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河西決戰(二)

河西首場決戰的大勝並沒有給秦城帶來太多的興奮之感,大戰結束之後,注視着滿地屍骸在夕陽下散發着死亡和解脫的氣息,還有正在清理戰場的軍士,秦城心中有着出奇的平靜。

六天輾轉奔襲五個部落,如今又恰逢大戰落幕,秦城卻沒有打算讓驃騎軍衆將士立即休整,而是在短暫的歇息之後,就令主力集結,準備繼續出發。

“往前不過百十里,便是盧侯王的王庭,那裡有美味的酒、有熱騰的肉、有舒服的大帳!”秦城提着馬鞭的手指向前方,夜幕之下衆將士並不能看清他的身影,但是秦城戰後依舊渾厚鏗鏘的聲音卻讓很多軍士都聽得清清楚楚,“盧侯王的軍隊主力已經被我們盡數殲滅,再奔行一陣,你們就能享受到出征以來的第一頓熱飯,喝到出征以來的第一口熱水,睡到出征以來的第一張暖牀!”

最後,秦城下令:“驃騎軍,向前!”

大戰未歇的驃騎軍主力將士,聽到號令,發出陣陣整齊的大吼。隨着號角聲的響起,大軍遂再次奔涌出去。

駐守在盧侯王王庭的盧侯王王子,已經從潰兵嘴中得知了其父大軍戰敗的消息,本來還一心想着報仇的他,在聽到驃騎軍大軍向王庭奔襲而來時,當場就嚇得跌到在地,隨後急忙帶着部分親軍和王庭貴族遠遁而去。

所以當驃騎軍到達盧侯王王庭,準備血戰一場之後再作休整時,王庭中已經沒有一個敢戰之兵,來不及跑的軍士在驃騎軍大軍到來時,也都放下了他們的長刀,俯下了他們的身軀,甘願成爲驃騎軍的奴隸。

“大軍紮營,十里之外佈置遊騎!”奔至王帳前,看到通明的火光下匍匐在地的一衆匈奴軍民,秦城讓傳令兵傳令,“讓樂毅分兵看守戰俘,大軍輪班值守!”

“佈置臨時醫館,安置受傷軍士!”

大軍安頓下來之後,秦城徵用了盧侯王的王帳作爲中軍大帳,讓王二擺開軍事輿圖,叫來情報隊的張大,以及軍中高級將領樂毅、冉閔、秦慶之等人,召開軍事會議。

“經皋蘭山再往西,便是祁連山,祁連山再往北,便是焉支山。”秦城指着輿圖上標準的方位對衆人說道,“祁連山山麓,駐紮了匈奴七個部落的王庭,彼此之前相距並不遠。而焉支山往南兩百里,便是渾邪王、休屠王的王庭。河西之地的大致局勢就是如此。”

說罷,秦城環視着衆將又道:“經過幾日征戰,除卻傷亡人數,軍中還能長途奔襲的將士尚有一萬八千餘人。另,在我等掃清沿路匈奴部落,吸引了匈奴部族注意的時候,山甲已經率領六千重甲一路疾行,現今已經繞到了祁連山西南一帶,正在河朔屯軍兩千騎兵的護衛下,向祁連山疾行。”

重騎行軍,爲防止匈奴騎兵萬一出現的騷擾,秦城在離開河朔的時候,特意囑咐張騫和伊雪兒要撥騎兵隨行護衛。

畢竟,要是匈奴騎兵仗着馬速比重騎快展開游擊戰,重騎將面臨相當被動的局面。

河西草場肥沃,又是新建邊郡,騎兵數量並不少,而這回率領河西屯軍兩千騎兵護衛重騎的主將,便是張騫本人。

去年在河西大敗,張騫也知自身之過,秦城在離開河朔時,張騫跟秦城商議過,此番行軍務必要親自領軍,秦城權衡利弊,倒也沒有拒絕。

“根據南宮商的情報,祁連山的匈奴大軍不下五萬之數,明日,我大軍再次出發,向西奔行,力爭三日之內到達祁連山山麓,與重騎匯合,一口吃下這些匈奴騎兵!”秦城公佈了接下來的作戰計劃,然後問衆將:“諸位將軍若是有什麼意見,不妨說出來,我等早些議事完畢,也好去歇息。”

“兩萬五吃下五萬,這樣的仗末將喜歡!”冉閔笑着說道,戰意濃厚。

“今日白天大戰,我驃騎軍勇士以傷亡五千的代價,便斬首了兩萬——這還是在沒有重騎的情況下,待有了重騎,兩萬五吃他五萬,末將還怕填不飽大夥兒的肚子!”李敢也放豪言說道。

“填不飽沒問題,河西有的是匈奴騎兵給你填!若是河西不夠,還有大漠匈奴單于王庭。”秦城說道,忽然想到在自己熟悉的那段歷史中,霍去病率一萬敢戰之師,在經歷和驃騎軍差不多的戰鬥之後,與盧侯王和折蘭王硬戰,硬是拼着傷亡六千多人的代價,斬首近萬。如此對比,秦城覺得自己率領兩萬多驃騎軍精騎,以五千人的代價斬首兩萬,實在是沒什麼可誇耀的地方。

“祁連山大戰之後,再如何?”樂毅最後開口,卻問了一個頗具遠見的問題。

秦城微微一笑,“若祁連山得勝,便能再接着勝!”

“得令!”衆將聞言都明白了秦城意思,俱是抱拳應道。

“若是沒有其他問題,今日軍議便到這裡。”秦城道,“諸位將軍下去之後,將受傷軍士挑出來安置,再將各部餘下的軍士進行戰時什伍整合!”

“諾!”

三日之後,祁連山山麓。

秦城率領的輕騎大軍與山甲率領的山甲重騎大軍順利匯合,同時還有張騫率領的朔方郡兩千騎兵。

一萬八千輕騎,六千重騎,外加兩千朔方郡騎兵,合計兩萬六千之數。

“一路上並沒有受到大規模匈奴騎兵的騷擾,有小股騎兵也盡爲我等斬殺。”山甲向秦城彙報情況的時候說道。

秦城點頭,然後向張騫說道:“辛苦了。”

“大將軍能讓我參加這場大戰,已經是極給我面子了,我何談什麼辛苦?”張騫回禮道。

“既然如此,我等也無需在此久留,大軍出發!”秦城道,“朔方郡騎兵便隨輕騎一起行動。”

“多謝大將軍!”張騫神色激動道。

以驃騎軍爲主力的兩萬六千大軍出發之後,一路奔襲,以重騎爲尖刀,輕騎爲兩翼,對祁連山山麓的匈奴部落展開了如之前一般的突襲。

在最開始的六日裡,大軍攻破三個匈奴部族,斬首數千。

到了第七日,在大軍突襲第四個匈奴王庭的時候,卻迎來了祁連山剩餘四個部落的匈奴聯軍。

秦城出征河西以來的第二次決戰,便在祁連山山麓正式展開。兩萬多漢軍,與匈奴四王聯軍近四萬人,再次展開了硬碰硬的大決戰。

只不過,這回的大決戰,比之先前驃騎軍與盧侯王與折蘭王的決戰,就要乏味得多。

重騎在前,兵鋒所向,無不披靡!

在上谷郡和在北軍,驃騎軍的重騎的人數雖然沒有變化,但軍備卻要精良了不少。

郡兵和中央軍,待遇自然不一樣。

而且,重騎軍士的可選範圍也大了許多,這也就使得重騎的的軍士個人素質也提升了一大截!

如此自然帶來了戰力的進一步飆升,即便是面對十倍於己的匈奴大軍,重騎也渾然不懼,更別說只是四萬匈奴聯軍了。

驃騎軍的重騎,已經成了漢匈戰場上最耀眼的戰兵!

只不過,河西大戰,也是驃騎營重騎最後一次在漢匈戰場上光耀史冊。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以驃騎軍爲主力的漢軍,在祁連山的大戰,其戰報隨後被火速送到了劉徹手裡。

“斬敵三萬餘人,俘虜匈奴王爺七人以及匈奴大小閼氏、匈奴王子四十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共計五十二人!”傳說劉徹在看到秦城送回的戰報上的這段描述之後,激動不已,還沒來得及看下來,便當場詔令再益封秦城食邑三千戶。

秦城的戰報上還寫到:“祁連山大決戰結束之時,匈奴渾邪王、休屠王率軍兩萬前來馳援,卻在看到我大軍軍威之後,佇立在十里之外不敢再前行半步,終在我大軍的威逼下倉皇逃竄,是爲不戰而潰!”

而當劉徹看到這裡的時候,更是情難自禁,便再次下詔,再益封秦城食邑五百戶!

然而,秦城當時在寫這份戰報時所不知道的是,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在回到王庭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部族遷徙,想要越過焉支山去焉支山以北,離開河西暫避兵禍,而後再向伊稚斜求援。

直到兩日後,在和從朔方郡率領一萬精騎千里趕來的衛青匯合時,秦城才知道渾邪王、休屠王已經打算不戰而逃。

是日,衛青領從大漠得勝而回的勝利之師中抽調的一萬精騎,千里奔行,繞行到焉支山,恰好遭遇了準備遷徙避禍的休屠王、渾邪王和其所部民衆六萬餘人。

遭遇時雙方俱是意外,倉促之下,雙方戰兵展開搏殺。

激鬥正酣時,秦城率軍追至!

於是,秦城和衛青這兩位大漢的左右大將軍,一前一後,對這羣匈奴展開了合力夾擊!

大戰持續的時間並不長,渾邪王和休屠王戰敗!攜帶部族民衆的兩位匈奴王,被迫率衆向秦城和衛青投降!

此戰之後,河西再無匈奴戰兵!

曾經在漢王朝頭上爲所欲爲、使漢朝人家破人亡無數的匈奴終於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漢軍自去年收復河朔之後,時隔一年,收復河西!

漢王朝的版圖上,從此多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併入大漢!

而秦城和衛青在焉支山南接受的匈奴渾邪王、休屠王受降,也成爲華夏曆史上第一次面對外虜的受降,不但爲飽受匈奴侵擾之苦百年的漢朝人揚眉吐氣,更從此使漢朝人有了身爲強者的信心!

而驃騎軍在河西三次大決戰中的完勝,不僅讓驃騎軍天下至銳的名聲響徹東方諸國,也讓秦城戰神的稱號傳遍天下,從此讓匈奴聞風喪膽!

第322章 四方互盟第19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08章 廟算多者勝第481章 衛青北上第41章 衛青勘營第71章 越過長城第112章 這是一個怎樣的江湖?第58章 螳螂捕蟬第160章 其實我也有!第261章 好說好說第398章 元朔四年(一)第203章 東風第270章 或者生,或者死第279章 放一把大火,換一份安寧第406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五)第477章 狼子野心第88章 英雄的時代第211章 討債第133章 破營第9章 三刀奪魁第22章 回城第313章 不得不風流第303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二)第386章 小渠水潺潺(一)第383章 趕你出長安第303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二)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190章 驃騎營,向前!第19章 斬殺左骨都侯第343章 風雲卷高闕第436章 將軍不老,鮮血染長刀第136章 那一塊,定格的軍陣第225章 豆蔻年華人不識第333章 公主骨牌第41章 衛青勘營第164章 戾氣第155章 密談第156章 殺意第272章 江湖奈何爲人臣第360章 好一條擋道的瘋狗第134章 衝出第52章 要的就是出頭鳥第475章 形勢迷離,將若之何?第351章 長刀舞紅袍(一)第215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422章 兩顆人頭第280章 百年大漢,一時罵名第80章 滅火第57章 黎民前夕第77章 兵行詭道第433章 重騎重弩,百支可退千軍第416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四)第371章 八仙過海(二)第478章 五萬鐵箭鏃,一支西行軍第141章 遭遇第221章 二十紗燈一曲琴第27章 千軍萬馬中,欲擒敵主將!第405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四)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448章 笑裡藏刀最殺人第121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78章 精銳第447章 長刀出鞘者死第311章 黑夜盡去,不見天明(二)第420章 血打落葉(二)第29章 我兒子還是很優秀的第455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三)第211章 討債第166章 夜會第88章 英雄的時代第383章 趕你出長安第191章 險象環生第10章 飛來一騎,鮮血透戰袍第400章 羣雄逐鹿,劍指西域(一)第465章 世事無常第379章 一動變風雲(三)第136章 那一塊,定格的軍陣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426章 漢皮一取,匈奴皮一掛第84章 一半騎兵?第441章 大將赴閩越第454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二)第413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一)第219章 任務第160章 其實我也有!第372章 八仙過海(三)第463章 數年心血,毀於一旦第10章 飛來一騎,鮮血透戰袍第171章 兩年磨劍,一朝飲血!第476章 五步第105章 上林苑,羽林軍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208章 他鄉遇故人第93章 彩頭第264章 大牢陰暗,高人自有風範第406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五)第33章 兄弟第137章 兩個人的決戰(一)第284章 烽火起閩越第366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五)
第322章 四方互盟第19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08章 廟算多者勝第481章 衛青北上第41章 衛青勘營第71章 越過長城第112章 這是一個怎樣的江湖?第58章 螳螂捕蟬第160章 其實我也有!第261章 好說好說第398章 元朔四年(一)第203章 東風第270章 或者生,或者死第279章 放一把大火,換一份安寧第406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五)第477章 狼子野心第88章 英雄的時代第211章 討債第133章 破營第9章 三刀奪魁第22章 回城第313章 不得不風流第303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二)第386章 小渠水潺潺(一)第383章 趕你出長安第303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二)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190章 驃騎營,向前!第19章 斬殺左骨都侯第343章 風雲卷高闕第436章 將軍不老,鮮血染長刀第136章 那一塊,定格的軍陣第225章 豆蔻年華人不識第333章 公主骨牌第41章 衛青勘營第164章 戾氣第155章 密談第156章 殺意第272章 江湖奈何爲人臣第360章 好一條擋道的瘋狗第134章 衝出第52章 要的就是出頭鳥第475章 形勢迷離,將若之何?第351章 長刀舞紅袍(一)第215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422章 兩顆人頭第280章 百年大漢,一時罵名第80章 滅火第57章 黎民前夕第77章 兵行詭道第433章 重騎重弩,百支可退千軍第416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四)第371章 八仙過海(二)第478章 五萬鐵箭鏃,一支西行軍第141章 遭遇第221章 二十紗燈一曲琴第27章 千軍萬馬中,欲擒敵主將!第405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四)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448章 笑裡藏刀最殺人第121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78章 精銳第447章 長刀出鞘者死第311章 黑夜盡去,不見天明(二)第420章 血打落葉(二)第29章 我兒子還是很優秀的第455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三)第211章 討債第166章 夜會第88章 英雄的時代第383章 趕你出長安第191章 險象環生第10章 飛來一騎,鮮血透戰袍第400章 羣雄逐鹿,劍指西域(一)第465章 世事無常第379章 一動變風雲(三)第136章 那一塊,定格的軍陣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426章 漢皮一取,匈奴皮一掛第84章 一半騎兵?第441章 大將赴閩越第454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二)第413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一)第219章 任務第160章 其實我也有!第372章 八仙過海(三)第463章 數年心血,毀於一旦第10章 飛來一騎,鮮血透戰袍第171章 兩年磨劍,一朝飲血!第476章 五步第105章 上林苑,羽林軍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208章 他鄉遇故人第93章 彩頭第264章 大牢陰暗,高人自有風範第406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五)第33章 兄弟第137章 兩個人的決戰(一)第284章 烽火起閩越第366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