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團練

嗚嗚,今天月票好少,羅羅能狂求一把嗎?

“右臨錢塘,左枕西湖,臨安繁華世無雙這臨安果然是天下第一富庶地啊!”

劉秉忠道:“若論人口財帛,單是臨安一府便能勝過北明東唐了吧?如今唐宋元明四國爭雄,實力最強的其實是大宋……只是大宋以仁治天下,不喜征伐之事,才讓唐元明各自得逞一方的。◎,”

賈似道長嘆一聲說道:“大而不聚,富而不強,人多而心散,不過是一盤散沙!”

劉秉忠露出羨慕的笑容:“大而不聚就擰聚之,富而不強就圖強之,人多而心散就團結之,不大、不富、無人才是無解之道。若陳德興得江南,某管保不出三年,江南便能被他調教成強楚盛吳。”

賈似道冷笑:“唔,只需盡沒江南士大夫之地賞賜給他的士爵戰士,江南何愁沒有數十萬強兵?”

劉秉忠神色不動地反問道:“平章公不欲變法以效仿之?”

賈似道長嘆:“300年的老法,怎麼能說變就變呢?”

“誰讓大宋和北明一樣搞法?”

劉秉忠道:“北明立國於蠻荒之土,並無士大夫可以倚,自然只能封士爵,行夏君夷民。然大宋有億兆人口,有萬里沃野,有士農工商。何須照抄北明?若陳德興取了江南,多半也會改弦易轍,尊孔崇儒,以士大夫治民的。”

賈似道冷哼一聲。頗是不屑。只是不知道是不屑於陳德興,還是看不上江南士大夫。

車馬已經穿過了最繁華的臨安城內。從涌金門而出到了西子湖畔。涌金門外雖然已經是臨安城外,但是繁華程度絲毫不減。城門外面。臨着西湖便是高達五層的豐樂樓這是臨安最大的酒樓現在雖然已經過了午市的飯點,但是豐樂樓外依舊顧客盈門,絲竹歌舞之聲陣陣不絕。

而涌金門外的大街上,西湖東岸的長堤上面,往來的行人更是摩肩接踵。下了馬車的劉秉忠注意到,即使引車販漿的小商小販也穿着綢衣踏着絲履,好一派富足盛世的景象。

如果陳德興這個時候再回臨安,他或許會吃驚的發現,這座城市非但已經從臨安之變中復了元氣。而且更加繁華了幾分。這倒不是因爲大宋平章軍國事賈似道的治國之策有多高明,而是因爲和蒙古的戰爭已經徹底結束。而且在四川、京湖和兩淮的軍閥藩鎮化後,南宋朝廷的軍費開支也大幅降低,對民間財富的剝削自然減少了許多。因此百姓的生活,也比以往有了一些提高。

回到臨安的賈似道和劉秉忠都是微服,也沒有幾個隨從,下了馬車便在西湖岸堤上緩緩前行。

“平章公,這是最新版的《光復》報。”廖瑩中這時遞過來一份小報,是他方纔向一個流動的報販購買的臨安的言論還是一如既往的自由。陳德興的《光復》報和《天道》報都在臨安設有報社。而且兩報的銷量都還不錯。

賈似道取過《光復》報翻了翻,頭版上是普陀山辯法和大唐義皇帝梓宮北返的消息賈似道並沒有食言,李全的屍骨被挖了出來,移交給了還在普陀山的滅門師太。

至於普陀山辯法。《光復》報上當然在替陳德興鼓吹。而臨安的大部分小報,則一致認爲陳德興已經理盡詞窮,更不相信什麼明州新大陸和地圓說……都把這些當成笑話了!

除了這兩個消息。《光復》報上還有不少關於唐元明等北三國的報道,還有介紹日本、高麗、安南、大理等國消息和風土人情的文章。這些纔是《光復》報最吸引讀者的地方。他們的消息比起南宋朝廷都靈通。不僅和北明有關的事情《光復》報會最先報道,連阿里不哥遇害。李璮稱帝,忽必烈建立大元並且開科舉,甚至大理段氏復國,都是《光復》報第一個在臨安報道的。

包括賈似道在內的所有讀者,也都是從《光復》報上得知這些消息的如果要通過大宋的官僚機構獲取各地情報的話,這些消息至少要延遲3到6個月以上……反正到現在爲止,還沒有哪個衙門告訴賈似道蒙古大理總管段實已經復國登基,自稱皇帝,建元興隆了。

這大概也是賈似道遲遲不禁《光復》報和《天道》報的原因之一。

一艘畫舫,已經停靠在了西子湖畔的碼頭上。賈似道一邊翻着報紙,一邊就和劉秉忠、廖瑩中等人上了船。船艙之內,已經有侍女僕役備好了點茶糕餅。賈似道和劉秉忠等人分頭落座。船體輕輕晃動了起來,在撐篙的作用下,緩緩離開了碼頭向葛嶺方向駛去。

賈似道放下小報,端起茶盞抿了一口點茶,然後瞧一眼臉面上有幾分高深笑容的劉秉忠。

“子聰兄是不是有什麼妙策教我?”

“妙策談不上,只是一點建言而已……其實某不說,平章公您用不了多久,也是能想到的。”

“哦?”賈似道不置可否。

“陳德興之所以敢妄言周禮,染指儒家道統,蓋因大宋儒生有理無兵,乃是秀才遇兵,有理難說。”

賈似道放下茶盞,兩手一攤,“就是沒有兵……儒生什麼都好,就是不會帶兵!便是考了弓馬,一樣也是無用。不會帶兵就是不會帶!”

李庭芝最近正在爲這事兒頭疼呢!賈似道依着他的主意取了不少“文武雙全”的進士,然而並沒有用,根本帶不了兵。這些進士一方面也不大願意帶兵,看到當兵的就厭惡;一方面他們的那點兒武藝根本鎮不住下面的兵油子。

“這事兒某倒是有點辦法。”劉秉忠一笑,在這方面他比賈似道有經驗,因爲他知道大部分北地漢侯的軍隊是如何組織的。

賈似道彷彿聽到了什麼好消息,來了點勁頭兒,“那就請子聰兄不吝賜教。”

劉秉忠淡淡地吐出幾個字兒:“宗族、同窗、鄉黨。”

“何意?”

“北地漢侯之兵,大多是以宗族爲基礎,同窗好友爲骨幹,鄉黨鄰里抱成一團而成軍的。常常有上陣父子兵,打仗親兄弟一說。”

“子聰兄的意思是……”賈似道頓時眼前一亮,“是讓士大夫自行招募鄉兵?”

“然也,”劉秉忠笑道,“那些文武雙全的進士畢竟沒有從過軍,在軍中無基礎,又不知該如何籠絡軍心,也不知要怎生行那雷霆手段,掌握不住軍隊是正常的。若是平章公讓他們各返鄉黨,發動宗族同窗,招募鄉黨鄰里,還怕他們掌握不住軍隊嗎?”

一旁的廖瑩中訝異道:“那豈不是兵爲將有?”

“又如何?”劉秉忠嗤的一笑,“總比沒有可用之兵強吧?而且再怎麼兵爲將有,那也是書生掌兵!”

書生掌兵,在趙宋來看是最安全最可靠的。

“可是書生未必願意以武資掌兵啊!”賈似道苦笑搖搖頭道。這些日子,那些被安排了當了武官的進士,無不是削尖腦袋在找路子轉文。

“那就以文資帶兵好了,”劉秉忠道,“文官給武差遣……都已經非常時期了,何必計較這些?”

“文官給武差遣,回鄉募兵,兵爲將有……”賈似道猛地一拍巴掌,大笑道:“老夫怎麼就沒有想到?啊呀,子聰兄大才啊!”

他站了起來,在狹小的船艙內來回踱步,一邊走一邊自言自語:“也不一定非要新科進士……那些在官場多年的高官大員也可以回鄉募兵……這些人背後都有強宗大族,都有門生故舊,誰人不是一呼萬應?如此十萬之兵,還不是頃刻就能募集起來?”

……

慶元府,昌國縣城。

低矮破舊的縣衙,這個時候已經升起了高高飄揚的日月旗幟。

擁有數萬居民的繁華縣城,已經兵不血刃的被陳德興的近衛師佔領了。這個時候縣城內外的街道上,沈家門港口的碼頭上,依舊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整個昌國縣,該做生意繼續做生意,該幹苦力的接茬幹苦力,該種田的繼續種田,連鄧明潮開辦的聽濤書院裡面,這個時候仍然是讀書之聲陣陣。

陳德興和陳淮清兩父子,一身便裝,就站在昌國縣城的城牆上,看着這座兵不血刃拿下的城市,都是一臉的得意洋洋南宋就是一隻想怎麼捏就怎麼捏的軟柿子而已!

“大人,不如讓大哥兒把總稅務司也遷到昌國縣來吧。”陳德興拍着城牆,盤算道,“落腳在舟山總比呆在泉州叫人放心。”

陳淮清點點頭,思索道:“這是自然的,不過……江南豪族咱們該拉攏還是要拉攏幾個的。否則,咱們在江南總沒有基礎。”

“拉攏?”陳德興拍了拍城牆,淡笑道,“江南豪族我們是拉攏不了的,也沒有什麼拉攏的價值……他們若是相投我不拒絕,若不來就算了。至於江南的基礎,孩兒倒是想到了另一類人商人。”

“商人?商人要如何拉攏?”……

第685章 假裝相信第169章 殺汗 六 ,第629章 儒道可合一嗎?第50章 秀才 ,第492章 登天梯 滿第81章 放心的去吧第274章 北伐軍 最後一天了,第106章 霹靂水軍 ,第7章 殺人狂的養成第437章 蠻荒之王 一第355章 神仙,兇猛 五第652章 吃齋唸佛的阿茲特克人第68章 秋雨、迷霧、路第212章 假寶音第613章 大宋炮隊,臨安堅城第166章 殺汗 三 ,第602章 我們是神派來征服你們的第215章 炮第550章 蒲跑跑和鳩摩智第147章 暗箭 ,第397章 中國人忽必烈 奉上第38章 夠用就好 、第514章 風險放到最大第410章 看天說地爭道統(一)第243章 天羅地網第124章 宣傳的精髓第5章 漢家鐵騎何處有第46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626章 財政危機?第323章 螳螂,黃雀 二第334章 堵着門打臉兒 一第75章 打仗贏六成第414章 團練第541章 層層發包的封建制第820章 如何建城第879章 造反有理第750章 平西王,羅馬汗 ,第24章 送禮 、第783章 有錢和變壞第701章 儒家馬克思第649章 分田地啦,有人要嗎?第58章 明玉閣,李翠仙第346章 苦命的韃子第232章 兵權 狂第197章 這是胸大無腦?第400章 妙真老尼有妙計第144章 派系 ,第142章 大汗 ,第52章 隨營武校 、第314章 貴族和三等漢第792章 文天祥回來了第823章 各有麻煩不同第36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2章 揚州城第264章 真金成功了? 救命啊,啦!第428章 過太平洋 三 ,第365章 誰先到 ,第621章 這是十字軍的節奏?第842章 又有一場夜戰第266章 講道理 上 狂!第206章 復興社 上第390章 尼姑小愛第207章 復興社 中第558章 塘沽第876章 亡元三策第193章 雄果然是奸的第159章 南沱場第131章 殺韃子,上天庭第660章 門客也不好當第630章 打不過,就跪舔第455章 智取第433章 鋼鐵雄心 四 ,第528章 武裝的商人第80章 大帥,拼了吧第681章 會有宋滅元嗎?第444章 兩頭下注 ,第391章 未來的本願寺 奉上第692章 興,百姓苦第838章 天道騎士團第481章 打起陣地戰了第4章 金鼓聲聲 、第624章 日本東西朝第38章 夠用就好 、第526章 裁判所,什一稅第51章 武學生 ,第383章 唐宋元明 三 滿第548章 印度式的三佛齊第151章 不一樣的軍隊第143章 火藥時代第613章 大宋炮隊,臨安堅城第425章 大唐動了第585章 漢家鐵騎VS蒙古火器(一)第625章 好學的日本人第679章 漢八旗和蒙古士爵第733章 要被吊打了第341章 堵上門兒打臉 八第814章 名將是怎樣煉成的第148章 我要成都,我要漢中第857章 依《禮》處置第634章 會有印第安人登陸歐洲嗎?
第685章 假裝相信第169章 殺汗 六 ,第629章 儒道可合一嗎?第50章 秀才 ,第492章 登天梯 滿第81章 放心的去吧第274章 北伐軍 最後一天了,第106章 霹靂水軍 ,第7章 殺人狂的養成第437章 蠻荒之王 一第355章 神仙,兇猛 五第652章 吃齋唸佛的阿茲特克人第68章 秋雨、迷霧、路第212章 假寶音第613章 大宋炮隊,臨安堅城第166章 殺汗 三 ,第602章 我們是神派來征服你們的第215章 炮第550章 蒲跑跑和鳩摩智第147章 暗箭 ,第397章 中國人忽必烈 奉上第38章 夠用就好 、第514章 風險放到最大第410章 看天說地爭道統(一)第243章 天羅地網第124章 宣傳的精髓第5章 漢家鐵騎何處有第46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626章 財政危機?第323章 螳螂,黃雀 二第334章 堵着門打臉兒 一第75章 打仗贏六成第414章 團練第541章 層層發包的封建制第820章 如何建城第879章 造反有理第750章 平西王,羅馬汗 ,第24章 送禮 、第783章 有錢和變壞第701章 儒家馬克思第649章 分田地啦,有人要嗎?第58章 明玉閣,李翠仙第346章 苦命的韃子第232章 兵權 狂第197章 這是胸大無腦?第400章 妙真老尼有妙計第144章 派系 ,第142章 大汗 ,第52章 隨營武校 、第314章 貴族和三等漢第792章 文天祥回來了第823章 各有麻煩不同第36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2章 揚州城第264章 真金成功了? 救命啊,啦!第428章 過太平洋 三 ,第365章 誰先到 ,第621章 這是十字軍的節奏?第842章 又有一場夜戰第266章 講道理 上 狂!第206章 復興社 上第390章 尼姑小愛第207章 復興社 中第558章 塘沽第876章 亡元三策第193章 雄果然是奸的第159章 南沱場第131章 殺韃子,上天庭第660章 門客也不好當第630章 打不過,就跪舔第455章 智取第433章 鋼鐵雄心 四 ,第528章 武裝的商人第80章 大帥,拼了吧第681章 會有宋滅元嗎?第444章 兩頭下注 ,第391章 未來的本願寺 奉上第692章 興,百姓苦第838章 天道騎士團第481章 打起陣地戰了第4章 金鼓聲聲 、第624章 日本東西朝第38章 夠用就好 、第526章 裁判所,什一稅第51章 武學生 ,第383章 唐宋元明 三 滿第548章 印度式的三佛齊第151章 不一樣的軍隊第143章 火藥時代第613章 大宋炮隊,臨安堅城第425章 大唐動了第585章 漢家鐵騎VS蒙古火器(一)第625章 好學的日本人第679章 漢八旗和蒙古士爵第733章 要被吊打了第341章 堵上門兒打臉 八第814章 名將是怎樣煉成的第148章 我要成都,我要漢中第857章 依《禮》處置第634章 會有印第安人登陸歐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