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北地狼煙起

大唐大順二年(公元891年),這一年註定是更加混亂的一年。在去年唐昭宗剛剛登基,立刻開展剪除宦官的羽翼,成功斬殺了宦官的大頭領楊復恭。旋即着手剪除藩鎮這顆大唐皇朝最大的腫瘤。唐昭宗聯合朱溫、李匡威等節度使進攻當時勢力最大的節度使,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卻被李克用大敗十萬大軍。在這一刻,大唐皇朝最後的元氣也被耗盡了,最終令不出關中,勢力慢慢被侷限在長安一地。

而李克用大敗了朝廷大軍後並沒有獲得懲罰,而是作爲一名反抗朝廷的人,李克用並沒有受到懲罰,反而恢復了被削的官爵,並且還受到加封爲隴西郡王。

天下開始更加大亂……

志得意滿的李克用開始進攻雲州,雲州就是現在的大同市,是北方重鎮。四月攻雲州,而七月克,留大將石善友守雲州,上表朝廷石善友爲大同防禦使。

十月李克用向成德節度使王鎔張開血盆大口,斬獲萬計,成德節度使王鎔向盧龍節度使李匡威求救,李匡威率數萬幽州精兵赴成德。

不過盧龍節度使李匡威在出徵之前做下一件讓他以後無比後悔的事情。在出徵前的送別宴上他因爲見弟弟李匡壽之妻貌美,酒當色膽,將弟媳女幹污了。

兩年後,也就是大唐景福二年,李匡壽趁李匡威外出馳援成德。發兵佔盧龍首府幽州,逐李匡威。李匡壽自任盧龍留後。

……………

李匡壽乘李匡威在外,而佔盧龍。不過李匡威並沒有就這樣算了,他和成德節度使王鎔大敗了李克用,現在率領五萬大軍回師。不過與其說是回師,還不如說是回來找他的弟弟李匡壽算賬。

李匡壽也不甘示弱,集中了幽州所有他能夠調動的兵馬,共計三萬步騎迎擊李匡威。雙方在博野這個地方不期而遇。

四更天,霧氣還沒有出現,戰爭的陰霾已經籠罩在所有人的心中,他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看到明天的太陽,甚至可能連今天中午的太陽也看不到。

李存煥是李匡壽一方的一名馬軍隊正,手下管着三十多名騎兵。現在他手下的士兵沉悶的吃着小麥粥。作爲馬軍他們比步兵好多了,他們的小麥粥中起碼有幾顆肉粒。

“煥哥,我們……我們這次會不會勝?”隊中年紀最小的沙桉克忍不住緊張的開口問道。沙桉克是吐谷渾人,吐谷渾原本居住在青海一帶,到了中唐遷入河東,雲州刺史就是吐谷渾的酋長擔任。但云州被李克用佔領,吐谷渾也被逼遷移到幽州,部分爲李匡威所收,但大部爲契丹所收。

李存煥放下碗筷,開口問道:“我們的家人在哪裡?”

雖然不知道爲什麼李存煥會問這麼一個“白癡”的問題,但沙桉克還是回答:“當然是在幽州了!”

李存煥慢條斯理的再喝了一口粥水,再次問道:“那麼我們對面的士兵,他們的家屬在哪裡?”

“在幽州。”沙桉克彷彿有點明白李存煥的意思,說話間遲疑了很多。

李存煥將嘴角的殘粥擦去,開口說道:“我們的家人在幽州,就是在我們的背後。我們能夠逃跑嗎?李匡威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大家也知道。我們不是一般的士兵,我們原本是將軍(李匡壽)的私兵,如果李匡威回到幽州,我們還有我們的家人還有活命的可能嗎?”

這一番話當真有如醍醐灌頂,所有士兵看向李存煥的眼神都不同了。

李存煥繼續說道:“而我們的敵人呢?他們的家人在幽州。以將軍的聰明,他一定會用這個來到做文章,只要將軍好好對待他們的家人,找幾十名百姓冒充他們的家人陣前喊話。哪怕不能夠讓敵人臨陣倒戈,也能夠讓他們心無戰心。而這一招曾經坑死過兩名大人物。”

聽到李存煥這話,附近的士兵都充滿戰意,過了一會兒見李存煥卻不說坑死了那兩名大人物,有人忍不住開口問道:“李頭兒,你剛纔說的坑死了那兩名大人物啊?”

李存煥嘻嘻一笑,站起來,做出一個捻鬚握大刀的動作。“知道我現在像誰嗎?”

實際上李存煥現在着個動作是後世演義所化,真正的關公是用長矛的,這個答案已經經過歷史學家考察出來了,大刀這類武器在宋朝纔出現。所以下面的人都睜大眼睛搖着頭。

李存煥一副鄙視的表情說道:“這是關公!關羽關雲長是也!關公之所以敗走麥城,就是因爲他的敵人用了類似的計謀。”

士兵繼續問道:“還有一問大人物呢?”

李存煥做出一副力拔山河的摸樣,開口說道:“西楚霸王!項羽!”

“哇!這麼厲害啊!”士兵們這會真的驚訝了,鄉間說書可沒有少給這位猛人傳播他的威名。現在西楚霸王顆是比關公威風多了。

“李頭兒真是厲害,知道這麼多,李頭兒你以前一定是個讀書人!”一名士兵崇拜的看着李存煥,激動的說道。

李存煥聳下肩膀,惜字如金的說道:“算是吧!”視乎這方面的話題李存煥並不想多說。

“不錯!”在陰影忽然走出一個人,頭帶金紋盔,身穿浮雕狻猊的明光甲,肩披火紅戰袍。

“參見將軍!”所有人包括李存煥在內,都立刻單膝下跪,右臂撫胸,略帶些驚慌失措的行禮道。

來人正是驅逐大哥李匡威的李匡壽,李匡壽年紀並不大,不過是三十出頭,正當壯年。他一臉欣賞的看着李存煥,“都起來吧!你(指李存煥)叫什麼名字啊?”

“回將軍的話,小子姓李名存煥,幽州人。”李存煥不亢不卑的應道。

李匡壽略微有些驚訝的看了李存煥一眼,大概是因爲李存煥的不亢不卑,這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如此呢?

李匡壽找了塊還算乾淨的方石坐下,說道:“都坐下吧!”

“是!”除卻李存煥外,其它人都緊張的坐下來,不過怎麼看也是一副坐立不安的樣子。

李匡壽認真的看了李存煥一眼說道:“不錯!俊俏少年郎啊!多大了?哪裡人?”

李存煥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深沉的悲傷,有似是對遙遠的懷念。沉吟片刻開口說道:“存煥不過是一流民之子,據父母說,乃嶺南人。現在十九,還有十一個月就可以加冠了。”

李匡壽微笑着點下頭,繼續開口問道:“父母還好吧?”

李存煥臉露苦笑,眼中的悲傷更深,“雙親俱不在。現在方知,子欲養而親不待之苦!”

李匡壽聞言,沉默了一會纔再次開口說道:“你剛纔說的計謀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很不錯!一個隊正之位實在太委屈你了。”

李存煥,淡然的笑了笑說道:“不過是愚者千慮偶有一得罷了,哪裡稱得起將軍的誇讚。”

李匡壽點下頭,也沒有再說什麼,再和其它人閒聊兩三句就離開。李匡壽這邊一離開,士兵們就沸騰起來了。不過士兵談話中忍不住說道李存煥,沙桉克更是直言道:“我看將軍將軍剛纔的眼神好像很賞識煥哥你啊!煥哥這回一定會升官發財的!煥哥,你升官了,得攜帶一下弟弟我啊!”

李存煥面對這些話,僅僅是淡淡然的一笑,旋即將注意力放在手中的橫刀上面。被問急了,李存煥就會說:“你們有時間說廢話,還不如臨陣磨槍,不快也亮!想什麼升官發財的,也等這場仗打完了再說!”

……………

在回去的路說,李匡壽忍不住笑着說道:“想不到本意是在戰前鼓勵軍心,卻不想遇到個人才。長雲你看剛纔那少年郎如何啊?”

長雲是號,全名爲楊鍾平,自號長雲先生。他表面上是李匡壽的親衛胡刀牙副指揮使,但實際上這名看上去充滿武人味道的傢伙,卻是李匡壽的兩大智囊之一。

楊鍾平沉吟片刻開口說道:“這個少年郎不亢不卑的,而且讀過書,我觀之,應該是出身大戶人家。不過主上想重用他,還是派人查查他的底子爲好。”

李匡壽沉吟片刻說道:“我聞李克用有十三太保,人人皆可獨當一面。我也準備收幾名太保對抗李克用的十三太保。”

對於李匡壽的話,楊鍾平並沒有感到驚訝,在五代十國多收義子,以作籠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克用手下的義兒軍,是五代十國中有名的牙軍。而義兒軍中最厲害的就是十三太保,十三太保人人都是當世名將猛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萬人敵李存孝。

(牙軍原本爲將領親兵,五代十國時擇精兵組強軍,性質類似於三國時期的虎豹騎。)

楊鍾平沉吟片刻,開口說道:“既然如此將軍大可以此戰中,擇勇者而組太保。”

“知我者!長雲也!”李匡壽聞言,眼睛一亮,哈哈大笑道。

第140章 驚天大案第268章 有後不喜 意亂心煩第205章 瘋狂的弓裔第16章 李克用到!第336章 出海第21章 收編河東軍第284章 雁門關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253章 王彥章大發神威第276章 英勇徽章 英勇鐵軍第254章 河間之敗第90章 破後營第69章 破軍都第338章 登陸吳越第99章 交談第17章 襲營(上)第26章 安石洹的陰謀(上)第349章 對峙第174章 定計攻渤海第310章 水師軍演第235章 葛從周發飆 三州無人敵第223章 熊津城第273章 史建瑭突襲 王茂章勢危第80章 風起雲涌(5)第143章 朱溫的調虎離山計第94章 馮道第313章 河中事變(上)第287章 阿史德那 約戰定勝負第57章 伏擊(下)第21章 收編河東軍第172章 迷惘第310章 水師軍演第117章 關中亂(3)第115章 關中亂(1)第96章 二愣子的對答第159章 濟水之戰?宣武退兵第207章 快成軟柿子第130章 楊師厚第214章 帶方城戰役(4)第178章 霹靂雷火第134章 整頓政務第116章 關中亂(2)第324章 計下天井關第56章 伏擊(中)第150章 朱溫出兵第114章 開闢海上商路(2)第211章 帶方城戰役(1)第238章 美人計第42章 借勢而行第267章 鐵騎揚威 迫降王茂章第82章 大漢威武!!!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15章 李存孝第223章 熊津城第180章 火藥(上)第120章 河東來使第338章 登陸吳越第241章 王彥章發威 李嗣源命危第103章 冷箭、毒藥第120章 河東來使第32章 契丹人來襲(1)第303章 李克寧降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64章 板甲第7章 黃龍崗(中)第260章 河陽寺之變(下)第87章 李匡壽之死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287章 阿史德那 約戰定勝負第165章 事務繁多,閒休難第124章 唐昭宗之死第292章 危局第234章 決斷第30章 乙室活部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123章 李茂貞、王行瑜仿董卓第243章 朱延壽第271章 葛從周降 進軍河東第60章 巡視兵器作坊第260章 河陽寺之變(下)第338章 登陸吳越第101章 遼東城第199章 飄揚的大唐旗幟第279章第285章 賀公明死守 行周奪命搶時間第151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280章 李克用棄守忻州 李罕之趁火打劫第62章 滑輪長弓第250章 有女影憐第193章 渤海求和第21章 收編河東軍第115章 關中亂(1)第55章 伏擊(上)第43章 火燒土狼山(上)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257章 詭異第275章 兵臨東陘關第293章 李存煥發飄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
第140章 驚天大案第268章 有後不喜 意亂心煩第205章 瘋狂的弓裔第16章 李克用到!第336章 出海第21章 收編河東軍第284章 雁門關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253章 王彥章大發神威第276章 英勇徽章 英勇鐵軍第254章 河間之敗第90章 破後營第69章 破軍都第338章 登陸吳越第99章 交談第17章 襲營(上)第26章 安石洹的陰謀(上)第349章 對峙第174章 定計攻渤海第310章 水師軍演第235章 葛從周發飆 三州無人敵第223章 熊津城第273章 史建瑭突襲 王茂章勢危第80章 風起雲涌(5)第143章 朱溫的調虎離山計第94章 馮道第313章 河中事變(上)第287章 阿史德那 約戰定勝負第57章 伏擊(下)第21章 收編河東軍第172章 迷惘第310章 水師軍演第117章 關中亂(3)第115章 關中亂(1)第96章 二愣子的對答第159章 濟水之戰?宣武退兵第207章 快成軟柿子第130章 楊師厚第214章 帶方城戰役(4)第178章 霹靂雷火第134章 整頓政務第116章 關中亂(2)第324章 計下天井關第56章 伏擊(中)第150章 朱溫出兵第114章 開闢海上商路(2)第211章 帶方城戰役(1)第238章 美人計第42章 借勢而行第267章 鐵騎揚威 迫降王茂章第82章 大漢威武!!!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15章 李存孝第223章 熊津城第180章 火藥(上)第120章 河東來使第338章 登陸吳越第241章 王彥章發威 李嗣源命危第103章 冷箭、毒藥第120章 河東來使第32章 契丹人來襲(1)第303章 李克寧降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64章 板甲第7章 黃龍崗(中)第260章 河陽寺之變(下)第87章 李匡壽之死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287章 阿史德那 約戰定勝負第165章 事務繁多,閒休難第124章 唐昭宗之死第292章 危局第234章 決斷第30章 乙室活部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123章 李茂貞、王行瑜仿董卓第243章 朱延壽第271章 葛從周降 進軍河東第60章 巡視兵器作坊第260章 河陽寺之變(下)第338章 登陸吳越第101章 遼東城第199章 飄揚的大唐旗幟第279章第285章 賀公明死守 行周奪命搶時間第151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280章 李克用棄守忻州 李罕之趁火打劫第62章 滑輪長弓第250章 有女影憐第193章 渤海求和第21章 收編河東軍第115章 關中亂(1)第55章 伏擊(上)第43章 火燒土狼山(上)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257章 詭異第275章 兵臨東陘關第293章 李存煥發飄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