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跨海遠征(1)

亞丁海。

夏天的亞丁海顯得格外的平靜,也許是猛烈的太陽將它完全的臣服了下來。海面上只有極其微弱的輕浪,在藍天白雲之下,倒映着蔚藍的天空。好像是害怕太陽公公的厲害,連海魚都躲入了深深的海底,避免受到陽光的照射,只有不時的一串串的水泡露出海面,那是鯊魚羣靜悄悄的路過。

然而,過度的靜寂往往意味着暴風雨的來臨。果然,隨着嘩嘩嘩的水聲,密密麻麻的桅杆出現在東北方向,潔白的風帆映射着太陽的光輝,散發出令人炫目的光芒,好像海面上也升起了無數的太陽。片刻之後,無數的大型戰船高聳的船頭劈開了沉靜的海水,濺起激盪的浪花,無數的漣漪一圈圈的在海面上相互碰撞,紛紛破碎或者融合成更大的一圈,遠遠的傳播開去。

戰船帶起了海風,海風將桅杆上的巨幅藍色獅鷲旗吹得獵獵作響。

天元1729年7月3日,楊夙楓親自率領龐大的海軍艦隊和海軍陸戰隊從聖馬洛港秘密出發,前往攻擊崇明島,奪取這個控制着珊瑚海和亞丁海之間的咽喉通道的重要島嶼。經過連續半個月的海上顛簸,經歷了令人聞之色變的亞丁海風浪和急死人的無風期,現在已經快要接近目的了。

楊夙楓拍了拍身上的臭汗,然後慢慢的走到甲板上。大幅的風帆遮住了太陽的狂暴,在甲板上留下了大片的陰影,剛好有海風吹來,頓時令人倍感涼爽,心曠神怡。要是還在船上顛簸半個月的話,楊夙楓懷疑自己都要變成渾身發臭的鹹魚幹了。

不遠處的西南海面,就是那個兵家必爭之地的崇明島了。

在詳細的描述這場後來被載入史冊的島嶼爭奪戰之前,我們有必要將鏡頭回放,瞭解一下以崇明島爲核心而發生了一切,瞭解一下爲什麼這個小小的島嶼會耗費那麼多勇士的生命和鮮血。

崇明島,是一個扁平的島嶼,海岸線相當的平直,沒有太多的港灣,但是絕大部分的海岸線和海水交接的位置都地勢平緩,適合於軍隊登陸作戰。沒有人具體的計算過崇明島的土地總面積,依據估計應該有三萬多平方公里。至於它的人口,天元1690年的時候,唐川帝國的崇明島的駐軍大略的統計過這裡的土著居民的數量,據說有二十萬,但是由於崇明島東部的拜林森林區樹林茂密,無法探究,那裡似乎是無人區,但是又經常有土著居民出入,所以,在上報給朝廷的文稿中,宣稱這裡的土著居民有二十五萬。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土著居民的數量有沒有增加,誰也不知道。

在崇明島上,除了外來勢力的駐軍和極少數因爲風暴或者其他原因滯留的航海者之外,外來的常住人口非常非常少,因爲當地的土著軍民雖然不至於到達不友好的地步,但是顯然也不要指望他們會幫助外人。直到天元1700年以後,唐川帝國逐漸的有規劃的像這裡移民,才使得這裡的外來人口有所增加,但是主要也是集中在東北部的澄海鎮附近,而且大多數都是經營海上運輸業或者漁業的商人。當地居民主要以耕種和捕魚爲生,生產力相當的落後。

崇明島乃是典型的熱帶亞熱帶氣候,雨水衆多,植被茂盛。崇明島最豐富的物產就是各種各樣的木材,然後是樟腦。大片大片的受到土著居民保護的原始森林廣泛分佈在島嶼的每個角落,使得這裡成爲修理過往船隻的天然基地,但是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還有唐川帝國朝廷的有意識的阻撓,崇明島雖然擁有大量的木材,但是並沒有任何的造船廠。

由於森林衆多,在森林裡面蘊含了大量的天然食物,所以土著居民們依靠這些天然食物都可以度日,他們樂得自給自足,沒有什麼其他的奢求。但是由於土著居民深切的知道這些森林就是他們的衣食父母,所以他們對於森林的愛護也是非常嚴格的,對於亂砍亂伐的行爲,他們比現代的森林保護工作者積極多了,甚至有可能因爲砍伐森林而爆發戰爭。唐川帝國軍隊開始進駐的時候,也犯過類似的錯誤,後來被及時的改正了,才使得軍隊和土著居民相安無事。

從地形上來看,崇明島的大部分地區都比較平緩低矮,只有東北部有比較多的山地,地勢相對較高,但是這些山地也僅僅是一些連綿起伏的丘陵,海拔最高的飛鷹嶺也不到七百米。而西南方則是非常平坦的原野,一望無際,海天相連。東北部的資源相對缺少,但是沒有那麼潮溼,比較適合居住,而西南方,經常雨水不斷,植物動物都異常的活躍,生長迅速,在人類和大自然的搏鬥中,人類明顯的要處於下風。

根據過往的情報資料顯示,崇明島沒有太多的礦產資源,植物和動物統治了這個島嶼,沒有給礦物留下足夠的空間。產量稍微比較大的有銅礦和硫磺,不過相對於藍羽軍來說,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只有東北部山區有一個著名的金礦,但是歷經多年的開採,應該已經挖覺得差不多了,不過這仍然是吸引法雷爾不自量力的搶佔它的最根本的原因。

黃金,任何時候都容易讓人迷失,國家也不例外。

除了控制亞丁海和珊瑚海的交通要道的戰略價值之外,崇明島最富有經濟價值的就是它周圍的海洋,這裡都是天然的優質漁區,當地的土著居民每年都可以從這片海洋裡打撈到超過數十萬噸的鮮魚,而且他們使用的還是非常簡陋的木船。如果是先進的捕撈船,收穫會更加的豐厚,不過,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捕撈船想要到達崇明島,的確有點遠了。

崇明島從來就沒有形成過獨立的政體,那裡的人民似乎對政治沒有絲毫的興趣,而是安心於自給自足的生活。但是它所處的位置,決定它乃是註定要被大國控制的地方。從航海時代開始,各個海上強國的統治者的目光都不會離開這裡,因爲大家都知道,控制了這裡,就等於是控制了半個珊瑚海和亞丁海。

在過去的兩百多年裡,爲了崇明島的爭奪,唐川帝國就曾經多次動兵,多次出動龐大的艦隊護送唐川帝國軍隊在這裡登陸,但是當時統治崇明島的呂宋國也頑強不屈的奮起反抗,激烈的爭奪戰持續了足足三年的時間,最後唐川帝國軍隊終於把金龍戲珠旗穩穩的插上了崇明島,並開始修築城市,準備長期佔領這裡。那座修築的城市,就是今天的澄海鎮,崇明島上唯一一座沒有土著居民風格的城市和港口。

而在唐川帝國介入之前的歷史上,崇明島在大多數的時候歸屬於呂宋王國統治。呂宋王國的最北方距離崇明島的最南方只有三百多海里,艦隊兩天就可以到達,順風的時候甚至一天都可以到達,這爲呂宋國霸佔崇明島提供了最便利的條件。然而,在呂宋國的統治下,崇明島並沒有行爲強有力的統治機構,因爲呂宋國本身也是麻煩多多,自己內部的事情都無法解決,自然無暇顧及崇明島了。

呂宋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天元600年之前,已經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在南大洋的衆多島嶼中,它是唯一一個形成中央集權國家的地區,並且天元616年左右形成了封建國家。然而,呂宋國所形成的封建國家,帶有很大的侷限性,而且很不穩定,經常會被某些芝麻蒜皮之類的小事擊打得粉碎,重新陷入分裂和戰亂。在過去的一千多年裡,呂宋國的分分合合次數達到二十多次。它曾經強大一時,令四海鎮服,也曾經戰亂不休,羸弱不堪一擊。

楊夙楓在檢查呂宋國曆史的時候,發現呂宋國存在強大集權國家的最長命的朝代都不到一百年,絕大多數的王朝都只有三十到五十年的時間,政變在這個國家簡直是家常便飯,那些手握軍隊的將領往往就是下一個朝代的開拓者,這也使得呂宋國的統治方式非常的古怪,那就是統治者絕對都是軍人出身的人,沒有當過兵的,根本不可能在這片紛亂的土地上生存。

由於歷史的原因,呂宋國的人口也是好像過山車一樣的變化的。這裡肥沃的土地,豐饒的物產,使得人口出生率相對其他地區要高出好幾倍,在和平年代,人口繁衍的速度非常快,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就可以翻番。但是在戰亂的年代,這裡的人口也降低的非常快,因爲這裡的統治者要比其他地方的統治者更加的明白,自己得不到的也絕對不能讓別人得到的道理,包括人口資源在內。凡是自己無法控制的人口,即使全部殺掉也再所不惜,絕對不能留給敵人。

在人口數量最頂峰的年代,呂宋國據說有六千萬的人口,而在人口數量最低潮的,據說全國只有不到三百萬人。目前,呂宋國剛剛在唐川帝國的控制下,度過了大約四十年的和平年代,人口大量的增加,初步的估計,已經接近三千萬人,其中北呂宋地區大約八百萬,南呂宋地區大約七百萬,棉蘭老地區大約一千四百萬。

在漫長的歷史上,由於生活和文化上的差異,呂宋國從天元900年以後,就逐漸的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狀態,分別是北呂宋、南呂宋、棉蘭老等三個勢力。這三個地區的人民存在宗教、文化、風俗習慣上的較大差異,而且在領導者的帶領下,各自的發展方向也不相同,結果形成了雖然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但是卻是同牀異夢的格局。他們經常的在這片土地上上演三國演義的好戲,卻往往兩敗俱傷,同歸於盡,除了再次降低人口和耗費資源以外,沒有得道任何的利益。

天元1400年以後,隨着大航海時代的崛起,衆多海上強國開始角逐海外領地,呂宋國也陷入了大國勢力的紛爭。唐川帝國的手臂最先伸到了呂宋國,將被呂宋牢牢地掌握在這裡的手中;瑪莎國後來居上,也頻繁的開始了南呂宋甚至棉蘭老的接觸。但是,海外領地的爭奪是建立在赤裸裸的實力之上的,尤其是海軍的實力。

在天元1680年前後,唐浪出任唐川帝國的海軍司令,在他的帶領下,唐川帝國一躍成爲雄霸天下的海軍大國,海軍艦隊所到之處,敵人無不聞風披靡。正是在唐浪元帥的大力支持下,唐川帝國的軍隊源源不斷的到達呂宋國,最終幫助北呂宋壓服了其他的兩個地方勢力,建立了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尊崇國王哈什米安爲國家首腦,以唐川帝國的馬首是瞻。

然而,好景不長,隨着唐川帝國在和瑪莎國會戰中的連續失利,尤其是在朱顏驚率領駐紮在呂宋的唐川帝國軍隊返回本土以後,哈什米安所領導的呂宋國中央政府已經是搖搖欲墜,地方勢力重新擡頭,而且大有取而代之的趨向。他們私自組織軍隊,任命地方官員,截流中央財稅,投靠瑪莎國,實質上已經和獨立政府無異。

今天的呂宋國,已經不是一個完整的呂宋國,而是即將落入瑪莎國之首的呂宋國。瑪莎國軍隊的大規模登陸,很快將南呂宋納入囊中,同時,在威逼利誘之下,棉蘭老也很快投入瑪莎國的懷抱,只有哈什米安率領的北呂宋,因爲念及唐川帝國曾經的威望,現在還在痛苦的搖擺不定,但是,利益一旦替代了恩情,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投入瑪莎國的懷抱,將金龍戲珠旗狠狠地甩入大海里,然後卑微謙恭的將黃金獅子旗升起來。

自顧不暇的呂宋國,當然沒有心思再來理睬崇明島的事情。

現在,崇明島掌握在來自火龍半島的法雷爾王國的手中。

火龍半島橫亙在依蘭大陸和伊雲大陸中間,是兩個大陸的唯一連接點。按照楊夙楓的現代人學識,他有足夠的理由認爲這裡是兩大板塊碰撞的結果,或許在幾千萬年之前,依蘭大陸和伊雲大陸在這裡不幸而遇,激盪起歷史的火花的,他們碰撞的結果就是造就了整個大陸最高的中央山脈,現在依然活躍的尼拉貢戈火山就是最好的證明。

火龍半島是整個安拉卡拉大陸上地形地貌最危險最複雜的地方,高聳入雲的中央山脈及其分支綿延在整個火龍半島上,使得這裡幾乎沒有平緩的土地。到處都是懸崖峭壁,溝壑縱橫,要麼荒無人煙,要麼野獸出沒,甚至還有噴着火的龍出現在天上。

火龍半島基本沒有適合於耕種的土地,這裡的居民都是以打獵和捕魚爲生,經濟發展相當的落後。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繁衍的人口自然也不會太多,整個火龍半島都不足五百萬人。不過,也是因爲生活條件艱苦,所以火龍半島的人民都具有高度的毅力和堅強的忍耐力,他們有着獵人的沉靜和殘忍,也有着漁夫的聰明和冷酷。

由於中央山脈的存在,還有時不時噴發的尼拉貢戈火山的影響,火龍半島上也從來沒有形成強有力的集權國家。在漫長的歷史上,火龍半島知識性爲了一些小邦,人口不過十幾二十萬。現在的法雷爾、法布爾、圖蘭、雷蒙等幾個王國,都是由很多的小邦組成的,它們的核心,都是幾個相互之間關係友好的小邦而已。火龍半島最大最繁華的城市鶯歌海,常住人口也不到二十萬。

在火龍半島的四個小王國中,法雷爾無疑是經濟和軍事實力都最強大的國家。這得益於它的優越的地理位置,他剛好處在了亞丁海和珊瑚海的航線之間,許多船隻都會在火龍半島的港口鶯歌海停靠,補充食物或者淡水,在壞血病肆虐的時候,法雷爾沿岸的港口無疑是水手們的天堂。雖然崇明島雖然位置更理想,但是卻沒有良好的補給港口,當地的土著居民更加關心森林裡面的瓜果什麼時候成熟,對於別人奉獻出來的金幣卻不屑一顧。

根據鳳霏霏的情報資料顯示,法雷爾王國由三十一個小邦組成,總人口約一百二十萬,擁有常備軍兩萬七千,這次佔領崇明島的時候出動了一萬的軍隊,順利地驅逐了頑抗者以後,法雷爾軍隊在崇明島上留下了四千人的駐軍,因爲他們的海上運輸隊只能夠滿足四千人的需要。

出動一個精銳的海軍陸戰圖,對付只有四千人的法雷爾軍隊,楊夙楓對於這場戰鬥覺得沒有什麼懸念,激烈的戰鬥還在後頭,那就是瑪莎國軍隊的反撲。從他率軍離開聖馬洛港口的時候開始,藍羽軍、瑪莎國、法雷爾、呂宋國,本來毫無關係的四個勢力,因爲崇明島而緊緊的聯繫在了一起。

自從珊瑚海海戰失利後面,瑪莎國軍隊就不得不停止了快速偷襲崇明島的意圖。榮譽第一師的覆滅,對於瑪莎國軍隊來說絕對是一場沉重的打擊,雖然他們更多的時候寧願相信那只是一場意外。但是毫無疑問的,那場雙方都意料不到的海上遭遇戰,徹底的打亂了瑪莎國軍隊的部署,不但影響了瑪莎國控制呂宋國的進程,而且也使得他們佔領崇明島的計劃不得不一拖再拖。

珊瑚海海戰結束以後,飛揚艦隊的司令官宇文飛揚就消失了,直到現在依然下落不明,連鳳霏霏也無法得知他的去向。根據唐川帝國某些媒體的猜測,宇文飛揚要不就是悄悄的畏罪自殺了,屍體被海水沖走了;要不就是被有心人秘密的隱藏了起來,苟且偷生,而這個有心人,多半上是他的父親宇文瀚海。

但是瑪莎國的皇帝,宇文震天,對於珊瑚海海戰的結果和宇文飛揚的下落不明沒有發表任何的意見,彷彿他老人家是真的出家修心養性去了,倒是瑪莎國的軍務部大臣麥克馬納曼焦急的五十多歲的人了,還一夜之間長滿了青春痘。

不過宇文飛揚的命運無論如何,在過去的半年的時間裡,瑪莎國海軍並沒有急於繼續佔領崇明島。大家都非常的清楚,在崇明島登陸不是難事,控制當地的土著居民也是小事一樁。爭奪的最終焦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海上控制權,誰控制了海上,誰就控制了崇明島。在沒有得到藍羽軍海軍的切實情報之前,瑪莎國的海軍保持了空前的沉默。

但是,在海軍保持沉默的時候,瑪莎國陸軍卻大大的加快了控制呂宋國的腳步,明顯的試圖通過控制呂宋來威脅崇明島。雖然榮譽第一師壯烈的自沉在了尼斯海,但是,瑪莎國畢竟還擁有很強大的軍隊,而且瑪莎國陸軍在和唐川帝國的戰鬥中,佔據了絕對的上風,所以部隊的士氣很高,戰鬥力也非常的強大,這都促使他們不懼畏難的繼續挺進呂宋國。

1729年3月,瑪莎國陸軍派譴出三萬名裝備精良的陸軍,乘坐一百五十艘大型商船,在斯爾維亞艦隊的護送下,在呂宋國南部的蘇里高登陸,匯合當地的部隊,開始向北呂宋發起猛烈的進攻。4月,瑪莎國軍隊就順利地攻克了軍事重鎮那牙,並且向北呂宋最強大的軍事要塞大將軍城發起了猛烈的進攻,雙方在大將軍城僵持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北呂宋已經是岌岌可危。

1729年4月,呂宋國的另外一個組成部分,棉蘭老,宣佈接受瑪莎國的建議,投降瑪莎國,瑪莎國軍隊得以長驅直入。到六月份,呂宋國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經掌握在瑪莎國的手中,北呂宋的統治已經是奄奄一息,而隨着唐川帝國戰局的繼續低迷,在北呂宋的內部,投降主義開始佔據上風,國王哈什米安在投降派的勸說下,也開始了和瑪莎國的頻繁接觸。

第22章 裁家遺孀第607章 從天而降(1)第73章 涅羅西京(下)第657章 吻你,和愛無關第746章 最後的金龍戲珠旗降落了第331章 墮落峽谷(下)第286章 技術第149章 遠來是客(上)第19章 皇后畫像(中)第196章 牛氣沖天第245章 四國聯盟(上)第670章 “千刀萬剮”計劃(2)第380章 誰是陸戰之王?(2)第657章 吻你,和愛無關第225章 硝煙滾滾第470章 登陸,從這裡開始(1)第76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1)第256章 陰霾第114章 蟠龍峽谷(中)第230章 噩耗第323章 獵鷹騎兵之章(2)第102章 血戰魯尼(上)第428章 將馬留下來(1)第94章 戰爭陰影(上)第110章 地區自治(上)第296章 公主來不成了第494章 靜坐戰爭(2)第615章 劉航航線(2)第714章 目標!光明城!(3)第79章 怒海驚濤(一)第96章 冬日要塞(上)第85章 怒海驚濤(七)第400章 娜塔莉日記節選①第223章 神秘保鏢第715章 娜塔莉日記④(上)第219章 大擒獲第406章 絕路(3)第353章 海狼行動(4)第95章 戰爭陰影(下)第28章 獵人獵物(二)第9章 海軍少將(上)第308章 八月芳菲第32章 御前會議(中)第94章 戰爭陰影(上)第311章 帕隆(下)第70章 翻雲覆雨(四)第569章 血與火:尼洛神京(4)第384章 誰是陸戰之王?(6)第559章 勝利?(4)第74章 山海關上(一)第179章 特蘭克斯第126章 替罪羔羊(下)第232章 屠城(上)第448章 血色高原的未來(1)第318章 颱風(2)第632章 西北望,射天狼(7)第141章 變生不測第31章 御前會議(上)第84章 怒海驚濤(六)第505章 在所羅門打個釘子(2)第535章 沸騰的銀川道(6)第546章 這是我們的地盤(4)第234章 是友是敵?第763章 北海,風高浪急(2)第43章 奴隸市場(上)第721章 八道聯盟,何去何從?(2)第157章 正奇鬥法(下)第306章 呂宋第274章 投效第92章 糧食問題第737章 宇文震天之死(2)第739章 海盜,也是有尊嚴的!(1)第258章 籌謀第229章 瘟神(下)第594章 燃燒的伊麗納(3)第510章 No Money No Talk(3)第716章 娜塔莉日記④(中)第245章 四國聯盟(上)第44章 奴隸市場(下)第113章 蟠龍峽谷(上)第159章 如花風月(中)第514章 瓦拉人的聖物(4)第417章 公主駕到(5)第398章 你不該知道的秘密(4)第717章 娜塔莉日記④(下)第137章 新的方向第549章 嶽神州的秘密(1)第291章 軍校第219章 大擒獲第706章 不能公開的條件(3)第136章 將帥之決第218章 大反擊第148章 疑花雙媚第161章 虎口掏心(上)第69章 翻雲覆雨(三)第22章 裁家遺孀第458章 何處是她鄉(6)第656章 往事並不如煙(2)第550章 嶽神州的秘密(2)第114章 蟠龍峽谷(中)
第22章 裁家遺孀第607章 從天而降(1)第73章 涅羅西京(下)第657章 吻你,和愛無關第746章 最後的金龍戲珠旗降落了第331章 墮落峽谷(下)第286章 技術第149章 遠來是客(上)第19章 皇后畫像(中)第196章 牛氣沖天第245章 四國聯盟(上)第670章 “千刀萬剮”計劃(2)第380章 誰是陸戰之王?(2)第657章 吻你,和愛無關第225章 硝煙滾滾第470章 登陸,從這裡開始(1)第76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1)第256章 陰霾第114章 蟠龍峽谷(中)第230章 噩耗第323章 獵鷹騎兵之章(2)第102章 血戰魯尼(上)第428章 將馬留下來(1)第94章 戰爭陰影(上)第110章 地區自治(上)第296章 公主來不成了第494章 靜坐戰爭(2)第615章 劉航航線(2)第714章 目標!光明城!(3)第79章 怒海驚濤(一)第96章 冬日要塞(上)第85章 怒海驚濤(七)第400章 娜塔莉日記節選①第223章 神秘保鏢第715章 娜塔莉日記④(上)第219章 大擒獲第406章 絕路(3)第353章 海狼行動(4)第95章 戰爭陰影(下)第28章 獵人獵物(二)第9章 海軍少將(上)第308章 八月芳菲第32章 御前會議(中)第94章 戰爭陰影(上)第311章 帕隆(下)第70章 翻雲覆雨(四)第569章 血與火:尼洛神京(4)第384章 誰是陸戰之王?(6)第559章 勝利?(4)第74章 山海關上(一)第179章 特蘭克斯第126章 替罪羔羊(下)第232章 屠城(上)第448章 血色高原的未來(1)第318章 颱風(2)第632章 西北望,射天狼(7)第141章 變生不測第31章 御前會議(上)第84章 怒海驚濤(六)第505章 在所羅門打個釘子(2)第535章 沸騰的銀川道(6)第546章 這是我們的地盤(4)第234章 是友是敵?第763章 北海,風高浪急(2)第43章 奴隸市場(上)第721章 八道聯盟,何去何從?(2)第157章 正奇鬥法(下)第306章 呂宋第274章 投效第92章 糧食問題第737章 宇文震天之死(2)第739章 海盜,也是有尊嚴的!(1)第258章 籌謀第229章 瘟神(下)第594章 燃燒的伊麗納(3)第510章 No Money No Talk(3)第716章 娜塔莉日記④(中)第245章 四國聯盟(上)第44章 奴隸市場(下)第113章 蟠龍峽谷(上)第159章 如花風月(中)第514章 瓦拉人的聖物(4)第417章 公主駕到(5)第398章 你不該知道的秘密(4)第717章 娜塔莉日記④(下)第137章 新的方向第549章 嶽神州的秘密(1)第291章 軍校第219章 大擒獲第706章 不能公開的條件(3)第136章 將帥之決第218章 大反擊第148章 疑花雙媚第161章 虎口掏心(上)第69章 翻雲覆雨(三)第22章 裁家遺孀第458章 何處是她鄉(6)第656章 往事並不如煙(2)第550章 嶽神州的秘密(2)第114章 蟠龍峽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