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節 人才爭奪

凌天放猶豫了一下才道:“陛下,真正能夠完全熟練掌握火銃操作法的大約只有兩批六千人,現在火銃的數量現在也只剩下不到兩萬支,由於槍管質量喝火藥的質量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現在雖然已經屢經改進,但是問題仍然不少,所以暫時還只訓練出六千人,究竟在實戰中表現如何也還難以下斷言,後面三批的火銃兵還只是完成了初步訓練,根本無法運用於實戰。”

微微點點頭,無鋒臉上露出深思的神情,“讓幾家生產火銃的工場一是要想方設法提高質量,另一方面也要保證一定數量的供應,這邊的訓練不要落下,一定要加緊,當然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朕還是明白,但是據朕所知,西大陸一些國家似乎在這方面也開始在試製並進行規模化生產和訓練,比起我們來,他們似乎並沒有慢多少,所以朕以爲我們的火銃兵須得先行上戰場接受實戰的檢驗,只有在實戰中經過檢驗我們才能從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得到改正,同時也才能摸索出一套適合火銃兵作戰的戰術方法。”

“天放,這一仗應該是火銃兵得到鍛鍊的一個極好機會,他們也可以在經歷這場血戰之後才尋找到火銃存在的不足以及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彌補或者避免自己的短處,朕知道你對這批火銃兵很是看重,但是越是看重,就更應該嚴格要求,沒有訓練好的自然不提了,但是訓練成功的一定要讓他們去經歷真實戰爭的檢驗。去體驗那份戰場的氛圍,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逐步從其他兵種走出來,逐漸成爲一隻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兵種。”

看見凌天放默默點頭,無鋒繼續道:“火銃兵雖然目前看來暫時還只能以防禦性爲主。但是朕以爲天放不妨想得長遠一些,三段循環射擊法可不可以運用於推進作戰,火銃兵可不可以像弓騎手那樣在馬背上生存?這些問題都可以納入考慮範疇,朕總覺得這火銃兵應該對未來陸軍發展方向有很大影響,既然我們這一步走在了前面,那我們就一定要保持我們的領先,絕對不能讓其他國家和民族在這方面超越我們,確保我們在這方面的絕對優勢。”

“臣明白了,陛下放心。這後三批火銃兵也會很快完成訓練,讓他們上戰陣體驗真是戰爭的氛圍也的確很有必要。至於那邊臣也會和科技開發部通力合作,督促他們儘快改進火銃現在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凌天放點點頭表示明白陛下話語中的含義,陛下已經在提醒自己不要敝帚自珍,火銃兵光是靠訓練是難以成才的,戰爭永遠纔是檢驗和磨礪一隻軍隊的最佳舞臺。

看見凌天放似乎回過味來,無鋒也才轉開話題問道:“天放,那邊轟天雷的改進研製進行得怎麼樣?”

“恩,還算順利,但是轟天雷得穩定性仍然是一個問題,不過科技開發部正在研究利用火藥推射力量將重型彈丸發射出去的裝置,就像是一個巨型火銃,進度很快,估計在研製成功之後可以取代用其他動力投射的轟天雷。”說起轟天雷的製作,凌天放又來了興趣。

“哦?說來聽聽。”轟天雷一直是帝國秘密研製的野戰和攻城利器,由於研製始終未能盡善盡美,所以軍方也一直在限制使用,防止秘密外泄,而現在凌天放居然說新研製的巨型火銃會取代轟天雷,這讓無鋒感到無比驚訝,一下子吸引了無鋒的注意力。

“恩,巨型火銃的製造原理和普通火銃相仿,但是巨型火銃具有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的優勢,而且在射出的彈丸上也可以有所選擇。現在科技開發部門已經研究出了鐵炮彈和霰彈,鐵炮彈威力強,射程也比較遠,用於攻城具有無可替代的絕對威力,但是對於野戰中作用不大;霰彈是由多粒金屬彈丸組成,一般採用的是鉛彈,這種霰彈射程較近,但是一次發射數量多,可以形成金屬彈幕,對有效殺傷敵人騎兵的衝鋒具有令人恐怖的殺傷力,我們已經進行過試驗,即便是鐵甲騎兵衝鋒面對這種霰彈轟擊,仍然是死傷慘重,能夠僥倖衝過這種彈幕轟擊的也都不再具有衝級力和戰鬥力。”

“另外科技開發部也正在研究一種發射空心鐵球的炮彈,據他們說可以將火藥置於鐵球中並混裝金屬碎片,等炮彈落入敵人陣營中再實現二次爆炸,金屬碎片飛濺出對於敵方士兵方陣具有極大殺傷力,即便是重裝甲兵也難以抵禦這種碎片襲擊。只是現在還有一些技術要求沒有完全達到,還在進一步試驗,如果這種炮彈試驗成功,那這種巨型火銃就真的完全可以取代轟天雷,而且各方面的威力都可以大大提高。只是現在這種巨型火銃由於裝藥量配置比例還有些需要改進,質量也不太穩定,容易出現炸膛事故,已經有多人在試驗中身亡,所以不得不加倍小心,速度也有所放慢,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科技開發部的那些傢伙就可以解決這些技術難題,到那時候,陛下你就可以看到一個嶄新的兵種即將出現在帝國陸軍中。”

提及正在試驗的空心炮彈凌天放就忍不住眉飛色舞,他已經越來越沉迷於新式武器的改進和由此帶來的對軍隊兵種和戰鬥力的改變了,雖然新式武器還有着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但是這些缺陷並非不可以克服,有朝一日這些缺陷被一個個克服,那也就意味着陸軍將迎來一個劃時代的鉅變。

看見滿面發光的凌天放,無鋒自己感受到了來自對方內心的喜悅。

科技開發部從建立開始軍方就要求對科技開發部的工作計劃有指導權力,這一度引發了帝國政務院和帝國樞密院的矛盾,但是在這一點上凌天放卻是驚人的固執,迫使蕭唐和蘇泰不得不在這方面做出了讓步,確定了科技開發部在工作方向上優先保證軍方的要求,軍方也爲此從軍隊預算中專門撥出經費爲科技開發部提供便利,這一點在科技開發部近一兩年來的工作重心也可以看出來,幾乎幾項重要研究項目都是圍繞着軍隊的需要。

但是很快帝國政務院就意識到他們在這方面的讓步帶來了多大的負效應,看見軍方的武器研究大放異彩,而關於民用方面研究卻是成果寥寥,這立即引起了蕭蘇二人的警惕。很快蕭唐和蘇泰就明確向無鋒提出請求,要求將帝國科技開發部一分爲二,一部分由帝國政務院領導,一部分則交由帝國樞密院,明確職責,各自開展工作,這也贏得了帝國樞密院的贊同。但是在就現在帝國科技開發部所用人員尤其是幾個下屬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的分割問題雙方卻是互不相讓爭執不下,無論是凌天放和薄近臣還是蕭唐和蘇泰都意識到這一批人的重要性,蕭唐甚至私下向凌天放願意在每年的軍事撥款預算上做出讓步妥協也沒有能讓凌天放動心。

在凌天放看來正是有了這一批人的努力,軍隊新式武器的研製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進展,如果失去了這批人,那軍隊新式武器的研究完全有可能陷入停滯狀態,甚至倒退,那時候蕭唐是絕對不會同情自己的,自己既然已經取得了主動,就絕對不能讓步,哪怕爲此與帝國政務院兩位首腦撕破臉也在所不惜。

無鋒自然不太清楚軍方和政府在爭奪人才上的較量,不過他卻知道凌天放對於這幾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不但在各種研究經費上絕對保證,而且在保密工作上更是超乎尋常得嚴密,甚至連刁肅和令狐翼都對這幾個研究所充滿了好奇和懷疑,一度要求凌天放必須履行帝國法律賦予兩大安全機構的權力,接受兩大安全機構的檢查,但是在凌天放的堅持下,兩大機構也只有寥寥幾名高級官員得以參觀這幾個研究所,而諱莫如深的軍方保衛人員更是堅決拒絕安全機構的官員進一步瞭解研究詳細情況。

“天放,研製新武器固然重要,但是新武器裝備在部隊中形成戰鬥力也需要一個適應時間,而帝國還面臨着諸多挑戰,尤其是來自海洋上的挑戰,朕感覺到你所說的這個巨型火銃似乎在海軍上有很大發展前景,對於這些新武器的試驗不要侷限於陸軍,海軍也一樣要參與,同時新武器在研製中就可以嚴格選拔合格士兵進行熟練操練,讓他們一面儘快進入角色,同時也能夠在訓練中發現問題,爲研製人員發現問題和缺陷改進不足提供試驗基礎。”

無鋒的一番話讓凌天放心悅誠服,當自己還沉湎於如何更快更好的研製新式武器時,皇帝陛下卻已經在考慮新式武器應用於實戰了。新式武器最終目的還是要裝備軍隊運用於實戰中,只有實戰纔是發揮和檢驗這些武器作用的最終目的。

第107節 人才薈萃(2)第100節 東向第32節 宴前第11節 潮流第111節 藤蘿附樹第81節 花水峪第28節 亂象第40節 金陵掘金(3)第10節 暗流(2)第98節 銀川攻防第87節 霸王第20節 籠絡第116節 收穫第83節 大計(6)第39節 緬軍第57節 梟雄第36節 九黃大戰(1)第43節 捕蟬第19節 閨語第28節 衝突第43節 捕蟬第116節 改革第75節 軍法第41節 偶遇第14節 東利伯亞行省第51節 變色第98節 疑陣第48節 新經濟動力(3)第139節 最後時刻第60節 危機初露第77節 定標第92節 海外殖民(2)第57節 結拜第48節 易將第96節 國策第41節 瞞天過海(2)第92節 暴富第65節 西域木蘭第23節 盟友第6節 雷動第110節 圍點(1)第73節 詭譎第93節 震撼第99節 商情第122節 制衡第60節 遍地人才(1)第50節 強本固基第61節 多管齊下第59節 接舵第34節 新科技第49節 特種部隊第107節 飼虎第6節 分配第56節 再刺第19節 西線風雲(1)第72節 難題多多第11節 憂國第44節 大成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25節 施壓第1節 東洋第14節 分歧第95節 鳳凰第46節 輕薄第22節 破陣第24節 迷霧第2節 危如累卵(2)第80節 爭奇鬥豔(2)第38節 造勢第78節 重拳出擊(2)第99節 王者戰爭(3)第106節 高嶽男兒第99節 包圍網(1)第42節 戲弄第73節 大會戰(4)第30節 決裂第20節 法務署長第87節 霸王第8節 好價錢第64節 狂瀾在即第70節 思念第94節 日落西山第15節 撞擊第3節 潯陽樓上(1)第52節 名誘第101節 交火(1)第48節 與狼共舞第122節 奪關第9節 拓展(2)第45節 接收第115節 喪鐘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49節 密謀第56節 開拓第70節 危機意識第26節 重託第18節 亮劍(4)第81節 懸殊第90節 攤牌第49節 西林古道
第107節 人才薈萃(2)第100節 東向第32節 宴前第11節 潮流第111節 藤蘿附樹第81節 花水峪第28節 亂象第40節 金陵掘金(3)第10節 暗流(2)第98節 銀川攻防第87節 霸王第20節 籠絡第116節 收穫第83節 大計(6)第39節 緬軍第57節 梟雄第36節 九黃大戰(1)第43節 捕蟬第19節 閨語第28節 衝突第43節 捕蟬第116節 改革第75節 軍法第41節 偶遇第14節 東利伯亞行省第51節 變色第98節 疑陣第48節 新經濟動力(3)第139節 最後時刻第60節 危機初露第77節 定標第92節 海外殖民(2)第57節 結拜第48節 易將第96節 國策第41節 瞞天過海(2)第92節 暴富第65節 西域木蘭第23節 盟友第6節 雷動第110節 圍點(1)第73節 詭譎第93節 震撼第99節 商情第122節 制衡第60節 遍地人才(1)第50節 強本固基第61節 多管齊下第59節 接舵第34節 新科技第49節 特種部隊第107節 飼虎第6節 分配第56節 再刺第19節 西線風雲(1)第72節 難題多多第11節 憂國第44節 大成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25節 施壓第1節 東洋第14節 分歧第95節 鳳凰第46節 輕薄第22節 破陣第24節 迷霧第2節 危如累卵(2)第80節 爭奇鬥豔(2)第38節 造勢第78節 重拳出擊(2)第99節 王者戰爭(3)第106節 高嶽男兒第99節 包圍網(1)第42節 戲弄第73節 大會戰(4)第30節 決裂第20節 法務署長第87節 霸王第8節 好價錢第64節 狂瀾在即第70節 思念第94節 日落西山第15節 撞擊第3節 潯陽樓上(1)第52節 名誘第101節 交火(1)第48節 與狼共舞第122節 奪關第9節 拓展(2)第45節 接收第115節 喪鐘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49節 密謀第56節 開拓第70節 危機意識第26節 重託第18節 亮劍(4)第81節 懸殊第90節 攤牌第49節 西林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