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

老武名叫武雲哲,三十年代便參加了紅軍,因爲早年曾在工廠做過學徒,懂得些機械加工,便被當時的根據地兵工廠招了過去,這一干就是二十年。

從兩萬五千里長徵,到抗日根據地的開闢;從內戰初期的居無定所,到最後大決戰時領導東北軍工廠支援全國戰場作戰,武雲哲可以說是中國軍工從無到有的每一步成長,至於他自己更是用汗水甚至鮮血澆灌着這顆支撐起中國軍隊的“參天大樹”……

爲了瞭解迫擊炮的結構,他將未爆炸的日軍迫擊炮彈拿回去自行拆卸,結果發生爆炸,導致左手兩根手指被炸斷;爲了提煉彈藥所需的汞,他不顧這種重金屬對身體的侵害,長時間與之接觸,以至於到現在神經還時不時的會發生疼痛;爲了能搞到合適的引信,他不顧屬下的反對,親自上陣拆解美製航空炸彈上的延遲引信,最後引信得到了,可隨之而來的爆炸卻將他炸成了重傷……

正是靠着執着和努力,以及幾乎不要命的拼勁兒,武雲哲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逐步完成60mm迫擊炮、75mm山炮、大威力手榴彈、新式延遲引信以及大批配屬彈藥的研製和量產,對當時裝備落後的我軍提供極其有利的支持。

正因爲如此,在東北局勢逐漸明朗之時,中央將其派往東北,坐鎮大連,主抓全東北的軍工生產,等到全國解放後更是準備委以重任,卻沒想到多年的傷病卻復發,無奈只能前往蘇聯進行治療。

武雲哲可是個閒不下來的人,即便是接受治療,他也會擠出時間學習蘇聯先進的軍工技術理論,語言不通便跑到中國留學生哪裡請教,待病情稍有好轉更是找到中國大使館申請到蘇聯軍工廠去參觀。

搞得武雲哲的主治醫師經常對他抱怨,說他的病還沒好,不能打出亂跑,每當這時,武雲哲都會抱歉的笑一笑:“中國還很落後,所以更要抓緊時間,我已經在病牀上浪費三個月了,既然能動,那就要不能再耽擱了……”

一來二去,他的主治醫師在無奈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向他豎起大拇指,說武雲哲簡直就是“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對於主治醫師的褒獎,武雲哲也只是一笑而過,可不關心自己是不是什麼保爾·柯察金,因爲他知道如果新中國連真正的鋼鐵是怎麼煉成的都不知道,即便自己是保爾·柯察金也沒用。

所以他更是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對新技術的學習上,就如同一位剛剛出生的嬰兒,如飢似渴的吸允着**一般,儘可能的吸收先前聞所未聞的新知識,剛開始武雲哲還對接觸到的新知識,見到的蘇聯武器裝備感到震撼莫名,然而當他深入瞭解,特別是結合二十多年的邊區軍工經驗後,他方纔逐漸發現,蘇聯的武器裝備固然是好,但卻未必完全符合中國軍隊的現狀。

要知道,蘇聯軍隊預計作戰的地域,是遼闊的歐洲平原,基於此蘇聯特別重視重型裝甲機械化兵團的建設,因爲一馬平川的平原特別適合“現代鐵騎”的縱橫馳騁,也由此,蘇聯在武器裝備發展上以重型機械化裝備爲主。

大批的坦克裝甲車輛就不說了,各類型的火炮、機槍和彈藥也是如此,所突出的無非是火力和製造簡單,用蘇聯人自己的話說,當全面戰爭打響後,武器裝備的消耗將是個無底洞,所以火力強大才能在被摧毀前給予敵人最大的殺傷;製造簡單才能便於後方大規模生產,從而彌補前線超高的損失,這不是什麼專家計算的成果,而是我們偉大的衛國戰爭打出來的經驗教訓。

如果是一般的軍工專家,見到蘇聯的武器裝備和發展思路或許會無限羨慕,可作爲有着二十年實踐經驗的武雲哲卻不這麼看,注重火力、製造簡單固然是好,但所造出的裝備生來就爲了消耗,卻讓武雲哲很難接受。

武器裝備可都是用真金白銀堆出來的東西,如果一上來就去消耗將會造成多大的浪費?當年在根據地時,戰士們打出去的子彈殼都要拿回來重新填裝,損壞的步槍也不能亂扔,要帶回來返廠重修,所謂的就是盡一切辦法節省材料、工序和開支。

如今新中國成立了,條件自然比根據地時好得多,可貧窮的本質還沒改變,各項物資也極爲緊缺,以此實際情況若是也採用蘇聯這種毫無顧忌的消耗思想,武雲哲覺得將對國家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更何況,蘇聯的武器裝備幾乎都是基於重型機械化作戰而研發的,加之蘇聯人身材魁梧,體型高大,因此很多武器裝備的重量都很大,根本不適合中國這個多山地高原,地形複雜,且體型瘦弱的實際情況。

正因爲如此,武雲哲在蘇聯時起,便開始着手依照中國自身的實際情況,規劃相關武器裝備,畢竟此時的中國軍隊還是以步兵爲主,可以預期的將來,也很難達到蘇軍的機械化水平,所以搞一批符合中國現實國情的武器裝備纔是未來的長久之計。

“更何況我也看了,這次蘇聯給咱們提供的武器裝備基本上都是二戰時期的舊裝備,較之蘇聯自己裝備的新式武器差了10到20年,所以還是那句話,好的東西不能指望他人,還得自己搞,正所謂打鐵還得自身硬!”

武雲哲,嘆了口氣繼續說道:“正因爲如此,我把重點放在了火炮上,這類裝備我們之前搞得少,而且對步兵的支援效果可謂是立竿見影,最重要的是我們在這方面有了很好的開端。

比如白雲廠的35mm榴彈發射器、還有渤海廠的50式102mm火箭炮、中原幾個廠仿製的美國57mm無坐力火炮,都是這類裝備的代表,如果我們能在這些裝備的基礎上再向前走一步,必然能搞出一批符合咱們自己需求的好裝備!”

“我跟你的想法一樣,而且若是做起來的話,不但能提高軍隊戰鬥力,更能夠提升軍事工業的整體技術能力,若再擴散到其他民用領域,對未來的國民經濟建設也會大有裨益……叮鈴鈴~~~”

總後首長正說在興頭上桌子上的電話便突兀的想起來,總後首長也沒想太對,便接了起來,還沒等聽完,一雙粗重的眉頭便深深的皺了起來,待放下電話後,也不等武雲哲開口想問,便很是不悅的說道:“這個亞克託耶夫,簡直就是陰魂不散!”

總後首長口裡陰魂不散的亞克託耶夫不是別人,正是剛剛到任的蘇聯技術專家組首席專家,此刻他正坐在從京城前往沈城的列車上,看着車窗外白皚皚的雪景,蒼老而又白皙的臉上露出幾許孩童般的笑,旋即轉過頭看着對面助手科羅廖夫:“沒想到中國的雪景也很美,特別是那種在田野裡的感覺,讓我彷彿回到了普希金的詩歌裡,讓人很是陶醉。”

“說真的,我也很喜歡!”科羅廖夫一邊說着,一邊將手裡削好的蘋果遞給亞克託耶夫,旋即臉上帶着意味深長的笑繼續說道:“如果那些中國人也如外面的風景純粹,想必我們會更加心無旁騖的陶醉!”

亞克託耶夫正品嚐着中國爲他們專門提供的膠東蘋果,驟然聽了科羅廖夫的話,不由得神情一滯,轉眼孩童般的笑容便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無比凝重的神情,連帶着吃到嘴裡的蘋果都覺得有些不是滋味。

“真不知道他們想要幹什麼!”

過了良久,亞克託耶夫“咚~~”的一聲,將吃了一半的蘋果放到面前的桌子上,一雙翠藍色的眼睛泛着些許不解,但更多的是恨鐵不成鋼的氣憤,以至於連說話的語氣都有些顫抖。

就好像是自己家的親生兒子惹出了什麼禍事一般,惱怒的說道:“就憑中國這點能力能造什麼?有這些時間還不如跟我們偉大的蘇聯多學學基礎知識,多消化消化現有裝備,可他們卻偏偏連爬都沒學會,就要跑了……咳咳~~~”

似乎是生氣到了極點,亞克託耶夫這位年過六旬的老人一時間差點沒喘上來氣,猛烈的咳嗽起來,一旁的科羅廖夫趕緊又是撫背又是喂藥,弄了好半天亞克託耶夫才緩過勁兒來,伸手製止住科羅廖夫,這才緩緩的繼續說道:“如果搞些坦克、裝甲車什麼的也就算了,可他們準備弄的是什麼?輕型無坐力火炮,輕型火箭炮,你聽聽這都是些什麼?都已經是正規軍了,就應該努力實現摩托化、機械化,可我們的中國同志到好,依然擺脫不了游擊隊的習氣,真不知道他們在朝鮮是怎麼打贏的!”

看着亞克託耶夫被氣得舊病復發的模樣,科羅廖夫眼中閃過一絲得意的暢快,不過他很快卻將這絲得意斂去,換上一副跟亞克託耶夫怒其不爭的神情勸慰道:“沒辦法,我們的這些中國同志的自尊心很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促使他們有種強烈的,想做些什麼的衝動,就像嬰兒,剛剛學會爬,就想着要儘快走路一樣,很是不安於現狀。

特別是在搞出14.5mm高射機槍和35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後,這些中國同志更是自信心爆崩,以爲世界上沒有什麼他們搞不出來的,甚至覺得在某些方面能比我們蘇聯還要強,說來也是,畢竟中國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國,有些驕傲也是正常的……”

“驕傲?哼,驕傲也得有驕傲的資本!”

沒等科羅廖夫把話說完,亞克託耶夫便冷哼一聲將其打斷:“你說的那款裝備我也看了,思路是很不錯,也有些亮點,可要往深層次挖一挖卻發現這兩款裝備根本就不實用,14.5mm高射機槍就不說了。

無非就是在槍管後方設置了一個槍機套,後座時連同槍機一道起到抵消後坐力的功效,加之兩根粗大的復進簧,把14.5mm彈藥釋放的強大後坐力完全稀釋,不得不說是個好辦法。

可好辦法不等於就能造出好武器,14.5mm高射機槍說是高射機槍,然而單管的射速終究有限,但若用來做重機槍又顯得太重,最重要的還是加工製造,爲了減輕重量這款槍用了不少鋁合金構件,而且槍械的內部工件的加工也涉及到不少的精密加工環節,成本高不說,也不利於大規模生產,無論是對軍隊還是後方生產的軍工廠都是沉重的負擔。

35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也是一樣,低壓發射原理的確讓人眼前一亮,不過造出的發射器卻實在讓人不敢恭維,佔編制不說,火力持續性也不是很高,再填裝也很耗時間,在真正的高強度實戰中其作用空間並不是很大……”

亞克託耶夫不愧是莫斯科大學資深教授,蘇聯國內軍工技術界享有盛譽的老專家,都沒接觸實物,只將兩款裝備的設計圖紙看了幾遍,便將兩款裝備的高地優劣說得清清楚楚,若是柏毅再次絕對會向亞克託耶夫豎起大拇指,大讚一聲說的太對了,不然我又怎麼能從你們蘇聯坑那麼多德械裝備?

好在柏毅沒有在這,否則非得把亞克託耶夫氣個七竅生煙,所以也只能放任亞克託耶夫盡情的訴說中國這些新裝備如何的坑,以至最後不得不灌了兩口白開水,方纔總結道:“說穿了,這兩款裝備最多算是個驗證品,根本就沒有成熟。

就算退一萬步說,這兩款裝備即便成熟,中國也沒能力大規模製造,那麼多鋁合金結構,中國有生產鋁的能力嗎?那麼多精密加工部件,中國的精密加工難道真的能跟達到世界一流?既然無法量產,那就不是武器裝備,而是連藝術品都算不上的標本……嘟~~嘟~~沈城火車站到了!”

就在亞克託耶夫說得興致盎然之際,火車已經緩緩駛入沈城火車站,於是只能收了話頭,走下列車,卻沒想到當他剛邁步踏上月臺之際,身邊的科羅廖夫便指了指剛從對面列車內走下來的一位中國年輕人:“教授,那就是柏毅,你剛纔說的兩款裝備的設計者!”

在科羅廖夫不懷好意的介紹時,柏毅也看到了對面的老毛子,不禁心中暗歎,真是不速之客呀!

第五百四十章 一槍爆頭第五百四十八章 越南人的“爹”和“媽”第七十五章 來對了(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六章 焊接與脹接(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五百四十八章 越南人的“爹”和“媽”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一章 被打蒙的匪徒第五百一十七章 幫助烈屬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八十六章 挑戰(第五更求訂閱)第兩百七十八章 底牌(昨天第四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前的勝利(3\5)第三百零二章 不可思議的逆轉第兩百七十五章 許久不至的啞火(1\5)第一百二十八章 囂張的美國空軍(昨天補更4\5)第十三章 被追擊的女兵(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兩百五十四章 我錯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覆滅:全殲英國皇家坦克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厲害的中國槍(1\5)第四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下)第兩百七十八章 底牌(昨天第四更)第六十一章 被打蒙的匪徒第兩百一十八章 斯大林的“病”第五百六十一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倒黴的蘇聯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費是個大問題第四百六十八章 副總工程師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還沒資格教我第兩百九十二章 柏毅的忽悠(2\4)第四百五十四章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佈局越南第九十一章 冷焊工藝(下)(加更求首訂)第五十五章 艱難的槍械製造(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五十章 人在路在第四百七十八章 驚動第五百四十一章 外籍軍團第九十三章 終於有基礎了(四更求訂閱)第七十章 真相(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米格—15維修站(中)第四十七章 柏毅的胃口(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一十八章 莫辛納甘還是三八大蓋第九章 神一般的炮術第兩百七十七章 病根(補昨日第三章)第兩百二十八章 你那點小本事,還真不夠看第三百一十二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們還有更好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重火力連要“點名”第兩百三十三章 你是誰?第一百零四章 簡約至極的新槍方案(下)(第五更)第四百八十章 蘇聯武器裝備部部長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寸路程一寸血(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力強悍的原因第四百六十四章 每一寸泥土裡都有烈士的鮮血(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青山不老,忠魂常在(第四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定要坑第兩百八十二章 脫離掌控(3\5)第五百零一章 仿製VS原裝(下)第六十七章 奇快無比的單手上膛(求收藏和推薦)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七十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下)第兩百三十二章 無坐力炮的難題第四百八十章 蘇聯武器裝備部部長第四十二章 神槍手(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四十七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兵第一百四十章 中國人的炮火覆蓋(3\5)第兩百四十二章 策反第四百七十四章 槍族(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註定失敗的方案(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射機槍第兩百四十四章 趁火打劫第四十五章 簡單的切口防跳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四十二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羣”(下)(昨日第五更)第九十三章 終於有基礎了(四更求訂閱)第兩百六十八章 中國人必敗無疑第四百二十四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五十五章 還有新裝備(2\4)第一百九十二章 火炮綜合研製規劃(2\4)第三百六十一章 “佩刀”出鞘:兇猛的F—86第三百六十一章 “佩刀”出鞘:兇猛的F—86第五十六章 一夫當關(求收藏和推薦)第三十一章 要造就造中國自己的(求收藏和推薦)第八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生產任務(二更)第兩百九十二章 柏毅的忽悠(2\4)第四百七十六章 熔模鑄造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式手榴彈(上)(4\5)第兩百零二章 令人驚歎的計算方法:有限元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實戰爲準繩(上)第兩百三十二章 無坐力炮的難題第四百一十章 來自黑暗裡的炮彈第一百七十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下)第三百五十章 人在路在第三百三十九章 首戰有我,有我必勝第五百二十九章 35mm的M2重機第一百一十一章 換裝(2\5)第四百四十章 炮灰的自我修養(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哈軍工的名額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實戰爲準繩(下)第兩百六十四章 來自中國的劊子手第兩百七十七章 病根(補昨日第三章)
第五百四十章 一槍爆頭第五百四十八章 越南人的“爹”和“媽”第七十五章 來對了(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六章 焊接與脹接(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五百四十八章 越南人的“爹”和“媽”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一章 被打蒙的匪徒第五百一十七章 幫助烈屬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八十六章 挑戰(第五更求訂閱)第兩百七十八章 底牌(昨天第四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前的勝利(3\5)第三百零二章 不可思議的逆轉第兩百七十五章 許久不至的啞火(1\5)第一百二十八章 囂張的美國空軍(昨天補更4\5)第十三章 被追擊的女兵(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兩百五十四章 我錯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覆滅:全殲英國皇家坦克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厲害的中國槍(1\5)第四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下)第兩百七十八章 底牌(昨天第四更)第六十一章 被打蒙的匪徒第兩百一十八章 斯大林的“病”第五百六十一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倒黴的蘇聯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費是個大問題第四百六十八章 副總工程師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還沒資格教我第兩百九十二章 柏毅的忽悠(2\4)第四百五十四章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佈局越南第九十一章 冷焊工藝(下)(加更求首訂)第五十五章 艱難的槍械製造(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五十章 人在路在第四百七十八章 驚動第五百四十一章 外籍軍團第九十三章 終於有基礎了(四更求訂閱)第七十章 真相(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米格—15維修站(中)第四十七章 柏毅的胃口(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一十八章 莫辛納甘還是三八大蓋第九章 神一般的炮術第兩百七十七章 病根(補昨日第三章)第兩百二十八章 你那點小本事,還真不夠看第三百一十二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們還有更好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重火力連要“點名”第兩百三十三章 你是誰?第一百零四章 簡約至極的新槍方案(下)(第五更)第四百八十章 蘇聯武器裝備部部長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寸路程一寸血(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力強悍的原因第四百六十四章 每一寸泥土裡都有烈士的鮮血(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青山不老,忠魂常在(第四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定要坑第兩百八十二章 脫離掌控(3\5)第五百零一章 仿製VS原裝(下)第六十七章 奇快無比的單手上膛(求收藏和推薦)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七十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下)第兩百三十二章 無坐力炮的難題第四百八十章 蘇聯武器裝備部部長第四十二章 神槍手(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四十七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兵第一百四十章 中國人的炮火覆蓋(3\5)第兩百四十二章 策反第四百七十四章 槍族(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註定失敗的方案(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射機槍第兩百四十四章 趁火打劫第四十五章 簡單的切口防跳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四十二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羣”(下)(昨日第五更)第九十三章 終於有基礎了(四更求訂閱)第兩百六十八章 中國人必敗無疑第四百二十四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五十五章 還有新裝備(2\4)第一百九十二章 火炮綜合研製規劃(2\4)第三百六十一章 “佩刀”出鞘:兇猛的F—86第三百六十一章 “佩刀”出鞘:兇猛的F—86第五十六章 一夫當關(求收藏和推薦)第三十一章 要造就造中國自己的(求收藏和推薦)第八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生產任務(二更)第兩百九十二章 柏毅的忽悠(2\4)第四百七十六章 熔模鑄造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式手榴彈(上)(4\5)第兩百零二章 令人驚歎的計算方法:有限元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實戰爲準繩(上)第兩百三十二章 無坐力炮的難題第四百一十章 來自黑暗裡的炮彈第一百七十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下)第三百五十章 人在路在第三百三十九章 首戰有我,有我必勝第五百二十九章 35mm的M2重機第一百一十一章 換裝(2\5)第四百四十章 炮灰的自我修養(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哈軍工的名額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實戰爲準繩(下)第兩百六十四章 來自中國的劊子手第兩百七十七章 病根(補昨日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