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新氣象

倭人海匪襲擊一事的爭論一直持續到無鋒回京,關於加快速度建設海軍確保帝國海疆主權的議題甚至還在帝國元老院和公民院形成了共識,準備只等皇帝陛下返京啓朝便會連署提出,不少公民院代表甚至向帝國內政部提出要求在江南和東海沿海地區加強對外國人管理,尤其是對旅唐倭人的監控,防止這些倭人在帝國境內竊取情報製造混亂。

這是無鋒從江南迴到帝都之後的第一次上朝,雖說大政要務都隨時在在向逗留江南的無鋒稟報,但是許多煩瑣事務卻慢慢稽留了下來,說是煩瑣事務,但真正能夠上得了朝務討論的事情,大多都是關係一地國計民生的事務,半點也輕忽不得。可以說積累了幾個月的朝務都需要這一天中逐一討論定板,無鋒也知道今天肯定是異常辛苦的一天,但是纔回到帝都若是不和久曠的後紀們親熱一番,怎麼說也說不過去,尤其是懷了身孕的皇后安琪兒。

一夜春宵,無鋒是龍威大盛,連御七女,貴爲皇貴紀的司徒玉棠和已然還在哺乳期的林月心更是首次連牀承歡,安琪兒也是強撐着身體討好郎君,一夕盡歡而散,三陽真氣已經到了煉氣化神的境地,對於無鋒的精神並沒有任何影響,反而更是精力充沛,三陽真氣這個時候才逐漸顯現出它的優勢。

看得出來皇帝陛下心情極佳,處理起朝務來也是得心應手。幾乎是來一件定一件,連蕭唐和薄近塵都對無鋒這一趟江南之行回來如此表現感到欣喜不已。

“這北方賑災一事蕭唐辦得身好,這件事情上政務院無比全力以赴,儘可能的避免流民地無序流動,若是那一府的流民因官府賑災不力或者管理無方而導致流民生變,監察院必須嚴厲查處,毫不手軟!令狐翼,你可以派你的那些監察使們下到最底層瞭解民情,不要整日坐在府城裡聽那些個官員們自賣自誇,若是有證據證明他們的工作不力。聯告訴你。你一樣也是脫不了干係!”雖然態度和藹,但無鋒的話語語氣卻是異常冷峻,回到帝都中的第一件事情無鋒便走了解北方賑災情況,甚至在和安琪兒歡好之後。兩人相擁而眠時,無鋒也在和安琪兒討論此

事,由此可見他對這件事情的關注。

“陛下放心、臣也剛從北平返回、燕雲雖然遭遇了歷史罕見的大旱,但是各級地方官絕大多數都相當恪盡職守,極少數有敢闖風頭者,臣已經命監察使先行就地免職拿下。待調查清楚之後就移交審理院處置。臣的下屬可不敢如陛下所說那般在府城中悠哉遊哉,皆是微服下到各地鎮村瞭解情況,每三日一報,這一點臣可以保證。”

令狐翼趕緊出列澄請。帝國情報總署署長古全是何等人,陛下發跡前的密友古基之弟,西南戰事情報部門出現失誤、監察院也只是介入調查。如實將情況報知還在餘杭逗留地陛下,幾天之後便是一紙詔書,免去古全情報總署署長職務。顧登云何許人?皇帝陛下地小舅子,照樣撤職留任查看,戴罪立功、引發帝都一場政壇地震,樞密院左右使和戰備後勤司司長也是連忙上書自請處分,還好被陛下留中未發。否則這場風波真要釀成帝國建立以來的第一個政治大風暴。

皇帝陛下現時看起來心情還算不錯,但若是真的犯了規矩,那可是半點也不會怠慢,當獎則獎,當罰定罰,這是皇帝陛下固有風格。令狐翼可是對此十分清楚。

“嗯,令狐翼,對各地官員尤其是燕雲和北原兩那官員更是要加強監督,現在正是危難之際,也是考驗地方官員操守品行關鍵時期,若有犯者,絕不姑息!”頓了一頓,無鋒才又道:“若是表現上佳者,聯絕不會虧待他們,聯在這裡可以明確告訴衆卿,衆卿不妨帶話給下面官員們,聯手中有的是職位等着他們,帝國本土仍然是數府城守一職空缺,眼下帝國在西面拓土數百萬平方公里,索利安、旁遮建郡在即,南印德安和西印德安十數府沃野數千裡,梅利己然臣服,崔文秀己經屢次陳情要求聯派地方官員前去管理,聯還在猶豫哪裡來如此多地官員前去?只要德行上佳才幹出衆,聯從來不會吝惜給予,就怕他們沒有那個本事!”

無鋒這一番話出口立即在做的引來羣臣交頭按耳,這還是皇帝陛下第一次在正式場合公開回應索利安和旁遮建郡一事,現在更是把西印德安、南印德安和梅利加了進來,雖然帝國控制梅利一事已經在帝都傳得沸沸揚揚,但是從皇帝陛下口中說出來那味道可就大不一樣。

“陛下,臣一直想澄請一件事情,這麼些日子不少士紳商賈都來問臣關於印德安地區行政區域建制一事,他們在印德安地區都有大量投資,對這個問題相當關心、一直希望帝國能夠給予一個準確的界定,讓他們可以安心。不知道陛下對於印德安地區的問題的處置究竟有沒有個詳細的時間表?”出面奏請的是帝國商貿部部長曾國鴻,他也是前朝老臣了,在帝國建立之前就一直和無鋒保持着相當良好的關係,帝國建立之後也是留任商貿部長。

“曾大人所問之事政務院和聯也一直在商量,雖然還沒有一個準確時間表,但是聯心中也有了一個大概的腹案、估模着很快就會給民衆一個滿意地答案,曾大人不妨告知那些士紳商賈,無論帝國最後採取何種方式管理這個地區,他們的利益和財產帝國都會給予絕對保證,要他們儘管放心,把心思放在怎麼多賺錢上去纔是正經。”無鋒也早就有準備,滴水不漏。

“陛下,關於財政部和帝國中央銀行改革幣制的意見已經經過帝國政務院常務會議會研通過、呈交給陛下閱覽,不知道陛下對這個方案有何看法,若是陛下並無其他並議、臣懇請陛下能夠儘快簽發、以便能儘早完成幣制改革。”

財政部長田易和中央銀行行長詹姆斯也出列提出這次朝會的另外一個重要議題。幣制改革在帝國成立之前便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由於帝國貨幣一直沿用前朝,且隨着商貿流通的進一步加大、帝國金幣採用金屬幣的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雖然銀行錢莊的發展使得大數量地貨幣漬通可以採用支票和匯票結算,但是小數量的現金流動仍然採取金幣這種本身合有貴每金屬的貨幣流通,這種方式越來越讓商人們感到不方便,因此帝國財政部和帝國中央銀行一直籌劃發行紙幣替代不方便使用的帝國金幣,面額從一個金幣到一百金幣,這樣可以極大方便行商們的經營。

由於紙幣的發行需要以黃金儲備作準備以防止貨幣貶值,帝國前期由於初建和戰爭消耗過大一直無法實現收支平衡,所以這個計劃也一直是空中摟閣,無法施行,而現在來自南印德安地區提克人金庫的補充讓帝國金庫有了較爲充實的補充,新修改地《帝國銀行法》中的準備金制度也要求私人銀行的準備金都必須以黃金方式儲存到帝國金庫中,使得帝國金庫藏金數量大增,加之從梅利方面傳來的消息也是利好,所以田易和詹姆斯纔會在這個時候希望能夠儘早完成這個幣制改革計劃。

“嗯,現在已經時機成熟,這個幣制改革計劃應該可以實施了,朕準了,今日朝會散後,便由財政部和中央銀行負責實施,紙幣和金幣可以同時流通,但是要逐漸減少金幣的流通量,以紙幣爲主,金幣爲輔,要確保紙幣對金幣的兌換絕對等價,內政部要嚴懲那些藉機謀事者!”這也是一件大事,了結了這件大事,也能夠促進帝國經濟的進一步向周邊輻射。

“陛下,外交部和南洋聯盟關於馬汶羣島的主權談判已經結束,雙方已經簽字,並於8月1日正式生效,現在馬汶羣島屬於帝國的島嶼南洋聯盟人員已經撒出,等待帝國派員接受,還請陛下示下。”外交部長王繚出面奏請。

“嗯,關於劃歸帝國的島嶼政務院和樞密院可以先行商量,徵求海軍意見,在優先保證海軍需要的靠提下抓緊時間落實開發,確保這些島嶼能夠儘早發揮作用。”

和南洋聯盟關於馬汶羣島主權問題的談判也經歷了幾番波折,最終還是以南洋聯盟的退讓而結束,帝國獲得了大部分想要獲取的島嶼,尤是一些對向南方海詳深處探索具有重要意義的島嶼落入了帝國手中,這也是帝國外交史上的一個巨大勝利。

第68節 莫測第98節 王者戰爭(2)第26節 戰車第5節 潯陽樓上(3)第35節 王與僕(3)第87節 各顯神通第82節 水軍第40節 分割(1)第33節 前進第64節 堅城第33節 專訪第46節 外患(2)第28節 衝突第109節 鴻溝第76節 大會戰(7)第78節 大計(1)第3節 購糧第36節 前夕第51節 深意第83節 西風(1)第75節 動盪第65節 獠牙第36節 前夕第10節 待發第109節 水雲間(1)第73節 風雲再起(3)第76節 賭場第3節 時代潮流第12節 敵友第53節 全殲第26節 新的挑戰(1)第4節 潯陽樓上(2)第85節 窮途末路第10節 僞裝第82節 大計(5)第56節 料敵先機第6節 潯陽樓上(4)第37節 要挾第56節 逆行第23節 窺伺第5節 分道揚鑣第33節 王與僕(1)第116節 最後一搏(1)第10節 治所第68節 船上(3)第76節 戰起第39節 借雞生蛋第34節 烽煙滾滾(4)第69節 使命(1)第78節 磨刀霍霍(4)第99節 偷窺(2)第43節 搏殺第20節 籠絡第13節 軍務處第88節 北伐(1)第14節 火併第62節 鄂霍次克(2)第7節 大婦第2節 風起曼隆(2)第72節 敗像第103節 入城第23節 備徵第59節 接舵第122節 最後一搏(7)第88節 時機第90節 崔木論戰(1)第50節 陰謀之起第103節 臨變第130節 手段第38節 醋意第103節 窘境第17節 力薦第11節 初現端倪第61節 政治(2)第109節 揭蓋第24節 國策之議(1)第33節 撲朔第83節 大計(6)第107節 故人來第77節 心事第30節 樹倒猢猻散(1)第70節 委婉表達第9節 解決(1)第56節 破局第40節 江湖第123節 最後一搏(8)第119節 最後一搏(4)第102節 王者戰爭(6)第6節 大暴亂第108節 人才薈萃(3)第23節 騰格里風雲(1)第43節 搏殺第12節 九江第65節 獠牙第79節 預謀第61節 英雄第52節 北行第35節 奇兵第1節 危如累卵(1)
第68節 莫測第98節 王者戰爭(2)第26節 戰車第5節 潯陽樓上(3)第35節 王與僕(3)第87節 各顯神通第82節 水軍第40節 分割(1)第33節 前進第64節 堅城第33節 專訪第46節 外患(2)第28節 衝突第109節 鴻溝第76節 大會戰(7)第78節 大計(1)第3節 購糧第36節 前夕第51節 深意第83節 西風(1)第75節 動盪第65節 獠牙第36節 前夕第10節 待發第109節 水雲間(1)第73節 風雲再起(3)第76節 賭場第3節 時代潮流第12節 敵友第53節 全殲第26節 新的挑戰(1)第4節 潯陽樓上(2)第85節 窮途末路第10節 僞裝第82節 大計(5)第56節 料敵先機第6節 潯陽樓上(4)第37節 要挾第56節 逆行第23節 窺伺第5節 分道揚鑣第33節 王與僕(1)第116節 最後一搏(1)第10節 治所第68節 船上(3)第76節 戰起第39節 借雞生蛋第34節 烽煙滾滾(4)第69節 使命(1)第78節 磨刀霍霍(4)第99節 偷窺(2)第43節 搏殺第20節 籠絡第13節 軍務處第88節 北伐(1)第14節 火併第62節 鄂霍次克(2)第7節 大婦第2節 風起曼隆(2)第72節 敗像第103節 入城第23節 備徵第59節 接舵第122節 最後一搏(7)第88節 時機第90節 崔木論戰(1)第50節 陰謀之起第103節 臨變第130節 手段第38節 醋意第103節 窘境第17節 力薦第11節 初現端倪第61節 政治(2)第109節 揭蓋第24節 國策之議(1)第33節 撲朔第83節 大計(6)第107節 故人來第77節 心事第30節 樹倒猢猻散(1)第70節 委婉表達第9節 解決(1)第56節 破局第40節 江湖第123節 最後一搏(8)第119節 最後一搏(4)第102節 王者戰爭(6)第6節 大暴亂第108節 人才薈萃(3)第23節 騰格里風雲(1)第43節 搏殺第12節 九江第65節 獠牙第79節 預謀第61節 英雄第52節 北行第35節 奇兵第1節 危如累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