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突發

李無鋒從來就沒有想到中原戰爭的爆發來得如此之快,連他在事後也不能不承認自己小看了司徒泰的決心以及對方捕捉戰機的能力,他選擇了一個西疆正好處於青黃不接的時候啓動戰爭*。

戰事爆發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焦點只有一個,那就是雲中府。雖然雲中已經成立了自治政府,但事實上這個自治政府幾乎就是西疆大都護府一手操縱下產生的。連續兩年的大旱加上普爾人的入侵,帝國的不抵抗政策,普爾人的瘋狂洗劫,使得雲中一府一下子成爲了人間煉獄,災荒夾雜着瘟疫席捲整個雲中府,使得雲中人口一下子銳減了四分之一以上,而求助帝國中央以及這個地區的實質統治者無望後,整個雲中已經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在這個時候西疆大量糧食接濟到位,加上西疆軍在北原大破普爾軍,使得無鋒在這個地區的的威信一下子上升到了一個空間的顛峰,這個原本是司徒泰在燕雲郡這個最堅固根據地的一角終於出現了塌陷,而這個塌陷現象一旦出現幾乎就是不可逆轉的,而且對燕雲郡其他幾府帶來的影響和衝擊也是不言而喻。

對於司徒泰來說,要想鞏固自己在北方的地盤,重新奪回雲中的控制權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放任這種明眼人都清楚內幕的所謂自治現象蔓延開來,只怕要不了多長時間,整個北方都有可能羣起效仿,唯有將這種苗頭徹底扼殺,而且還要以極其嚴厲和狠辣的手段給予處置,殺雞儆猴,只有這樣才能夠挽轉對自己一方越來越不利的局勢。此時的司徒泰已經意識到了時間越往後推移似乎對他越不利,帝國的媒體不斷捅出他以往的種種醜事,這對他本來就不好的聲譽更是沉重一擊,而無法在帝都取得絕對優勢的他一時間又不敢貿然在帝都發動政變,這樣無休止的等待下去也許最後的結局就是衰亡,他不能坐以待斃。

呂宋人在西面的種種動作並沒有瞞過司徒泰,他曾經對此抱有很大希望,但呂宋人的花招不但瞞過了西疆同樣也瞞過了司徒泰,閃電般的逆擊一口吞下了窮兵黷武的科米尼這種舉動讓司徒泰大感失望,而羅卑人的東征再一次燃起了司徒泰的希望之火,也給司徒泰創造了一個難得的良機。

司徒泰一直認爲李無鋒之所以沒有明確將雲中劃歸西疆代管是不想或者不敢在這種時候與自己撕破臉,當初達成的協定中也只有河朔和北原二郡十府而不包括雲中一府的託管協議,而自己統治整個燕雲郡也是不爭的事實,雲中自治政府在司徒泰眼中不過是一個不入流的把戲,雖然它背後有李無鋒的支持,但司徒泰已經鐵定心要收復雲中的控制權,哪怕是爲此與西疆一方發生衝突也在所不惜,何況他並不認爲現在與他同殿爲臣的李無鋒會因爲此事與自己爆發戰爭,畢竟李無鋒的西線還面臨羅卑人這個大麻煩。

其實早在司徒泰頻繁在北平與滄州一帶調動兵力時西疆就已經敏感的意識到了司徒泰可能會在北方有所動作,雖然無鋒並沒有給予坐鎮清河的卡馬波夫以任何指示,但老練的卡馬波夫還是早早就預作準備。他對於自己老上司胸懷天下yu望的瞭解甚至不比粱崇信和崔文秀淺多少,在西部局勢日益嚴峻之時無鋒仍然不願離開帝都牢牢守在中原就可見一斑,這種情況下,戰爭只是一個時間早晚問題,而戰事一旦爆發,那不可避免的就可能會在自己這一線展開,尤其是現在雙方都未曾駐紮軍隊的雲中更是爭奪的焦點。雖然對將自己麾下的第一師團調走有些遺憾,但想一想能夠爲秦王殿下擔當護衛親軍的責任,這無疑是一種任何榮譽都無法比擬的榮耀,連素來不可一世的第一軍團和第三軍團都沒能撈到這份功勞,卻被第五軍團搶了風頭,卡馬波夫心中也就踏實了許多。

針對北方軍隊在雲中府周圍的種種異動,蘇秦也代表西疆大都護府對《帝國新聞》發表談話,要求各方尊重現狀,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並表示西疆不會容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任何一種行爲,話語雖然隱諱含蓄,但語意卻是堅定明確,連剛剛完成登基大典的司徒元都立即派人約見李無鋒詢問蘇秦在對《帝國新聞》講的一番話究竟是什麼意思,無鋒卻是假意表示只是一種空泛的希望,並不針對任何人和任何勢力,但明眼人卻已經從這份報紙中的話語感受到了濃濃戰意釋放出來的殺氣。

接到軍情局轉來的種種關於司徒泰軍隊的異動情報時,卡馬波夫腦中那根弦立即繃緊了起來,他已經能夠嗅到自己最喜歡的那種戰火將起之前的味道,除了在第一時間命令自己手中的武裝力量加強準備外,他也立即與雲中府的自治政府取得了聯繫,讓他們自行組建的一個殘缺不全的警備師團加強戒備,尤其是針對府城防禦以及內部安全進行整肅,嚴防內部可能出現的內奸、倒戈和策反現象的發生,由於沒有接到來自秦王殿下可以進入雲中的指令,卡馬波夫不得不有些遺憾的只能在雲中邊境一帶遊動,儘可能的熟悉地形,以保證一旦戰事爆發自己軍隊可以以最佳狀態最快速度殺入雲中。

щшш★тт kдn★℃O

卡馬波夫對於自己麾下隨時可以動用投入戰鬥的三個師團還是有相當把握的,他當然自己很有可能即將面對的是號稱司徒泰麾下一刀一槍中的槍――帝國第二軍團,其軍團長駱炳基雖然爲人低調不像帝國第一軍團軍團長楚太風那般張揚,但能夠和趙成懷、楚太風、劉平三人合稱司徒泰麾下軍界四天王,其能力可想而知,而帝國第二軍團的地位亦是與與西疆軍中第三軍團相仿,也是和第一軍團分庭抗禮的頭號王牌,而根據情報一直在雲中周圍活動的正是帝國第二軍團。

東方天邊已經隱隱泛起一絲灰白,一夜遊蕩的巡邏隊士兵們都有些疲乏了,胯下健馬似乎也理解到了主人的心情,腳步也疲沓下來,沿着小道緩步前進,這是一支典型的巡邏小隊,三十多匹騎兵戰士有些散亂的沿着一條荒野小徑策馬前行,兩旁半人深的雜草沾滿露珠,馬蹄踏過,打破了晨曦的寧靜。

他們是剛剛完成匯合的邊境巡邏隊,再等待即將到來接班的同僚,近一段時間以來來自周圍的軍事行動日益增多,讓這支新組建起來的警備部隊也不得不加大力度進行巡邏,處於兩大勢力夾縫中間,任何一方都可以輕而易舉將這片土地上的一切碾得粉碎,當然所有人都希望秦王殿下能夠儘早名正言順的接這裡的,但也不知道秦王殿下是怎麼樣想的,始終不肯正面迴應本府士紳們的多次呈請。好在秦王殿下雖然沒有正式接管雲中,但事實上本府其他一切都是遵循西疆大都護府的指令,除了沒有西疆軍隊駐紮以外,這裡事實上已經就是西疆的一部分了。

前方是一處緩坡,地勢並不高,但在對於這一片地域來說已經是視野相對最開闊的位置了,當先一名騎士策馬緩跑上山,隨後的三十多名騎兵也都追隨着領頭人,一擁而上,山坡呈馬鞍型,兩頭高,中間一個坡脊略矮,坡度也要平緩許多,沿着上坡脊的平緩小徑盤旋上坡,半人深的茅草已經變成了一人深,而騎在健馬身上,也只能露出半個人身,這一片地區因爲缺乏勞動力,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加之雲中連續兩年的災荒人口大幅度減少,這種邊荒野地更是無人居住,除了這些戍邊巡邏的戰士,已經無人能夠尋找到這些小路了。

“咦,大夥兒快來看看,那是什麼?”剛剛爬上坡脊的騎兵隊長立即就表現出了他不凡的眼力和警覺,“那邊,那幾道黑線,好像在緩慢移動。”

順着隊長的手指望去,東方遠處地平線上幾道模糊的黑影黑點若隱若現,隨着陽光的增強,向東望去的視線也越來越模糊,衆人雖然也都看見了那些黑點黑影,但誰也無法辨認出那究竟是什麼,看距離,應該還在對面的北平境內,或者說是兩府交界地區。

“走,上坡頂,快!”當機立斷,騎兵隊長沒有作絲毫猶豫,立即揮手示意全隊分成兩組各上兩個坡丘頂,察看虛實。

登頂的巡邏士兵們紛紛用手遮住眉峰上沿竭盡全力想要看清楚遠處的黑點究竟是什麼東西,雖然他們都有一種不良預感,但或許是心理作用才導致各自心態不正常呢?所有人都希望是這樣,誰也不願意看到戰火再次在這片土地上燃燒。

再次要求推薦票!

第12節 意外收穫第20節 鏖戰第25節 環航成功第103節 臨變第72節 難題多多第68節 押寶第16節 燦爛雲霞第62節 風情第46節 外患(2)第55節 殖民地(2)第56節 忙裡偷閒(1)第95節 裂痕第16節 南行第38節 北伐第102節 採訪第8節 豐收第93節 侮辱第9節 枕頭狀第128節 大發展(2)第19節 閨語第47節 得逞第94節 發財之路第25節 風雨第133節 西風漸(2)第102節 採訪第125節 尷尬之事第115節 毒瘤第126節 無可阻擋第19節 緬郡第54節 度假第123節 內鬼第111節 國家利益第15節 新局面第76節 戰起第19節 自食苦果第98節 偷窺(1)第40節 出路第25節 光復第67節 危機第8節 好價錢第26節 重託第3節 購糧第14節 謀官第15節 威勢第48節 苦熬第49節 詭流第65節 蛇芯岬(2)第121節 獨當一面第69節 戰略與戰術(3)第38節 醋意第50節 陰謀之起第111節 藤蘿附樹第34節 王與僕(2)第45節 接收第28節 拔刀第99節 戰猶酣(3)第13節 回校第49節 新經濟動力(4)第65節 僕從第62節 海軍(1)第62節 風情第128節 代價第16節 窮寇第65節 一劍封喉第54節 驚變(3)第82節 大計(5)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103節 入城第31節 縱論第1節 預言第118節 最後一搏(3)第11節 一劍問心第14節 鞏固第68節 帝國反擊第99節 包圍網(1)第10節 會獵(4)第70節 思念第60節 待發第71節 籌碼第13節 軍務處第45節 霸勢(1)第92節 進退維谷第42節 戰略規劃第71節 大會戰(2)第22節 破陣第26節 湖畔夜談第77節 定標第77節 大會戰(8)第48節 東與西第78節 轉機第30節 遊說第7節 絕代雙嬌第111節 初臨貴地第27節 名將誕生第3節 結交第8節 壓力第35節 明志(1)第49節 籌謀(1)第63節 一統之戰(2)第45節 試比高(1)
第12節 意外收穫第20節 鏖戰第25節 環航成功第103節 臨變第72節 難題多多第68節 押寶第16節 燦爛雲霞第62節 風情第46節 外患(2)第55節 殖民地(2)第56節 忙裡偷閒(1)第95節 裂痕第16節 南行第38節 北伐第102節 採訪第8節 豐收第93節 侮辱第9節 枕頭狀第128節 大發展(2)第19節 閨語第47節 得逞第94節 發財之路第25節 風雨第133節 西風漸(2)第102節 採訪第125節 尷尬之事第115節 毒瘤第126節 無可阻擋第19節 緬郡第54節 度假第123節 內鬼第111節 國家利益第15節 新局面第76節 戰起第19節 自食苦果第98節 偷窺(1)第40節 出路第25節 光復第67節 危機第8節 好價錢第26節 重託第3節 購糧第14節 謀官第15節 威勢第48節 苦熬第49節 詭流第65節 蛇芯岬(2)第121節 獨當一面第69節 戰略與戰術(3)第38節 醋意第50節 陰謀之起第111節 藤蘿附樹第34節 王與僕(2)第45節 接收第28節 拔刀第99節 戰猶酣(3)第13節 回校第49節 新經濟動力(4)第65節 僕從第62節 海軍(1)第62節 風情第128節 代價第16節 窮寇第65節 一劍封喉第54節 驚變(3)第82節 大計(5)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103節 入城第31節 縱論第1節 預言第118節 最後一搏(3)第11節 一劍問心第14節 鞏固第68節 帝國反擊第99節 包圍網(1)第10節 會獵(4)第70節 思念第60節 待發第71節 籌碼第13節 軍務處第45節 霸勢(1)第92節 進退維谷第42節 戰略規劃第71節 大會戰(2)第22節 破陣第26節 湖畔夜談第77節 定標第77節 大會戰(8)第48節 東與西第78節 轉機第30節 遊說第7節 絕代雙嬌第111節 初臨貴地第27節 名將誕生第3節 結交第8節 壓力第35節 明志(1)第49節 籌謀(1)第63節 一統之戰(2)第45節 試比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