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平叛(三)

他這話一說,在場的幾位大佬,都從脊樑溝裡泛起一絲涼意。這話現在聽來是喪心病狂,簡直就是酷吏之語。可若是按洪武舊制,則這還得算仁厚。當年明初四大案,那才叫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乃至後來奪門之變後,受牽連的官員,也不在少數。這回的事,同樣牽扯到最敏感的帝位更迭,若是這位錦衣緹帥,真鐵了心的下殺手,那麼再製造一場血案,也不是不可想象之事。

申時行到底是長輩,比起其他二位同僚,說話的嗓門要粗一些。“胡鬧。這不是在洪武朝,現在也不是在談四大案。你這些鷹犬的手段,上不了大雅之堂,在老夫面前,不要提起。與其說那些聳人聽聞的大言,不如咱們說點實際。朝廷離不開文臣,這點你也不會有什麼意見。既然朝廷運轉離不開文官,那麼你就不能把事情做絕。做人留一線,日後好見面。別忘了,當年馬順、江彬之故事。老夫的外孫,可不能受了你的連累。”

鄭國寶依舊不肯退讓,“岳父您說的極是。只是您也想一想,如今常洛殿下已亡,將來即位的,還會是別人麼?如果我的外甥登基,我還要擔心清算問題。那麼這大明的官,就不是人做的了。不過要說放過一部分人,這也不是完全不行,既在公門內,必然好修行,只是這怎麼個放法,放誰不放誰,因爲什麼放,這裡可得好好說道說道。罪大惡極的。民憤極大的,那顯然就不能放。”

王錫爵不等他說下去,就把話截住“這事跟民憤沒什麼關係。你直說吧,想要開出什麼條件。只要你的條件不是太苛刻,老夫就可以答應。若是你漫天要價,大不了老夫就掛冠而去,退歸林下便是了。”

鄭國寶暗笑,你這老鬼說退歸林下,我第一個不信。這回的帝位更迭事件中,三閣站的隊伍都很正確。而且立場堅定。將來得到天子的報答,也是板上釘釘的事。這個時候,你就算是殺了他,他也不可能掛冠辭職。王錫爵這麼說。也無非是希望鄭國寶不要要價太高。風波之後的收穫。應該是大家利益共享,不要想着鄭家一家獨攬。

許國則道:“這次變亂,也說明儲位不定。人心不安。依我看,等到將張鯨一黨處置完畢之後,就該上本啓奏,早日立下儲君,以安定人心。”

當初誰提立儲,就是和鄭娘娘作對,皇帝也不會高興。現在情勢逆轉,朱常洵成了最大的,這個時候,所有的立場都必須遵照這個而改變。立儲不但事在必行,還不能有絲毫耽擱,立儲規則,也必須是無嫡立長。既然王皇后無所出,那麼朱常洵做太子,就是理所當然。許國這話,也算是向鄭娘娘一方示好,表示自己在大統之爭裡,不會再與朱常洵做對。

“許閣此言大善。太子遲遲不立,也確實是個問題。再日立好了太子,也省得潞王那邊,動什麼歪心眼。不過太子的老師,要由天家與幾位老人家共同來選,不能像過去那樣,推出幾位所謂飽學之士,就來教導太子。若是將來把新君教成個書呆子,一腦子仁義道德,全無機變權謀,不知與民爭利的好處,甚至真去信了君主立憲的鬼話,那就大爲不妙了。”

“再者,武功勳貴,與國同休。以往勳貴們不任實職,不掌大權,這對功臣忒也薄了。翻開功勞簿看一看,哪位勳貴的祖上,不是一刀一槍,才爲子孫掙下了這份鐵桿的莊稼?再說這些後輩子孫,對於朝廷的忠誠,也證明禁的住考驗。這回張鯨之亂中,勳貴們全都支持天家,沒有一個附逆從賊之人,這不賞,不是寒了功臣的心?今後朝堂之上,勳貴們也要出來,擔任一部分實職,算是爲國出力,與國分憂。”

“另則就是這邊軍的事。如今軍伍立功不易,大家提拔起來,困難重重。以後,對於軍功上,該放寬,我看還是放寬一些。你既不讓他們殺良冒功,又不許他們浮報首級,大家都是要吃飯的。你讓他們指什麼活着,咱那九邊漂沒的又厲害,軍兵們日子過的苦啊。你要是讓他們都跟花子一樣,還指望他們去給朝廷賣命?爲了大明的江山,也要對他們手下留情。”

鄭國寶表面上嬉皮笑臉,實際上說的則是未來大明朝會發生的一些變化。這次未遂的叛亂,正是一個萬曆改制的大好時機。大明朝文官一家獨大的局面,肯定要打破。天子一方面要藉機收權,另一方面,則要將勳貴、武將的地位提高。將來形成武將、文官、太監三家爭權的局面,皇帝則可以趁機施展帝王權術,控制朝政平衡,保證大權不至於旁落,不給君主立憲以存在的土壤。

以往大明內閣權柄日漸加重,首輔雖然沒有宰相之名,卻漸有宰相之實。這回的限制君權風波,也算是給皇帝敲響了警鐘,對於內閣,開始限制使用,壓縮權力。對於文臣集團整體,也要開始進行限制壓縮,免得他們太過囂張,威脅皇權。

同時,三部尚書出缺,本部之內的官吏,也要被拿下不少。即使不殺頭,官位也保不住了。那麼誰來頂他們的缺,就是問題。鄭國寶趁機提出,王國光、張學顏,李幼孜等一批江陵黨人,保舉他們起復頂缺。這些人當日跟着張居正搞變法,是張居正重纔不重德的用人方針下,提拔起來的官員。身上都有不少的毛病,比如王國光貪財好色,官場皆知。可是他確實又有才幹,編撰萬曆會計錄,功勳彪炳。最爲重要的是,這些人與現在官場裡的大多舊黨文官是尿不到一個壺裡的。不怕他們與這些舊黨中人沆瀣一氣,形成利益聯盟。江陵黨的起復,可以看做是天子在文臣中間攙的沙子,這些人,對於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接受程度遠高於舊黨,日後新舊黨爭不可避免,文官之間的內鬥日漸激烈,天子的權威就更能得到保障。

王錫爵也問了問那些國子監生的處置,結果鄭國寶隨口道:“一羣死人,問他們幹什麼。”就算把三位閣老給擋了回去。

等到鄭國寶告辭離開後,王錫爵道:“申翁,這一次,你說我們是贏了,還是輸了?”

“王兄,我看咱們既是贏了,也是輸了。我們至少保住了大明的國祚,沒讓大明斷絕在我們手裡,沒讓那什麼君主立憲的事真的搞成,這也得算是咱贏了。將來的事,現在誰又能說的準,我們也就不必操心了。當年洪武、永樂二位陛下之時,又哪有我輩今日風光?王兄,你着相了。”

王錫爵哈哈一笑,知道申時行在自己三人中,是最大的贏家。雖然內閣權力小了,可是他的權力卻大了。就靠他女婿的關係,他的相位已經無可動搖,只要他不想動,就沒人能讓他挪窩。地位比不得當年的張江陵,怕也能追的上嚴分宜。

許國則道:“依我想來,下一步朝廷就該對播州用武,咱們也該關照一下各自門下,不要亂上本章。今後說話,都要學會加小心,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知道皇帝想聽什麼,不想聽什麼。不能想以往那牙膏內,總想着騙廷杖,撈名聲。將來的廷杖,怕是又要打死人了。”

申時行則想的是,這回征討播州,不知要調動多少人馬,支用多少錢糧。這錢糧輸送,軍需備辦,自己申家又能從中,撈取多少好處。

第131章 摧枯拉朽(一)第262章 天魔解體第119章 一本萬利第355章 聖門第161章 五霸岡上第120章 再進西安第404章 佈局(三)第167章 意外第224章 揭貼第366章 奪位(一)第387章 奪帥(六)第415章 佳話第173章 告急第35章 田伯光(四)第97章 巧立名目第449章 徵西第153章 大生意第147章 捉醉魚第64章 拜訪礦稅監第341章 船長第287章 豪俠第201章 塵埃第432章 勤王(二)第376章 並派(六)第442章 東廠(四)第283章 請願第31章 栗子花香(下)第297章 怪夢第479章 滅播(四)第146章 迷之美人第349章 審訊(三)第80章 一箭雙鵰(一)第355章 聖門第176章 瑞恩斯坦第367章 奪位(二)第240章 冰山解凍第454章 婁山(五)第382章 奪帥(一)第335章 生意第123章 危難真情第435章 勤王(五)第459章 奪關(四)第356章 滅口第178章 武當掌教第393章 投軍第267章 送禮第172章 出走第88章 思過崖第136章 欠債第72章 生變第230章 仗義死節第221章 我等你第115章 風清揚(七)第341章 船長第108章 攤牌第378章 並派(八)第188章 大變活人第239章 四公子第354章 後怕第307章 投誠(一)第156章 討價還價第222章 收服平一指(一)第359章 圓寂第383章 奪帥(二)第175章 援兵第209章 剝皮記第359章 圓寂第147章 捉醉魚第192章 約定第41章 鎮嵩之謀(上)第278章 鐵門閂第66章 出師不利第288章 壯行第263章 脫困第318章 交易第345章 不低頭第283章 請願第56章 錯姻緣第235章 大婚第236章 下江南第82章 一箭雙鵰(三)第308章 投誠(二)第215章 重見故人第200章 趟將末日(二)第102章 劍掃華陰(五)第322章 金主第188章 大變活人第336章 重逢(上)第178章 武當掌教第278章 鐵門閂第392章 奪帥(十一)第11章 風波又起第52章 喜相逢(三)第472章 奪關(十七)第339章 交鋒第267章 送禮第192章 約定第117章 風清揚(九)第274章 營救第452章 婁山(三)
第131章 摧枯拉朽(一)第262章 天魔解體第119章 一本萬利第355章 聖門第161章 五霸岡上第120章 再進西安第404章 佈局(三)第167章 意外第224章 揭貼第366章 奪位(一)第387章 奪帥(六)第415章 佳話第173章 告急第35章 田伯光(四)第97章 巧立名目第449章 徵西第153章 大生意第147章 捉醉魚第64章 拜訪礦稅監第341章 船長第287章 豪俠第201章 塵埃第432章 勤王(二)第376章 並派(六)第442章 東廠(四)第283章 請願第31章 栗子花香(下)第297章 怪夢第479章 滅播(四)第146章 迷之美人第349章 審訊(三)第80章 一箭雙鵰(一)第355章 聖門第176章 瑞恩斯坦第367章 奪位(二)第240章 冰山解凍第454章 婁山(五)第382章 奪帥(一)第335章 生意第123章 危難真情第435章 勤王(五)第459章 奪關(四)第356章 滅口第178章 武當掌教第393章 投軍第267章 送禮第172章 出走第88章 思過崖第136章 欠債第72章 生變第230章 仗義死節第221章 我等你第115章 風清揚(七)第341章 船長第108章 攤牌第378章 並派(八)第188章 大變活人第239章 四公子第354章 後怕第307章 投誠(一)第156章 討價還價第222章 收服平一指(一)第359章 圓寂第383章 奪帥(二)第175章 援兵第209章 剝皮記第359章 圓寂第147章 捉醉魚第192章 約定第41章 鎮嵩之謀(上)第278章 鐵門閂第66章 出師不利第288章 壯行第263章 脫困第318章 交易第345章 不低頭第283章 請願第56章 錯姻緣第235章 大婚第236章 下江南第82章 一箭雙鵰(三)第308章 投誠(二)第215章 重見故人第200章 趟將末日(二)第102章 劍掃華陰(五)第322章 金主第188章 大變活人第336章 重逢(上)第178章 武當掌教第278章 鐵門閂第392章 奪帥(十一)第11章 風波又起第52章 喜相逢(三)第472章 奪關(十七)第339章 交鋒第267章 送禮第192章 約定第117章 風清揚(九)第274章 營救第452章 婁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