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

就算柏毅不“公報私仇”,宋天明也沒辦法拿着《戰爭與和平》去野戰醫院獻殷勤了,因爲隨着蘇聯兩部鬆—9A火控雷達於當天下午運抵後勤部位於平壤郊外的貨運倉儲基地,柏毅所構想的列車防空高炮系統的主要硬件基本全部到位。

宋天明這個後勤部防空負責人,自然要時時刻刻參與到整個系統的組建當中去,要知道若是連他都搞不清楚這套防空系統,還怎麼訓練手下的戰士?又如何掩護後勤物資去支援正在三八線以南鏖戰的志願軍指戰員?

私下裡宋天明各種毛病可謂是層出不窮,但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卻從不含糊,特別是在打仗方面,雖無張飛之狂,卻有着趙雲之勇。

被整體改編爲空軍高炮部隊之前,宋天明可是實打實的陸軍部隊,從抗戰開始,老宋便身先士卒,待得全國解放,身上的戰傷不下二十多處,無一不在正面,至於後背除了一顆對穿的搶眼外,再也找不到一塊傷疤。

用一句極具老宋風格的話來說:“後面有傷的那不是好兵,前面傷痕累累那才叫純爺們兒!別俺老宋臉上跟個白面書生似的,真打起仗來,黑臉漢子也未必有俺半分的兇悍!”

到得高炮部隊也是一樣,屢屢身先士卒,給予敵人重創,配合中蘇航空兵部隊,共同打造了朝鮮北部的“米格走廊”。

然而直到半個月前的那次後勤強運,卻令宋天明對自己的勇武產生了懷疑,那飛蝗般的敵機,雨點般的炸彈,以及拼死也無法周全的列車,還有那不斷燃燒殉爆的物資……

都讓宋天明在憤恨之餘產生了一種虛脫般的無力感,那時他想起了軍備首長經常告誡他的話:“打仗除了靠勇氣,更要靠腦子!”

於是大敗虧輸的宋天明回來後便憋着一口氣,儘管他還是愛炫耀,大嘴巴,講段子,甚至是泡妞,但沒人知道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會躲在自己的行軍牀上,暗暗向哪些死去的戰友發誓,他會再次回到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從哪裡重新爬起來,站直身子,直到爲逝去的後勤部官兵報仇爲止……

眼見宋天明跟換了個人似的,柏毅起初還有點意外,但漸漸的也察覺到其中的意味,八卦、愛炫耀不過是老宋自己麻醉自己的一種手段,他不想將痛苦流露,卻選擇自己默默承受,那一刻柏毅覺得老宋形象總算有那麼一絲高大了。

當然,想要做到軍備首長所說的靠腦子去打仗,宋天明還差了一些層次,至少在列車高炮系統上,老宋只覺得比修米格—15還要麻煩,直搞得一天天眼睛發昏,頭腦發脹。

沒辦法,自打參軍以來他就沒見過這麼複雜的東西,每列列車配六門德制Flak 36型37mm高射炮也就算了,還要假設六具一米測距器,至於列車中部除了蘇聯提供的鬆—9A火控雷達外,還有一部某高炮師使用的機械式防空指揮儀。

所有單位全部用有線電話線串聯起來還不算,又利用繳獲的美軍摩托羅拉排級便攜式步兵無線電通話器組成備用通訊系統,僅這些設備便需要兩臺蘇聯提供的大容量供電箱,四部簡易電話交換機方能正常驅動。

若是再算上裝有靜電近炸引信的37mm防空炮彈、數千米長的電纜線、密位測量儀和角度器等等其他必備裝備,整個防空列車的戰鬥力如何尚且不論,但就指揮與通訊體系,就已經大大超過普通高炮師的指揮作戰能力。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高炮師就算配備雷達,也是笨重的鬆—6雷達,與蘇聯剛剛提供的鬆—9A火控雷達相差整整一代。

單從體積上就能看出,鬆—6雷達不但天線碩大,而且極爲笨重,操作起來也極不方便,很容易便受到大氣層雜波干擾。

而鬆—9A雷達滿打滿算還沒有集裝箱大,天線更是精簡到鍋蓋大小,至於分辨率更是出奇的高,雖說作用距離只有20公里,但對付當下只懂臨空轟炸的一代機確是綽綽有餘。

只是鬆—9A雷達先進,但像完全掌握卻不是那麼容易,先不說電脈衝波形的判讀,但就臨戰時雷達天線如何轉動,都有很大的學問,一個弄不好,雷達操作員是忙得滿頭大汗,可飛機卻因爲天線轉動原因,脫離追蹤。

若盡於此也就算了,後面還有一系列注入諸元解算,與機械式防空指揮儀的協同,咬住目標的時機,對付多目標時的危險等級判別等等等……直搞得宋天明一個頭兩個大。

柏毅也好不哪去,他只知道蘇聯的鬆—9A火控雷達,是仿製美國二戰時期的SCR—584火控雷達的改進型,在這個年代裡算是比較先進的火控雷達,以至於中國之後的306火控雷達都是以此爲基礎發展而來。

但他卻忘了,這種先進只是相對的,畢竟這種在二戰時期發展起來的二代火控雷達,除了最基本的探測、實時提供目標諸元外,至於其他的功能幾乎沒有,依舊需要人工來完成,畢竟這個時候計算機還沒普及,人腦還是最強的運算機器。

所以,柏毅也只能按照前世教科書上提供的幾個經典案例,向宋天明講解鬆—9A火控雷達操作規程,好在宋天明悟性很高,儘管腦袋漲得厲害,但還是很快掌握鬆—9A火控雷達的技術要領,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能舉一反三,加以拓展。

就這樣經過半個月的完善和磨合,宋天明終於在柏毅的幫助下掌握了列車高炮防空系統,與此同時後勤部也進入最後的臨戰狀態……

“目標,020,方位,562,高度476,靜電近炸引信,……”

隨着宋天明在通話器中發出一連串指令,平壤遠郊空地上的一組高炮陣地迅速反應,很快機械式防空指揮儀將諸元裝訂完畢,六門Flak 36型37mm高射炮瞬時按照指揮儀所提供的方位數據調整好炮位。

與此同時,位於中央的鬆—9A雷達上的天線頻頻晃動,一股股雷達波將逐漸逼近的目標牢牢鎖定,待到高炮射界之內,緊盯着雷達波束的宋天明對着通話器毫不猶豫的蹦出兩個字:“射擊……”

第四百一十一章 代差第一百三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三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第五百六十一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中)第一百零一章 無法忽視的工業基礎(2\5)第三百零五章 再補一刀第三百三十二章 米格—15維修站(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越北風雲第三百七十一章 野戰壓縮乾糧(一萬字大章)第四十九章 爲了朝鮮戰爭(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六十三章 變故來的就是這麼突然(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定要自力更生第五百四十章 一槍爆頭第三百零四章 史上價值最高的廁紙第兩百四十九章 被震撼的蘇聯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熔模鑄造第五百四十七章 嚇唬人第兩百六十六章 營救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不厭詐第五百三十七章 什麼是好裝備第三百七十七章 白磷彈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目眩的射速(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二章 炮灰的自我修養(下)第兩百五十六章 被擺了一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兩百三十七章 中國軍力報告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六十一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爲他們,我看到中國的未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爲他們,我看到中國的未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坐地起價第一百七十七章 三棱軍刺(中)第兩百九十章 複合裝甲第三十九章 打靶(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三章 李總工(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五十二章 被“砸場子”(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四百一十五章 M26重型坦克VS改進型T—34第五百零八章 核心技術(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毫無效果的攻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刻不容緩的防空武器(上)第三十四章 102的來信(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人的職責(2\5)第一百二十二章 職責:伴隨保障(3\5)第一百六十七章 滿載而歸(1\4)第三百五十三章 夜間空襲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生的狙擊手第五百二十五章 我就是個撿破爛的第五百二十五章 我就是個撿破爛的第一百九十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目眩的射速(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無與倫比的火力配置(第四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槍的困局第三百六十章 寧可殺錯,不可放過第三百零五章 再補一刀第四百二十三章 鐵甲雄風(下)第五十九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中)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可忽視的差距第十三章 被追擊的女兵(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擊的韓軍(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一章 通用機槍第兩百五十章 生產?真不是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處處開花的中國手榴彈(2\5)第一百四十一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羣”(上)(4\5)第三百七十一章 野戰壓縮乾糧(一萬字大章)第三百零七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下)第兩百零一章 找茬第五百零八章 核心技術(上)第五百零八章 核心技術(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前的勝利(3\5)第四百一十六章 打靶開始第三百二十章 近期目標:通用機槍與輕型火炮第兩百九十章 複合裝甲第四百三十六章 地雷:蝴蝶狀!第五百二十九章 35mm的M2重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箭增程彈(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進型T—34坦克的價值第兩百九十一章 標配與頂配,你選那一個?(1\4)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寸路程一寸血(上)第兩百四十七章 雙基發射藥生產線第五百零四章 冷鍛機(上)第兩百一十二章 中蘇友誼貿易公司第七十七章 他是怎麼辦到的?(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撞(第二更)第三百章 自黑第四百七十四章 槍族(下)第四十九章 爲了朝鮮戰爭(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七十三章 迴光返照的韓軍(補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換裝德械(中)第兩百四十六章 水太深第三十六章 長徑比與小口徑第二十章 柏毅的往事(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寸路程一寸血(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處處開花的中國手榴彈(2\5)第五十七章 機槍?步槍?(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二十七章重新定義美式坦克標準(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國不可能造出高射機槍(第一更)第兩百五十八章 雙基發射藥第四百二十四章 秘密武器
第四百一十一章 代差第一百三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三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第五百六十一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中)第一百零一章 無法忽視的工業基礎(2\5)第三百零五章 再補一刀第三百三十二章 米格—15維修站(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越北風雲第三百七十一章 野戰壓縮乾糧(一萬字大章)第四十九章 爲了朝鮮戰爭(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六十三章 變故來的就是這麼突然(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定要自力更生第五百四十章 一槍爆頭第三百零四章 史上價值最高的廁紙第兩百四十九章 被震撼的蘇聯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熔模鑄造第五百四十七章 嚇唬人第兩百六十六章 營救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不厭詐第五百三十七章 什麼是好裝備第三百七十七章 白磷彈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目眩的射速(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二章 炮灰的自我修養(下)第兩百五十六章 被擺了一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兩百三十七章 中國軍力報告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六十一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爲他們,我看到中國的未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爲他們,我看到中國的未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坐地起價第一百七十七章 三棱軍刺(中)第兩百九十章 複合裝甲第三十九章 打靶(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三章 李總工(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五十二章 被“砸場子”(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四百一十五章 M26重型坦克VS改進型T—34第五百零八章 核心技術(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毫無效果的攻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刻不容緩的防空武器(上)第三十四章 102的來信(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人的職責(2\5)第一百二十二章 職責:伴隨保障(3\5)第一百六十七章 滿載而歸(1\4)第三百五十三章 夜間空襲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生的狙擊手第五百二十五章 我就是個撿破爛的第五百二十五章 我就是個撿破爛的第一百九十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目眩的射速(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無與倫比的火力配置(第四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槍的困局第三百六十章 寧可殺錯,不可放過第三百零五章 再補一刀第四百二十三章 鐵甲雄風(下)第五十九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中)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可忽視的差距第十三章 被追擊的女兵(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擊的韓軍(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一章 通用機槍第兩百五十章 生產?真不是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處處開花的中國手榴彈(2\5)第一百四十一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羣”(上)(4\5)第三百七十一章 野戰壓縮乾糧(一萬字大章)第三百零七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下)第兩百零一章 找茬第五百零八章 核心技術(上)第五百零八章 核心技術(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前的勝利(3\5)第四百一十六章 打靶開始第三百二十章 近期目標:通用機槍與輕型火炮第兩百九十章 複合裝甲第四百三十六章 地雷:蝴蝶狀!第五百二十九章 35mm的M2重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箭增程彈(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進型T—34坦克的價值第兩百九十一章 標配與頂配,你選那一個?(1\4)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寸路程一寸血(上)第兩百四十七章 雙基發射藥生產線第五百零四章 冷鍛機(上)第兩百一十二章 中蘇友誼貿易公司第七十七章 他是怎麼辦到的?(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撞(第二更)第三百章 自黑第四百七十四章 槍族(下)第四十九章 爲了朝鮮戰爭(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七十三章 迴光返照的韓軍(補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換裝德械(中)第兩百四十六章 水太深第三十六章 長徑比與小口徑第二十章 柏毅的往事(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寸路程一寸血(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處處開花的中國手榴彈(2\5)第五十七章 機槍?步槍?(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二十七章重新定義美式坦克標準(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國不可能造出高射機槍(第一更)第兩百五十八章 雙基發射藥第四百二十四章 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