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王者戰爭(4)

第三次凡林攻防戰在戰役展開的第一天下午就開始進入了白熱化狀態,卡曼人在心滿意足的贏得上午的絕對上風之後迎來了一個血腥的下午,進入狀態的帝國軍隊開始將凡林城良好的防禦體系一一啓動,從城防設施到軍隊配備,從特種部隊的狙殺手段到新式武器的大顯神威,帝國軍開始將帝國雄厚經濟實力的優勢一步一步體現在了戰爭的每一個角落。

卡曼人的優勢在於他們充足的兵力和高昂的鬥志,連續不斷的發動着如滾滾波濤的般的攻勢讓兵力上處於絕對劣勢的帝國軍不得不一次一次將預備役兵力投入戰場,城牆防線幾乎隨時都可能被突破,這種情況下預備隊的使用比起桑生估計的時間提前太多了,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那凡林城只怕連三天都支撐不下去。好在第五軍團終於緩過氣來,就像被打懵的巨人這個時候才被潑了一盆冷水清醒過來,多管齊下之餘,第五軍團憑藉着良好的傳統和頑強的意志以及佔據着優勢的武器裝備,一步一步將劣勢扳轉過來,讓卡曼人也好生體味了一遍他們上午嘗過的捱打滋味。

新式武器的使用一下子打亂了卡曼軍的攻城節奏,雙手按在寬大長刀柄部的克勞迪亞咬着嘴脣一動不動的注視着戰況空前激烈的東城門激戰,無數具滑動雲梯搭上城牆頭,搭鉤隨着機關的活動便牢牢扣死在城牆垛口上,衝城車面臨着來自各方的轟擊和弓弩手的襲擊,不斷冒出濃煙和火苗,但是還是頑強的一步步靠近城牆。舔舐着嘴脣地卡曼步兵已經等待着最後一刻,只當衝城車與城牆合攏,那就是該他們展現身手的時候了。

笨重的移動箭塔在士兵們的吶喊聲下不斷向前推進,進入射程後居高臨下地箭塔就可以發揮其打擊優勢了。弓弩手一波接一波的對城牆上的大唐士兵展開襲擊,尤其是配備的神箭狙擊手更是兇狠,幾乎每一箭都能收買一條人命,壓制得城牆上的大唐士兵一時間簡直就不敢擡頭。但是大唐的狙擊手很快就展開了反狙擊,以狙擊對付狙擊,在活動範圍上佔據着絕對優勢的大唐狙擊手很快就在這場較量中佔據了上風,每一次卡曼狙擊手的露面總會換來一兩隻陰毒隱秘的狙擊箭,在損失了多名狙擊手之後卡曼人不得不放棄了這場不對稱的戰爭,但是這並不影響整個場面地激烈化。

每一次轟天雷的凌空飛舞都讓克勞迪亞心如刀絞,無數英勇的卡曼兒郎就這樣撲到在這毫無預兆地打擊下。每一枚轟天雷都會在卡曼步兵方陣中引發一陣陣騷動,這種陰毒的武器幾乎無法剋制,除了躲避似乎就再無其他辦法。那還需要你反應夠快。而大唐守城步兵手持的那種地瓜式的轟天雷更是讓克勞迪亞恨得牙癢癢,即便是你衝到他們面前,只要有這種東西在你都不得不三思後行。

“把我們的雷火車推出來,該它們表演了。”克勞迪亞並沒有幻想能夠在一天之內就能攻克凡林城,大唐也是在這邊境幾座城市要塞花費了大心血來佈置。像凡林甲馬這些城市地防禦體系更是經過了多次加固完善,縱然是自己一方在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但是那也只有在攻防戰後期大唐兵力損耗過大之後才能逐漸顯現出來。而現在正是大唐防禦力量最爲充分的時候,要想一鼓而下沒有那麼容易。不過現在有必要打擊一下大唐一方的囂張氣焰,這樣任憑大唐發威,卡曼軍人雖然不懼怕犧牲,但是也會挫傷士氣,自己一方也需要調整一下攻擊節奏了。

當卡曼人小心翼翼地將數十輛類似於投石車模樣的攻擊車推出來的時候,桑生立即意識到卡曼人可能會有什麼新的東西出爐了,但是情報部門卻沒有反映出卡曼人有什麼新的武器裝備,這種情況下桑生除了下令要城牆守衛士兵主意隱蔽和躲避之外。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以不變應萬變,看看對方究竟有什麼花樣。

數十枚黑黝黝的圓球在第一輪投射中飛上了城牆,土陶製的陶罐在城頭上落下碎裂開來,濃烈的油腥氣息撲面而來,而看到陶罐破裂後四處流淌的黑色液體,桑生心中頓時一驚,這是西域和北方一些一帶地特產——火油,其燃燒烈度比起桐油更加兇猛厲害,遇水不滅,沾之如附骨之蛆,一旦燃燒起來,不完不滅,相當厲害,該死的卡曼人竟然用上了這種貨色。好在防範火攻也是防禦體系中重要的一環,城頭上以及城牆周圍的木結構建築物遭遇被拆卸一空,防止因爲起火影響戰局,大量的沙土每隔幾十米便堆放有一堆,一旦早於火攻便可及時撲救,但是桑生卻知道敵人的這種火油攻擊撲滅沒有那麼容易。

“注意隔絕我們的轟天雷,敵人要用火攻,分段隔絕,一旦起火,立即就地撲滅!”第五軍團的軍官們也都是些久經戰陣的老兵們,看見四處蔓延的油液,便開始指揮士兵們向城牆地面鋪灑泥土和沙土,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油液四處流淌蔓延,禁絕火勢蔓延。

當卡曼人的火焰呼嘯襲到時,猛然豎立起的輕便防火盾牌一時間將整個牆面遮掩得嚴嚴實實,這也是爲了奪取滅火時間而專門想出的辦法,城牆上的預備隊早已撲上來擡起一筐筐沙土沿着地面鋪灑沙土,少量的火箭箭矢還是穿過了盾牌間隙落在了牆頭上,頓時燃起熊熊大火,但是一當起火,大量沙土的便會掩上,在最短時間內撲滅,而厚實鬆

鬆散的沙土也給城牆上鋪築了一道有效的防火帶,至少有效的防止了油液的四處蔓延。

而呼嘯而至的投石車幾乎在第一時間的反擊讓剛剛來得及發射了兩輪的雷火車立即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雖然也設置了有效的保護網,但是巨大的石塊從天而降,甚至連保護網也無法承受這種藉助着慣性讓力量發揮到了極至的打擊,網破車毀,油液橫流,而一連串的轟天雷甚至專門尋找着雷火車位置,讓克勞迪亞不得不命令雷火車暫時退出戰場,一兩輛雷火車甚至被轟天雷擊中,當時就炸裂開來,引起遍地大火,讓卡曼人反而吃了一個大虧。

克勞迪亞在不得不承認唐軍在防禦體系建設方面完備程度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各種防禦武器已經形成了一個相當嚴密相互配合的體系,雖然克勞迪亞還是堅持認爲己方能夠撕破這張防禦網,但是在他心目中損失程度將會大大增加,這也讓他內心深處生出擔憂的陰影。不過他也發現了唐軍的一個弱點,那就是似乎在轟天雷的配備數量上並不十分充足,如果唐軍這種致命武器數量充分的話,完全可以給己方造成更大的傷害,甚至改變整個戰局都有可能,但是從現在對方發射轟天雷的密度上來看,唐軍似乎也在有意識的控制使用這種武器,這也說明唐軍手中這張王牌並不多了。

對敵人火攻的有效遏制讓桑生鬆了一口大氣,但是正如克勞迪亞估料的那樣,凡林城內配備的轟天雷數量並不充足,由於無法料知敵軍究竟會從何方突破,卡馬波夫雖然估計到凡林城可能會是卡曼人突破重點,但是還是不得不在甲馬和榆林也配備了相當數量的轟天雷,尤其是在榆林,由於城市建設的落後,讓卡馬波夫在榆林投入的心血更多,這種均勻分配的方法固然確保了安全係數,但是也造成了這種本來就不充裕的武器數量上更爲有限,如果不是爲了打擊一下卡曼人的氣焰,桑生也不願意這麼早就將這種殺手鐗使出來。

截至到目前爲止,唐軍已經扭轉回了上午的劣勢,並一步一步將優勢擴大化,克勞迪亞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不過他並不認爲這就是戰爭的最終結局,這纔是第一天,後面的戰爭將會更殘酷更激烈,利伯亞人已經破釜沉舟,抱定了不成功則成仁的意念,就讓唐人來感受一下利伯亞人的英勇吧。

上午己方軍隊的攻擊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對唐軍的殺傷也相當可觀,唐軍在凡林城中十萬人不到,除了他們第五軍團的兩個師團是主力外,另外幾萬人的戰鬥力都值得懷疑。自己手中四十多萬大軍幾乎全是精銳只要奪下了這座城市,便是犧牲一半也算達到了目的,突破了凡林,南方可供選擇攻擊點就太多了,唐人單薄的內線兵力根本無法阻擋自己的大軍,鐵甲騎兵更是可以長驅直入,大唐廣闊的北方平原正是他們展現自己的最佳舞臺,到那時候就該唐人哀嚎哭泣的時候了。

第9節 枕頭狀第17節 魔王重臨(1)第55節 驚變(4)第126節 派系第72節 大會戰(3)第62節 七大家第77節 天下第一關第75節 抑揚第21節 奇招第45節 外患(1)第92節 柳家屯第81節 壯士斷腕第71節 獅子與狼第67節 聲東擊西(2)第68節 此伏彼起(1)第26節 北風(1)第93節 馬革裹屍第4節 整頓第88節 北伐(1)第48節 謀定第39節 借雞生蛋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102節 智者見智第105節 縱論第84節 強者第32節 宴前第4節 探究第78節 西來第48節 餘韻第111節 第二日(3)第69節 戰略與戰術(3)第11節 情報第115節 喪鐘第44節 碰撞第103節 亂!亂!亂!(1)第10節 納賢第99節 包圍網(1)第89節 北伐(2)第28節 連環殺(1)第69節 刺殺第2節 魅蹤第74節 大會戰(5)第28節 人心不足第14節 針鋒第20節 一諾千金第121節 陀姬第71節 出路第52節 壯志雄心第16節 競爭壓力第9節 勾引第16節 南行第95節 鳳凰第10節 鋒芒(2)第99節 遊擊(2)第119節 要價第90節 選材任用第12節 戰前第81節 懸殊第15節 裁軍第48節 苦熬第29節 蠻女郎第54節 釘子第36節 進軍第4節 反思第12節 政權架構第85節 交鋒(2)第61節 家醜第65節 改道第44節 碰撞第15節 秘間第69節 戰略與戰術(3)第107節 戰猶酣(11)第37節 明志(3)第43節 夜不能寐第17節 亮劍(3)第116節 最後一搏(1)第97節 武林四美第47節 獎賞第4節 探究第113節 偶遇第28節 奇女子第101節 說服第26節 湖畔夜談第105節 霧鎖殺機第80節 爭功第98節 疑陣第28節 分配第101節 仁者見仁第115節 喪鐘第9節 會獵(3)第92節 浴火浴血(2)第72節 敗像第103節 臨變第52節 吏改第4節 機遇第5節 江南故事第9節 惡戰(2)第48節 餘韻第34節 狡謀第76節 討價還價
第9節 枕頭狀第17節 魔王重臨(1)第55節 驚變(4)第126節 派系第72節 大會戰(3)第62節 七大家第77節 天下第一關第75節 抑揚第21節 奇招第45節 外患(1)第92節 柳家屯第81節 壯士斷腕第71節 獅子與狼第67節 聲東擊西(2)第68節 此伏彼起(1)第26節 北風(1)第93節 馬革裹屍第4節 整頓第88節 北伐(1)第48節 謀定第39節 借雞生蛋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102節 智者見智第105節 縱論第84節 強者第32節 宴前第4節 探究第78節 西來第48節 餘韻第111節 第二日(3)第69節 戰略與戰術(3)第11節 情報第115節 喪鐘第44節 碰撞第103節 亂!亂!亂!(1)第10節 納賢第99節 包圍網(1)第89節 北伐(2)第28節 連環殺(1)第69節 刺殺第2節 魅蹤第74節 大會戰(5)第28節 人心不足第14節 針鋒第20節 一諾千金第121節 陀姬第71節 出路第52節 壯志雄心第16節 競爭壓力第9節 勾引第16節 南行第95節 鳳凰第10節 鋒芒(2)第99節 遊擊(2)第119節 要價第90節 選材任用第12節 戰前第81節 懸殊第15節 裁軍第48節 苦熬第29節 蠻女郎第54節 釘子第36節 進軍第4節 反思第12節 政權架構第85節 交鋒(2)第61節 家醜第65節 改道第44節 碰撞第15節 秘間第69節 戰略與戰術(3)第107節 戰猶酣(11)第37節 明志(3)第43節 夜不能寐第17節 亮劍(3)第116節 最後一搏(1)第97節 武林四美第47節 獎賞第4節 探究第113節 偶遇第28節 奇女子第101節 說服第26節 湖畔夜談第105節 霧鎖殺機第80節 爭功第98節 疑陣第28節 分配第101節 仁者見仁第115節 喪鐘第9節 會獵(3)第92節 浴火浴血(2)第72節 敗像第103節 臨變第52節 吏改第4節 機遇第5節 江南故事第9節 惡戰(2)第48節 餘韻第34節 狡謀第76節 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