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話也不會有人傳給穆慧聽。當丫頭也看給誰當丫頭,人家是宮中六品女官出宮的,現在身上除了正三品淑人的誥命,更有正五品內命婦的官職在,這本身就是很牛的好不。沒瞧見宮中的桂嬤嬤,都被穆慧噎得灰溜溜的回了乾清宮,祭天都沒露面,反倒是她們兩口子一直伴在太子周圍。
那些話傳出來,很快宏陽帝就知道了。但他沒說話,當皇帝的心眼都不大,他只是讓人去查,看看誰想傳花家的是非,爲啥,針對啥!
比如上回那個對他兒子哼哼的李祭酒,在遭遇了一次大雨,水洗了書房,所有的書全成渣之後,正在欲哭無淚,心疼得無以復加時,突然接了調令,讓他去地方當學政。
說實話,其實學政是好活,一般二般的人,還真當不了。只是得看誰去,去啥地方。
比如去江南,那兒人傑地靈,好出成績,可是萬一學政學識,見識,性情差那麼一點丁點,那些持才傲物的學子們,能直接用唾沫淹死他;
還有就是去那老少邊窮地區,學政也是講政績的,你任下,有多少秀才,有多少舉人,都是衡量你成績的標準。可這些地方,吃飯都成問題了,你還想讓他們讀書,學政府可是清水衙門,可用的資源幾乎都沒有。巧婦還愁無米之炊呢,更何況百無一用的窮書生。
宏陽帝兩邊權衡了很久,最後派李祭酒去了江南。在人人都賀李祭酒高升,而李祭酒自己也覺得自己終於被重用時。宮裡的某人嘿嘿的冷笑着。
宏陽帝這麼幹不得不說用心狠毒了,首先要說李祭酒,他是北方人,還就是之前說的類似老少邊窮地方出來的。真的讓他去了這些地方,弄不好他還能做點成績出來。
誰讓他就是這麼苦出身的,他感同身受。自然知道怎麼對貧困的學子以最佳的幫助。萬一他真的是那種大公無私的,拿自己的薪水去接濟學生怎麼辦。
但江南就不同了。這裡可是富貴溫柔鄉,文風鼎盛,才子倍出。而這些才子卻是李祭酒最不喜歡的,典型的仇富心理,其實這些才子們很多家裡也不富,但是他們文采風流是李祭酒一生都沒有的,他嚴謹(迂腐)慣了,看到那些人。就會深深的痛恨。況且到了這兒,他就是比窮人還窮的主,他能接濟誰,不讓人接濟都不錯了。
還有就是,江南富庶之地,官商一體,宏陽帝也知道,小心的控制着,只要不越界,他是睜隻眼。閉隻眼的。每三年給江南選官,他也是審慎再三。之前幾任的學政,出身都是清貴的江南書香世家。人家懂事,知道啥叫遊戲規則。很知道線在哪,哪能碰,哪不能碰。
但是李某人不同,他屬於沒怎麼見過錢的,考上進士之後進了翰林院,也算是少年得志,然後就一直在京裡熬年資,讓他做國子監祭酒。還就是趕巧,各方權利平衡之下的結果。
所以真讓他進了那花花世界。他若敢跟京中一樣,連學生家送的臘肉都不收的話。等着他的,就是被孤立、排擠,甚至可能就是挖坑被埋。但若是真的被那花花世界迷了眼,一腳踏空了,他也就真的死無全屍了。
但這些,只有像吳士友那樣的清貴書香世家、或者真的宗親貴族看得出帝王深意,其它人,只怕都是覺得李祭酒是得了皇帝的青眼,得了這麼個大好的差事。
當然,吳士友跟李某人真沒什麼關係,於是自然不會提醒他了。他只警醒,李某人只是得罪了花家的養子罷了,結果帝王就這麼上趕着幫花家出氣,花家的能量,簡直就已經不能隨意估計了。
回頭就趕緊問夫人,外頭那些傳言跟自己家有沒關係。吳夫人雖說也氣穆慧的不給面子,但人家也是世家出身,又做着宗家的當家太太,這種沒臉的事自然不會做了。忙保證沒有,讓吳士友舒了好長一口氣。
把李家的事一說,順便把利害關係一分析,後頭話也不用說了,吳夫人立馬知道吳士友想說啥了,忙點頭,以後兩家關係可以更緊密一點。如果花夫人不愛出門,那麼,她可以沒事帶着小孩子去拜訪一二。他們家嫡子雖說長大了,但還是有幾個庶子女跟着花家的孩子差不多大的。
吳士友點頭,果然,家有賢妻,夫無橫禍。至於說誰家敗家娘們傳的閒言,吳士友才懶得過問呢,等着倒黴吧。
外頭的事,穆慧才懶得管呢。她接管公司以來,就是被人罵着長大的,這點事都經不住,她這兩世就真的白活了。她讓阿福兩口子別管外頭,只用把心放在現在花府的重大課題,爲府裡置產上。
她孃家的陪嫁有莊子、有鋪子,但這些都是端木家的老人幫着管着,可以不用管。主要也是管不了,端木景安排的人,只要沒大錯,她都不能動,只能由着。而且還不能是小錯,非要大錯,還要被穆慧抓個正着,然後再交給端木景來處理。不然就是掃了端木景的臉面,影響他們叔侄感情。穆慧現在很在乎這個大伯,她還真不想爲這點事而得罪了他們。
於是她把全部心力都用在了置產上,她之前也跟花鎮商量過了,不管她有沒有自己親生的孩子,在京城置產都沒有必要。花鎮現在就是爲了吉祥三寶才留在京城裡,不然,早就天高任鳥飛了。所以就算有了親子,他們也打算帶着自己的孩子,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現在置產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大寶、二寶。
他們會長大,也要有自己的人脈與資源。產業都是存出來的,總不能真到他們要走了,扔下一筆錢就完了吧!
首先是大寶他們的府錯邸。這個宏陽帝還不錯,撥了一個宅子給他們,還特意讓內務府挑了一個離花家近的宅子,內務府,端木景也說得上話,挑宅子時,想着給自己外孫子挑,自然在規定的範圍內挑好的,所以這個不用穆慧操心。
那宅子就是鄰街上,正好的三進官宅,對五品的官階來說,是小了點。但是擋不住地段好,能在這正街上,挑上三進的宅子,也算是端木景很有辦法了。
但聽說,這宅子是御賜的,不能賣的,更不能出租,還得劃人去養護,倒是把穆慧鬱悶壞了。差點動心思去住那宅子,把花府租出去纔好。不過這也就是想想罷了,真那麼幹了,不用別人,端木太太就能拍死她。
小寶不用考慮,大寶有賜邸,二寶就得有自己的私宅。然後,阿福夫妻就得派管事出門尋近處的,依着穆慧,其實他們的將軍府就可以給二寶,不過想想,將軍府比賜邸大,對大寶就不公平了,只能另找。還得找離這兒近的,他們是同胞兄弟,世上最親的兩個人,就算各自成家,她也期望着他們兄弟住得近點,也能守望相助。剛說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就讓他們留着心,有了,就趕緊回報。
再就是買地了,京郊的土地那都是緊俏物資,也不是說買就能買的,依着穆慧,還真不如買鋪子做生意,那比田產可靠多了,但阿福夫妻卻仍舊堅持着土地的重要性。
穆慧也知道,自己畢竟不是土著,阿福夫婦堅持的,應該就是對的。但看看,買房,買地都得等機會,弄得穆慧覺得自己真的很沒用,捏着銀子,就只能守株待兔。
她又不想啥也不幹,於是還是讓他們先買了兩個旺市的好鋪,一個開了一間酒樓,一個開了一間首飾鋪。總得有點收入,別看花鎮官職不低,但薪水真不高,得虧他不靠這個吃飯,不然,真的養不起這大家子人了。
不過穆慧還真不是怕養不起,而是她真不想讓自己閒着。現在她又不出門應酬,總不能天天回孃家,跟兒子們逗悶子玩吧。所以做點有專業的事,這也算是她找回自我的一種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她要教子。
穆慧開鋪子時,只想着,鋪子的賬目,經營她要帶着大寶,二寶一塊做。到了古代,就得按古代的法子生存,她真不爲錢,她哪怕是到了古代,身上也沒缺過錢,懷裡揣着子夜的身家呢。現在她又嫁了個大土豪,她心裡,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但兒子就是問題了,小寶回宮,於是穆慧的心日日就跟油煎一樣,輾轉反轍的還真不是爲了小寶,皇帝惟一的眼珠子,有什麼可擔心的,但是大寶,二寶怎麼辦?他們的身份實在太尷尬了。跟着小寶一起長大,回頭小寶上位,這兩兄弟如何自處?跟着花鎮去當土匪,好像也不太現實。
於是她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士農工商,商既是最末等,那麼就讓大寶、二寶從小受訓,將來就做個一流的大商賈好了。
這樣大寶二寶既能給小寶財力上支持,又不會影響朝政,兄弟之間不會起了間隙。到時至少不會兄弟相疑,讓她哪怕到了地下都不會安心吧。()
ps:昨天寫得挺順,你們說進度太慢,可是這個就是家長裡短文,你們要什麼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