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7章 粉身碎骨

天紀六年,春

劉衢依舊在做着自己的事情,還是不理會政務,不過,似乎諸葛令公早就料到這一幕,在他逝世之後,廟堂之政務也是正常德運行,並沒有因爲他的逝世,因爲天子的怠慢而遭受挫折,侍中臺大臣們依舊在商談着國家大事,在這個時候,衆人才隱約明白諸葛令公的想法,尤其是他關於退休的那個想法。

若是沒有這項制度,或許在他逝世之後,尚書檯沒有什麼權力的時候,龐統會想盡辦法來獲得更大的權力,用以施行自己的那一套政策,廟堂之內還沒有人能夠與他抵抗,可是有這退休制度,龐統今年秋季便要離開自己的位置,告老還鄉,這讓龐統也沒有心思去想什麼施行新策。

他倒是想培養幾個繼承人,奈何,大漢最爲優秀的那一股年輕人,似乎都早早被諸葛亮與劉懿握在了手中,他完全沒有插手的機會,仲長統同樣也是面臨着這樣的困境,故而,兩人也常常會去太學,門子學,就是想要看看有沒有足以繼承自己之抱負的年輕人,很可惜,尋找了這麼久,他們也沒有找到。

坐在議事殿內,三令分別坐在上位,龐統緩緩開口說道:“文化府之諸事,今年正式運行,已與十六座縣城設立印刷處,民間也自發的出現了六所印刷處,他們今年所審覈出的書本,各位也可以看看,的確是有非凡之處,除卻經典之外,民間多有故事書籍流傳...袁僕射...”,龐統說着,看向了一旁的袁耀。

袁耀站起身來,認真的說道:“按着書籍的不同類型,文化府將其分爲經典,所謂經典,便是儒典釋義,又有史,如太史公之史記,有書,爲民間流通之通俗書籍,有普,乃是農桑刑法匠藝醫術之解釋,爲普民之教化,有詩,此不必多加解釋,有曲,以傳唱者,又將以民間扮演之法爲戲....”

羣臣認真的聽着,從孝康皇帝開始,大漢在農桑之業,冶煉之業,乃至是在商賈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如今的大漢,耕地無數,從寧州的塞外到貴霜的沃土,處處都是大漢的耕地,甚至,經過了優秀的耕具更新,耕牛的增加推廣,新型種植物的出現,使得大漢如今的農桑實力遠超過去。

如今一個冀州所出產的糧食,都足以與建寧時期的產糧相提並論,這就已經能看出大漢農桑實力有多麼可怕,如今的農桑,還是在不斷的提升,主要還是通過水利工程,各地的官吏們想要獲得政績,就必須要做出些事情來,修建水利,也就成爲了官吏們最爲熱衷的,故而農桑之事羣臣還不必太上心。

至於冶煉技術,在馬子之後,瞬間崛起,新的冶煉技術,不斷出現的工廠,加上日益增加的對鐵質兵器與農具的需求,使得大漢的產鐵也是在飛速的上漲,最後的商業,那就不必多說了,從貴霜的西部外貿道路,在海岸的海外貿易之路,乃至國內對商賈們寬鬆的對待方式,大漢的實力已經是達到了一個頂峰的。

在這種情況下,羣臣的精力也就放在了官學與教化的事情上,官學經歷了這些年的發展,做的已經很不錯,只是這文治教化,如今卻還在起點,尚未能取得太多的成就,不過,當今天子,對於大漢文化的發展,卻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天子貪玩,他總是在各地玩耍,喜歡看那些戲,喜歡讀那些通俗之書,喜歡騎馬射箭,劍術比賽。

這些自然是帶動了大漢本身文化的發展,各地出現了文武文化活躍的情況,羣臣頭一次感受到了來自天子的助力,即使如此,這文治教化之事,也是廟堂之重,是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的。

“若是可以舉辦幾次如大典那般的活動,也是極佳,不過,最好還是不要每次都要衆人來雒陽慶祝,最好能定爲民俗的方式,若定個時日爲縱馬日,這一日,讓大漢百姓們休歇一日,可以騎乘駿馬,縱橫各地,也可以定下讀書日...”,年輕的袁耀,面對羣臣,並沒有任何的膽怯。

甚至,在師君離去之後,這個原先毛躁的年輕人,忽然在一天之內就成長了起來,面色平靜,無論談論什麼事,都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像極了諸葛令公,格外的有說服力,廟堂內的老臣,對於袁耀這些看起來荒誕的提議,是不屑一顧的,但是,老臣們如今已經不多了,廟堂裡更多的都是如袁耀這樣的年輕人。

大多都是四十歲上下的年輕,這個年紀在廟堂裡自然算是年輕的。

這些人還是比較能夠接受這樣的提議的,袁耀說完了這些,方纔看向了龐統,等待龐統的裁決,龐統看了看一旁的袁席,問道:“袁令公以爲如何?”

聽到他的詢問,衆人一愣,唉,誰也沒有想到,那個天下爲冠的大世家,在經歷了十幾年的沒落之後,竟再一次成爲了第一世家,在議事殿內,他們佔據了三個名額,尚書令袁席,文化府僕射袁耀,直指繡衣袁尚,六世三公啊,而更加恐怖的是,袁耀這個年紀,已經能坐在這裡與他們商談事務。

若是所料不差,在十幾年之後,他必定是能接替三令的,到那個時候...羣臣心裡頓時就有些複雜,也有人不懷好意的看了看曹衝等人,在廟堂內,不算劉氏,有着四大家族,其中袁家第一,曹家僅在其後,曹氏五虎啊,也是不容小覷的,之後便是諸葛家,雙子閃耀,爵位極高,最後一個便是孫家。

不過,孫家隱約有些沒落,孫策已經告老還鄉,孫權也不知能否坐上那三令之位,其餘几子....也沒有什麼長進,還是在地方兩千石的位置上徘徊,遲遲不能朝前一步。

聽到龐統的詢問,袁席認真的思索了起來,他做事還算是公正,從不會因袁耀與自己的關係而有偏袒,他說道:“只要不會耽誤農時,不要影響正常的秩序,這是可行的,要培養百姓的膽魄,還要讓他們多讀書,這都是完全可行的。”,他說完,其餘幾個大臣商談了許久,最後方纔進行總體的表決。

袁耀笑着走出了議事殿,毫無疑問,他的提議已經通過了表決,諸葛恪跟在他的身後,如今的袁耀,雖爲袁家之人,可還是算在諸葛一黨之中的,諸葛這一派,不可謂不強,有着劉巴,鄧艾,馬均,袁耀,曹植,諸葛恪等人,無論是老臣,還是在年輕力量上,對其他勢力都可以做到碾壓,只有一個問題,他們如今卻沒有一個共同的首領。

若是以袁耀爲首,那劉巴,鄧艾,馬均這些人,難道也要以他爲首麼?這顯然是不可行的,在老臣之中,馬均威望最高,可他如今算是半告老狀態,沒有官身,只是負責督察工府,這就讓這一派很是尷尬,諸葛恪跟在袁耀的身邊,諸葛恪與諸葛瞻都是願意以袁耀爲首的。

“袁君...”

諸葛恪開口叫道。

“嗯?元遜?”,袁耀沒有注意到諸葛恪一直跟在自己的身後,也是被嚇了一跳,諸葛恪走到了他的身邊,面色有些凝重,他說道:“當今的廟堂,真是遠不如從前。”

“你這是何意?”

“要我來說,就該由袁君來擔任尚書令,由鄧君擔任侍中令,劉僕射來擔任中書令!”,諸葛恪說着,臉上隱約有些惱怒,“整個廟堂都停滯了下來,自從叔父逝世之後,他們就失去了幹勁,沒有人再願意繼續拼搏了,叔父曾說,無功便是過,他們如今所爲,實在是對不起大漢,對不起陛下!”

諸葛恪狂熱的看着袁耀,認真的說道:“我知袁君是唯一繼承了叔父之才能的大賢,若是兄長不棄,我願跟隨兄長,擔任三令,繼續叔父的諸多政策,在大漢全部地方修建運河,讓馳道全部翻新,在所有的塞外種滿糧食!不像現在這般,羣臣怠慢,光是一個教化的事情,就要商談兩個時辰!!”

袁耀有些被嚇到了,看着諸葛恪,他沉默了片刻,方纔說道:“元遜,我明白你的想法,可是,這樣的事情,也只有師君可以做到,我們若是效仿,定是摔得粉身碎骨...”

“總要有人去嘗試啊,難道我們這一代,就無法繼承叔父之遺志麼?!”,諸葛恪驚訝的問道。

袁耀停下了腳步,“那你打算怎麼辦?”

“龐統年邁,袁席不堪,陛下對我們諸葛一派,卻是格外的寵愛,在龐統離開之後,我準備去覲見天子,讓鄧君接替龐統的位置,再通過侍中臺大會,彈劾袁席的不作爲,上奏天子,讓兄長你來擔任尚書令!到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繼續叔父的諸多大策!大漢天下,需要叔父的繼承者,需要不斷的開擴發展!固步自封,便是滅亡!”

袁耀呆愣了許久,方纔溫和的說道:“元遜,我很理解你,但是,你現在還年輕,想法卻是有些激進,我們擔任那個位置,未必就比如今的令公要做的更好,治大國,最不能的便是冒失,何況,你這樣做,這是...會引起忌憚的...你以後便會明白了..”,他說着,拍了拍諸葛恪的肩膀。

諸葛恪盯着袁耀的雙眼,最後低下了頭,“兄長說的對。”

“你也別急,遲早有一天,我們會一同治理大漢,大漢會變得更加強盛!百姓會更加的富裕!”,袁耀說着,轉身離開了此處。

諸葛恪站在原地,久久都不曾移步,忽然間,他擡起了頭,雙眼赤紅。

“叔父...哪怕粉身碎骨...我也不會讓這些庸才來踐踏你的成就....”

第0370章 西涼三儒第0724章 雙子歸京第0388章 百萬生口第0270章 三韓終平第0568章 皇甫義真第0652章 國相杜微第0490章 劉默之信第0715章 廣告之祖第0393章 天子後手第0439章 漢使慣例第0760章 劉備驚恐第0474章 解決之法第0112章 牧牛大策第0643章 延康元年第0272章 太子之師第0475章 雄心壯志第0359章 奸賊密謀第0504章 南軍虎將第0351章 黃忠兇猛第0710章 熹平六子第0071章 朝中十賊第0982章 操之過急第0013章 何休之念第0316章 王符之過第0830章 禮法之爭第0923章 信朕者活第0256章 文士呂布第0015章 費亭侯騰第0379章 公羊暴躁第0580章 陳留世子第0810章 公羊之爭第0675章 皇弟劉懿第0694章 建寧之臣第0133章 袁家子逢第0554章 刺史沮授第0955章 另一張臉第0315章 建寧大帝第0323章 王符大德第0629章 請食此魚第0217章 解瀆詭事第0640章 熹平老臣第0728章 司徒日常第0870章 帝師之過第0160章 大才張詡第0334章 泱泱大漢第0652章 國相杜微第0828章 衆人至雒第0883章 安排後事第0951章 最強軍旅第0782章 袁家子耀第0225章 三世之仇第0498章 賈詡之謀第0718章 蕭何落淚第0731章 祖孫四代第0846章 雙子之合第0556章 袁術贈書第0907章 寶馬金鞍第0305章 財神聞人第0934章 悲痛欲絕第0194章 擴建雒陽(二更)第0058章 張奐收心第0364章 荀彧之策第0347章 聞人附體第0602章 治世名臣第0143章 皇長子辯第0075章 陛下仁慈第0740章 酒送知己第0570章 將軍饒命第0109章 豪強謀逆第0527章 董卓驚懼第0113章 吝嗇司空第0909章 雙龍齊出漢志王符列傳第0738章 能馭黃龍第0372章 中郎來訪第0682章 華雄之策第0647章 延康運河第0014章 爲君之道第0472章 動盪之年第0917章 老將落淚第0600章 欺壓東宮第0029章 賊人何來第0694章 建寧之臣第0534章 神醫華佗第0108章 遷民關西第0034章 大行皇帝第0935章 三世同堂第0365章 兇悍董卓第0350章 大漢之傲第0100章 就寢掖庭第0584章 華雄賑災第0138章 初爲人父第0112章 牧牛大策第0689章 吾甚難矣第0292章 劍師王越第0335章 哀哉王公第0151章 何不棄之第0449章 三代公羊第0145章 建寧書成第0027章 酷吏陽球
第0370章 西涼三儒第0724章 雙子歸京第0388章 百萬生口第0270章 三韓終平第0568章 皇甫義真第0652章 國相杜微第0490章 劉默之信第0715章 廣告之祖第0393章 天子後手第0439章 漢使慣例第0760章 劉備驚恐第0474章 解決之法第0112章 牧牛大策第0643章 延康元年第0272章 太子之師第0475章 雄心壯志第0359章 奸賊密謀第0504章 南軍虎將第0351章 黃忠兇猛第0710章 熹平六子第0071章 朝中十賊第0982章 操之過急第0013章 何休之念第0316章 王符之過第0830章 禮法之爭第0923章 信朕者活第0256章 文士呂布第0015章 費亭侯騰第0379章 公羊暴躁第0580章 陳留世子第0810章 公羊之爭第0675章 皇弟劉懿第0694章 建寧之臣第0133章 袁家子逢第0554章 刺史沮授第0955章 另一張臉第0315章 建寧大帝第0323章 王符大德第0629章 請食此魚第0217章 解瀆詭事第0640章 熹平老臣第0728章 司徒日常第0870章 帝師之過第0160章 大才張詡第0334章 泱泱大漢第0652章 國相杜微第0828章 衆人至雒第0883章 安排後事第0951章 最強軍旅第0782章 袁家子耀第0225章 三世之仇第0498章 賈詡之謀第0718章 蕭何落淚第0731章 祖孫四代第0846章 雙子之合第0556章 袁術贈書第0907章 寶馬金鞍第0305章 財神聞人第0934章 悲痛欲絕第0194章 擴建雒陽(二更)第0058章 張奐收心第0364章 荀彧之策第0347章 聞人附體第0602章 治世名臣第0143章 皇長子辯第0075章 陛下仁慈第0740章 酒送知己第0570章 將軍饒命第0109章 豪強謀逆第0527章 董卓驚懼第0113章 吝嗇司空第0909章 雙龍齊出漢志王符列傳第0738章 能馭黃龍第0372章 中郎來訪第0682章 華雄之策第0647章 延康運河第0014章 爲君之道第0472章 動盪之年第0917章 老將落淚第0600章 欺壓東宮第0029章 賊人何來第0694章 建寧之臣第0534章 神醫華佗第0108章 遷民關西第0034章 大行皇帝第0935章 三世同堂第0365章 兇悍董卓第0350章 大漢之傲第0100章 就寢掖庭第0584章 華雄賑災第0138章 初爲人父第0112章 牧牛大策第0689章 吾甚難矣第0292章 劍師王越第0335章 哀哉王公第0151章 何不棄之第0449章 三代公羊第0145章 建寧書成第0027章 酷吏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