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元行欽救主

“佈陣!”元行欽大喝一聲,手持長槍,率先站在前方。數十名剛剛下了浮橋的士兵連忙跟隨其後。

“放!”蔣英傑也不甘落後,下令長弓兵遠程支援。不過浮橋上的人工小島畢竟不是真正的陸地,在湪水的波浪下不斷輕輕搖擺,加上距離又遠。這一輪箭雨震懾作用更大於殺傷力。三百枚箭矢不過是讓十多騎落馬罷了,這明顯嚴重不符合長弓的威力和準確度。

“殺!”張公慶並沒有理會箭矢,他需要做的就是衝散還沒有成型的長槍方陣。讓李存煥知道,有他張公慶在,湪水將是他不可跨越的存在。

雖然敵人來勢洶洶,但元行欽依舊堅定的站在最前方,和三十餘名忠孝軍排成兩個縱隊,如此單薄的縱深背後是後續的忠孝軍士兵,長矛如林般探出。

“衝!”張公慶並沒有一分的猶豫,他選擇最簡單,最直接,也是最激烈的方法。義武騎兵彷彿一支離弦之箭,他們並沒有因爲對方的長矛戰陣而慢下一分的腳步,在前方的騎兵拔出懷中短刀,刺在戰馬的臀部上。刺痛讓戰馬近乎發狂的奔跑,更漠視了前方充滿殺機的長矛。

“可惡!”李存煥憤怒的緊握拳頭,手指關節被握的發白。雖然戰局沒有結束,但歷經沙場的李存煥如何看不出元行欽的敗勢已經定了下來呢?

雖然元行欽他們做出了最佳的選擇,但已經衝刺起來的騎兵,卻不是他們能夠阻擋的。十多名忠孝軍士兵一瞬間被撞飛,落入湪水中。

雖然對方的義武騎兵爲此付出了幾乎同等傷亡的代價。甚至從價格而言,李存煥是賺了,畢竟一名輕騎兵的造價比兩三名步兵還要高。但李存煥知道他這次登陸計劃失敗了。

在損失十多騎後。義武騎兵死死的壓制着忠孝軍。雖然忠孝軍背後有足夠的縱深,但無奈他們站在浮橋上。浮橋顧名思義是浮動在水面上的橋,如何能夠在橋上借力呢?

結果被義武騎兵輕鬆的突入,短兵相接,縱使忠孝軍配備有專門近身格鬥的障刀,但無奈義武騎兵居高臨下。可以輕鬆的將手中馬刀斬劈在敵人身上,死死的壓制着忠孝軍。也是忠孝軍堅忍不拔,縱使被死死壓制,往往自身損失上十名士兵,這才換來一名義武騎兵的死亡,也沒有畏懼退縮。

“下令,撤回來吧!”李存煥雖然滿腔的不甘心,但他更加心痛忠孝軍的損失。他也知道這種戰鬥,更像是給義武軍送功勳。

鳴金聲響起,忠孝軍士兵並沒有立刻撤退,而是緩慢的邊戰邊退。

張公慶不由得感嘆道:“李存煥縱橫遼東、河北並非沒有道理的,有如此精兵在!恐怕想在李存煥手中佔便宜,不容易啊!”

張公慶不得不帶領騎兵撤回本陣,根本沒有辦法趁勢擴大戰果,但他這次無疑取得了讓人振奮的成功。剛剛回到義武軍戰陣,就迎來一聲聲歡呼聲。張公慶不過是付出了約莫四十騎的損失。但卻讓李存煥派出的五百忠孝軍無功而返,還付出了一百多人的犧牲。

元行欽剛剛從浮橋上回來,便不顧親兵的阻撓,來到李存煥面前。單膝下跪,滿臉羞愧的說道:“殿下,末將無能,請殿下責罰!但無論如何,請殿下下次進攻,允許末將參戰,一雪前恥!”

李存煥仔細打量着因爲周德威推薦而擔任先鋒官的元行欽,元行欽剛纔的表現李存煥看的並不清楚。不過從他身上的傷痕可以看出,元行欽一直呆在前線,和士兵並肩作戰。皆因元行欽的傷口盡是前身,在背後根本就沒有一絲傷口。顯然是死戰不退造成的。

李存煥嘆息一聲,翻身下馬,親自扶起元行欽。安撫道:“不!行欽你已經做的夠好了!我相信沒有人做的比你更好了。好好養傷吧!”

元行欽滿臉激動,他咬了咬牙,道:“謝殿下寬恕,但末將只能夠用敵人的鮮血才能夠洗刷身上的恥辱,希望殿下能夠讓末將參與第二次的進攻!”

“放心吧!會有機會的!”李存煥模棱兩可的應道,旋即下令鐵鷹都的士兵帶元行欽下去治傷,元行欽張了張嘴巴,但最後不知道是害怕激怒李存煥,還是有什麼顧慮,反正最後嘴巴沒有吐出一個字音,自然也沒有再次請戰了。

“傳蔣英傑來見我!”李存煥心中充滿憤怒。

“末將見過秦王殿下!”急急忙忙趕過來的蔣英傑連忙對李存煥行禮道。

“你挑選敢死之士!務必給我頂住義武騎兵的衝鋒!”李存煥擲地有聲道。

蔣英傑臉色一肅,同樣也是擲地有聲的應道:“末將得令!”

經過半個時辰的挑選和整頓後,蔣英傑親自率領三百名敢死士兵發起進攻,不過義武騎兵依舊無畏的發起衝鋒。雖然他們依舊付出了更多的傷亡,足足六十騎,這才擊退盧龍軍的進攻。但李存煥知道,這不過是因爲他精選精銳兵馬的緣故罷了。也許有人會認爲,可以憑藉數量上的優勢壓垮義武。不過這僅僅是理論上的罷了!戰爭中講究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士氣沒有了,縱使有再多的兵馬也沒有用。

李存煥咬牙道:“鐵鷹都士兵準備,一會隨同本王親自沖垮敵人!!!”

“是!”樸樂射與一衆鐵鷹都士兵高聲應道。

錄事參軍樸景輝聞言大驚,聽到這話他已經明白李存煥的意思了,不由拉住李存煥的手臂道:“秦王殿下,一軍之帥不應該置於險地中!這相當於置萬軍於危難中!請秦王殿下讓臣代替秦王殿下出戰!”

“莫多言,準備出戰!”李存煥怒斥道,其實現在李存煥雖然憤怒,但他並沒有失去理智。但他做出這個選擇也是挺無奈的。

義武騎兵位於長弓兵一百丈外,這剛好是長弓兵的射程之外。而義武騎兵和河畔的距離只有七十丈,這對於全力發起衝鋒的騎兵而言,不過是半分鐘不到的時間。長弓兵不過是能夠發出一次齊射。加上長弓兵在浮橋上,一個波浪帶起的細微起伏,就可以讓射出的箭矢誤差擴大了不知道多少米,這也是導致長弓兵威力無法發揮的主要原因。

另外就是忠孝軍發起的進攻,忠孝軍如果盡全力發起衝鋒,可以在敵人殺到自己面前,踏上對岸超過一百人,但這有什麼用呢?對付騎兵是講究嚴密的戰陣,如果佈陣,這又浪費了時間,往往只能夠在對岸佈下兩列縱深,而背後則是踏在浮橋上的長矛兵。

在不穩固的浮橋上,你奮力一刺,會因爲浮橋的一下起伏而偏離了目標,也會讓你容易摔倒,這也是爲什麼赤壁之戰,曹操佔據優勢兵力都被孫劉拖住數年的時間。水軍和陸軍是兩個不同領域的世界,根本適應不了水面起伏的忠孝軍,十成戰鬥力能夠發揮出三成,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所以李存煥決定騎兵對騎兵,雖然因爲騎兵體型比步兵大,過浮橋明顯數量不如步兵多,數量上的劣勢更加明顯。但李存煥相信有他親自發起衝鋒,一定可以擊潰張公慶的騎兵。張公慶騎兵一敗,渡過湪水將不是什麼難題。

“殿下,蔣英傑的士兵已經全退回來了。”樸樂射在一邊冷靜的稟報道。

“好!”李存煥惜字如金,轉過身來,看着鐵鷹都士兵那一張張或年輕,或充滿滄桑,但無一都是自己熟悉的臉孔。

“本王與你們同在!”李存煥低沉的聲音響起,年輕的聲音中充滿豪邁。

“我們將爲殿下而死感到光榮!”鐵鷹都的士兵,無論是年輕的,還是老邁的,聲音中都充滿了激情,他們每一個看向李存煥的眼神中,都充滿了狂熱。

“衝鋒!”李存煥一聲令下,自己親自帶領鐵鷹都發起衝鋒。火紅的戰袍,胯下烈火般的怒火獅子,李存煥整個人看上去,彷彿不可力敵的戰神下凡。

鐵鷹都的旗牌官高高舉起象徵李存煥的大旗,一面一隻黑虎爲背景,以硃紅色的大字上書“秦王李”的大旗高高飄揚。

在這一瞬間,所有盧龍軍都沸騰起來了,他們激動的看着這一杆旗幟,他們激動的咆哮,他們不能自禁的敲動一切可以敲動的。

“李存煥!”張公慶眼睛不由自主眯起來,從眼縫中透着冰冷而銳利的目光。

“將軍,是……是李存煥啊!要不要全軍壓上去?”之前對李存煥充滿不屑的副將聲音不由自主顫抖起來,充滿了畏懼的氣息。

“衝!”張公慶並沒有理會前據後恭的副將,僅僅是將手中馬槊一指,低吼一聲。

“義武軍萬勝!!!”已經取得了兩次勝利的義武軍,雖然面對李存煥未免底氣不足,但依舊被張公慶簡簡單單的一個字激起心中的戰意。皆因張公慶已經帶領他們獲得了兩次的勝利。他們渴望張公慶帶領他們獲得更大的勝利,比如擊敗河北唯一敢和李克用叫板的那個人——盧龍節度使李存煥!

慢慢,兩隻軍隊開始接觸了,彷彿兩枚鋒利的箭矢箭鏃尖對箭鏃尖般的撞在一起,濺起激烈燦爛的火花。

“殺!”李存煥充滿霸氣的咆哮,側身躲過一支騎槍的突刺,手中鋒利的唐刀毫不猶豫的順着兩馬交錯的時機,從對方的肋下掠過,幾乎將那名義武騎兵腰斬,不過即使如此,那名義武騎兵也命不久矣。

“殺李存煥者,封萬戶侯!”張公慶的聲音響起,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本來亡命的義武騎兵更加亡命,他們不再在乎刺向自己的武器了,只是亡命的將自己的武器招呼在敵人身上,死死的拖住鐵鷹都騎兵的進攻。

同時兩翼的義武騎兵也憑藉局部兵力上的優勢,慢慢將鐵騎都腰斬。鐵騎都的士兵大部被攔截在浮橋上,而李存煥身邊只有十多騎,但卻被四百多義武騎兵包圍着,他們的武器拼命往李存煥身上招呼。一時間,所有歡呼聲都戛然而止,李存煥也是滿額頭的冷汗。

“殺李存煥者!封萬戶侯,賞黃金百兩!”張公慶的封賞再一次加重,彷彿渾然不知道李存煥已經在他的團團包圍中,隨時會被殺死。根本不知道吝惜是什麼,只是企圖快速殺死李存煥。李存煥聽了,雖然身在包圍中,卻不由得暗暗對敵人張公慶道了一聲佩服。

張公慶夠果斷,通過不斷的激勵義武軍,務求儘快殺死自己。畢竟戰場上充滿無數的未知,昔日曹操被馬超困在河邊上,還不是有許諸拼死救了曹操回來。誰知道李存煥身邊會不會有另外一個許諸的?

“糟糕,殿下被義武軍包圍住了!”一名士兵着急的聲音讓在大帳中養傷的元行欽大驚失色,他想不到戰局怎麼會變成這樣的。

元行欽顧不上身上的傷勢,一手奪過掛在衣架上的半身板甲,“來人!爲我上甲冑!”

幾名親兵走進來,見了元行欽的行爲,不由大驚失色。“將軍,你這是幹什麼,你傷勢還沒有好!”

“秦王殿下被敵人圍困,我卻在此養傷,這哪裡是爲人臣子,食人俸祿的行爲!”元行欽鐵錚錚的說道。

“將軍,外有諸將軍在,你何必去呢!”親兵都是元行欽的親近人,自然不願意元行欽去冒險了,不理會元行欽的話,繼續勸說道。

“上甲冑!”元行欽的聲音充滿一往無前的堅定。親兵無奈了,替元行欽穿戴好甲冑,元行欽拿起長槍,大踏步走出帳篷,翻身上馬。策馬飛奔向浮橋。

“讓開!讓開!”元行欽雖然大呼,但浮橋末端上卻盡是鐵鷹都士兵,密密麻麻的,那裡能夠讓路。其實有機會讓路,鐵鷹都的士兵也不會讓,皆因現在彷彿熱鍋上的螞蟻,李存煥被困在對面,讓他們萬分着急,死命的殺上前,希望可以將李存煥接應回來。還有誰會去理會元行欽一個小小的先鋒官的命令呢?

元行欽大急,看了眼湪水,一咬牙,割斷身上半身板甲上的綁帶,半身板甲迅速脫落。元行欽翻身下馬,人還沒有在浮橋上站穩,就直接往水中一跳,撲通一聲,揹負着長槍,死命朝對岸游過去。

當元行欽踏上對岸的時候,已經渾身血污,崩裂的傷口流出的鮮血,混着河水將衣服都染成淡紅色的血衣。

元行欽鷹一般銳利的眼睛迅速掃向戰場,雖然沒有發現李存煥,但他卻看到了李存煥的旗幟所在。元行欽低吼一聲,拿起長槍向外圍一名義武騎兵發起衝刺。

那名義武騎兵也發現了元行欽,藐視的看了一眼連甲冑也沒有的元行欽,平舉手中騎槍,策馬向元行欽發起衝刺。

“殺!”元行欽鮮血中的亡命基因被激發的淋漓盡致,元行欽不顧對方刺過來的騎槍。肩膀擦着對方騎槍的槍桿,將手中的長槍狠狠扎入那名充滿不敢置信的義武騎兵的胸口。長槍將義武騎兵狠狠的貫穿,並帶着摔落在地上。

元行欽低吼一聲,拉住越過他的義武騎兵胯下的戰馬的尾巴,戰馬不由自主被停下來,元行欽迅速來到被自己殺死的義武騎兵身邊,從其身上抽出他腰間的馬刀。朝戰馬衝去,一個利索的翻身上馬。元行欽直接朝着義武騎兵發起衝鋒。

元行欽的衝鋒很快就引起義武騎兵的注意,五名義武騎兵策馬迎上元行欽。但元行欽並沒有一絲的畏懼。元行欽手中馬刀叩飛迎面而來的兩支騎槍,躲開兩把馬刀的斬劈,最後的一支騎槍實在躲不過,元行欽左臂一夾騎槍,騎槍在元行欽的肋下擦出一道血痕。但元行欽彷彿渾然沒有痛覺的,怒吼一聲,單臂夾起騎槍,將那名義武騎兵挑飛,騎槍也因爲承受不了那名義武騎兵的重量,伴隨着被挑飛的義武騎兵的慘叫聲,應聲而斷。

元行欽的悍勇將餘下四名義武騎兵都鎮住了,當真是見過悍勇的,沒有見過那麼悍勇的。特別是他們認爲已經快可以斬殺李存煥的情況下。誰都知道,哪怕自己沒有親自斬殺李存煥,但參戰的自己也可以獲得可觀的封賞。義武騎兵變的開始珍命了。

但義武騎兵並非沒有辦法,一名擅長騎射的義武騎兵見元行欽勇不可擋,暗暗從馬鞍上拿起騎弓,朝元行欽招呼。元行欽措手不及,左肩中箭,沒有任何鎧甲保護的左肩猛然一頓,元行欽低頭掃了一眼,已經從裸露的箭桿可以看出,這支箭矢已經穿透了自己的肩膀。

但元行欽並沒有畏懼,箭矢帶來的刺痛只是讓他更加憤怒,仰天咆哮一聲,驚的四方戰馬嘶鳴不已。也不知道是元行欽倒黴,還是元行欽幸運,他的咆哮聲引來了義武大將張公慶。

第16章 李克用到!第5章 兵行險着第256章 王師範心中的糾結第188章 耶律阿保機智取鴨綠府第93章 盧龍留後第135章 聶夷中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320章 楊行密敗逃第273章 史建瑭突襲 王茂章勢危第218章 滅國第1章 北地狼煙起第137章 惡少第272章 王茂章VS李嗣源第342章 血色之夜(下)第59章 金礦第184章 百里奔襲第136章 微服私訪第72章 來自李匡壽的防範第118章 關中亂(4)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113章 開闢海上商路(1)第119章 陳長風之死第249章 誰言風塵便無奇女子第302章 葛從周夜下太原城第7章 黃龍崗(中)第258章 河陽寺之變(上)第169章 王建求見第14章 不歸路第262章 喜得周衍寵第257章 詭異第256章 王師範心中的糾結第169章 王建求見第70章 安石洹二敗劉仁恭第63章 兵器大改革第268章 有後不喜 意亂心煩第14章 不歸路第25章 分配戰利品第313章 河中事變(上)第32章 契丹人來襲(1)第332章 魏州陷,形勢變第199章 飄揚的大唐旗幟第68章 選兵第295章 阿史德那鹹魚翻身!第278章 李嗣源智設稻草人第28章 檀州第88章 決戰前夕第97章 李存審降第256章 王師範心中的糾結第46章 李陸結盟第333章 朱溫求議和第239章 郭崇韜第294章 李存煥發飆(續)第73章 居庸關大戰(上)第174章 定計攻渤海第76章 風起雲涌(1)第336章 出海第176章 稻米第255章 李罕之反第54章 陰謀第201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下)第293章 李存煥發飄第83章 忠孝軍的怒吼第280章 李克用棄守忻州 李罕之趁火打劫第32章 契丹人來襲(1)第97章 李存審降第110章 質子?侄子?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難題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138章 囂張的陳老爺第27章 安石洹的陰謀(下)第106章 周德威斬將第46章 李陸結盟第311章 科舉 劉知俊求援第89章 降兵暴動第27章 安石洹的陰謀(下)第93章 盧龍留後第244章 葛從周那個憋屈啊!第40章 契丹人來襲(9)第96章 二愣子的對答第197章 議兵第164章 福船、車船第304章 李克用之死(上)第279章第189章 耶律阿保機叛第45章 大豐收第180章 火藥(上)第98章 李存煥的瘋狂第97章 李存審降第333章 朱溫求議和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52章 忠孝軍第253章 王彥章大發神威第319章 火燒泗水縣第70章 安石洹二敗劉仁恭第261章 放過王師範?第249章 誰言風塵便無奇女子第344章 絞肉機第8章 黃龍崗(下)第18章 襲營(下)第125章 定計進長安
第16章 李克用到!第5章 兵行險着第256章 王師範心中的糾結第188章 耶律阿保機智取鴨綠府第93章 盧龍留後第135章 聶夷中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320章 楊行密敗逃第273章 史建瑭突襲 王茂章勢危第218章 滅國第1章 北地狼煙起第137章 惡少第272章 王茂章VS李嗣源第342章 血色之夜(下)第59章 金礦第184章 百里奔襲第136章 微服私訪第72章 來自李匡壽的防範第118章 關中亂(4)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113章 開闢海上商路(1)第119章 陳長風之死第249章 誰言風塵便無奇女子第302章 葛從周夜下太原城第7章 黃龍崗(中)第258章 河陽寺之變(上)第169章 王建求見第14章 不歸路第262章 喜得周衍寵第257章 詭異第256章 王師範心中的糾結第169章 王建求見第70章 安石洹二敗劉仁恭第63章 兵器大改革第268章 有後不喜 意亂心煩第14章 不歸路第25章 分配戰利品第313章 河中事變(上)第32章 契丹人來襲(1)第332章 魏州陷,形勢變第199章 飄揚的大唐旗幟第68章 選兵第295章 阿史德那鹹魚翻身!第278章 李嗣源智設稻草人第28章 檀州第88章 決戰前夕第97章 李存審降第256章 王師範心中的糾結第46章 李陸結盟第333章 朱溫求議和第239章 郭崇韜第294章 李存煥發飆(續)第73章 居庸關大戰(上)第174章 定計攻渤海第76章 風起雲涌(1)第336章 出海第176章 稻米第255章 李罕之反第54章 陰謀第201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下)第293章 李存煥發飄第83章 忠孝軍的怒吼第280章 李克用棄守忻州 李罕之趁火打劫第32章 契丹人來襲(1)第97章 李存審降第110章 質子?侄子?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難題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138章 囂張的陳老爺第27章 安石洹的陰謀(下)第106章 周德威斬將第46章 李陸結盟第311章 科舉 劉知俊求援第89章 降兵暴動第27章 安石洹的陰謀(下)第93章 盧龍留後第244章 葛從周那個憋屈啊!第40章 契丹人來襲(9)第96章 二愣子的對答第197章 議兵第164章 福船、車船第304章 李克用之死(上)第279章第189章 耶律阿保機叛第45章 大豐收第180章 火藥(上)第98章 李存煥的瘋狂第97章 李存審降第333章 朱溫求議和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52章 忠孝軍第253章 王彥章大發神威第319章 火燒泗水縣第70章 安石洹二敗劉仁恭第261章 放過王師範?第249章 誰言風塵便無奇女子第344章 絞肉機第8章 黃龍崗(下)第18章 襲營(下)第125章 定計進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