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禮讓黎陽

就在張鉉還沒有出兵黎陽之事,一個令他極爲意外的消息傳來,他原以爲已經逃回魏郡的盧明月竟然被太行山匪首雄闊海抓住,押送來檀淵縣,目前就在大營外等候。

張鉉當即傳令升帳,鼓聲一陣陣敲響,數百名青州軍中高級將領聚集一帳,有士兵高聲喊道:“太行壯士雄闊海求見大帥!”

“請他進帳!”

不多時,雄闊海和兩名手下快步走進了大帳,雄闊海在帳前跪下,“太行山民雄闊海蔘見張大帥!”

旁邊不少將領都差點笑出聲來,明明是太行十八寨匪首,卻自稱是太行山民,張鉉卻快步上前扶起雄闊海笑道:“陳留一別,沒想到我們又見面了。”

“多謝大帥在陳留縣救我一命,這次闊海是特地來投奔大帥,望大帥勿嫌闊海出身草莽,給闊海一個效力機會!”

張鉉心中求之不得,雄闊海可是霍霍有名的猛將,這樣的人才他怎能不要,張鉉便笑道:“英雄不問出身,雄將軍既然生擒了盧明月,我當兌現承諾,賞金千兩,並封爲武勇郎將。”

熊闊海大喜,他正愁沒有錢財安置手下家眷,這一千兩黃金賞賜來得正是時候,他再次單膝跪下抱拳:“闊海願爲大帥效死命!”

張鉉點點頭,又好言安撫他幾句,便讓旗牌官領雄闊海下去換甲領賞,他又回到座位,厲聲喝道:“將盧明月押上來!”

兩邊數百將領精神一振,一起向下望去,只見幾名彪壯士兵將捆綁得結結實實的盧明月拎了上來,盧明月盔甲被剝去,披頭散髮,臉色冷淡,目光中充滿桀驁不馴。

他跪在張鉉面前,重重哼了一聲,將頭扭了過去。

張鉉一拍桌子,冷冷道:“盧明月,你塗炭生靈,作惡多端,幸蒼天有眼,讓你插翅難逃,事到如今,你還有什麼可說?”

盧明月傲然道:“我縱橫河北,殺人如麻,死在我手上之人不知有多少萬,我早已置生死於度外,今天掉了腦袋,投胎再長出來就是了,不要說什麼廢話,動手吧!”

“好!當年我未能殺了你,致使你塗炭河北之民,令我一直遺憾至今,我絕不會再犯第二次錯誤,今天就成全了你我的心願。”

張鉉取過自己佩刀,重重放在桌上,“這是盧氏之刀,本來應呈放在盧氏祠堂,以斬盧氏不肖子弟,今天就用它來送你上路,也是你命中註定!”

張鉉將刀扔在地上,“推出去,斬!”

十幾名行刑士兵拾起戰刀,將盧明月推了出去,盧明月仰天長嘆,“我盧明月雖得魏王之名,卻無王爵之葬,憾也!”

在無數將領的注視下,盧明月被推了下去,片刻,刀斧手將盧明月首級呈上,“啓稟大帥,盧明月已斬!”

張鉉令道:“將盧明月人頭送往洛陽,再賞他一口薄皮棺材安葬軀體!”

在處理完盧明月後,張鉉隨即率領大軍拔營啓程,浩浩蕩蕩殺向黎陽倉,與此同時,黃河內的二百餘艘青州戰船也駛入了永濟渠,向黎陽倉進發。

黎陽倉老將王辯一直忐忑不安地關注着張鉉和盧明月的大戰,他派出的斥候將一個又一個的戰報送到了黎陽倉。

張鉉軍隊佯攻內黃縣,卻在黎陽縣北伏擊徐橫義軍隊,殲敵三萬,又揮師南下,在檀淵縣北一戰擊潰盧明月五萬大軍,盧明月進攻黎陽倉的八萬大軍全軍覆沒,盧明月本人生死不明。

一個個戰報將王辯驚得目瞪口呆,短短一天一夜,橫掃河北的盧明月大軍便全軍覆沒,這是何等輝煌的戰果!

王辯同時也陷入了苦惱之中,他知道張鉉下一步必然是兵伐黎陽倉,可最初卻是自己寫信求他前來救援,王辯忽然有一種引狼入室的感覺。

這天晚上,他派去洛陽的信使返回了黎陽倉,信使見到王辯便跪下請罪,“卑職未能完成將軍重託,請將軍責罰!”

王辯一怔,急問道:“你沒把信交給段達嗎?”

“啓稟將軍,信是交給了段大夫,但段大夫隨即去王世充的府邸,並沒有把信交給越王。”

王辯猛地一拍自己額頭,他終於明白了,難怪自己幾次向段達求救皆沒有任何消息,原來段達和王世充有勾結,看來是王世充不願出兵救自己。

王辯氣得在房間內來回踱步,他已是五十餘歲的老將,精通官場世故,他很清楚王世充爲什麼不肯救自己,在洛陽的幾支軍隊中,王世充的軍隊負責對外,一旦越王下令救援黎陽倉,任務必然落在王世充身上,王世充不願意爲黎陽倉消耗兵力。

而且洛陽有興洛倉和洛口倉兩大糧草,糧食布帛不計其數,王世充根本不稀罕黎陽倉的物資,他只想保存實力,和其他幾支軍隊爭奪洛陽控制權。

王世充居然和越王首輔段達勾結,看來此人野心勃勃,想效仿太祖以軍權控制幼主。

“將軍,我們該怎麼辦?”信使低聲問道。

王辯嘆了口氣,他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次日清晨,天還麻麻亮,黎陽倉城頭驟然敲響了警鐘,當!當!當!警鐘聲傳遍全城,無數士兵紛紛登上城頭,眼前的一幕令他們倒吸一口冷氣。

只見在南城外的護城河內,已密密麻麻停滿了戰船,足有數百艘之多,幾乎都是千石以上的大船,而在遠處河岸上,則列隊站着無邊無際的軍隊,至少有十萬之衆,盔明甲亮,隊列整齊,殺氣騰騰,在最前方,一杆黑邊黃底的青龍大旗在空中飄揚,上面繡着一個斗大的‘張’字,向城頭守軍表示,他們是青州隋軍。

這時,王辯已聞訊上了城頭,眼前十幾艘三千石的五牙戰船頓時使他臉色刷地變得慘白,他知道張鉉已經看破了黎陽倉的軟肋,用三千石戰攻南水門,不但可以居高臨下射擊守城士兵,還可以直接上城。

更重要是,張鉉船隊昨天晚上就殺進了護城河內,自己軍隊竟然沒有發現,他們完全可以乘機直接攻城,但張鉉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列陣以待,王辯不由嘆了口氣,這是張鉉在警告自己。

這時,一名士兵跑來稟報道:“將軍,張鉉派參軍裴弘前來。”

王辯當然知道裴弘是誰,裴矩的嫡長孫,裴氏家主的繼承人,科舉出身,當過三年聞喜縣丞,後出任禮部郎中,被裴矩硬塞給張鉉,現任青州軍倉曹參軍事,他前來談判,正合其職。

王辯點點頭,“請他來城頭見我!”

不多時,裴弘跟隨幾名士兵來到城樓內,從這裡可以清楚地看見城外護城河的情形,裴弘躬身行一禮,“青州軍倉曹參軍事裴弘奉河北招討使張將軍之令,前來和將軍商談黎陽倉事宜!”

王辯見裴弘約三十歲左右,身材中等,舉止從容不迫,沉穩老練,頗有大家之氣,他不由暗暗讚歎,不愧是世家名門子弟,不卑不亢,果然十分出衆。

他一擺手,“裴參軍請坐!”

裴弘坐了下來,從懷中取出張鉉的信件雙手呈給王辯,“這是我家主帥給王將軍的親筆信,請將軍一覽!”

王辯打開信,慢慢看了一遍,張鉉在信中的語氣頗爲誠懇,他希望王辯讓出黎陽倉,他需要用黎陽倉的糧食和布帛救濟中原災民,這有點出乎王辯的意料,居然是爲了救災。

王辯沉吟一下問道:“張將軍在信中說要用黎陽倉糧食救災,這是你們的誠意嗎?”

裴弘微微嘆息道:“將軍應該也知道,中原七郡遭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旱災,從去年秋天至今滴雨未下,饑荒已經爆發,下官是昨天傍晚才從濟北郡範縣趕到黎陽倉。”

裴弘語氣十分沉重,也十分誠懇,“我們青州在濟北、魯郡和東平三郡六縣設立了數十個救災點,並部署六百多名官員,下官負責濟北郡兩縣,在我出發時,已經有十餘萬災民從東郡和東平郡涌來,我估算至少有三四十萬災民將涌入濟北郡,整個青州接納的災民將超過百萬以上,我們雖然有點存糧,但依然難以應對曠日持久的災情,所以黎陽倉的糧食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希望將軍以災情爲重,把糧食讓給我們。”

“可是....災民爲什麼都奔向青州,我覺得應該去河洛求食纔對!”王辯還是有些不解。

“將軍難道沒有去過青州嗎?青州政局安穩,匪患斷絕,我們大帥數年致力於民生,釋匪歸田、獎勵畜牧、興修水利、恢復漁業,使青州民生全面恢復,僅農田耕地的數量已恢復到大業三年的水平,人民可謂安居樂業,早已天下聞名,中原遇災,災民當然會跑去青州求食,我擔心災民將遠遠不止百萬,甚至會超過三百萬,青州將面臨嚴峻考驗。”

王辯不由動容,連裴矩之孫都這樣說,不由他不信,如果真是這樣,張鉉將是中原千千萬萬災民的希望啊!自己又怎能拒絕賑濟災民。

王辯終於被說服了,點點頭道:“那張將軍希望我怎麼做?”

裴弘笑道:“我家主帥給將軍兩個選擇,一個是將軍撤出黎陽倉,我們來接手,我們負責將一萬守軍送過黃河,如果將軍願意繼續駐守河北,那我家主帥將保奏將軍爲魏郡都督,主管魏郡軍政。”

王辯當然明白裴弘的委婉意思,就是說,如果自己願意投降張鉉,便可出任魏郡都督,如果不願投降,那禮送自己過黃河。

王辯又想起了王世充和段達勾結篡權,自己若回洛陽,一定會被王世充陷害,趁機吞併自己的軍隊。

還不如自己投降張鉉,給自己子孫謀一個長遠福廕。

王辯是商人世家出身,極善於投資謀取厚利,在他看來,投降張鉉就是一樁爲子孫謀取福廕厚利的好買賣。

王辯沉思良久,終於長嘆一聲道:“我願意聽從張大帥安排,鎮守魏郡,只是我家小皆在洛陽,懇請張大帥將他們接去北海郡安住。”

裴弘沒想到王辯居然如此明白事理,他立刻起身道:“請老將軍放心,我們會立刻飛鴿通知洛陽的斥候採取行動,保證將軍家人一定平安無恙。”

王辯快步走出城樓令道:“傳我的命令,開城門迎接青州大軍入城。”

第214章 計取武城(四)第361章 聲東擊西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276章 黃雀在後第762章 各奔東西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77章 神槍公子第763章 瓦崗內訌第778章 縣丞示警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575章 形勢使然第565章 裴氏抉擇第847章 手足相殘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9章 初窺門徑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763章 瓦崗內訌第1005章 誅心之戰(上)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1043章 力辯擔保(下)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176章 深夜來客第65章 勇救酋王第82章 言而無信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1219章 火上澆油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510章 後方失火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920章 微服私訪(下)第594章 進退兩難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1051章 意外情報第15章 弘農楊氏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687章 圍魏救趙第949章 最後一戰(下)第916章 巡視井陘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1050章 唐軍東征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104章 恰逢其時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524章 遼東半島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249章 校場比武(下)第841章 家有惡弟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962章 太原戰役(三)
第214章 計取武城(四)第361章 聲東擊西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276章 黃雀在後第762章 各奔東西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77章 神槍公子第763章 瓦崗內訌第778章 縣丞示警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575章 形勢使然第565章 裴氏抉擇第847章 手足相殘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9章 初窺門徑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763章 瓦崗內訌第1005章 誅心之戰(上)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1043章 力辯擔保(下)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176章 深夜來客第65章 勇救酋王第82章 言而無信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1219章 火上澆油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510章 後方失火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920章 微服私訪(下)第594章 進退兩難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1051章 意外情報第15章 弘農楊氏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687章 圍魏救趙第949章 最後一戰(下)第916章 巡視井陘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1050章 唐軍東征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104章 恰逢其時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524章 遼東半島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249章 校場比武(下)第841章 家有惡弟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962章 太原戰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