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薛紹的憤怒

宋璟這一站出來,滿朝文武幾乎是同時在心裡驚叫一聲又是他

爲什麼要說又呢

當年,僅僅只有十七歲虛齡的宋璟一舉考中進士並被授爲縣令,早就驚豔了朝堂揚名於顯貴。十七歲的縣令,這在古往今來也都是罕見。偏偏這位少年父母官在任上幹得還不錯,結果被薛仁貴看上選到了身邊充作行軍管記,也就是首席軍師。且不說宋璟是否少年得志,他的才華智慧和德操,確實當世罕有。

前不久,宋璟離開他的恩帥薛仁貴孤身來到長安,以一介白身的身份,膽大如牛的跑到御史臺狀告熾手可熱的兵部尚書兼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后的親侄兒武承嗣。在誰看來,這就是雞蛋碰石頭茅坑裡點燈籠的舉措。但是奇蹟偏偏發生了,宋璟居然一舉告倒了武承嗣,讓他免去官職回家面壁思過去了。

與此同時,宋璟本人還得到了武太后與裴炎的共同賞識,將他再度啓用並予以破格提拔,任命他爲御史臺侍御史。這是一個專門監察朝廷官員與監督朝廷政令的重要官職,凡兩京之內上至宰相皇族下到縣令小吏,無不受其監管,權力非常大。

剛剛上任爲侍御史的宋璟,接的第一個燙手的活兒,就是審問薛紹。當時的形勢相當微妙,就連御史大夫韋思謙都心中有數,所謂的審薛紹不過是一個門面功夫,薛紹一定不會被定罪。但是宋璟認死理,他非但不肯輕易放過薛紹,還敢跑到太后面前去求證,讓太后給他一個明確的說法。太后都拿他沒辦法了,只好將早就準備好的一尊假金佛給宋璟看,這樣才使得宋璟沒有再死死追查下去,薛紹也終於得已無罪脫身。

少年中進士,智囊輔三軍,狀告武承嗣,嚴審薛駙馬,這一棕棕一件件的,早就讓宋璟的大名在長安如雷貫耳。現在正當武太后和裴炎的爭鬥演變到了生死相決的時刻,滿朝堂的公卿宰相文武大臣多半已是噤若寒蟬或是明哲保身,偏偏又是這個宋璟站了出來公然向裴炎發難

人們不由得想道,這傢伙究竟是活膩了,還是活膩了,還是活膩了呢

大唐的朝廷是議政的地方,從來就不是任何人單憑自己的一句話說能了算,也不是誰的官職高誰的聲音大,就屬他說了算。一代聖君太宗皇帝陛下博採衆議從諫如流,因此纔有了貞觀大治。我朝廷續貞觀遺風,朝堂之上廣開言路,不以言論而治罪,不以言論而顯拔。武則天的表現仍是很平靜,朗聲道

宋璟,說出你的想法。

宋璟大諾了一聲,衆目睽睽之下站了出來,走到了裴炎的面前。

裴炎看着他,表情很是玩味,彷彿是憤怒又彷彿是懊惱。那表情彷彿是在說宋璟啊宋璟,老夫如此賞識於你,還親自破格提拔於你,你今日居然當衆與老夫作對

宋璟先是對裴炎拱手一拜,說道:裴相公,朝堂之上無私事。下官對事不對人,若有得罪之處,還望裴相公海涵

裴炎別過了臉去,有話,你就說吧

謝裴相公

宋璟拜了一禮然後站直,定了定神清了清嗓。看得出來,他多少還是有一點點的緊張。

薛紹不由得會心一笑,這樣的大場面,是人都會緊張。宋璟畢竟也只是一個凡人,還是一個年輕的凡人。

片刻之後,宋璟深呼吸了一口,開始說了

最初,宋璟想請問今日在朝的諸公。沒有廢話,宋璟單刀直入,揚州李敬業所部,是正義之師嗎

當然不是

叛逆也

這又何必問

很多人爭先恐後的回答。在這一點上,大家的意見還是很統一的至少在公共場合,是非常統一的。

宋璟微然一笑,轉過來對裴炎道:既然李敬業並非是正義之師,那裴相公身爲唐朝宰相中書令,爲何要爲其張目

胡說裴炎怒斥一聲,本閣幾時爲李敬業張目了

裴閣老息怒。下官並非是妄加指責,還請閣老聽我說完。宋璟表現淡定,說道:衆所周知,李敬業繼承了祖上的爵位,官拜刺史。但是他在刺史任上貪贓枉法而被貶官,鬱郁之下來到揚州,糾結起一批和他同樣犯法被貶的官員,發動了這一次的叛亂。他們打出的旗號是匡復廬陵王,可是廬陵王遠在房州,他在揚州。他的起事廬陵王截然不知。再者,他們以匡復爲名,糾結起兵馬之後卻沒有向關中挺進,而是轉道南下攻取了江南的潤州。此舉之意圖相當明顯,他們就是想要佔據江南依憑長江之天險,劃地而治與朝廷分庭抗禮由此可見,李敬業不過是找了個匡復的藉口發動兵變,他真正的目的,是爲了發泄被貶的私憤,是爲了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狼子野心

說得好有人大讚了一聲,衆人扭頭一看,是兵部侍郎兼同中書門下三品,岑長倩。

宋璟的信心大受鼓舞,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如此看來,李敬業並非是忠心報國的仁人義士,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叛逆反賊

衆臣一聽,宋璟這話有道理。於是很多人點頭認可。裴炎也沒有出聲打斷或是駁斥他沒理由去駁斥,難道他還能說,李敬業不是叛逆反賊嗎

諸公多是飽讀詩書。理當知道,自古以來戰爭的檄文都以聲討敵人煽動人心鼓舞士氣爲目的。行文力求磅礴激烈,同時也有誇大其辭的特點。宋某不才曾經忝爲河北行軍管記,時常也應主帥之命作一些戰爭檄文,因此頗爲知情。宋璟平靜的說道:李敬業遍發天下的那一篇檄文,下官也看了。它以辱罵武太后爲主,然後號召天下之人一同討伐武太后。前番已表,既然李敬業並非是仁人義士,他的麾下也並非是正義之師,那麼他們發出的檄文,又豈能代表天下公道檄文當中所說的話,又豈能被我們的朝廷正朔所採信牝雞之晨惟家之索,裴相公用李敬業檄文當中的觀點來攻訐武太后,不是爲敵張目,是什麼

你裴炎頓時氣煞,臉都有點白了鬍子也在發抖。

薛紹心中一亮,迂迴轉折有理有據,幹得漂亮

綜上所述,臣不能苟同裴相公提出的政議。宋璟大聲道:當此之時,朝廷理當以武力平叛爲首要。揚州兵變,歸根到底不過就是一羣野心狂徒打着匡復的旗號,發動的一次爲了實現個人野心滿足個人私慾的邪惡反叛國難當頭,我們身爲大唐的臣工,理當拋棄一切成見與私人恩怨,精誠團結合力對外。如果因爲賊寇的挑釁而自相攻訐,豈不就是向賊寇示弱妥協今日,李敬業將矛頭指向武太后,裴相公就要求武太后歸政於皇帝;倘若明日,李敬業又將矛頭指向皇帝陛下,裴相公,你當如何

你放肆

裴炎終於是被宋璟的脣槍舌劍刺中了痛處他可以騙過所有人,唯獨騙不過自己,所謂的李敬業檄文不過是他的一個藉口,他真正的目的不過是爲了扳倒武太后。否則他也不會七天閉門不出,等着檄文的到來,等着輿論的擴散,等着大家都被這篇檄文和揚州叛亂的威力所感染,從而都將思想鬥爭的矛頭一同指向武太后

來人,將宋璟拿下裴炎頭一次的,在朝堂之上勃然大怒並下令拿人

裴炎這一發話,守衛殿中的千牛備身和殿外的背身左右一共十二人,全都氣勢洶洶的衝進了殿內。

薛紹定睛一看,情況不妙今日上朝的這些千牛備身和備身左右,我居然一個都不認識肯定是裴炎早就做了準備,在奉宸衛當中安插了自己的人,並且利用手中的權力,讓他的這些心腹全在今日當值

裴炎大怒,羣臣驚駭。隨着十二名千牛衛士的涌入,大家不約而同的想道:宋璟完了

這下真的完了

站住武則天大喝一聲,這裡大唐的朝廷朝堂之上自由政論各抒己見,豈可憑一言而治罪

那十二名千牛衛士一同站住,把眼神投向裴炎。

裴炎表現出與平常截然不同的強硬,大聲道:宋璟污衊宰相妄議國政,煽動人心意圖不軌,依我朝法典可按十惡罪論處來人,將宋璟拿下

武則天勃然變色,大膽

本閣依法辦事,自然膽大裴炎怒聲駁斥,還不拿下

羣臣全都傻了眼這一下,裴炎和武太后算是當衆撕破臉了

十二名備身衝上前來,張牙舞爪的直奔宋璟。

宋璟畢竟是一介文士,當下有些不知所措,呆呆站着臉都有些白了。

驀然之間一道人影攔在了千牛衛士面前,站住

衆人一看,額頭再添一層冷汗薛紹

薛紹,終於出面了

爾等備身,究竟是朝廷的將官,還是裴相公的家奴薛紹擡手指着眼前的十二名備身,怒斥

這十二名備身被薛紹這樣當頭一記棒喝,當下整齊的站住了,一時間也無言以對。

回答我薛紹大喝一聲,殺氣四射

十二個人整齊的一愣,竟然被薛紹斗然爆發出來的這股強烈氣場給震懾住了。周圍有許多大臣也不由自主的感覺心底發寒汗毛立豎,心中油然而升一股強烈的恐懼感。他們驚詫的看向薛紹,心中暗暗驚道:這就是傳言中薛人屠的真實面目

我等,自然是朝廷的將官總算是有一個膽大之人答了話,但明顯是底氣不足聲音萎弱。

既然是朝廷的將官,理當知道朝堂的禮儀,知道朝廷的規矩薛紹怒斥道,千牛背身與背身左右,是以護衛皇帝戒備朝堂爲己任。如今武太后臨朝稱制,代替皇帝陛下執掌朝堂。爾等備身居然不聽武太后之號令,反而對裴相公言聽計從,是何道理

十二人同時一怔,竟無一人能夠說出一句話來。

誰來告訴我,他們是哪個奉宸衛的人薛紹大聲問道。

是右右奉宸衛有人小聲回答了。

右奉宸衛將軍何在薛紹怒聲問道,站出來給我們看看,是一個什麼樣的將軍,調教出了這樣的一羣屬下

沒人站出來。裴炎也站着沒動,沒吭聲。十二個背身也沒有動彈。

薛紹冷笑一聲,怎麼,右奉宸衛將軍,今日沒有來上朝嗎

我們將軍數日前因公外出了。有一名千牛背身,怯怯的答道。

因公外出幹得漂亮薛紹冷笑一聲,低聲道:我敢打賭,他很快就不會是你們的將軍了

十二人整齊一愣,這下真有一點慌了

薛紹斗然提高聲調,大聲喝道:今日朝會政議國事,須得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誰也別妄想以權壓人,更不要妄想憑兵戈謀勝否則,後果自負

後果自負這四個字,就如同四道霹靂一般炸響在了大唐的朝堂之上。

很多大臣悚然變色,包括劉齊賢李禕之和魏玄同

所有人不約而同的想道了,駐紮在渭水河畔的十萬大軍

薛紹,你是在公然威脅朝廷裴炎在薛紹背後,怒聲大喝道。

你錯了。薛紹轉過身來面對着裴炎,正色道:恰好相反,薛某是在極力的維護我大唐朝廷的公平與正義。這裡是朝堂,是商議與處決天下大事的地方,是代表天下道義與民心公德的地方。他不是任何人的一言堂,他更不應該也不可能成爲任何人的一言堂

裴炎再度被氣到臉白,深呼吸

薛紹正對着裴炎的那張氣白了的臉,斗然大喝一聲,你們,全都給我滾出去

裴炎勃然變色,薛紹,你太放肆了

閣老息怒,我沒說你。薛紹微然一笑,不信你看,自然有人正在滾出去。

衆臣一同愕然,裴炎也扭過了臉去連連眨着眼睛,神情甚是尷尬。

因爲剛剛氣勢洶洶而來的那十二個背身,正在一轟而散的落荒而逃,像一羣打了敗仗的殘兵,丟盔棄甲的滾出了朝堂

薛紹背對着他們,昂然而立正對裴炎。

裴相公,現在終於到了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的時候。一切公平,公正,公開。薛紹小聲道,那麼,就讓我們來一起見證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公道自在人心

第792章 急召回宮第163章 你的誓言第1104章 恨河第170章 鍍金深造第138章 定時炸彈第678章 蓄勢待發第650章 與衆不同第23章 捕風捉影第720章 該死之人第1105章 重蹈覆輒第1109章 家人第1006章 了斷第1089章 階下之囚第1053章 無愧第507章 高門大戶第994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951章 帝王心術第516章 地震前兆第201章 不見不散第877章 寢食難安第204章 人生轉折第1003章 萬物所不能敵第511章 在劫難逃第274章 驚天大圈套第598章 散財童子第916章 三讓而後受之第509章 天后酒話第607章 自掘墳墓第230章 一個人的千軍萬馬第311章 全民偶像第955章 同心治國第990章 他是個謎第 188章 陰謀之毒第1053章 無愧第494章 少帥的心跡第600章 兩肋插刀第671章 鐵頸神筆第27章 血色獠牙第252章 姻脂水粉男第579章 十萬沸騰第1001章 兔死狐悲第502章 醫心第448章 三把火第1023章 天下鉅商第83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380章 平凡與溫情第176章 霸道暴君第412章 特殊禮物第1065章 麾旌北指第185章 官之常情第853章 頓戟一怒,伏屍百萬(八)第197章 大唐白起第918章 陶醉溫柔鄉第772章 朔方風雲第210章 苦中作樂第127章 複製剽竊第903章 我的方天畫戟第1110章 莫要生在帝王家第846章 頓戟一怒,伏屍百萬(一)第513章 天后的審查第1042章 最毒婦人心第159章 現場直播第520章 二貨第1068章 洛陽變天第803章 落跑新娘第774章 塞翁失馬第37章 技術活兒第847章 頓戟一怒,伏屍百萬(二)第250章 問心無愧第493章 傾國傾城第304章 忘憂第207章 大唐小兵第914章 血統與神話第457章 風雲人物第654章 薑是老的辣第54章 傳家之寶第185章 官之常情第503章 采薇第705章 生死浪漫第352章 寶貝英明第42章 後果自負第890章 跟我回去第163章 你的誓言第591章 上善若水第452章 兵來將擋第1025章 萬丈紅塵一線牽第197章 大唐白起第462章 敬若神明第976章 故人,故事第555章 神之子第101章 千牛備身第1072章 智者千慮第133章 天殺匹夫第291章 變數第790章 這是戰爭第516章 地震前兆第1093章 人主五壅第774章 塞翁失馬第437章 半壁江山第214章 全都必須死!
第792章 急召回宮第163章 你的誓言第1104章 恨河第170章 鍍金深造第138章 定時炸彈第678章 蓄勢待發第650章 與衆不同第23章 捕風捉影第720章 該死之人第1105章 重蹈覆輒第1109章 家人第1006章 了斷第1089章 階下之囚第1053章 無愧第507章 高門大戶第994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951章 帝王心術第516章 地震前兆第201章 不見不散第877章 寢食難安第204章 人生轉折第1003章 萬物所不能敵第511章 在劫難逃第274章 驚天大圈套第598章 散財童子第916章 三讓而後受之第509章 天后酒話第607章 自掘墳墓第230章 一個人的千軍萬馬第311章 全民偶像第955章 同心治國第990章 他是個謎第 188章 陰謀之毒第1053章 無愧第494章 少帥的心跡第600章 兩肋插刀第671章 鐵頸神筆第27章 血色獠牙第252章 姻脂水粉男第579章 十萬沸騰第1001章 兔死狐悲第502章 醫心第448章 三把火第1023章 天下鉅商第83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380章 平凡與溫情第176章 霸道暴君第412章 特殊禮物第1065章 麾旌北指第185章 官之常情第853章 頓戟一怒,伏屍百萬(八)第197章 大唐白起第918章 陶醉溫柔鄉第772章 朔方風雲第210章 苦中作樂第127章 複製剽竊第903章 我的方天畫戟第1110章 莫要生在帝王家第846章 頓戟一怒,伏屍百萬(一)第513章 天后的審查第1042章 最毒婦人心第159章 現場直播第520章 二貨第1068章 洛陽變天第803章 落跑新娘第774章 塞翁失馬第37章 技術活兒第847章 頓戟一怒,伏屍百萬(二)第250章 問心無愧第493章 傾國傾城第304章 忘憂第207章 大唐小兵第914章 血統與神話第457章 風雲人物第654章 薑是老的辣第54章 傳家之寶第185章 官之常情第503章 采薇第705章 生死浪漫第352章 寶貝英明第42章 後果自負第890章 跟我回去第163章 你的誓言第591章 上善若水第452章 兵來將擋第1025章 萬丈紅塵一線牽第197章 大唐白起第462章 敬若神明第976章 故人,故事第555章 神之子第101章 千牛備身第1072章 智者千慮第133章 天殺匹夫第291章 變數第790章 這是戰爭第516章 地震前兆第1093章 人主五壅第774章 塞翁失馬第437章 半壁江山第214章 全都必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