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遙望地京

新亞洲星系,不考慮後發現的新京星域,把最初的天京、地京與太亞WH兩兩連線的話,就是一個面積達到四百多平方光年的等腰三角形。其中底邊爲太亞WH與天京的連線,長度約24光年。

而UAC佔領區與新亞洲共和國的軍事分界線就是一太亞WH到DT3之間的連線,當然實際肯定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有點犬牙交錯。其中新亞洲佔領的DT3更靠近地京,而控制在UAC手中的太亞WH反而離天京近。

在除了新亞洲共和國之外的各國星空圖裡,UAC佔領區就像斜斜地在這個等腰三角形上切了一刀,總面積不及另一邊,卻佔據了其中兩個角。

在戈林上將的領導下,UAC新亞洲星系方面軍寧願在地京-天京航線方向上丟失一些星域,也不會放鬆太亞WH的防務,這才造就瞭如今這種奇怪的格局。

不過必須承認,戈林上將的戰略思路是正確的,只要太亞WH一天掌握在他手中,新亞洲星系方面軍就會一直屹立在新亞洲星系,不光是UAC國內奈何不了他,就連新亞洲共和國也沒能力奪回地京。

這是一位非常務實的軍事戰略家,所以他會兩頭下注,在NO裡參一腳也就不奇怪了。如果不是他的野心太大,始終不肯放手新亞洲星系方面軍,只要他肯回到新美洲星系,作爲UAC聯邦最高軍職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非他莫屬。

只是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身爲軍職,必須受到國防部長和聯邦總統的雙重管轄,政治地位還不如政治軍事一把抓的新亞洲星系方面軍總司令,也難怪他不願放手。

同樣的道理,UAC新非洲星系方面軍總司令查爾丹頓上將也是一位實權封疆大佬。只不過他沒有戈林上將的這種野心,不是NO能夠利誘的對象而已。如果連查爾丹頓也是NO的人,那麼Awa-ker啥也不用做了,還是趕緊解散“暴風藍”艦隊,老老實實地當一個純粹的覺醒者民間組織。

在五大星系四大國中,UAC的軍力一個頂倆,但是卻有四分之一強已經被NO侵蝕。雖然餘威猶在,但NO肯定會將其放在最後來解決。

而新亞洲兵力次之,雖然被NO實際控制的艦隊不多,但軍政高層卻不是一條心,且被嚴重滲透,反而是最容易被NO控制的一個國家。

至於新歐盟,這個國家的運氣實在不怎麼樣,新歐洲星系至今仍未找到任何一顆宜居行星,只能繼續將發展的重點放在新非洲星系的夾縫中。這樣一個國家是沒有能力阻止NO的。

最後就是地球聯邦,偏安太久的這個永久中立國軍隊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可言,甚至還不如NO自行組建的艦隊。加上又有麥克阿瑟家族這樣的NO核心成員爲內應,根本不足爲慮。

可以這麼說,

除非UAC不怕把戈林上將和他掌控的新亞洲星系方面軍逼反,否則現在能制衡NO的就只有Awa-ker這樣一個民間組織。

正是出於這種考量,在明知道自己力量還很薄弱的當下,Awa-ker還是讓風宇和“暴風號”遠征新亞洲星系,儘可能地給NO製造一些麻煩,延緩一下他們的腳步。

W1作爲戰略要地,UAC不允許民用飛船駐留,最好連補給都不要在這裡進行,所以“暴風號”很快就通過了W1,向地京方向航行。

從W1到地京星域,直線距離是36.9光年,航程則會達到40光年出頭。那是因爲二代躍遷引擎的速度所限,使得大部分的艦船航行都需要以星系爲航段,分段補給食物及燃料等常用物資,將更多的倉容留給貨物。

一旦到了三代躍遷引擎普及,從W1飛到地京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半個月,中間將不再需要停靠任何港口進行補給。屆時太空航運業將會面臨一次大洗牌,一些原本作爲主航道中轉站的K型星域將有極大的可能走向沒落甚至直接被廢棄,或者僅作爲軍事用途。

現在各國已經在着手準備這個問題。然而更加嚴重的問題是艦隊的航行能力得到極大的加強,以新亞洲星系UAC佔領區爲例,新亞洲太空軍從DT3飛地京還用不了一週時間,原先的DT1、DT2戰略縱深一下子化爲烏有。

爲了應對這種情況,戈林上將不得不將更多的艦隊收縮回地京星域進行密集防守,同時加強對進入該星域的民用飛船管控,嚴格程度甚至超越了太亞WH的過境邊檢。

說起來太亞WH的過境邊檢算是比較寬鬆的,不像太非WH那樣有嚴格的登船檢查機制。這裡的做法是由銀河系那邊進行詳細邊檢,然後通過通勤船將申請過境的船隻清單遞交這邊接收。UAC收到清單之後,決定是否要拒絕某些艦船入境,其餘就在繳稅之後正常放行。而UAC對於出境船隻的管控更爲寬鬆,只要老老實實申報繳稅即可放行,依然將查緝走私船的邊檢工作留給銀河系那邊去處理。

話說回來,“暴風號”已經順利進入新亞洲星系,無需再去考慮太亞WH的邊檢工作,而是要想想如何獲准進入地京星域。

首先“暴風號”肯定不能仗着三代躍遷引擎的優勢快速前往,否則UAC只要查看其通關記錄,就能推算出其躍遷飛行的速度,從而知道這艘船有問題。目前除了極少數大財團擁有一兩艘安裝了三代躍遷引擎的小型高速飛船之外,其他能達到這種高速的都是各國一線艦隊的戰艦。風宇可不希望因爲“暴風號”飛得太快而暴露這艘船的真實身份。

可是要讓這艘高速驅逐艦像一般民用飛船那樣慢慢飛過去,蹉跎船員們的生命,那樣也太不合理。所以摩根的建議是利用這段時間,在地京星域周邊

走一圈,熟悉一下環境。

話說摩根雖然身爲Awa-ker新美洲星系情報官,但是近年來基本上都在新亞洲星系UAC佔領區活動,協助周武調查NO大本營的情報。至於新美洲星系那邊,因爲從未經歷過戰爭,大環境非常穩定,倒也沒有多少特別重要的情報工作需要他親自去註冊。

按照摩根的建議,“暴風號”以三代躍遷引擎的正常航速駛向地京星域,在距離其僅有4.2光年的W8星域退出躍遷飛行,遙望地京。

地京星域的恆星地陽是G3V型恆星,比太陽、天陽這些主流宜居行星的恆星表面溫度稍微低一點,所以地京的地表平均溫度相對於天京也會低個1.5度左右,總體差別不算很大。

1.5度的平均溫差對於人類而言就是多穿一件衣服的問題,但是對於行星植被而言卻是根本性的不同,所以地京的植物物種進化還停留在藻類和蕨類植物混生的時代。

從W8遙望過去,依稀可以看到這顆呈現出一種紅白藍綠四色相間的美麗行星。紅色的是生長着大量藻類植物的海洋,綠色的是蕨類植物繁茂的陸地,白色的是雲層,藍色則是因爲大氣層反射地陽光譜中的藍光。

當然,宜居行星地京從太空中看着是挺美的,但實際居住環境還是不如G2V型恆星照耀下的天京、地球這些行星。

蕨類植物繁殖太快,搶奪了被子植物的生存空間,不利於人類主流經濟作物的生長。同時蕨類植物的孢子大量散播,對於人體健康也是一個不利因素。

因此地京地表的野外並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裡。而城市邊緣必須建立至少上百公里的蕨類植物隔離帶,將空氣中的孢子污染隔離開來。

正是基於這個理由,當年UAC悍然撕毀了與新歐盟的協議,強佔了原本劃分給新歐盟的宜居行星好望角。

不過這些都是藉口,人類破壞自然的能力不容小覷,要摧毀地京的蕨類植物生態體系只不過是分分鐘的事情。之所以沒有這麼做,只不過是要溫柔地完成從蕨類植物向被子植物的生態過度。

從SC0078年至今,近三十年過去,地京地表的生態改造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蕨類植物的生存環境已經大大地收縮了,人類的活動區域也相應增大了。

相比於陸地上的蕨類植物,對於海洋裡的藻類植物,人類就比較無能爲力了。但是藻類植物有級高的營養價值,且對人類的生產環境不會造成不良影響,倒是不必特地去費力氣改造。所以就形成了紅色海洋的美妙景觀,即便隔了4.2光年,依靠“暴風號”上的大功率光學傳感器,風宇依然可以看到那抹豔麗的紅。

“地京,我來了。”

(本章完)

機師級別、稱號及界定標準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效模塊第九十五章 與時間賽跑第七十一章 風箏戰術第十三章 被針對了第五十章 繁榮新美洲第二十一章 兵分三路求互動第三十五章 你爭我奪第一百七十六章 塞翁失馬第四十四章 捲土重來第四十五章 人性光輝第一百二十三章 舊愛新歡第七十六章 全員GMP第四章 首戰告捷第五十八章 太極“風暴”第一百二十一章 30秒決勝第一百零一章 “星雲”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五十章 龜縮不出第五十三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十八章 技術流Vs意識流第六十三章 前路難行第三十六章 無人可信第一百零三章 轉移戰場第二十九章 王牌統治力第二十三章 背道而馳第二十三章 決戰動力爐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效模塊第一章 擦肩而過第六十八章 集束震盪彈第一百四十三章 曙光就在前方第九章 不再聯繫機動戰士WS年表一(暨基本設定)第十四章 海盜王牌第二十三章 背道而馳第十五章 第一次任務第八十章 負B罩杯第十一章 再上征程第二十一章 兵分三路第六十五章 深入虎穴第四十章 命運女神第一百三十五章 十二理事第四章 潰退第四十四章 護航艦隊第十二章 遠征三十光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急轉直下第三十九章 關鍵因素第四章 受訓第三十五章 出擊!2號機第十三章 被捕第四十一章 露陷第四十四章 麥克阿瑟第二章 風暴宣言第二十二章 洛雲曦的覺醒第五十二章 莫妮卡的選擇第十一章 大鬧一場第二十八章 致命失誤第三十章 藍色風暴第十章 意識流型號第三十六章 哈格中校第一百一十四章 急轉直下第二十二章 各自的使命第十四章 特別待遇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決議第六十七章 三人小隊第七章 地京的秘密第三十八章 第10艦隊第六十七章 佛爾斯的表現第十二章 無法出手第五十章 龜縮不出第五十三章 AN第二次隔離帶戰役第三章 各有奇謀第五章 考覈(上)第七十三章 開蓋有獎第六十一章 超級小隊大家來猜猜第六十章 王者之墓第一百二十章 飛蛾撲火第七章 伊人已去第九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暴”來了第二十四章 死磕第七章 “地底”巷戰第三十六章 背叛與忠誠第五十六章 一刀雙斬第一百零二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二十二章 莫妮卡出擊第七章 草木皆兵第十四章 戰場主宰第二十五章 行動準備第一章 名爲宇宙的漆黑畫布第一百二十章 飛蛾撲火第一百零四章 “風暴”的招牌第五十八章 順手牽羊第六章 幕後之爭第二十五章 一雪前恥第一百二十九章 徒弟們走好第八章 近戰鐵球第十一章 無法下手
機師級別、稱號及界定標準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效模塊第九十五章 與時間賽跑第七十一章 風箏戰術第十三章 被針對了第五十章 繁榮新美洲第二十一章 兵分三路求互動第三十五章 你爭我奪第一百七十六章 塞翁失馬第四十四章 捲土重來第四十五章 人性光輝第一百二十三章 舊愛新歡第七十六章 全員GMP第四章 首戰告捷第五十八章 太極“風暴”第一百二十一章 30秒決勝第一百零一章 “星雲”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五十章 龜縮不出第五十三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十八章 技術流Vs意識流第六十三章 前路難行第三十六章 無人可信第一百零三章 轉移戰場第二十九章 王牌統治力第二十三章 背道而馳第二十三章 決戰動力爐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效模塊第一章 擦肩而過第六十八章 集束震盪彈第一百四十三章 曙光就在前方第九章 不再聯繫機動戰士WS年表一(暨基本設定)第十四章 海盜王牌第二十三章 背道而馳第十五章 第一次任務第八十章 負B罩杯第十一章 再上征程第二十一章 兵分三路第六十五章 深入虎穴第四十章 命運女神第一百三十五章 十二理事第四章 潰退第四十四章 護航艦隊第十二章 遠征三十光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急轉直下第三十九章 關鍵因素第四章 受訓第三十五章 出擊!2號機第十三章 被捕第四十一章 露陷第四十四章 麥克阿瑟第二章 風暴宣言第二十二章 洛雲曦的覺醒第五十二章 莫妮卡的選擇第十一章 大鬧一場第二十八章 致命失誤第三十章 藍色風暴第十章 意識流型號第三十六章 哈格中校第一百一十四章 急轉直下第二十二章 各自的使命第十四章 特別待遇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決議第六十七章 三人小隊第七章 地京的秘密第三十八章 第10艦隊第六十七章 佛爾斯的表現第十二章 無法出手第五十章 龜縮不出第五十三章 AN第二次隔離帶戰役第三章 各有奇謀第五章 考覈(上)第七十三章 開蓋有獎第六十一章 超級小隊大家來猜猜第六十章 王者之墓第一百二十章 飛蛾撲火第七章 伊人已去第九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暴”來了第二十四章 死磕第七章 “地底”巷戰第三十六章 背叛與忠誠第五十六章 一刀雙斬第一百零二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二十二章 莫妮卡出擊第七章 草木皆兵第十四章 戰場主宰第二十五章 行動準備第一章 名爲宇宙的漆黑畫布第一百二十章 飛蛾撲火第一百零四章 “風暴”的招牌第五十八章 順手牽羊第六章 幕後之爭第二十五章 一雪前恥第一百二十九章 徒弟們走好第八章 近戰鐵球第十一章 無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