第0667章 荊州一派第0149章 聞君大才第0356章 朕即天下第0116章 酷吏揚威第0358章 新州豐碑第0040章 威武強漢第0459章 劉默之恨第0529章 黃龍再現第0860章 勤勉尚書第0580章 陳留世子第0705章 威武華雄第0311章 東西貿易第0341章 公羊太子第0715章 廣告之祖第0240章 何休老魔第0202章 請召段公第0119章 新舊兩派第0949章 交相通達第0401章 大賢故去第0566章 將作大匠第0426章 冊封倭國第0892章 虎兒監軍第0027章 酷吏陽球第0642章 塞外輿圖第0091章 董氏之哀第0153章 段熲進軍第0539章 取我棍來第0837章 話本說書第0832章 諸葛仲達第0988章 繼我衣鉢第0243章 罪惡交易第0238章 袁術被錮第0254章 賈詡入京第0801章 孫劉婚事第0937章 王公書信第0284章 名師賈詡第0656章 史書不說第0372章 中郎來訪第0421章 諸葛孔明第0446章 崔公告老第0646章 神童相遇第0264章 出謀劃策第0258章 不知禮乎第0850章 海外告急第0084章 竇太后崩第0483章 公主大婚第0388章 百萬生口第0937章 王公書信第0769章 白馬已逝第0437章 悍卒六人第0775章 郭侍中令第0947章 大儒譙周第0330章 得錢幾何
第0419章 太尉且慢第0874章 冊立太子第0317章 王符下獄第0440章 荀攸蛻變第0445章 痛徹心骨第0529章 黃龍再現第0128章 猛將驍勇第0729章 老漢日常第0307章 司空病重第0097章 逼殺義士第0934章 悲痛欲絕第0882章 九原黃龍第0220章 第一紈絝第0595章 孝康之策第0095章 陛下肥胖第0835章 道邊圩田第0567章 苦哉華雄第0171章 傳至廟堂第0868章 因君之忠第0334章 泱泱大漢第0851章 叛賊何在第0356章 朕即天下第0215章 劉老家宰第0808章 何子害國第0633章 這般手段第0851章 叛賊何在第0552章 熹平狠人第0310章 初臨貴霜第0963章 以文教化第0657章 雒陽大案第0121章 南越戰起第0228章 劉伯入宮第0119章 新舊兩派第0672章 毒士驚懼第0103章 學子治農第0321章 天子之謀第0940章 天子駕崩第0395章 新君繼位第0439章 漢使慣例第0737章 悲哉痛哉第0819章 更卒革新第0223章 是賞是罰第0831章 劉禪娶親第0857章 從無天命第0460章 痛苦抉擇第0978章 告老還鄉第0622章 熹平印刷第0667章 荊州一派第0149章 聞君大才第0356章 朕即天下第0116章 酷吏揚威第0358章 新州豐碑第0040章 威武強漢第0459章 劉默之恨第0529章 黃龍再現第0860章 勤勉尚書第0580章 陳留世子第0705章 威武華雄第0311章 東西貿易第0341章 公羊太子第0715章 廣告之祖第0240章 何休老魔第0202章 請召段公第0119章 新舊兩派第0949章 交相通達第0401章 大賢故去第0566章 將作大匠第0426章 冊封倭國第0892章 虎兒監軍第0027章 酷吏陽球第0642章 塞外輿圖第0091章 董氏之哀第0153章 段熲進軍第0539章 取我棍來第0837章 話本說書第0832章 諸葛仲達第0988章 繼我衣鉢第0243章 罪惡交易第0238章 袁術被錮第0254章 賈詡入京第0801章 孫劉婚事第0937章 王公書信第0284章 名師賈詡第0656章 史書不說第0372章 中郎來訪第0421章 諸葛孔明第0446章 崔公告老第0646章 神童相遇第0264章 出謀劃策第0258章 不知禮乎第0850章 海外告急第0084章 竇太后崩第0483章 公主大婚第0388章 百萬生口第0937章 王公書信第0769章 白馬已逝第0437章 悍卒六人第0775章 郭侍中令第0947章 大儒譙周第0330章 得錢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