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被噁心

隨着艦隊躍遷引擎的啓動,整個艦隊開始進入戰場,同時開始向文海這邊開放數據鏈。對方的艦船是比較讓文海牙疼的配置,整整十艘偵察艦,十艘攔截艦,這配置太奇葩了,和文海這邊的配置有一拼啊?

不過對方的配置意味着大部分火力實際上是在攔截艦上的,就是不知道對方怎麼配的船,攔截艦的火力到底有多少。倒是偵察艦,型號過來之後文海瞬間就知道艦船的情況是什麼了,這些偵察艦有兩條電子干擾裝備優化,兩條感應抑阻裝備優化,兩條鎖敵擾斷裝備優化,兩條反躍遷裝置距離優化,兩條停止纏繞光束距離優化……真夠雜的。

不過本着電子干擾船最煩人的原則,兩條電子干擾船直接被白晶扔進了艦隊廣播當中,優先解決。畢竟偵察艦作爲專業輔助型船隻,具備相當高效的噁心人能力,雖然火力說不準還沒攔截高,但是那噁心人的程度真不是說笑的。

艦隊進場的位置很好,只有二十千米的距離。面對對方的艦船情況,文海也直接放棄了之前打游擊戰的想法,不然面對對方的偵察艦,基本上每次躍遷都要被留下來兩條船的,根本不划算,所以直接硬拼了。

在文海這邊開始開火的同時,對面的偵察艦也開始了工作首先四條突擊艦就被停滯纏繞光束弄的速度低下幾乎動彈不得,接着八艘船分別因爲鎖敵擾斷裝置和感應抑阻裝置無法攻擊到目標,然後又有五條船直接被電子干擾艦壓制住……尼瑪這是一上來全場壓制的節奏啊?

雖然各種被幹擾,但是文海這邊最終還是成功幹掉了對方的兩條電子干擾船,不過帶價也挺重,四條突擊艦在這個過程當中被擊毀,還有一條也差不多了。

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艦隊還是能夠發揮一定的火力的,尤其是面對對方基本以近戰火力爲主的攔截艦的時候,突擊艦打攔截艦基本上可是單方面碾壓的,畢竟攔截艦的火力又不比突擊艦強,而且防禦還是普通驅逐艦級別的,不像突擊艦,防禦強化之後那可是巡洋艦級別的。

面對着不對等的艦船局部優勢,艦隊逐個點乾淨了對面的攔截艦,而到此爲止文海損失的艦船居然不超過十二艘?

不過也就這樣了,就如同之前文海讓別人打的很鬱悶一樣,這次改成文海和赫德很鬱悶了。

己方還剩下九艘船,但是對面的壓制太狠了,停滯纏繞光束讓艦船幾乎是定在了原地,射程不夠自然發揮不了作用,而躍遷的話明顯距離還不夠。沒被停滯纏繞光束抓住的船,則是受到了感應抑阻和鎖敵擾斷裝置的雙重干擾,針對少數船的干擾讓干擾情況更爲嚴重。根據文海這邊看到的系統統計參數,三條突擊艦的有效鎖定距離已經被壓制到了二十幾公里,而精確射程更是壓制到了五公里以內。相對於雙方艦船的距離來說,這個射程可以說是坑爹了。

“我覺得不到一分鐘裁判就該說話了,這場戰鬥就和我們上一場的位置反過來差不多,赫德你說呢?”

文海雖然是這麼估計的,但是裁判的叫停卻是十分鐘之後的事情了,因爲艦隊成功的啓動了躍遷引擎,跳到了截擊艦所處的位置。對方的反躍遷加成的偵察艦除了開始的時候,後面都沒有啓動裝置。也許是被麻痹了?反正艦隊是成功脫離了的。

在幾分鐘之後,艦隊還是按照預定計劃對對方的反躍遷船隻進行了攻擊,雖然擊毀了,但是損失也比較慘重,在打了兩輪之後裁判才叫停。按照這個進度下去,輸只是再來兩輪就會發生的事情。

也許裁判比較期待對方犯錯誤,讓文海這邊創造一下奇蹟?不過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就是了,要不然的話爲什麼上一場比賽剛打掉那麼幾艘船就結束了?上一場的話,文海這邊犯錯誤的話,對方就很容易翻盤的,而現在這種情況即使是對方犯錯誤的話,文海也不一定能抓住機會翻盤。

“本身以幾乎純突擊艦的隊伍去攻擊有大量電子戰支援的艦隊,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行動,如果是標準的戰鬥,我的做法應該是保持在周圍的遊走監視狀態,同時呼叫援軍。當然了,現在是比賽,任務就是全殲對方,所以只能強行接戰了。”

“如果增援來的是敵人的,你又準備怎麼辦呢?”考官繼續追問道。

“繼續保持遠距離跟蹤狀態。我方有着機動力優勢,能夠保證在不像接戰的時候不會被對方抓住,與此同時上報信息,讓我方人員做好準備。”

不過面對文海的回答,考官依舊不依不撓的接着問道“如果對方的艦隊恰巧完成了精準定位呢?”

“截擊艦將在艦隊大部分被擊毀之後承接監視的任務,只要保持監視狀態,對於一般的艦隊來說任務就已經完成了。說到底突擊艦並不是一個適合中等規模衝突的艦船類型,這種二十人的對抗更適合由巡洋艦來完成,巡洋艦的射程和防禦更適合完成這種工作,無論是測試指揮的水平還是隊員的水平都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而突擊艦的能力相對來說還是不太行的。畢竟艦船性能上的差距不是單靠技術和指揮就能完全砍平的。”文海停頓了一下,然後接着說道。

“指揮的工作只是能在明確任務的同時,儘可能的達成目標,而不是無視一切困難達成目的。比如這次比賽,目標就是殲滅對方所有船隻,突擊艦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完成這次任務,所以我們在商討之後只能按照威脅順序優先擊毀威脅最大的船隻。其中對於艦隊來說干擾最嚴重的電子干擾船,對整編艦隊干擾最大的攔截艦都已經被擊毀,剩下的雖然也很讓人頭疼,但是相對威脅卻不如之前的那兩種船隻。”

第49章 奇怪的東西第474章 無奈的情報第272章 導彈船隻第104章 返校的感覺第235章 串過詞第142章 租用計算機第135章 實驗型艦載機第178章 頭骨第450章 小戰役開始第12章 關閉的隔離門第30章 些許線索第222章 太空植物第48章 空間站變軌第472章 倒黴的隊友第304章 臨時休整第324章 規矩的配置第406章 強制徵召令第19章 路線規劃第117章 奇葩的船配第109章 救起的人第228章 控制檯第76章 繁華的星系第367章 藥劑副作用第259章 進場離場第142章 租用計算機第362章 轉學第21章 作弊般的抽獎第64章 後勤課第314章 戰鬥獸偷跑第93章 投降的戰術第306章 學習機第385章 白晶的玩具第232章 高速運輸艦第420章 返程投送第310章 調令第405章 寫異常報告第463章 第六艦隊第409章 失誤的目的地第400章 特殊的輻射第483章 莫名的撤離第26章 人員運送第248章 講解與觀摩第129章 沒有頭盔第12章 關閉的隔離門第478章 全戰場指揮第157章 新式駕駛艙第370章 準備開跑第103章 獎勵的權限第187章 很多錯誤情報第262章 不是對手的第224章 好奇的鳥第132章 輕鬆的預賽第159章 脫力第370章 準備開跑第222章 太空植物第163章 帶上魚雷第152章 無編號旗艦第215章 參觀動力系統第301章 三次掃描第46章 有問題的裝置第57章 瘋狂出租車第377章 遮擋問題第31章 空的逃生艙第274章 威懾第203章 培訓後第355章 微弱的干擾第28章 僞裝的探測器第420章 返程投送第446章 不會開第400章 特殊的輻射第96章 不想參加第452章 引力點坍塌第341章 給赫德定製第108章 破壞性超載第130章 開放新設備第463章 第六艦隊第312章 被攔截第96章 不想參加第270章 雜牌僱傭軍第480章 糾纏的戰鬥第381章 空氣流失問題第260章 目標消失第172章 第五場第431章 燒焦的零件第329章 輕鬆的一場第404章 繼續當保姆第122章 妥協的運輸艦第136章 對艦攻擊機第436章 各種奇怪裝置第297章 作戰會議第226章 星系的猜測第65章 集合第166章 棄船第433章 故地重遊第330章 全突擊艦第311章 自殺襲擊第417章 物資獲取第254章 抽籤作弊第157章 新式駕駛艙
第49章 奇怪的東西第474章 無奈的情報第272章 導彈船隻第104章 返校的感覺第235章 串過詞第142章 租用計算機第135章 實驗型艦載機第178章 頭骨第450章 小戰役開始第12章 關閉的隔離門第30章 些許線索第222章 太空植物第48章 空間站變軌第472章 倒黴的隊友第304章 臨時休整第324章 規矩的配置第406章 強制徵召令第19章 路線規劃第117章 奇葩的船配第109章 救起的人第228章 控制檯第76章 繁華的星系第367章 藥劑副作用第259章 進場離場第142章 租用計算機第362章 轉學第21章 作弊般的抽獎第64章 後勤課第314章 戰鬥獸偷跑第93章 投降的戰術第306章 學習機第385章 白晶的玩具第232章 高速運輸艦第420章 返程投送第310章 調令第405章 寫異常報告第463章 第六艦隊第409章 失誤的目的地第400章 特殊的輻射第483章 莫名的撤離第26章 人員運送第248章 講解與觀摩第129章 沒有頭盔第12章 關閉的隔離門第478章 全戰場指揮第157章 新式駕駛艙第370章 準備開跑第103章 獎勵的權限第187章 很多錯誤情報第262章 不是對手的第224章 好奇的鳥第132章 輕鬆的預賽第159章 脫力第370章 準備開跑第222章 太空植物第163章 帶上魚雷第152章 無編號旗艦第215章 參觀動力系統第301章 三次掃描第46章 有問題的裝置第57章 瘋狂出租車第377章 遮擋問題第31章 空的逃生艙第274章 威懾第203章 培訓後第355章 微弱的干擾第28章 僞裝的探測器第420章 返程投送第446章 不會開第400章 特殊的輻射第96章 不想參加第452章 引力點坍塌第341章 給赫德定製第108章 破壞性超載第130章 開放新設備第463章 第六艦隊第312章 被攔截第96章 不想參加第270章 雜牌僱傭軍第480章 糾纏的戰鬥第381章 空氣流失問題第260章 目標消失第172章 第五場第431章 燒焦的零件第329章 輕鬆的一場第404章 繼續當保姆第122章 妥協的運輸艦第136章 對艦攻擊機第436章 各種奇怪裝置第297章 作戰會議第226章 星系的猜測第65章 集合第166章 棄船第433章 故地重遊第330章 全突擊艦第311章 自殺襲擊第417章 物資獲取第254章 抽籤作弊第157章 新式駕駛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