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智者見智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何京知道這是秦王殿下在等待自己對這件事情表態了,雖然他很想附和秦王殿下本人的意見,但是作爲一名官員的尊嚴不允許他違心的逢迎上司。

“殿下,目前帝國新建在即,比起唐河帝國來說,殿下的領地已經憑空增添了六個郡,而且還不包括一個實際上已經屬於帝國附庸地的捷洛克公國,這些領地都在邊疆地區,經濟都相當落後,民族成分也十分複雜,許多地方我們唐族人都不佔優勢,要想讓他們迅速融合到我們唐文明中來,光是依靠武力征服是難以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的。”

“我們只能依靠我們自身強大的經濟力量將他們融入我們的經濟圈,一步一步用我們優秀的文化藝術和悠久的歷史文明去滲透浸潤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文明的先進,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投入到我們懷抱中,而這一切的基礎都是要建立在經濟的一體化進程上。也就是說我們帝國內地必需要成爲一個強大的經濟磁極,牢牢的發揮經濟核心作用,要讓周圍一切新加入進來的民族和地區都被我們內地經濟所控制影響,而這就必須建立在我們內地經濟的發達程度必須遠遠強於其他地區,要不斷的利用新的科技新的產品來加強我們帝國內地經濟的競爭力,在這一點上絕對不能本末倒置。但是現在我們帝國內地遭遇了多場內戰和外敵的入侵,尤其是帝國北方,經濟遭受了極大的破壞,大量基礎設施被毀壞和廢棄。許多地方經濟甚至連戰亂之前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都不如。要想恢復這些地方地經濟,帝國中央必需要進行相當投入。光靠民間力量是難以達到地。”

淡然的點點頭,無鋒很欣賞對方地坦率,作爲一郡總督不會不清楚高層中對於是繼續戰爭還是停戰修養生息這個問題上爭論,也不會不清楚自己的態度。但是對方還是毅然冒着拂逆自己的風險提出自己的觀點,僅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對方至少在人格品德上比起許多人來要強得多,至少對方對方不會因爲自己地前程而違背良心說一些並不是自己內心看法的廢話。

“嗯,有些道理,繼續。”無鋒擺擺手示意對方繼續。

並沒有理會秦王殿下語氣中的冷淡,既然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何京也就沒有什麼忌諱的了:“每一個新王朝的建立都需要一個調整或者說休整的時間段,這是建立一個穩固政權架構體系的必然要求,對於穩定全國民心,推行政治制度以及各種治國方略。這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帝國在建國伊始便高舉征伐大旗,必然會使得民衆產生厭倦感和疑慮心理,這對於國家民心的穩定都是不利的。當然,殿下在帝國地威望和聲譽無以倫比,民衆在這方面牴觸情緒也可能降到最低,但這始終是一個問題,厭倦了戰亂的民衆都渴望能夠過上一個安定祥和日子。如果不是因爲國家面臨存亡危機又去主動掀起戰爭,這肯定不會受到民衆歡迎。”

“屬下能夠理解殿下內心的想法,也許殿下認爲現在我們的軍事力量是最強大的時候,正好可以利用手中強大的軍事力量去征服去獲取,如果我們停步不前,也許會失去機會。也許還會讓軍隊喪失對外征戰的鬥志和銳氣,這些因素可能都會存在,但是相比於帝國的穩固和民心地穩定,相比於今後更加長遠的目標和意義,兩害相權取其輕,爲了同一個目標,屬下以爲我們有些時候不得不在策略上進行一些調整,至少在目前,屬下以爲我們首要的任務仍然是發展經濟,尤其是迅速發展我們帝國北方地區的經濟,讓這些地區儘快恢復和發展起來,讓帝國內地的經濟當之無愧的成爲整個帝國地龍頭。”

看見無鋒微微皺起的眉頭似乎在消化着自己話語的意義,何京又補充道:“當然,像收復三江東部兩府和大東洋上這些帝國固有領土是必要的,這也能夠贏得帝國民衆的支持,而帝國也完全能夠在不影響政策大方向的前提下完成這一意圖。”

無鋒不能不承認對方的話語具有相當大的說服力,連一直堅持征伐和發展並舉的他都有些微微意動,誠然一個國家的穩定尤其是一個新建帝國的穩定是相當重要的,但是更吸引無鋒的卻是那個讓帝國內地經濟成爲核心心和磁極以及利用新科技新產品強化帝國內地經濟中心區的觀點,這個觀點無鋒也曾經模模糊糊的有過這方面的思考,但是卻沒有今天對方提出來的那麼明確和肯定,僅僅是這一點也就讓無鋒感到不虛此行。

“何京,那你考慮過就算我們放棄其他想法全心全意發展經濟有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夠讓帝國經濟重現昔日輝煌呢?你考慮過沒有我們通過戰爭和征伐一樣可以爲帝國經濟重建贏得更多的利益和資金呢?還有你考慮過沒有如果我們擺出這種閉門自保的姿態,我們的敵人會不會利用這個機會趁機搶佔本該屬於我們的東西,包括陸地、海洋以及它們附屬的權益,而這種先機一失也許我們要花費幾倍的代價甚至永遠都不可能再奪回來呢?”

無鋒當然不會如此輕易的就被對方駁倒,征伐與發展之間肯定會有矛盾,要想完美的達到兩頭並舉的意圖當然是不可能的,只能說盡一切努力去達到最佳平衡而已,作爲自己的觀點,這其中的利弊他同樣經過了反反覆覆的深思熟慮而非一時衝動。

“何京,我們在發展在進步,對手一樣在努力在拼搏,我們的目光不能僅僅只停留於眼前的這幾個敵人而已,利伯亞人雖然強大但不過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表現而已,馬其汗人也已經過了他們極盛時期,頂多也就是我們腳下一顆不好剔除的絆腳石而已。但是我們還要看看中大陸和西大陸,還要看看我們東面海洋上的倭人,他們發展速度驚人,尤其是在中大陸的呂宋人,還有西大陸的諸強國,他們的發展勢頭已經超過了我們,並且利用海洋文明將他們的勢力範圍推進到了拉亞大陸以外的地方。”

“我可以毫不諱言的說,我們和他們的競爭是必然的,唐民族要想傲立與世界強大民族之巔就必須擯棄原來固有的老觀念,陸地我們固然要重視,海洋我們更要追求,而這都要求我們不能停步,只能咬緊牙關加快速度向前進。發展當然重要,不能簡單的將對外戰爭和發展經濟對立起來,如果能夠成功的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兩者還能夠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我堅信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

何京在心中暗自嘆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這句話說起來倒是容易,但是在實際中只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戰爭是個無底洞,它的消耗不可避免的會擠佔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甚至把財政拖垮也正常得很,而戰爭步伐一旦邁動就不會以一方的意志爲轉移,殿下設想雖然美好,但是卻未必能夠如他所願啊。只是這種情況下,何京覺得自己已經盡到了責任,能夠如實的反映了自己的想法,至於殿下能不能接受就不是他能夠決定的了。

“請恕屬下愚鈍,殿下之想法要求實在太高,要做到魚與熊掌兼得怕是太難,這隻怕也是他人不大讚同的主要原因。只是如果殿下已經確定了這個原則不容改變的話,屬下以爲務必要贏得其他人的認同,哪怕是一定程度上的認同,否則這會對初創的帝國政府造成很大的困擾。”何京從無鋒眼中已經看出了不容改變的堅決,他只能提出這樣一個最低的折衷意見,如果連政務署所有人都反對這個意見,縱然秦王殿下一力堅持,只怕也會給日後帝國政策的執行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麻煩。

讚許的點點頭,無鋒再一次察覺到眼前這位河朔總督的不凡,當初任用他擔任河朔總督是認同他在文衛司上的專業表現,尤其是在處理北方瘟疫爆發蔓延時的精明能幹,加之蘇秦的一力推薦,看來此人的大局觀還不僅僅止於一郡總督,不過讓此人在一郡總督位置上好生夾磨一下也很有必要,這能夠爲他擔當更重要的位置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場談話以這樣的結局結束讓無鋒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能夠更深一層的瞭解到何京此人能力倒是讓無鋒很是滿意,帝國即將建立,掌管十六郡外加一箇中州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架構也馬上就要搭起架子,無鋒已經意識到自己手中能夠爲自己分擔重任的人才的不足,而這也是自己入京之後急待解決的問題。

第41節 商談第69節 戰略與戰術(3)第13節 遊說風雲(3)第37節 烽煙滾滾(7)第29節 風雲突變第41節 金陵掘金(4)第17節 驚刺第38節 風雲第118節 狼煙再起(4)第27節 暗箭(全)第69節 一覽衆山(2)第27節 老而彌堅第115節 妃爭第97節 王者戰爭(1)第116節 挑戰第105節 承諾第109節 第二日(1)第54節 脫殼第16節 東進方案第26節 兒女情長第93節 震撼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44節 反撲第66節 誰拳頭硬第61節 蹊蹺第21節 奇招第121節 最後一搏(6)第51節 插旗第14節 閃擊第12節 比肩(3)第35節 豐澤園(1)第29章 漢中爭雄第24節 聯手第47節 虎翼第26節 陰雲第131節 風雲第17節 對等第116節 改革第73節 宣泄第16節 奔襲第16節 燦爛雲霞第85節 釣鉤第124節 毒氣第47節 胸懷第55節 殖民地(2)第59節 陰謀(2)第59節 接舵第113節 陪閱第17節 絞肉機第2節 舌戰第104節 戰猶酣(8)第19節 內廷第5節 潰亡第60節 爭執第65節 進退第33節 專訪第89節 智者(1)第67節 侵蝕第44節 收復第82節 突入第121節 陀姬第43節 彷徨第7節 插刀第39節 太平聖教第8節 惡戰第121節 最後一搏(6)第112節 安穩第65節 改道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63節 刻骨第49節 試比高(5)第13節 夢破第107節 故人來第88節 總督之誘惑第83節 策反第19節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2節 佔領區第28節 拔刀第106節 戰猶酣(10)第36節 明志(2)第12節 敵友第27節 酒宴第79節 歡場第84節 骯髒第19節 西線風雲(1)第6節 慶典第131節 風雲第63節 狡兔三窟第51節 變色第62節 舌辯第108節 戰猶酣(12)第36節 伏援第96節 國策第48節 謀定第7節 出賣第127節 藏金第10節 會獵(4)第4節 整頓第30節 決裂第95節 內訌
第41節 商談第69節 戰略與戰術(3)第13節 遊說風雲(3)第37節 烽煙滾滾(7)第29節 風雲突變第41節 金陵掘金(4)第17節 驚刺第38節 風雲第118節 狼煙再起(4)第27節 暗箭(全)第69節 一覽衆山(2)第27節 老而彌堅第115節 妃爭第97節 王者戰爭(1)第116節 挑戰第105節 承諾第109節 第二日(1)第54節 脫殼第16節 東進方案第26節 兒女情長第93節 震撼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44節 反撲第66節 誰拳頭硬第61節 蹊蹺第21節 奇招第121節 最後一搏(6)第51節 插旗第14節 閃擊第12節 比肩(3)第35節 豐澤園(1)第29章 漢中爭雄第24節 聯手第47節 虎翼第26節 陰雲第131節 風雲第17節 對等第116節 改革第73節 宣泄第16節 奔襲第16節 燦爛雲霞第85節 釣鉤第124節 毒氣第47節 胸懷第55節 殖民地(2)第59節 陰謀(2)第59節 接舵第113節 陪閱第17節 絞肉機第2節 舌戰第104節 戰猶酣(8)第19節 內廷第5節 潰亡第60節 爭執第65節 進退第33節 專訪第89節 智者(1)第67節 侵蝕第44節 收復第82節 突入第121節 陀姬第43節 彷徨第7節 插刀第39節 太平聖教第8節 惡戰第121節 最後一搏(6)第112節 安穩第65節 改道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63節 刻骨第49節 試比高(5)第13節 夢破第107節 故人來第88節 總督之誘惑第83節 策反第19節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2節 佔領區第28節 拔刀第106節 戰猶酣(10)第36節 明志(2)第12節 敵友第27節 酒宴第79節 歡場第84節 骯髒第19節 西線風雲(1)第6節 慶典第131節 風雲第63節 狡兔三窟第51節 變色第62節 舌辯第108節 戰猶酣(12)第36節 伏援第96節 國策第48節 謀定第7節 出賣第127節 藏金第10節 會獵(4)第4節 整頓第30節 決裂第95節 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