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文笑道:“是不是三輔之地,曹操之前的計劃出現了偏差?”
饒是以鍾繇的見識,仍被白曉文嚇了一跳,心中暗忖,這位新老闆,難道真有千里眼、順風耳?
鍾繇老老實實地回答:“正是。”
原本曹操採納郭嘉的二虎競食之計,以三輔之地向張魯換糧,隨後又向馬騰換馬匹,一女許兩家,最終結果是張魯先佔了城池,馬騰隨後而來,也不肯放棄,攻打長安。
原本憑着長安城高牆厚,馬騰的西涼鐵騎,是打不下長安的。
但是……偏偏就出現了不正常的情況。
鍾繇安插在三輔之地的耳目地位不高,只報知了結果:馬騰攻下了長安,搶佔了三輔之地,張魯大敗,狼狽退回漢中。至於如何攻下的,卻並不瞭解。
此戰兩家還結下了仇怨,據說張魯使用了妖術咒法,咒得馬騰臥病在牀,連連嘔血。
鍾繇說道:“主公,馬騰不足爲慮,不過他還有幾個兒侄,如馬休、馬鐵、馬岱等等,都是一時之俊傑;尤其是長子馬超,驍勇善戰,西涼羌人稱其爲‘神威天將軍’,不可小視。此人佔了三輔,對於潼關是一個很嚴重的威脅。”
白曉文點頭說道:“我軍剛奪取河南,還需要一段時間穩定局勢,不宜妄動刀兵。不過,馬騰既然被咒法所傷,馬超必定視張魯爲仇敵,短時間內不會進犯潼關。此外,潼關我也會加派大將固守。”
在鍾繇告退之後,白曉文又重賞袁軍將士,對於荀攸等一班許都降臣,都加以分封。
值得一提的是,荀攸也是個有特殊加成的謀士,不過不是給主公加成的,而是部隊加成。
這一特殊技叫做“奇略”。
【奇略:荀攸隨軍時,將對奇兵部隊有額外攻擊速度、移動速度加成,最高可達25%。】
白曉文看到荀攸的特殊技,就明白過來。曹操一直讓荀攸隨軍,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一戰,讓荀攸守許都,大概也是因爲沒了荀彧,無人可用了吧。
白曉文便封荀攸爲軍師祭酒,隨軍參贊軍機。
哪怕當一個吉祥物擺在大營裡面,只要對奇兵部隊的加成生效就夠了。再說荀攸的智計,也不比郭嘉差。
至於被俘的曹營良將張遼等人,白曉文讓荀彧回冀州的時候,拿着曹操的遺命絕筆書信,進行勸降。
白曉文還是蠻有把握的。因爲現在是羣雄割據的早期,曹操得到這些良將的時間還很短暫,忠誠度並不像三國後期那麼誇張。
就比如張遼,是呂布死後,歸順曹操,時間是公元198年,距今只有一年;徐晃是197年曹操迎駕的時候歸順的,距今只有兩年。
兩名領主級武將的官職也不高,白曉文又有天子大義的名分,兩將很有可能投降。
當然,除了張遼、徐晃,還有于禁、樂進這兩個稀有首領級的武將,荀彧都會一起招降。
而在荀彧返回冀州的路上,還專門去了一趟頓丘。
頓丘地勢較高,曹仁、曹洪等人,率領一支殘兵,在土丘上固守。
曹仁雖然知道了曹操死亡、遺命要求投降的消息,但堅持不降,應該是抱着玉石俱焚的想法,追隨曹操於地下。
荀彧和曹仁相見之後,只用了一句話,就改變了曹仁又臭又硬的態度。
“將軍不以自身爲念,難道四位公子的安危,也不管不問嗎?”
曹仁微微變色,躬身說道:“請令君指教。”
荀彧道:“主公已經封曹丕公子等人爲侯,對於降臣來說,已經是恩遇之至,但誰又能保證一直如此?若將軍能歸順效力,在主公帳下立功,那麼四位公子就一定能夠保全了。”
曹仁遲疑說道:“但恐袁熙不能容我。”
荀彧搖頭:“主公已經有令,曹氏舊部,大到州郡刺史,小到縣城掾吏,全部留用;其中優異者另加擢升。有此一條,足見他有容人之量,和袁本初完全不同。”
曹仁於是引軍投降。
白曉文得到曹仁、曹洪之後頗爲喜悅。曹氏宗族,還是有很多稀有首領級武將的,曹仁、曹洪,以及尚未嶄露頭角的曹純,都是如此。
曹仁的特殊技是守城,曹洪的特殊技是護主。
至於曹純,雖然現在還沒有特殊技,只是一個普通首領,但白曉文卻知道他是一支潛力股,將來可以招募一個新的特殊兵種——虎豹騎!
所以,白曉文作出了決定,封曹仁爲鎮西將軍,率軍把守潼關;然後封曹洪爲騎都尉,宿衛中軍,保護白曉文的安全;曹純也封爲都尉,成爲白曉文的直屬部將。
這一決定,讓很多人都有疑惑,認爲白曉文處置有些欠妥。
董昭認爲,這些人都是曹氏餘黨,心中難免懷有不平之意,不應如此重用。
讓曹仁守潼關,萬一和西涼串通,給曹操報仇,司州局面很有可能瞬間崩壞。
更嚴重的是讓曹洪宿衛中軍,簡直就是送報仇的機會給曹洪啊。
白曉文說道:
“現在河南各州,雖然已經臣服,但尚未穩固,軍民官吏,心中都有疑慮。我要是再對他們心存懷疑,就更容易受人挑撥,導致橫生禍亂。只有表現出信任的態度,才能收攏河南各州人心。曹仁等將軍,我是知道的,素重忠義,絕不是背信叛國之人。”
荀彧對於白曉文的寬容大度,佩服之極,直言道:“主公膽識,天下少有。”他心裡還有一句沒說,即便是曹操,也沒有白曉文這種膽略。
其實白曉文是不怕的。
曹仁等人,本來都打算死了,因爲荀彧的勸導,爲了曹操後嗣能夠延續才投降。有曹丕等人在手裡,曹仁即便是死,也是不會背叛的。
至於曹洪宿衛中軍,看上去很危險,實際上也是穩如泰山。
作爲覺醒者,白曉文要是能被曹洪給暗算了,那才叫笑話。
荀彧回到冀州之後,去獄中說服其他曹氏俘虜武將歸降。
最終的結果相當喜人。
張遼、徐晃、于禁、樂進四將,都表示願意歸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