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村坐落在西部的一個邊陲小鎮,村子裡人口不多。據說他們是唐朝時爲躲避戰亂而到這裡的,如今的村長是歲數最大的李大爺。李大爺沒有名字,自從當上了村長以後大家都叫他李村長。李大爺覺得叫村長太生分了,於是讓大家還是像以前一樣就叫李大爺就可以了。
李大爺無兒無女,膝下只有一個撿來的孩子取名叫李木。按照他的話來說就是這個孩子生來就是五行缺木,起個李木就很好了。小的時候李木很懂事,經常幫着李大爺乾點力所能及的活。村子裡的人見了都說李大爺好福氣,等小李木長大了他就可以享清福了。對於這些李大爺只是笑笑,沒有在意。
時光如梭,很快小李木就長到了十六歲。出落得是英俊瀟灑,更加奇怪的是他絲毫沒有莊稼人身上那黝黑的皮膚,整個人顯得白白淨淨。這不,剛過完了生日那張羅着說媒的人就踏破了門檻。可是李大爺一個也沒有答應,用他的話來說那就是孩子還小不懂事。等到了他出去見見世面以後再說。
在李木四歲的時候,李大爺生了一場大病。村裡的大夫過來瞧過卻也是說不出原因,就是高燒不退沒辦法只能開些鎮靜安神的藥物。知道一個雲遊的道士來到李木家討水喝,小李木愁眉苦臉的樣子引起了道士注意。
於是乎道士問清了原因便對他說:“如果不介意的話他可以幫着看看。”李木當時都已經沒有任何主意了,聽到他願意給爺爺看看俺急忙歡喜的拉着倒是就來到了爺爺的炕前。
道士一見不由得大吃一驚,指着李大爺說道:“這哪裡是得病了。這是被陰煞侵蝕了身體,如果不即使驅除的話有性命之憂。”於是乎從布袋裡拿出三張黃紙,沾上硃砂畫了符。吩咐李木給他喝下。
果然,三天後李大爺就見好了。但是道士卻依然是愁眉不展,李木好奇地詢問。道士嘆了口氣說道:“附在你爺爺身上的東西不簡單。我只不過是暫時祛除了而已,況且你爺爺他年紀大了。眼見着陽壽將近,最多還有十幾年的壽命了。”
聽了道士的話李木很是哀傷,隨即道士又說道:“生死有命,一切都是天意。你我在此相遇也是有緣,這樣我給你一本書。你要用心的去學,全部背過之後就燒掉。”說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李木急忙追出去高聲喊道:“道長,我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此時,道長已經遠去。一個聲音在李木耳邊響起:“祭魂嶺,紫雲。”
話分兩頭。這一天已經是李木十六歲生日了,李大爺給他做了豐盛的晚飯。飯後拉着李木來到了村頭,指着唯一的一條大道說道:“孩子,你該離開了。”
“嗯?爺爺,您什麼意思?我爲什麼要離開呀?”李木很是不理解爺爺今天怎麼怪怪的。
李大爺轉過頭去,看着這個自己養了十多年的孩子一時之間也是百感交集。但是他沒有忘記就在十多年前那位道長曾在夢中與他相見,說這個孩子以後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做。而且前途坎坷,如果一直待在村子裡只有死路一條。
這些他都沒有和李木說過。眼下只能是編了個瞎話:“孩子,你還年輕不能一直在村子裡到老。應該去外邊的世界多走走,多看看。爺爺年紀大了不能一直陪着你了。”
就這樣,爺孫倆各懷心思的度過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李木做好了早飯去叫李大爺。可是來到牀前李大爺的身子都涼了。
“爺爺!”李木哀嚎一聲,跪在了牀前。他心裡想着難道說爺爺已經感覺到了自己大限將至因此叫自己離開村子嗎?
村子裡的人幫着料理了後事,李木守了七天的陵。第八天清晨,李木收拾好了一切跪在李大爺陵前:“爺爺,我走了。您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說完,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經過十幾年的修煉,李木的身體素質遠超常人。這都要歸功於道長相贈的那本書。那本書裡只記載了兩個內容,一個是呼吸吐納之法另一個就是驅鬼法門。法術二字要拆開來看,法就是道理,術就是方式。
離開村子走了大半天便來到了鎮上的車站。他沒有目的,不知道要去哪裡。於是就買了一張最近發車的車票,目的地的香城市。那是一個他從未去過的地方,懷揣着爺爺留下的一點錢。此刻的他是迷茫的,這份迷茫是對自己未知的前程。迷茫中,或許還帶着一絲的恐懼。
坐上了車,位置還不錯靠窗。李木看着窗外飛馳而過的景象有些昏昏欲睡。直到一個清脆的女聲響起纔打消了他的睡意。是鄰座的一個女孩,她悄悄地拉了拉李木的衣角低聲說道:“你好,咱們車上可能有小偷。”
嗯,有小偷?女孩朝着一個方向一指,李木果然看到一箇中年男人正在悄悄地翻着一位熟睡旅客額大衣兜。
這還得了。李木心中的正義感又上來了。悄悄地來到男人身邊,趁其不備一把握住了他的手:“大哥,車開的這麼快你還是回到座位上比較安全。”
他這一說話把周圍的人都吵醒了。男子無奈只能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隨後回到了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