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雲曦返回自己的家中後,就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告訴給了時憐惜,時憐惜聽後也是驚訝不已,同時她又對這種預言術產生了一些懷疑。而云曦一回到自己屋裡就把那塊玉佩放在了桌上,然後他又找來了紙和筆根據玉佩上的路線圖就開始臨摹了起來。
經過數小時的臨摹,一張完整的路線圖出現在了紙上。當雲曦仔細看完這張路線圖後,不得不把劉毓婷請了出來說道:“劉姑娘,這塊玉佩應該是你父親交給你的吧,然後他又讓你把這塊玉佩交給了我,我現在很肯定的是這張路線圖就是這場劫難的謎底,只要能找到你父親留下的東西,就能揭開這場劫難的最終來源。可是這張路線圖經過了上百年的交替更新,我已經完全看不出這張路線圖上的標記究竟是在哪裡了,所以我想請教你的是;你們以前的家是住在哪裡?你父親繪製的這張路線圖你熟悉嗎?他最有可能會把留下的東西放在哪裡呢?”
劉毓婷在看過那張路線圖後,就皺着眉頭說道:“這塊玉佩確實是我爹讓我交給你的,至於這張路線圖也確實出自於我爹的手筆,我從小就跟他學習宿土和麻衣術,對他的筆跡也非常的熟悉,所以我爹留下了什麼東西也確實需要這張路線圖才能找出來。不過我自小就體弱多病,很少有機會出門玩耍,對周圍的環境和路況也不是很熟悉,我只知道我們的家是住在京城的六裡橋附近,那裡以前還有一座漂亮的石橋,每年的元宵節石橋上都很熱鬧,我爹也會在那一天帶我去石橋上玩耍。對了,我還記得我們家離天壇不遠,有一年天壇重修改建當今聖上還把我爹和數位宿土大師請去看過風水。”
雲曦聽到這裡不由得開心地笑了起來,六裡橋和天壇他都知道在哪裡,只要明天帶上圖紙說不定就能找到劉毓婷他爹留下的東西。雲曦想到這裡就把時憐惜也叫了進來,很快兩人就決定明天一早就去六裡橋和天壇附近看看。
第二天一早雲曦和時憐惜就來到了六裡橋附近,六裡橋位於京城的西南面,是西南方向進城的主要通道。原建有石橋,因距離廣安門城門還有六裡地,故稱“六裡橋“。如今的六裡橋已經由橋名變成了一個地名,在原古橋附近都稱之爲六裡橋,此刻就見雲曦拿着地圖就在六裡橋附近查找了起來。
而就在雲曦對照着路線圖查找時,劉毓婷也從玉佩裡鑽了出來,當她看了看四周的環境後,不由得皺着眉頭問道:“雲公子,你確定這裡就是六裡橋嗎?我怎麼感覺和以前不太一樣啊,這些高樓大廈和其他的建築物完全把我的記憶搞得面目全非,就連我自己的家在哪個方向我也分不清了。”
聽到劉毓婷的話後,雲曦也是一陣的無言以對,畢竟光緒年間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上百年,這百年後的天潮可是變化太大了。雲曦和時憐惜在六裡橋附近找了一上午,依然沒有找到任何與路線圖有關的東西,這讓雲曦很是氣餒。不過時憐惜卻安慰他道:“雲曦,既然這裡找不到線索,那咱們就去天壇附近看看吧,畢竟當年劉姑娘的父親可是參加過天壇的改造工程的。”雲曦想了想也認同了時憐惜的說法。
當兩人又來到天壇附近時,劉毓婷終於鬆了一口氣說道:“還好天壇這裡沒有什麼變化,和我爹當年帶我來這裡一樣,只不過這裡的人卻多了不少。”
雲曦聽了劉毓婷的話後,就笑着說道:“劉姑娘,現在的天壇已經變成了風景旅遊區,只要買張門票就可以進來參觀,我也知道在你們那個年代天壇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的場所,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隨便進來玩耍的
。”
聽了雲曦的解釋後,劉毓婷也默認地點了點頭。
又是一下午的時間過去了,雲曦和時憐惜都快要把那張路線圖給翻爛了,可是仍然沒有找到有用的線索,這可把雲曦給氣得差點撕碎了那張路線圖紙。此時的時憐惜也有些無奈地搖着頭說道:“雲曦,要不你再請教一下那位劉姑娘,看看她父親還給她留下什麼線索沒有?”
雲曦點了點頭,又把劉毓婷給叫了出來並詢問了一番,可是得到的答案讓他很沮喪。這時候的雲曦不由得有些氣惱地說道:“天機閣的閣主很了不起嗎?玩人也不是這麼個玩法吧,要是再找不到線索咱們就等到劫難來了在應對吧,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就不信有什麼劫難很能翻得了天不成。”
當兩人帶着滿身的疲憊準備開車回家時,雲曦突然想到了什麼,只見他猛的一調頭就朝另一個方向駛了過去。而坐在副駕駛上的時憐惜頓時有些疑惑地問道:“雲曦,你這是要去哪兒?咱們回家的路可不是在這個方向。“
”憐惜,我知道該怎麼去找線索了,我們剛纔都忽略了一件事情,劉姑娘的父親可是一位宿土大師,所以這張路線圖應該和風水有關。而當初劉姑娘的父親被派去天壇重修改建,肯定是利用自己宿土大師的身份把東西藏在了他設計好的機關裡。我現在要去找傅老,他可是京城博物館的館長,我相信在博物館裡一定收藏了一些關於天壇的重修改建圖紙,只要咱們找到了這些圖紙,就能從路線圖上找出這位宿土大師是如何佈局的。“
雲曦的話也激起了時憐惜的好奇心,當他們來到傅玉林的家時,傅老正和家人們在吃飯,雲曦與傅老也算是老熟人了,所以他拉着時憐惜的手也坐到了飯桌上。
傅老也有些日子沒看到雲曦了,所以對雲曦的來訪也很高興。特別是他的孫女傅纖纖更是熱情地對雲曦說道:“雲曦,你和憐惜不是去武當山了嗎?你們什麼時候回來的?前兩天雅詩姐還在說等你們回來大家一起聚聚呢。”
雲曦一邊吃着飯一邊回答道:”我和憐惜是昨天回來的,今天來你們家是有一件事情想請教一下傅老,至於聚會的事情你們訂日子吧,我和憐惜一定參加。“
當傅玉林聽說雲曦找他有事情時,不由得愣了一下,問道:“小子,你找我有什麼事情,難道你又找到了什麼好物件需要我幫你掌眼嗎?不過你小子的鑑定水平也不差啊,你也算是我見過最好的鑑定師了。”
“傅老,我找您是想請教一些別的事情,不知道你們京城博物館裡是否收藏有光緒年間重修改建天壇的設計圖紙,我想看看這些圖紙是否與風水佈局有關?”
“小子,你什麼時候開始改學風水術了,我記得你們道家纔是這方面的權威啊,至於你所說的天壇設計圖紙我們博物館裡還真有。不過這些圖紙可都是我們博物館裡的寶貝,就連京城設計院裡的那些專家教授也只能看看,不能帶回去研究。如果你真想看那就明天上午來博物館找我吧,記住了,你也只能看不許帶走。”
雲曦在感激了一番後,才告辭了傅老並開車回到了家裡。他們今天累了一天,也算是小有收穫。第二天雲曦和時憐惜很早就來到了京城博物館,當傅老小心地取出一些圖紙後,就說道:“小子,你要的天壇設計圖紙就是這些了,同時我這裡還收藏了一些關於天壇風水設計圖的資料,都借給你看看吧。不過你小子可要愛惜點看,要是弄壞了這
些寶貝看我怎麼收拾你。”
“傅老,您就放心吧,我保證不會弄壞任何一張圖紙的。對了傅老,上次我們外交部剛與梵蒂岡達成了一筆交易,他們教廷同意把一些天潮的國寶歸還給我們,不知道你收到這方面的消息沒?”雲曦說出這番話來也是想報答傅老對他的幫助。
而傅老在聽了雲曦的話後,果然是欣喜不已,只見他快步走出這間屋後就拿起電話並撥打了起來。
此時的雲曦在戴上手套後,也小心地把那些圖紙都鋪在了桌面上,而一旁站着的時憐惜也連忙拿出數碼相機並拍攝了起來。雲曦一邊查看着這些圖紙一邊又翻閱着那些資料,根據資料上的記載;天壇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總面積爲273公頃,是明、清兩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地方。
天壇的建築設計特點是:圓形;而故宮的建築特點爲方形。兩者形成鮮明對比:即地方(故宮)天圓(天壇)。天壇四個門的命名是由《易經》的“乾”卦而來,即“元,亨,利,貞”。天壇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祈谷、夏至祈雨、冬至祈雪的聖地,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處壇廟建築。其造型別致精巧、裝飾富麗堂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名“天地壇”。因嘉靖九年(1530年)立四郊分祀制度,於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稱天壇,後又經清乾隆、光緒帝重修改建後,才形成天壇現在的格局。天壇東西寬1700米,南北長1600米,佔地270餘萬平方米,比北京故宮還要大兩倍。二重垣牆,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
天壇的南北軸線是一道長360米、寬29.4米的臺基。臺基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漸升高到3米,代表步步昇天。人們把這條貫穿天壇南北的臺基稱爲神道,又叫“丹陛橋”。
皇穹宇周圍的圍牆呈圓形,表示天象。皇穹宇南面,便是圜丘壇,是皇帝祭天活動的場所,又叫“祭天壇”、“拜天壇”、“祭臺”。壇的外面有兩道土牆,第一重爲方形,第二重爲圓形,象徵“天圓地方”。
天潮古代認爲9爲數之極,是最尊貴的象徵,因此圜丘壇建築與9關係極爲密切。圜丘壇的中心是一塊圓形大理石(稱作天心石)。從中心面向外,3層臺面每層都鋪有9環扇面形狀的石板,上層第1環爲9塊,第2環爲18塊,第3環爲27塊,到第9環爲81塊;中層從第10環的90塊到第18環的162塊;下層從第19環的171塊到第27環的243塊。3層總計378個9,共3402塊,象徵九重天。圜丘壇四周長160.2丈,總高度5米,分上中下三層。四面石欄上雕刻花紋的石板數也有規定的數目,第一層每面欄板45塊,四面共180塊,由12個9組成。第3層每面欄板18塊,四面共72塊,由8個9組成。3層臺面的欄板總數爲360塊,正合了曆法中一“周天”的360度。
當雲曦看完這些圖紙和資料後,他的嘴角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而他得到的那張路線圖已經被他記在了腦子裡,現在他正用這張路線圖與這些圖紙和資料做比較,很快他的腦海裡就顯現出了一個完整的取寶路線圖出來,這可把他給樂開了懷,看來這張路線圖果然與風水設計有關。
只見他朝時憐惜使了一個眼色後,兩人便挽着手離開了這間屋子,同時他們在告別傅老後就離開了京城博物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