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2章 熹平狠人

而此刻,在荊州,劉備已經到達了襄陽,襄陽,最多豪強世家,在整個大漢天下,包括司隸州,兗州,豫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幷州,賀州,新州,寧州,西州,涼州,益州,荊州,揚州,交州十七州里,唯獨荊州的豪強世家是最爲強盛的,也可以說荊州是最爲幸運的,孝康皇帝時期,孝康皇帝致力於治理北方諸州,故而沒有對荊州的豪強進行強硬的處置。

而隨後,無論是王符治揚,還是劉默治交,荊州一直都沒有迎來一位足夠強勢的刺史,乃至地方上的太守,也大多是與當地的世家豪族有着聯繫,那些針對豪強的政策,也沒能在荊州這裡得到完全的落實,劉備趕來襄陽之後,因他的聲望,荊州刺史親自前往迎接,給與的禮遇,不次與三公之位,劉備這番前來,僅帶了兩位隨從。

這讓刺史很是震驚,荊州刺史,喚作楊彪,此人曾在三韓爲官,後幾經升遷,擔任刺史之位,此人乃是名臣楊賜之子,在幾處爲官,也是矜矜業業的,不過,很可惜,他對於豪強還是不夠強硬,對於這些問題,他也不甚看重,未曾向天子上奏,當然,荊州在他的治理下,漸有起色,這是做不了假的,不過,比起一旁的揚州,甚至是交州,荊州的局勢都很不樂觀。

這就讓劉備感到憤怒了,荊州的情況,無論是比起揚州,還是那近乎於蠻荒的交州,本都是該更好纔是,可是如今呢?卻連交州都趕不上,這樣的刺史,是完全不合格的,不過,劉備始終還是沒有表現出自己內心的憤怒來,趕到了襄陽之後,楊彪帶着刺史府的諸多官吏,親自去迎接他,看到劉備前來,他附身便要行禮,劉備連忙上前,將他扶起。

劉備笑着說道:“楊公年邁,我如何敢受長者禮??”

楊彪搖着頭,說道:“尊師司徒公,乃是天下少有的大儒,劉公得司徒公親傳,想必也是治經之奇才...當受我一拜....”,楊彪並不年輕,說起話來,也有些微微的喘氣,劉備笑着說道:“與長者前,備晚輩也,不敢無禮...”,聽到劉備如此言語,楊彪拉着劉備的手,看着身後的一衆官吏,笑着說道:“不愧是盧公親傳啊!!大才來我荊州啦!!”

在一衆官吏的吹捧下,劉備被迎接到了楊彪的府邸裡,楊彪的府邸,並沒有劉備所想的那般奢華,反而是有些簡樸,在周圍那些奢華府邸的對比下,顯得更是窮酸,楊彪帶着他,進了府裡,直接坐在了前院的位置上,楊彪拉着劉備就要讓他坐在主位上,劉備哪裡敢受,連番推辭,這才讓楊彪坐了下來,他剛剛坐下,周圍的官吏們自然也就一一坐下。

劉備原先以爲,無論如何,楊彪都會開口,問問官學之事,至少提上一兩句,卻沒有想到,剛剛坐下,此人便開始談論起經學來,此人對於治經還是格外狂熱的,他麾下的這些官吏們也是如此,不過,劉備心裡想着,這些人,只怕大多都是裝出來,迎合這位上官的,劉備其實並不厭惡經學,不過,楊彪這般表現,還是讓他心裡對經學有了一種難以說明的情緒。

劉備笑呵呵的,與楊彪聊起了經學,劉備在盧植門下進學,後來爲通過經學考覈,也沒有少看這些經學書籍,直到現在,他也沒有荒廢,尤其是那一日,袁術的講學,讓他受益匪淺,他有了不少自己的看法,跟楊彪談話的時候,他只是言語了幾句,就讓楊彪大驚失色,連忙讓下人拿來筆墨,要記錄劉備的言語,劉備便認真的講述了起來。

他這麼一講,就是足足講述了兩個多時辰,夜色已黑,楊彪卻看不出半點的疲憊,他在院落裡點上了燈,讓劉備繼續言語,而臺下衆人的臉色就不大好看了,劉備表現出了比楊彪還要狂熱的對經學的追求,兩人坐在一起,這言語簡直就是停不下來,劉備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臺下的諸多官吏,看向自己的眼神,已經從慎重漸漸變成了不屑。

劉備微笑着,看着一旁的楊彪,說道:“我早聽聞,荊州聚集了不少的大賢...此次前來,我要在荊州設立官學,使得此地之民,浴聖人之風,也需要各地太守的相助,不知楊公可能幫我將各地的太守找來,我們聚在襄陽,舉辦個講經宴,另外,也不會耽誤我的公事,到時候,直接讓諸君幫我處理了官學事,楊公以爲如何?”

聽到劉備如此言語,楊彪大喜,說道:“劉君這番設官學,實在荊州之大幸,我這就下令,讓各地太守,前來聽聞劉公之大道,另外,這官學之事,包在我身上,太守們定然也不會阻攔!!”

楊彪如此言語,官吏們之中,便有幾人急忙起身,勸道:“楊公,我荊州,地廣人稀,若是設立官學,不知多少人能夠入學,何況,百姓以耕作爲本,若是耽誤了農事,又該如何是好呢??”

劉備搖着頭,說道:“這些大事,自有我與刺史公,各地太守商談,你們不必參合!!”

楊彪也是有些憤怒,說道:“劉公之所爲,乃是爲了教化百姓,爾等不可多言!!”

聽到楊彪如此堅持,他們也就不再開口相勸了。

次日,楊彪果真發令各地,要各地的太守們前來,來聽劉備講經學,看到楊彪真的因這講學之事,在這正值忙碌的時日裡,將各地的太守們紛紛叫來,劉備心裡卻沒有半點謀劃成功的欣喜,他心裡更多的還是茫然,接連幾日,楊彪帶着劉備,前後拜訪了襄陽幾個所謂的經學世家,劉備也看到了這裡的情況,耕田萬頃,奴僕數千的經學世家,好一個經學傳家啊!!

縱孔聖人一生都在爲授道而四處奔波,家無餘產,再看看這些人,治經治的那是一個好啊,治的百姓們失去耕地,只能變成他們的奴僕乃至佃戶,治的新政在這都變了味,這是巴不得讓窮苦百姓替他們將自己要上繳稅賦都一併交了啊,廟堂裡給與的耕牛,如今都聚集在這些大族的耕地上,不急不慢的勞作着,而百姓們則是眼巴巴的等候着,只希望他們能快些用完。

在道路兩邊,劉備看着耕地裡裸着上身的漢子,他們揹負着耕梨,在泥土裡一步一步的前進着,肩膀早已被勒的變形,額頭上的汗水與眼淚融合在一起,掉落這大地之上,當楊彪等衆人指着耕地上的農夫們,誇讚着自己的勸科農桑之功的時候,劉備笑的非常的開心,他咧嘴笑着,露出白森森的牙齒。

不久之後,各地的太守也紛紛趕到,親自前來拜見劉備,劉備在接待他們的時候,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笑着誇讚道:“諸君乘牛車前來,可見是個鼓勵牧牛,重視農桑的..很好...”,他作爲司農,農桑反而是他的主職,得到司農的如此誇讚,這些太守們也很是開心,楊彪拉着衆人,便請劉備上位,讓他講述經學來。

劉備坐在上位,看着衆人,緩緩開口,講述經學。

聽着劉備講學,也不知是真還是假,這些太守們,大喜的有,深思的有,甚至連癲狂的也有,劉備的臉上,始終都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他很清楚的感覺到了,世態的改變,每一個時代,都有他本身的一種氛圍,孝桓時期,士子們大多暴躁,他們整日不是怒斥閹豎就是公然詆譭廟堂的政策,這個時代的士子們,雖看起來有些憤世嫉俗,可他們都是迫切的想要改變那種頹廢之勢。

而到了建寧年,又有了新的變局,實幹成風,在孝康皇帝的帶動下,士子們漸漸不再聚而論道,而是都在各地施展自己的抱負,來證明自己的學識,這個時代的士子,又最是高傲,有着一種別樣的傲氣。

而到了如今,或是這太平盛世的影響,衆人都不愛做實事了,他們能夠爲這經學表現的如此癲狂,絲毫不理會他人的看法,以此爲自己的獨特之處....劉備並不喜歡這樣的風氣,尤其是荊州的這種風氣。

就這樣,這些太守們在楊彪的府邸裡,待了整整七八日,都不曾離開,聽得可謂是如癡如醉。

這一日,已是深夜,劉備正在與楊彪辯論着經學,門外忽傳來喧譁之聲。

衆人大怒,紛紛起身,將手放在了腰間的劍柄之上。

劉備笑而不語,楊彪有些憤怒的問道:“門外何人,擾我雅興??”

不等奴僕上前,在夜色裡,忽然衝進來了百餘人,將整個前院紛紛包圍住,他們高舉手裡的黃弩,對準了場中的太守以及諸多官吏,衆人驚懼,紛紛大呼有賊,他們正叫着,有一人從士卒們之中走了出來,看着衆人,說道:“不必再叫了...我非賊,諸君爲賊也!”

“你是何人??何敢冒犯?”

“吾乃太子率更令滿寵,還望諸君解下佩劍,與我前往雒陽!”滿寵肅穆的看着他們,高聲說道,聽到不是繡衣使者,他們鬆了一口氣,太子率更令??千石??呵,滿寵?未曾聽聞!!

頓時,有人大罵道:“吾等有何罪?要與你前往雒陽?你可有天子詔令??何況,你也無權抓捕吾等!!!”

聽到此人的言語,劉備忽開口道:“不,他有...”

劉備這麼一開口,衆人大驚,看着面前的劉備,瞪大了雙眼,說不出話來,楊彪亦然如此,他看着劉備,疑惑的問道:“玄德,這究竟是..這....”,劉備冷笑着,推開了面前的幾人,走到了士卒們的周圍,沒有理會他們,反而是看着滿寵,問道:“那些蛀蟲如何?”

“他們違令不尊,襲擊官吏,我以奉漢律,將他們全部斬殺。”

滿寵認真的說着,劉備卻是渾身一顫,他雖想過會是這樣的結果,可他還是被滿寵所嚇到了,他又問道:“死了多少人?”

“五千三百四十八人...”

劉備臉龐抽了抽,看着面前的諸多官吏,冷着臉,說道:“請諸君解下佩劍!”

“好你這個賊子!!竟想要陷害吾等??”

“未有天子詔令!!吾等絕不解劍!!”

“來,爾等只管動手,吾等並不懼怕!!!”

劉備沒有再言語,滿寵卻在一旁開口了。

“解下佩劍!”

迴應他的依舊是官吏們的謾罵。

“解下佩劍!”

滿寵又說了一次,看到衆人依舊在謾罵,他並不在意。

他擡起了手,說道:“黃弩手!!”

頓時,十幾臺黃弩指向了官吏們,在這一刻,官吏們住口,茫然的看着滿寵,瞪大了雙眼。

“射!!!”

第0386章 劍指夷國第0754章 朕之節信第0619章 暴躁袁紹第0307章 司空病重第0413章 建寧殘臣第0083章 設門子學第0128章 猛將驍勇第0234章 蓬萊仙島第0765章 天子知己第0313章 能臣賈詡第0295章 冀州大禍第0939章 大駕將崩第0964章 仲長之念第0728章 司徒日常第0818章 經商大道終於到家了,請假一天。第0582章 莫惹天子第0489章 罷免曹操第0047章 犒勞三軍第0913章 暗子發動第0048章 二竇之爭第0908章 吾名袁耀第0707章 恭送留侯第0103章 學子治農第0873章 刑府定奪第0614章 婚配之事第0380章 公羊不孤第0111章 掌控廟堂第0633章 這般手段第0019章 如此年幼第0661章 司馬之謀第0016章 何休論宦第0341章 公羊太子第0281章 張溫回朝第0311章 東西貿易第0910章 束縛太子第0500章 太尉到來第0481章 劉備入朝第0268章 三韓戰略第0701章 三公鼎立第0303章 通商諸事第0785章 司徒千古第0584章 華雄賑災第0452章 路中悍鬼第0187章 養廉之金第0889章 建功立業第0109章 豪強謀逆第0212章 名臣周昌第0916章 如此君王第0916章 如此君王第0863章 唯我強漢第0720章 陛下仁慈第0472章 動盪之年第0965章 滅亡與內第0600章 欺壓東宮第0423章 熹平聖君第0776章 初次朝議第0045章 以儆效尤第0868章 因君之忠第0648章 車與馬伕第0055章 黨人之殤第0450章 拜師袁術第0437章 悍卒六人第0281章 張溫回朝第0087章 吃魚者說第0453章 陛下心仁第0370章 西涼三儒第0018章 士子公敵第0487章 治世英雄第0324章 良善之人第0150章 張奐人頭第0980章 爲何如此第0626章 安息之殤第0005章 董氏教子第0077章 咆哮廟堂第0355章 爲國取士第0795章 臣想回家第0238章 袁術被錮第0097章 逼殺義士第0024章 忠誠家奴第0769章 白馬已逝第0765章 天子知己第0893章 願降南軍第0684章 免費勞力第0757章 太尉驚恐第0642章 塞外輿圖第0153章 段熲進軍第0050章 竇武出手第0794章 大漢錢莊第0618章 劉巴面聖祝《撿到一本三國志》一歲生日快樂。第0408章 驍勇初戰第0867章 皆因天書第0747章 不殺之恩第0564章 熹平連弩第0814章 其樂融融第0059章 竇武出殯第0464章 仁廟之孫第0782章 袁家子耀第0227章 嚇唬袁家
第0386章 劍指夷國第0754章 朕之節信第0619章 暴躁袁紹第0307章 司空病重第0413章 建寧殘臣第0083章 設門子學第0128章 猛將驍勇第0234章 蓬萊仙島第0765章 天子知己第0313章 能臣賈詡第0295章 冀州大禍第0939章 大駕將崩第0964章 仲長之念第0728章 司徒日常第0818章 經商大道終於到家了,請假一天。第0582章 莫惹天子第0489章 罷免曹操第0047章 犒勞三軍第0913章 暗子發動第0048章 二竇之爭第0908章 吾名袁耀第0707章 恭送留侯第0103章 學子治農第0873章 刑府定奪第0614章 婚配之事第0380章 公羊不孤第0111章 掌控廟堂第0633章 這般手段第0019章 如此年幼第0661章 司馬之謀第0016章 何休論宦第0341章 公羊太子第0281章 張溫回朝第0311章 東西貿易第0910章 束縛太子第0500章 太尉到來第0481章 劉備入朝第0268章 三韓戰略第0701章 三公鼎立第0303章 通商諸事第0785章 司徒千古第0584章 華雄賑災第0452章 路中悍鬼第0187章 養廉之金第0889章 建功立業第0109章 豪強謀逆第0212章 名臣周昌第0916章 如此君王第0916章 如此君王第0863章 唯我強漢第0720章 陛下仁慈第0472章 動盪之年第0965章 滅亡與內第0600章 欺壓東宮第0423章 熹平聖君第0776章 初次朝議第0045章 以儆效尤第0868章 因君之忠第0648章 車與馬伕第0055章 黨人之殤第0450章 拜師袁術第0437章 悍卒六人第0281章 張溫回朝第0087章 吃魚者說第0453章 陛下心仁第0370章 西涼三儒第0018章 士子公敵第0487章 治世英雄第0324章 良善之人第0150章 張奐人頭第0980章 爲何如此第0626章 安息之殤第0005章 董氏教子第0077章 咆哮廟堂第0355章 爲國取士第0795章 臣想回家第0238章 袁術被錮第0097章 逼殺義士第0024章 忠誠家奴第0769章 白馬已逝第0765章 天子知己第0893章 願降南軍第0684章 免費勞力第0757章 太尉驚恐第0642章 塞外輿圖第0153章 段熲進軍第0050章 竇武出手第0794章 大漢錢莊第0618章 劉巴面聖祝《撿到一本三國志》一歲生日快樂。第0408章 驍勇初戰第0867章 皆因天書第0747章 不殺之恩第0564章 熹平連弩第0814章 其樂融融第0059章 竇武出殯第0464章 仁廟之孫第0782章 袁家子耀第0227章 嚇唬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