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

所以,我試了好久,雖然一無所獲,我也並不覺得特別失望——若是一試就中,反倒令我吃驚了。

而且,我已認定一點:陳長青若是真正走投無路,他一定至少會來找我商量一下,畢竟在陽世,我是他最好的朋友,他在靈界的情形既然不妙,只怕也不會有甚麼朋友了。

快到午夜時分,我和白素,在書房等李宣宣大駕光臨,我有點不安,因爲紅綾自下午出去之後,直到此時,還沒有回來。

我當然不怕她會有甚麼意外,但是這種情形,以前沒有發生過,所以有些突兀。

離午夜越近,我思緒也越是亂。我知道“午夜”這個時間,有着相當特別的意義,有許多神秘不可測的事,都會在這個時間發生,李宣宣選擇了這個時間出現,不知道有甚麼特別的意義?

我又胡亂想着,大約是到了離午夜還有十來分鐘時,在紅綾的房間中,忽然傳來了一陣聲響。

白素:“宣宣,你來了?”

李宣宣這個陰間使者,確然具有神出鬼沒的本領,所以白素才那麼問。

我則因爲正在緊張紅綾,所以幾乎在同時,我問的是:“紅綾,你回來了?”

紅綾的房門關着,並沒有隨我們的問而打開。李宣宣固然能突破空間,驟然出現,紅綾未脫野人本色,她自窗口入屋,也不是沒有可能之事。

房門沒打開,但是卻有一陣撲打之聲傳來,我和白素一聽,立時齊聲道:“那鷹!”

我幾步竄過去,打開了門,只見那鷹一躍而出,在地上揚起,就抓住了我的椅腳。

那鷹和紅綾之間,幾乎已能做到“語言溝通”這一地步了,但是我和它之間,卻沒有這個本領。

也是紅綾好事,她因此教了那鷹幾個動作,並且告訴了我這幾動作的意義。

其中,就有以爪抓椅腳的這個動作在內,意思是:有重要的事發生,跟它走。

我也看到,只是那鷹獨自飛了回來,紅綾並沒有回來,而那鷹又有這樣的動作,讓我吃了一驚,失聲道:“發生了甚麼事?”

或許,那鷹能聽懂我的話,但是,我卻無法明白它的回答,它展開雙翅,在地上打了幾個轉——這個特定的動作,紅綾也曾告訴過我,那表示“立刻就跟它走,不必再多問,事情很急”之意。

我望向白素,白素十分鎮定,只是略皺着眉:“這孩子,不知道又有甚麼事了。”

我疾聲道:“我們快去看!”

白素道:“李宣宣快來了,孩子必然不會有甚麼大事,你獨自去就行。”

這時,我也感到自己未免太緊張了些,說話之間,那鷹比我還急,意已穿窗而出——要到何處去,得靠它帶路,所以我也無可奈何,跟着從窗口穿了出去。

才一落地,就看到那鷹停在車頂上——這是要我駕車前往,我一面上了車,一面心想,還好是午夜時分,路上人車都不多,不然,在大白天,一頭飛鷹開道,我駕車隨後,這也夠招搖的了。

車子下山,那鷹一直在前飛,若是直路,它便停在車頂,不斷以喙喙車頂,像是在催我“快快快”。

我心中焦急,心想,這次事後,總要紅綾孝澮我和這有更復雜的溝通不可,不然,光是這種啞謎,已經令人不耐煩之至。

車子很快出了郊區,行駛了約三十分鐘,又駛上了山路——這條路我認得,通上山去,是一座廟宇。廟宇當然不是甚麼古剎名寺,但在本地,規模之大,也算是數一數二,僧人頗多,善信也不少,有幾個主持僧人,都被公認爲很有佛學修養。

如果說目的地,竟是這座廟宇的話,那真是怪不可言了,我實在無法想像紅綾和寺廟之間,會有甚麼聯繫。

不過,這倒也令我放心,因爲紅綾若是在廟中,那是決對不會有甚麼嚴重的事發生,現代社會,離“火燒紅蓮寺”的時代,究竟大不相同了。

車子繼續向前駛,不多久,到了山路的盡頭,果然是通向廟宇,超過一百級的石級。

我停車,走出來,擡頭望去,只是月色之下,那高聳的石級,看來莊嚴莫名,令人未見神像,便生敬畏之心。那鷹已在盤旋着向上飛去,四周寂靜之至,那種氣氛,使我也不想大聲呼叫。

我提一口氣,聳身向上奔去,一口氣奔完了石級,只見高大的廟門之前,有三個僧人,佇立月下,一見了我,就迎了上來。

這三個僧人,都五十上下年紀,居中一個先開口:“衛施主嗎?”

那僧人嘆了一聲:“她正和幾個外來僧人……爭執,衛施主請快來。”

我聽得莫名其妙,紅綾和“外來僧人”有甚麼關係,有甚麼爭執可起。可是從這三個僧人的神情看來,這“爭執”似乎很嚴重!

一時之間,也不等我再問,那三個僧人,領着我向寺內便走。

那寺廟的建,雖然不倫不類——以現代化的建技術,加上傳統式的裝飾,但是規模卻也相當宏大。我跟着那三個僧人,自大殿穿走了過去,三個僧人一面急急走着,一面向我解釋:“佛寺的傳統,有外來的僧人,要求暫住,不能拒絕——”我點頭,“是,那種行爲,稱爲”掛單“。那僧人又道:“這次,外來的僧人一共有七個,像是從天竺來的。”

我笑了一下,他們竟然稱印度爲天竺,可以說是古趣盎然。那一帶是佛教的發源地,來自該處的僧人,自然更不會被怠慢。

可是怪的是,印度和尚,怎麼會和紅綾發生糾纏。

我問了一下,可是那三個僧人,一致現出了一種很是古怪的神情,欲語又止。我最怕遇到說話吞吞吐吐的人,所以索性不再問,因爲見到了紅綾,自然一切都可以明白。

一直走到寺院建羣的後面,另有一個小院子,有幾間僧舍,都是燈火通明——現在的寺院中,即使是“青燈古佛”,那燈,自然也不會是油燈,而是電燈了。

雖然燈火通明,但是卻一樣十分寂靜,那三個僧人把我帶進了院子之後,向正中一間僧舍,指了一指,神色猶豫,不再向前,那意思是要我自己過去看。

我悶哼了一聲,大踏步走向前去,伸手推開了門,裡面燈光之強,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以致最初一秒鐘,幾乎甚麼也看不到。

及至定了定神,眯着眼,這纔看到了裡面的情景。

我看到的情景,絕不詭異甚至可以說,是一座寺廟之中的正常情形。但是由於其中有我的女兒紅綾在,所以又給我以十分怪異之感。

室中一共有八個人,七個僧人和紅綾。她們八個人都跌坐在蒲團之上,室中除了燈光異乎尋常的明亮之外,別無其他陳設。

那八個人的位置是:七個僧人圍成了一圈,把紅綾圍在當中。八個人都用同一個坐姿,通常,老僧入定,就都是這種姿勢。

而他們都一動不動,也一聲不出。剛纔那三個僧人說他們之間有爭執,我也看不出爭執在何處。

看清了情景之後,我一張口,就想叫紅綾,可是還沒有先出聲來,就陡然一驚,因爲我已看清,其中至少有兩個老僧人,我以前是見過的。

而且,我腦中的記憶系統,立刻開始運作,首先想起的是幾個平時絕不會想起的地名:唐古刺山,騰格里湖,嘉都爾寺……

接着,一件過去的事,也就一起涌了上來——這件事,我記起在『生死鎖』這個故事之中,那個故事,和如今敘述的這個故事,有相當直接的關係,因爲陳長青這個人,是在那個故事之中“上山學道”去的。

在那個故事之中,在嘉都爾寺裡,我曾參加了經過修行的高僧,被尊稱爲“活佛”的轉世的奇事,生死的奧秘似解開非解開,一切全在朦朦朧朧之間。陳長青就是爲了要追求更深一層的瞭解,所以才毅然看破紅塵的。

那時,研究這個生命奧秘的一個神秘高人,被稱爲“天池上人”——如今我看到的那兩個老僧人,就是天池上人的弟子,我曾在嘉都爾寺見過的!

由此可知,如今發生的事,也正是和陳長青大有關連的了!

這些和陳長青大有關連的人,又何以會和紅綾起了“爭執”?乍一看來,僧室中的各人,都一動不動,大家都在打坐,似乎並沒有甚麼衝突,可是我還未曾開口招呼,身體一陣勁風過處,那鷹已在我的身邊掠過,直飛向坐在衆僧之中的紅綾。

它一反慣例,並不是停在紅綾的肩上,而是停到了她的頭頂之上!

而就在這時,只見那七個僧人,也有了行動。

шшш¸ тт kǎn¸ ¢ ○

(我實在不能夠稱那七個僧人是“僧人”,因爲一來,他們的打扮,很是怪異,身上所穿的似袈裟非袈裟,袒着一臂,有的肥胖無比,有的是瘦骨嶙峋,造型奇特。二來,他們多半全是天池上人的弟子,雖然和佛門很有些關係,但是不是傳人,還很難說,可是由於他們自寺院來,又在寺院中掛單,而且一時之間,我也想不出用甚麼別的稱呼,所以就順口稱他們爲“僧人”——他們實際上和真正的僧人,有一定的區別,必須說明之。)先是我聽到了一陣“嗡嗡”之稱,那種聲調,一聽就知道是誦經聲,可是奇的是,那七個人仍然端坐不動,也不見他們的口脣有任何動作。

但是,那種誦經聲,卻漸漸響亮了起來,聲音像是從七個人的身上每一處地方發出來一樣。我明知這七個僧人必然有點古怪,但一時之間,也看不出甚麼門道來,心想索性過一會,看他們有甚麼花樣,反正紅綾就在近前,有甚麼意外,再出手也不遲。

當時,我留意到了那鷹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全身翎毛,起伏不止,看來很是威猛。

這時,那種發自七個僧人身體的聲音,漸漸響了起來,聽入耳中,起了一種嗡嗡的共鳴,昏昏欲睡,似有很強的催眠力量。

我剛在想,這種“聲音攻勢”一定有古怪,就聽得那鷹陡然怪叫了一聲。

鷹叫聲刺耳之至,一下子把那種有規律的嗡嗡聲,自中切開。

若然說,那種漸漸增加的聲響,是一張網的話,那麼,這一下鷹叫聲,就像是一柄利刃劃過,一下子把網劃了一個大口子。

聽了那下鷹叫聲,我爲之精神一振,定睛看時,只見紅綾仍然閉目跌坐,似乎全然不知發生了甚麼事。看她的情形,分明是在對付甚麼事,而且,集中精神在應付,懈怠不得。

鷹叫之後,誦經聲略停一下,但是隨即又響起,而且,那七個僧人也不再是端坐不動,而是有了十分怪異的動作。

只見他們動作一致,左手下垂,在地上輕輕一按,全身連坐着的薄團,便向右移了一移。

他們不斷重覆同樣的動作,不一會,便繞着紅綾,繞了一個圈。

而那一個圈轉下來,誦經聲重又到了令人昏然欲睡的地步。我正想在其時大喝一聲,可是我才一提氣,那鷹又是一聲怪叫,再一次把聲音打斷。

那七個僧人,仍是重覆着那怪動作——其時,我已毫無疑問,可以肯定,那七個僧人和紅綾之間,確然是在起着某種“爭執”,非但是爭執,還有可能是鬥爭。雖然他們都坐着,那七個僧人在打圈,也沒有碰到紅綾,但是我相信,他們的精神力量,一定在激烈的交戰。

那七個僧人,既然是天池上人的弟子,那正是擅於運用精神力量的會衆。

而天池上人的精神力量運用,早已到了可以隨心所欲作“神遊”的地步,是他的弟子,一定差不了。

紅綾是不是也有這種本領,我不清楚,但照目前的情形來看,紅綾她以一對七,顯然並未敗下陣來。

而那七個僧人的誦經聲,大有擾亂精神的作用,自然也是戰術之一,而那鷹卻以怪叫聲來破壞,使主人可以集中精神應付。

一想到這一點,我登時覺得眼前的情景,好看之極。只見那幾個僧人,越轉越快,全身所發出的聲音,也漸漸加快,可是他們的口脣,卻依然一動未動。

那鷹的怪叫聲,也越來越密,而且全身翎毛,全都聳起,使它的身子看來比平時大了許多。

這時的情景,簡直詭異之極,雖然除了聲音驚人之外,好像並沒有甚麼特別的動靜,然而在感覺上,就像是有千軍萬馬,正在慘烈殺一般。

我雖然見多識廣,但是眼前的情景,處處透着詭異,看看了也不免心驚,只是一時之間,我也不知該如何去阻止這種“戰鬥”。

轉眼之間,只見那七個僧人,越轉越快,“已分不清哪一個是哪一個了,而他們所發出的聲音,也越來越是驚人,我雖然看出紅綾並沒有甚麼,但是我還是感到,應該出手了,我深吸了一口氣,氣納丹田,正準備發出一下巨鳴聲,看看是不是能阻止這種情形。而也就在此際,就在震耳欲聾,令人心煩意亂的誦經聲,和一下又一下刺耳之至的鷹叫聲中,我像是忽然聽到了紅綾的聲音。紅綾的聲音聽來極其細微,但是偏偏在如此的環境之中,聽來十分清楚。我聽得她在道:“爸,別急,等一會就完了。”

我陡地一怔,一時之間,不能肯定我是真聽到了紅綾的聲音,還是沒有聽到。

我這一忍氣,緩緩呼吸着,卻見紅綾,突然長身而起,一聲長笑,道:“我當你們有甚麼本事,原來只是令人眼花繚亂。”

她說着,大喝了一聲:“停!”

隨着她那一喝,那幾個正在轉動的僧人,竟真的陡然停了下來,誦經聲也已停止。

只見他們七人你望我,我望你,面面相覷,神情訝異莫名。

紅綾笑道:“我告訴你們,我不知道,你們無禮相逼,我還是不知道。”

這時,那七個僧人之中的兩個,已經看到了我,他們的記性居然不壞,一見就認了出來,各自高叫了一聲,七個人一起站了起來。

這七個人,不但剛纔坐着的時候,動作一致,站了起來之後,行動也是十分整齊劃一,一下子就來到了我的面前,我只當只有那兩個人才認識我,可是,一到了我的面前,七個人卻一起和我頭合十,像是我全認識他們一樣。

紅綾這時也叫道:“爸,這七個人雖然可惡,倒也有趣,他們心靈完全相通,七人如同一人。”

聽得紅綾這樣叫,我多少明白了一點情形,所以我也合十爲禮,我先開口:“天池上人好否?”

七人齊聲道:“家師已輪迴轉世了。”

我不禁“啊”地一聲,一時之間,不知該表示恭賀,還是該表示惋惜。因爲那是由死到生的過程,兩者相結合,死應該表示惋惜,生應該恭賀,兩者加在一起,又該如何表示,那實在不是我這凡夫俗子,所能適從的。

我只是“啊”了兩聲,同時,也明白他們是天池上人的門下,在精神、意志、靈魂的研究方面,必有過人之處,多半是他們爲了使精神力量更加強烈,所以修行時,集中七個人的力量一起進行,久而久之,七個人便無形之中,聯成一體了。

所以,七人之中,雖然只有兩個人見過我,認得我,但是他們心意一相通,就變成七個人一起認識我了。

我在“啊”了兩聲之後,只見七人都面有焦急之色,忍不住想和我說話,而此際,紅綾又來到了我的身邊,我笑指着紅綾介紹:“這是我的女兒,七位上師,多多指教。”

七人都露出訝異之極的神色來,七人問道:“她隨何高人修行?修行多少年了?何以她的精神力量這樣堅強?她怎能克服我們的金剛摧心咒?”

七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問着,卻又並不混雜,這種情景,看起來很有趣,可是聽他們的話,聽到後來,卻並不有趣——那“金剛摧心咒”這樣的名稱,聽來還令人有點心驚肉跳。

我略有不快:“她的事,你們不必理,她和你們,並無冤隙,何致於要用甚麼『金剛摧心咒』來對付她?”

七人怔了一怔,一起道:“你誤會了,那咒語不過能令人說實話,並無別的害處。”

我仍然惱怒:“她要是不願意對你們說甚麼,你們何以要逼她?”

那七人神情苦澀,一起向紅綾望去,聲音之中,帶着委屈:“是她自己說的,知道我們是在找長青師弟的。”

我呆了一呆,也向紅綾望去,只見她向我眨了眨眼,容後再說。

我也就不再追問,只是道:“陳長青?”

七人一起點頭,神情更是焦切,我深知其中必然大有文章,就道:“能不能先別急,好好地從頭說起,究神是怎麼一回事?”

紅綾在一旁,也道:“我早就對他們這樣說了,他們偏不聽,出家人心急得要死,想自己有點本領,就想逼人,真過份。”

紅綾這時,教訓起人來,像是她的本行一樣,我知道眼前這七人,是天池上人的弟子,在精神領域上,必有過人的修行,可以說歸於“高人”一類,紅綾卻毫不容情地教訓他們,未免太過份,正待出聲阻止,卻又見那七人,個個面有慚色,低下頭去。

等到紅綾說完,他們才道:“是……是!我們……因爲和師父的再生有關,所以一時情急,請原諒。”

紅綾笑了起來:“不管你們出家也好,在家也好,我爸來了,一切和我爸說吧,要是能幫你們,我和我爸,一定不會袖手。”

七人大是感激——我早就說,稱他們爲“僧人”並不妥當,果然他們否認自己是出家人,他們的身分很特別,沒有一個固定的名稱,他們是精神和靈魂學者,但又進行輪迴再生,有前世今生,實在複雜得很。

我在這時,聽到外面,有腳步聲傳來,向門外看去,只見帶我進寺來的那三個僧人,在院子外探頭探腦,我忙大聲道:“沒事了,只是要暫借寶剎,商量一些事,你們自去休息吧。”

那三個僧人連聲答應,退了出去。

我望向那七個人,看他們有不知如何說起纔好的神情,就先問道:“陳長青怎麼了?”

那七人互望着,神情仍然爲難,我道:“或者,事情從陳長青說起——從何說起,你們自己決定好了。”

此言顯然甚合他們心意,七人一起點頭。

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二章 召靈術第一章 精靈大聚會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一章 精靈大聚會第三章 咒語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三章 咒語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三章 咒語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三章 咒語第六章 困境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六章 困境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二章 召靈術第一章 精靈大聚會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六章 困境第三章 咒語第一章 精靈大聚會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五章 天敵行爲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六章 困境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五章 天敵行爲第二章 召靈術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二章 召靈術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三章 咒語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二章 召靈術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六章 困境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一章 精靈大聚會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五章 天敵行爲第五章 天敵行爲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五章 天敵行爲第二章 召靈術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三章 咒語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六章 困境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一章 精靈大聚會
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二章 召靈術第一章 精靈大聚會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一章 精靈大聚會第三章 咒語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三章 咒語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三章 咒語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三章 咒語第六章 困境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六章 困境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二章 召靈術第一章 精靈大聚會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六章 困境第三章 咒語第一章 精靈大聚會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五章 天敵行爲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六章 困境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五章 天敵行爲第二章 召靈術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二章 召靈術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三章 咒語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二章 召靈術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六章 困境第十章 靈體獨處第一章 精靈大聚會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五章 天敵行爲第五章 天敵行爲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五章 天敵行爲第二章 召靈術第九章 轉世高人第四章 以身引鬼第八章 金剛摧心咒第三章 咒語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六章 困境第七章 生命規律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十一章 死不如生第一章 精靈大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