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吳璘的決斷

原來,金軍雖然從臨安撤退了,卻沒有帶走趙琢。先一步趕到臨安的岳雲便擁立趙琢爲新的大宋皇帝,並得封大將軍、兵部尚書。

完顏亮不光是送還了趙恆給自己,同時也送還了被廢的趙構給劉琦,而這劉琦也和他的想法一樣,擁立了趙構重新復位,並得封楚王。於是只有南方半壁江山的大宋竟然同時冒出了三個皇帝,還都是正牌的皇帝。

這樣一來,不但讓大宋軍民感到無所適從,也讓自以爲有從龍之功的吳璘爲難了。自己現在保的欽宗趙恆,就真能成爲大宋天子嗎?

吳璘一想到這個問題,就不禁感覺有些頭痛。他揉了揉太陽穴,方繼續說道:“現在的情況,大家也都清楚了,一個大宋鑽出來三位皇帝,這三位陛下都稱自己纔是正牌的皇帝,稱其他兩位是僞帝……本來,這是帝王家的內部事務,他們兄弟侄子誰當都是一樣。可是,這卻關係着四川的命運,以及我們一幫人將來的前程。所以,不得不慎重行事……”

吳璘這時將兩封拆開了火漆的信件放在了桌上,然後對衆人緩緩道:“臨安的岳雲和鄂州的劉琦均遣信使送來密信。岳雲是希望我們奉趙琢爲大宋皇帝,尊趙恆爲太上皇,四川的一切情況照舊。而劉琦則稱岳雲已經派兵進攻他,希望我們出兵支援,不然他一覆沒,岳雲的兵鋒必將指向蜀地!”

吳璘話音一落,他的部將張士廉便粗聲粗氣地大聲嚷道:“蜀王怕他作甚?咱們四川周圍都是山,地勢險要,當年兀朮多次進攻,均無功而返,岳雲難道比兀朮還厲害?況且咱們擁立的官家,皇位可是從先帝徽宗手中接過來的,不比前官家是自立爲帝的。至於那趙琢。一向主張對金投降求和,要奉此人爲帝,俺老張第一個就不幹!”

張士廉話音一落,響應者便甚衆。他的觀點也代表了蜀地許多將領和官員的觀點。認爲欽宗趙恆從未宣佈過自己退位,趙構這個皇帝其實都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只是當時宋朝的皇室宗親全部被金軍一鍋端了,只有趙構一人在外。才被擁爲皇上。眼下既然欽宗趙恆已經回到宋境,復歸皇位也在情理之中。

當然。道義上的事主要是文官們考慮得較多。武將們更多的是認爲四川易守難攻,縱然不能從四川發兵一統天下,也總能保個地方割據,省得總要聽臨安的命令。

現在趙恆身邊沒有一個心腹,因此他只能重用身邊的四川官員,這樣一來,跟着趙恆肯定就有較大的上升空間。而四川官員的意見他也必將非常重視。讓四川人作自己的主何嘗不可?

當然,朝廷一直對金國屈膝求和的政策,也讓四川的軍民對臨安朝廷充滿了不信任。使四川人有了分離之心。

這時,密室內卻傳來一個反對的聲音道:“屬下反對,張將軍的想法雖然情理上說得過去,卻與現實不符!我軍現在已不能置身事外了!”

張士廉一聽,頓時氣得滿臉通紅,他是吳璘手下頭號大將,平時也是深得衆人愛戴,很少有人敢這樣當面跟他頂撞。

不過他側目望去。見說話的是吳璘的頭號軍師,四川轉運使楊政。卻是立刻焉了氣,聲音比剛纔說話時至少低了八度道:“楊大人何出此言呢?”

楊政掌管整個四川的軍隊後勤供應,又足智多謀,有四川第一智囊之稱。在四川可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張士廉自然不敢和他較真。

楊政這時方嘆道:“眼下劉琦與岳雲兩軍交戰,無論何方獲勝,勝的那一方都必將進攻四川。以實現統一大宋的目標。我們如果仍在此駐足等候,則最後迎來的必將是滅亡而已。大宋只可能有一個皇帝,不可能出現兩個甚至三個皇帝並存的局面。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乃是必然規律。自唐滅亡以來,天下就一直處於分裂狀態,至今已經兩百餘年了。算算時間,也快到統一的時候了。只是,屬下認爲,我四川也有可能統一天下!”

“哦?難道楊大人認爲我們有希望成爲最後的勝者?”吳璘聽後,也不禁爲之動容。

“是的!楊某是四川人,自然對四川感情深厚,但並不代表楊某就是個思想偏執之人。我曾研究過從戰國以來的歷史。發現凡是統一天下的勢力,雖然他們的起步之地不是蜀地,但卻都是佔了蜀地之後,纔有餘力發動統一戰爭的。如戰國時期的秦國、三國時期的西晉、南北朝時期的楊堅、隋末時的李淵……就是本朝的太祖皇帝,亦是在佔領四川后,才順江而下,先取荊襄,再取江南,進而一統天下的。由此可見我四川的重要性!”

楊政這時眼中露出一些激動的神色道:“我四川周圍全是高山峽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盆地內卻地勢平緩,河流密集,土地肥沃,氣候冬曖夏涼,從戰國時起,就有天府之國的美稱。這既是我們四川人之福,卻又造成了我們四川人貪圖安逸,不思進取之心。以至於四川在歷次天下大亂時,皆被外來勢力佔領,卻始終未能由四川而一統天下。這實在讓我等四川人臉上無光。不過,眼下這次天下大亂,卻是我們最好的機會了……”

吳亮這時忍不住說道:“楊大人,您的意思是我們現在應該出兵了?”

“是的!”楊政點了點頭道:“雖然我四川這十多年來一直處於抗金戰爭之中,但交戰地區卻只在秦嶺和大散關一帶,戰火未漫延到四川腹地,所以盆地內百姓生活未受多大影響。而我們的兵丁卻因戰爭不斷,一直受到戰火的磨練。我敢說,就算不如金軍精銳,卻也比劉琦的新軍強得多……”

他頓了一下後,接着說道:“或許以前的岳家軍比我們川軍要強上一籌,但經歷了兩年前的大亂後,現在岳雲的部隊全是新招之兵,以及收編的南方廂軍,其戰鬥力早不能和以前的岳家軍相比了。如果真刀真槍硬拼,我們川軍未必就不能勝他!”

吳璘這時卻微皺眉頭道:“楊大人,你的意思是要我們出兵協助劉琦?”

“是的!”楊政這時斬釘截鐵地說道:“從這兩封信的內容就可以看出來,劉琦是要我們派兵支援。言辭頗有哀求之意。而岳雲卻是要求我們歸附,言語之中雖然客氣,卻頗有一種上位者的氣勢。劉琦和岳雲誰強誰弱已經一目瞭然。眼下聽說他們在長沙、洪州、彭澤等地交戰。如果岳雲戰勝,則必將勢如破竹,一舉打到鄂州城下。荊襄之地原本就是岳家父子苦心經營多年之地。楊某可以斷言,屆時,岳雲就將輕而易舉地囊括巴東以東的整個江南半壁江山。劉琦將再無回天之力……而這時,就將是我們獨自面對坐擁荊襄、江南、兩湖、江西、福建、嶺南、臺灣的臨安政權了。”

他緩緩說道:“蜀王以爲,在這種態勢下,我們能有幾分勝算?”

吳璘聽罷,苦笑道:“恐怕半分也沒有!”

楊政微微一笑道:“是的,所以我們就不能坐等那種情況發生,必須出兵援救劉琦。只有我們和劉琦聯手,纔有希望打敗岳雲!”

吳亮這時終於忍不住了,他大聲反對道:“楊大人,何必非要和岳雲拼個你死我活呢?咱們爲什麼就不能選擇和他聯手呢?這樣就能讓大宋儘快地安定下來,我們也可以進行北伐,收復中原故土了!”

“亮兒!你太放肆了!怎麼可以用這種態度跟楊大人說話?”吳璘怒斥道。

楊政卻是嘴角微翹,一擺手道:“小王爺,屬下知道您和岳雲是結拜兄弟。但是此次行動卻事關蜀王的前程。我們這些人降了也不怕,不過是換個主公混飯吃而已,說不定有人還能得到岳雲賞識,得到重用也說不一定呢。可蜀王卻不同了。就算歸降,岳雲會重用蜀王嗎?咱們大宋的異姓王除了開國時封過兩位,後來就再也沒有封過。可現在一封就是三位,岳雲會同意讓蜀王保留王位,和他平起平坐嗎?”

“可是……”吳亮有些語塞,但隨即便大聲說道:“岳雲可是保證了的,咱們蜀地的一切照舊,不會予以干涉啊!”

楊政聽罷唉嘆道:“唉,小王爺啊!政治上的事,誰說得清楚?現在他想讓咱們歸降,自然說是照舊,等真的接管了四川的事務,掌控了大權,到時要殺要剮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比如隨便給蜀王捏造個什麼企圖謀反的罪名,難道這時還會不予追究?就算他本人不會這樣做。他身邊的那些人也極有可能這樣幹。”

張士廉這時也嗡聲嗡氣地附和道:“小王爺,楊大人說的對啊!這世上,過河拆橋的事情可多着了!當他要利用你時,自然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可當他一旦利用完了你,那臉色就立刻變了!張某也覺得,咱們蜀人的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比較好!我就不信!川人不能一統天下!”

“好了!大家不用再爭了!”吳璘此時長身而立道:“本王立刻就去面見陛下,請他下旨,討伐臨安的趙琢僞帝!士廉說的對!咱們川人的命運,還是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101章 當機立斷第360章 掌控局勢第679章 北伐的主攻方向第785章 慘烈的勝利第281章 水師的危機第625章 吞併安南第502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三)第793章 銀鈴出戰第815章 大決戰(中)第770章 處心積慮的秦檜第290章 幸運獲救第452章 糾結的李家第774章 蕩婦嶽小釵第449章 臨安朝貢第121章 明確思想第770章 處心積慮的秦檜第709章 調虎離山第103章 入城赴宴第450章 舞女比武第112章 反被將了一軍第363章 太宰府第240章 葫蘆谷之戰(九)第125章 運籌帷幄第682章 陷入僵局第608章 與黃秀麗的曖昧晚餐第390章 談判開始第225章 朝廷的商議第797章 金國投降第564章 原來是一位女皇帝第752章 曼德勒攻防戰(三)第716章 陰謀與角逐第152章 南撤的危機第245章 千鈞一髮第四三十二章 掌控衛戍軍第780章 高麗出兵第375章 侯賽因來了第253章 又見雨柔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692章 決堤淹城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393章 營救韋太后的難題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550章 九嶺鎮之戰(一)第84章 臨安來人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第812章 以戰求和第151章 秦熺回京第646章 辛棄疾出現了第263章 李清照的邀請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301章 侯賽因的要求第312章 秦熺的陰謀第201章 走上正軌第313章 僞造國書第362章 租借協議第604章 南洋事變第134章 汴京之戰(一)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643章 不單純的彈劾第688章 騷擾戰第827章 成吉思汗的父母親?第398章 再見銀鈴第81章 兇手是誰?第606章 黃秀麗來了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461章 與朝廷攤牌第7章 要人不要錢第238章 葫蘆谷之戰(七)第514章 六親不認的万俟卨第210章 無理的要求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431章 搶先動手第6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75章 返回之路第497章 以水制勝(下)第480章 張澤端訪紅河州第600章 乾坤初定第491章 老臣出馬第729章 辛棄疾的奪權方案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218章 風雨欲來第251章 四衙內聚會第344章 火槍雛形第372章 鬧劇的開國大典第412章 潼關之戰(三)第350章 臺灣軍節度使第498章 完顏雍起事了第355章 出使日本第79章 遇襲第27章 攻城計劃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614章 對簿公堂(上)第319章 花魁大賽開賽了第592章 風暴的前奏第503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四)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53章 舌戰金使
第101章 當機立斷第360章 掌控局勢第679章 北伐的主攻方向第785章 慘烈的勝利第281章 水師的危機第625章 吞併安南第502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三)第793章 銀鈴出戰第815章 大決戰(中)第770章 處心積慮的秦檜第290章 幸運獲救第452章 糾結的李家第774章 蕩婦嶽小釵第449章 臨安朝貢第121章 明確思想第770章 處心積慮的秦檜第709章 調虎離山第103章 入城赴宴第450章 舞女比武第112章 反被將了一軍第363章 太宰府第240章 葫蘆谷之戰(九)第125章 運籌帷幄第682章 陷入僵局第608章 與黃秀麗的曖昧晚餐第390章 談判開始第225章 朝廷的商議第797章 金國投降第564章 原來是一位女皇帝第752章 曼德勒攻防戰(三)第716章 陰謀與角逐第152章 南撤的危機第245章 千鈞一髮第四三十二章 掌控衛戍軍第780章 高麗出兵第375章 侯賽因來了第253章 又見雨柔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692章 決堤淹城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393章 營救韋太后的難題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550章 九嶺鎮之戰(一)第84章 臨安來人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第812章 以戰求和第151章 秦熺回京第646章 辛棄疾出現了第263章 李清照的邀請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301章 侯賽因的要求第312章 秦熺的陰謀第201章 走上正軌第313章 僞造國書第362章 租借協議第604章 南洋事變第134章 汴京之戰(一)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643章 不單純的彈劾第688章 騷擾戰第827章 成吉思汗的父母親?第398章 再見銀鈴第81章 兇手是誰?第606章 黃秀麗來了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461章 與朝廷攤牌第7章 要人不要錢第238章 葫蘆谷之戰(七)第514章 六親不認的万俟卨第210章 無理的要求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431章 搶先動手第6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75章 返回之路第497章 以水制勝(下)第480章 張澤端訪紅河州第600章 乾坤初定第491章 老臣出馬第729章 辛棄疾的奪權方案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218章 風雨欲來第251章 四衙內聚會第344章 火槍雛形第372章 鬧劇的開國大典第412章 潼關之戰(三)第350章 臺灣軍節度使第498章 完顏雍起事了第355章 出使日本第79章 遇襲第27章 攻城計劃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614章 對簿公堂(上)第319章 花魁大賽開賽了第592章 風暴的前奏第503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四)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53章 舌戰金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