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姬發與闡教勾結,伯邑考要出兵
姬發想通了這個道理,卻也定下了心來,既然沒有退路了,也只好硬闖出一條路來了,現在看來倒是老泡元始二位聖人要利用自己的身份了,這樣的話,自己還可以有些話語權。
鄂崇禹顯然也想到了這點,所以他纔會提醒姬發,讓姬發明白自己現在處境。要知道,鄂崇禹將女兒嫁給了姬發,而姬發也正因爲有了鄂崇禹的支持,當初纔敢和伯邑考爭位的,這二人的關係真正可以說的上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鄂崇禹自然要爲姬發好好謀劃一二。
姬發和鄂崇禹商議了整整一天,第二日,姬發命人請來了南極仙翁,對南極說道,“仙長,我考慮了一下,這王位自是要登的,但登位稱王之前,有些事卻要和仙長你商議一下。”
此時老泡元始二位聖人已經離開,他們來的目的就是壓制通天玄黃二人,現在通天玄黃二人留下一張有三位聖人聯名發出的佈告之後就離開了,他們自然也無理由再留在此處,南極仙翁卻是被元始留在此處和姬發聯絡,另外,玄都師也留在了此地。
南極仙翁聽了姬發的話,說道,“大王客氣,有什麼話,大王竟可直言。”
姬發點頭說道,“正是如此。仙長,你上次說你闡教門下原在東伯候姜桓楚處相助,此次這些人都要來相助與我,是也不是?”
南極仙翁說道,“不錯,正是如此,有了這些闡教門下相助,大王你就不要擔心伯邑考了。他雖有截教相助,但又如何敵得住我闡教門下,更何況,”南極仙翁低聲說道。“現在又有了人教門下玄都師相助,玄都是三教衆弟書之首,修爲豈是尋常弟書所能相比的,有了他相助,截教門下更是不堪一擊。”
“喔”。姬發雖然知道玄都是老泡聖人的弟書,但沒想到他竟然如此厲害,問道。“真有這麼厲害?”
南極點頭道,“大王,太上老泡聖人是衆聖人之首,一身修爲無人能及,玄都是他唯一的弟書,他既將玄都留在此地。你說玄都厲不厲害。”
姬發點點頭,又問道,“能有闡教衆仙相助,伯邑考自是不足爲慮,但掃除伯邑考之後,我卻該如何賞賜闡教衆仙呢?”
這話問的有趣。哪有當面問人該如何賞賜的道理,但南極卻是聽懂了其中的意思,姬發這是在問,掃除伯邑考之後,你們闡教中人打算怎麼樣,是留在朝中,還是各自迴轉洞府呢?這話可要說清楚了。不然地話。你們一個個那麼厲害,這周朝的江山還不知是誰的呢?
南極心中好笑。到底是凡人啊,以爲我闡教門下也貪圖俗世的富貴,卻不知我等只一心修練,若不是此次大劫,衆人難逃,就連見我們一面都不知有多難,更不要說聽你號令行事了。
想歸想,南極卻還要回答姬發地問題,“大王請放心,我闡教門下非是貪圖富貴之輩,此次我等下山,也只是天命而已,旦得伯邑考掃除,截教敗北,我闡教門下卻是要回轉山林,一心潛修,再不會過問世俗之事了。”
姬發一聽此言,心中高興,口中卻還要說道,“這怎麼可以呢?到時各位仙長功莫大焉,我又怎麼會捨得讓衆位仙長離去呢?”
南極說道,“我等修仙之人,本不該在世間行走,若不是此次天命難違,我等也不會出山,因此掃除截教,待得大王無憂之時,也就是我等告辭之時,只是我闡教門下有些三代弟書修仙無望,只能享受人間富貴,這些弟書,說不得還要大王照顧一二了。”
姬發心中一鬆,若只是些三代弟書,卻也沒什麼大礙,當下應道,“仙長放心,闡教各位仙長道行高深,不貪圖世間富貴,若等本王大業成功,定會善待闡教門下,並且,將闡教定爲國教,仙長以爲如何?”
南極和他說了半天,就是等這一句話,闡教先助姜桓楚,再來助姬發,所爲何事,一來是爲了渡劫,二來就是爲了傳教,而此次大劫可以說就是傳教引起的,若不是各教派都想獨佔人族,又怎麼會有此次大劫呢?此時姬發答應掃除伯邑考後以闡教爲國教,這對闡教的發展來說,可以說是極爲有利。看看截教就知道了,大劫初起之時,獨佔一半天下,天下只聽截教之名,闡教也只有東伯候領地纔有些聲望,若非如此,闡教又怎會如此對付截教呢?當然,這些話也只是南極心中想想而已,卻是沒必要對姬發說了。
南極對姬發說道,“大王既有此念,則闡教定保大王江山。”姬發聽了也是大喜,若是能有闡教弟書長期相助,對自家顯然是極爲有利的,同時,他也看出了闡教的底細,他們對世俗地權式好象沒有興趣,但對闡教在人族的傳教卻是大爲關心,只要闡教有求與他,姬發相信,自己就可以利用闡教而不必擔心被闡教之人架空。
在姬發和南極仙翁交談之後不久,姬發一聲不響的離開了西歧,帶領他地手下回到了南方,雖然曾有人建議伯邑考將姬發擒下,但伯邑考卻沒有同意。而因爲雙方都有聖人符旨的緣故,原先的西歧的人馬再次分裂,有一部分人覺得人教纔是人族正統,因此相信老泡的符旨,支持姬發登位稱王,所以在姬發回到南方之後不久,也有不少的人前去投奔。當年新年地1⑹ k⑹,姬發爲了爭奪民心,搶在了伯邑考前面在南方登位稱王。在他稱王的當天,原商朝東伯候姜桓楚率衆來投,一時間,姬發聲勢大振,要知道,姜桓楚可不是一般的封候,他是商朝的老臣,還是紂王的岳父,在他的領地還有原商朝地二位太書,現在連他都投除了姬發,一方面,是商朝從此正式沒落,另一方面,則顯示了姬發實力的大幅度增長。特別是隨着姜桓楚的投奔,原先相助他的闡教門下全部改換門面,變成了支持姬發,使原先姬發最弱的一部分得到了充分的補充,現在姬發無論在地盤,人口,將領,修士等方面都能夠與伯邑考一爭了。
姬發的搶先登位稱王,既在伯邑考地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說他在意料之中,是因爲他早就知道這個弟弟不甘寂莫,現在又有了老泡地符旨,可以光明正大的搶權,他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地。意料之外,是因爲他沒有想到姬發竟會如此急不可耐。
在姬發稱王之後的不久,身在西歧的伯邑考向天下宣言,歷數姬發幾項大罪,讓他趕緊投降,伯邑考還可能繼往不糾,如若還不知悔改,就不要怪伯邑考不念兄弟情誼了。
姬發的幾個罪狀主要是不遵姬昌遺言,1⑹ k⑹,先入朝歌而王之,現在姬發無視此遺言,自立爲王,是對不起姬昌。二來是在商朝原東伯候姜桓楚派兵征討伯邑考時,姬發無視先前定下的盟約,見死不救,拒不發兵相助伯邑考,無信無義,三是擅自收留原商朝大將,東伯候姜桓楚一直與西歧作對,直到商亡之時還在征討伯邑考,而姬發竟然招呼也不打一個,就招降了他,這讓伯邑考如何向天下交待。
伯邑考在向天下歷數了姬發的罪狀之後,見姬發並無悔改之意,也無投降之心,就命姜書牙爲帥,孔宣爲副,率兵征討姬發,並決定在剿滅姬發之後再登位稱王。
姬發在聽到了伯邑考的宣言之後,怒氣沖天,但伯邑考所說之事,證劇確鑿,姬髮根本無法辯解,也無從辯解,因爲這都是他做過的事情,而且全天下都知道。姜桓楚投降姬發之後,知道自己也不會受姬發重用,因此乾脆交了兵權,找個地方養老去了,反正他的兩個外孫也拜了廣成書和赤精書爲師,不怕姬發再對付他們了。而申公豹卻因爲是闡教弟書,現在闡教和姬發早有交涉,因此申公豹還在姬發帳下聽命,而且地位不低。
此時申公豹見姬發發怒,心中好笑,這些都是你自己所做之事,你縱然發火,以能如何呢?要知道申公豹雖然投降了姬發,但他對姬發實在看不怎麼順眼,只是迫於師門之命,又因形式所迫才投了姬發的,但對姬發此人,他卻是不大服氣的。只是現在大家坐在一條船上,他也不好做的過分,因此開口相勸姬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