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0 捲土重來

崛起之華夏1370 )捲土重來

(一千三百七十)捲土重來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一千三百七十)捲土重來

(一千三百七十)捲土重來

“但若從全局考量,我軍已經失去了迅拿下澳洲的最佳時機。”山本五十六說道,“而現在澳軍又有美軍的支援,戰事目前已陷入膠著狀態,我華夏想要拿下澳洲全境,勢必將要付出更多的傷亡,以及時間和物資損失。”

劉錫堯注意到山本五十六在說這些話的時候,眼中似乎隱隱閃過一絲悲傷之色,他緩緩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

作為中國的屬國之日本這一次出動了大量兵力協助中國作戰,除了在蘇聯戰場作戰的“日本集團軍”外,日本還組織了“南洋派遣軍”參加“南十字星”行動,在同盟軍在南太平洋的殘酷島嶼爭奪戰中,有很多日本士兵陣亡。劉錫堯能夠明白此時山本五十六的心情,因此對他竟然敢指責華夏軍方高層的戰略存在問題並沒有表示出反感。

何況,劉錫堯也明白,山本五十六所說的其實都是實情。

對於“南十字星”行動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戰略,他的內心也一直存有和山本五十六一樣的疑惑,而且在華夏海陸空三軍中,對此存有一樣疑惑的人並不佔少數。只是出於軍人服從命令的天職和對高層可能有另外的考慮的猜測,大家才沒有集體上書反對。

“這是您關於如何打破僵局的建議?”劉錫堯問道。

“是的,”山本五十六說道,“如今美國海軍效法德國海軍在大西洋的戰法,專以潛艇攻擊我海上運輸線,又間或出動航母艦隊實施牽制攻擊,支援澳軍作戰,我海陸軍皆受困於補給線過長,因此戰事不宜久拖不決。為今之計,我軍應盡快奪佔澳洲東南諸島,攻取新西蘭,切斷美軍援澳之路,然後在澳洲東南部實施登陸。”

“你的建議非常好,山本中校。”劉錫堯說道,“你的建議和報告,我將盡快轉交給上邊。”

“拜託了”山本五十六立正向劉錫堯少將敬了一個軍禮。

送走了山本五十六之後,劉錫堯仔細的看過了山本五十六提交的材料,將材料用文件袋重新封好,打電話叫來了一位軍官,要他把材料呈交給日本督統府海軍參謀部,轉呈總參謀部。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刺耳的防空警報響了起來,很快天空中便傳來了陣陣飛機的呼嘯聲,盟軍澳大利亞戰區司令麥克阿瑟陸軍上將擡頭望了望窗外,隨著聲聲驚天動地的巨響,一個又一個巨大的煙柱騰空而起。

爆炸產生的震動讓房樑都在顫動,灰塵不住的落了下來,灑在了地圖桌上,麥克阿瑟用手拂去蓋住了地圖的灰塵,但很快就有更多的灰塵落了下來。

“將軍,我們現在最好轉移到防空洞。”一位軍官看著在那裡和地圖上的灰塵較勁的麥克阿瑟,心地提議道。

麥克阿瑟掃視了一下四周,看到司令部的工作人員全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蜂擁著逃向防空洞,不由得嘆息了一聲。他又看了一眼桌子上沾滿灰塵的地圖,轉身和其他人一起,前往防空洞。

“該死的黃鬼”有人罵道。

“我們的戰鬥機就要收拾他們了”有人接口道。

“是啊給他們點厲害嘗嘗”

聽了這些勉強算得上是給大家打氣的話,麥克阿瑟在心裡出了一聲苦笑。

指望澳大利亞空軍的那些山寨戰鬥機和菜鳥飛行員給中國人以教訓,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實際上,澳大利亞人能夠堅持到了現在,在麥克阿瑟看來,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由於中國海軍掌握了太平洋的制海權,美國海軍對澳大利亞本土的支援事實上已經被切斷,隨著南太平洋的各個重要島嶼也都被中國海軍陸戰隊攻佔,美國已經根本無法對澳大利亞給予任何有用的援助。但讓麥克阿瑟沒有想到的是,隊在海陸空三方面都擁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先是莫明其妙的在澳大利亞西部地區登陸,而後的攻勢也開始漸漸的放緩。

隊攻勢的放緩給了澳大利亞人以難得的喘息之機,在這段寶貴的時間裡,澳大利亞人竭盡全力的進行了動員,構築防禦工事,工廠沒日沒夜的生產坦克、飛機和槍炮等各種武器,差不多所有的人都被武裝了起來。

對隊的突然放緩攻勢,澳大利亞戰區的盟軍將領們也進行了種種猜測,多數人都認為,是中國大舉進攻蘇聯和印度牽制了隊過多的兵力,使中國無力在澳大利亞採取相同程度的攻勢。盡管這種說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但麥克阿瑟卻認為,真實的情況應該是不會這麼簡單。

麥克阿瑟認為,即使不用再從本土調集兵力,僅以隊現在進攻澳大利亞的規模,就足以徹底打敗在澳大利亞的全部盟軍。得出這一結論並不是敗軍之將麥克阿瑟被隊打得嚇破了膽,而是基於對隊的真實戰鬥力和潛力的清醒認識。

在戰爭爆前,麥克阿瑟和許許多多盲目自大目空一切的西方人一樣,認為中國人只會被動的模仿西方,其軍隊的戰鬥力並沒有傳說中的那樣強大。但是經過了一系列的殘酷戰鬥之後,麥克阿瑟和許多西方人都意識到了他們的錯誤:中國人可以生產出和美國產品一樣好甚至更為先進的軍艦、飛機、坦克和大炮,隊的官兵作戰勇敢,頭腦靈活,戰鬥力不從心遠遠乎西方世界的想象。隊尤其善於在兵力弱於對方的情況下出奇制勝,而當他們的兵力和對手相當甚至於佔有優勢的時候,取得勝利幾乎是必然的。

在同隊數度過交手之後,麥克阿瑟保守的估計了一下,認為在澳大利亞的中國海陸軍最少也不會低於4o萬人,而澳大利亞軍隊現在把參軍的老人、婦女和兒童全都加進去,也僅能保持在3o萬人左右的規模。而雙方在重型武器裝備(尤其是坦克和飛的差距根本無法相比。因此對在澳大利亞的盟軍來說,如果不能得到支援的話,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而現在的隊,就象是一條本來已經勒緊卻突然又放鬆了的絞索,而絞索之所以放鬆的目的,也許是為了讓被絞死的人感覺到更多的痛苦。

想到澳大利亞盟軍未來的命運,麥克阿瑟的心頭不由得全被陰雲所籠罩。

盡管前途黯淡,但麥克阿瑟並沒有完全喪失信心。

他知道,盡管美國太平洋艦隊被中國海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但美國本土所受的打擊不多,遭受重創的美國海軍正在以驚人的度恢復,而用不了多久,就會捲土重來。只要澳大利亞能夠堅持到美國海軍的到來,就意味著勝利。

正象麥克阿瑟在防空洞裡胡思亂想的那樣,事實上,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恢復,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經重新擁有了和中國海軍叫板的實力,現在正躍躍欲試,準備再同中國海軍來一次決戰。

此時,由斯普拉格海軍少將率領的一支美國海軍航母特混編隊,正快的向馬紹爾羣島方向接近。

在隊進攻澳大利亞的戰鬥打得如火如荼之際,美國海軍的高層將領並沒有過多的考慮如何救援澳大利亞,而是就美國海軍恢復實力後如何對中國作戰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在經過仔細分析之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即要想威脅並進攻中國本土,打破“史司防線”直接橫渡中太平洋無疑是一條最佳的進兵路線,這是美國海軍很早以前就已經得出的結論。因為在中太平洋沒有面積較大的島嶼,可供爭奪的目標是許許多多的島和環礁。美國海軍如果從中太平洋動進攻,對中國本土及其周邊屬國都有很大的威脅,將迫使華軍不得不分兵把守它部署在整個太平洋地區的各個據點(即“史司防線”)。由於這些羣島相互之間的距離甚遠,所以一般說來,守島華軍難以相互支援;一旦遭到美國航母艦隊的封鎖,華軍就無法實施增援。而且從中太平洋進攻,不僅氣象條件較好,運輸線較短,而且也能夠節省地面部隊和艦船。從中太平洋進攻,既可切斷中國本土通往南太平洋的海上交通線,又可縮短美國通往南太平洋的海上交通線;此外,還能把戰線迅推進到日本近海,迫使中國艦隊同美國海軍進行決戰。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在確定採取沿中太平洋軸線動進攻的戰略之後,為美國海軍新定購了42艘新型航空母艦,這些航空母艦到1944年7月就全部交付艦隊使用。本來在1o月前後,美國海軍就有能力重新恢復對澳大利亞的支援,但美國人並沒有這麼做。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認為,如果用這些航空母艦去支援澳大利亞的作戰,是一種莫大的浪費。如果這些航空母艦不擔負這種單純的輔助性任務,就可以活動在廣闊的海洋上,不斷擴大掌握制海權的範圍。以這些堪稱海上活動基地的航空母艦為前鋒,在中太平洋的美國海軍部隊哪怕沒有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也可以對華軍佔據的某些島嶼實施越島作戰,並能有效地保護己方的海上交通線。

在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開闢中太平洋軸線,以此作為向中國本土進兵的主要戰略方向。但是,考慮到澳大利亞方面的岌岌可危的情勢,為了配合中太平洋的攻勢,以實現新的戰略計劃中,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作出了決定,即北太平洋部隊將中國海軍驅逐出阿留申羣島並威懾堪察加半島及日本本土;中太平洋部隊從珍珠港出向西進攻;南太平洋部隊和西南太平洋部隊則進攻巴布亞新幾內亞島和所羅門羣島,支援澳大利亞戰區。

美軍的計劃很明確,就是形成一個新的鉗形攻勢。這個鉗形攻勢的規模比“史司防線”的鉗形攻勢要大得多。美軍雙管齊下從兩個作戰方向向西推進使華軍再次居於內線作戰的有利地位。但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美國新型航空母艦的威力及其機動能力足以抵消華軍的上述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從兩個方向實施進攻,既可威脅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翼側和華軍海上交通線的安全,也可以迫使華軍分兵防守。

由於戰場情況變幻莫測,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沒有過早地作出具體決定,以使得這項計劃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再確定如何具體實現這一戰略計劃。

中太平洋攻勢的規模之大,在美國海軍的戰爭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美國海軍在如何攻克星羅棋佈的“史司防線”上的島嶼,橫渡大洋,大踏步地把戰線向前推進方面沒有什麼歷史經驗可供借鑒。因此動這一新的攻勢,既要在訓練方面採用新的方法,在戰鬥、支援、補給和維修方面採取新的措施,還要研製出一整套新的武器裝備。盡管這樣,到1944年的秋天,即在“中途島珍珠港戰役”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從中太平洋動進攻的準備工作就基本完成,可以說是美國歷史上少有的一個豐功偉績。

中太平洋部隊是由大量兵員以及艦艇和飛機組成的一支混合作戰部隊,是為了實施遠程突擊而組建的。其中中太平洋艦隊的組建是從194第一艘“獨立”級快輕型航空母艦在那時開到了聖迭戈港。到1944年的秋天,中太平洋艦隊已經轄有大型航空母艦6艘、輕型航空母艦5艘、護航航空母艦8艘、新式戰列艦5艘、老式戰列艦7艘、重巡洋艦9艘、輕巡洋艦5艘、驅逐艦56艘、運輸艦和貨船49艘,以及大量登陸艇只。這支強大部隊的司令官是弗萊徹海軍中將。

中太平洋艦隊的突擊兵力是它的快航空母艦特混艦隊。這支特混艦隊的主要任務是支援登陸作戰,諸如為封鎖登陸地域而實施遠程突擊,在登陸部隊突擊上陸前對登陸地段實施航空火力準備,對登陸部隊實施戰術支援,對威脅兩棲作戰艦船的空中和海上敵人進行截擊等等。這支快航空母艦特混艦隊,通常編為4個特混大隊。每個特混大隊一般轄有大型航空母艦和輕型航空母艦各2艘,並配有快戰列艦1至2艘、巡洋艦3至4艘、驅逐艦12至15艘為其擔任護航。當特混大隊處於巡航狀態時,由驅逐艦組成外層反潛警戒幕,但當出現空襲危險時,則令驅逐艦加入由戰列艦和巡洋艦組成的內層環形警戒幕。這些航空母艦特混大隊具有極大的靈活性,既能與其它部隊協同作戰,亦可單獨執行作戰任務,它可從其中抽調部分艦只編成水面艦艇突擊編隊執行特別使命。這種航空母艦特混大隊,就是海上浮動的航空基地,它可以為橫渡太平洋、進至中國本土及其屬地海岸開闢道路。

中太平洋部隊的登陸作戰兵力,是里奇蒙凱利特納海軍少將指揮的第5兩棲作戰部隊。為實施登陸作戰,這支兩棲部隊編有運輸船、貨船、登陸艦艇、船塢登陸艦等。為了組織護航和擔任直接支援任務,還轄有驅逐艦、護航航空母艦、巡洋艦和舊式戰列艦等。這支部隊在作戰中通常分為兩至三個梯隊,往往還派遣部分兵力去執行特殊任務。若戰術上有某種需要時,還派遣以火炮為主要武器的快艦只,或與航空母艦特混大隊一同行動,或與登陸編隊一同行動。在戰鬥中,阻止敵人反擊的任務常常交給快航空母艦及其警戒艦只擔任,而把對地面部隊進行戰術支援的任務交給兩棲作戰部隊的護航航空母艦和以炮火為主要武器的艦只去完成。第5兩棲作戰部隊所屬的一切地面部隊,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陸戰隊,一律編入第第5兩棲作戰部隊的軍長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少將霍蘭史密斯。除此之外,中太平洋部隊還轄有一支岸基航空部隊,其中包括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三個系統所屬的飛機,在作戰方面,由約翰胡佛少將指揮。這支岸基航空部隊的任務主要是為輔助航空母艦執行登陸前的航空偵察和空襲登陸地域等任務。

為了迅橫渡個太平洋,並能一面向前推進一面掌握制海權,中太平洋部隊必須最大限度地揮它的機動能力和勢如破竹的戰略勢頭。為使已經佔領的要地免遭華軍的襲擊,並能反復襲擊華軍,以便給下一步的進攻創造有利條件,快航空母艦特混艦隊被要求必須能在海上(或前方)長期逗留。中太平洋部隊有無持續作戰的能力,關鍵在於能否利用某些環礁的礁湖以及其它比較隱蔽的錨地,迅建起前進基地。因為需要進行海上補給,戰局越向前展,越需要建立更多的前進基地。

(一千三百七十)捲土重來

563 遠來的和尚好唸經1367 空中坦克殺手1050 血火日德蘭高潮1390 華爾街的末日943 德國人的誘餌475 遇上了漂雷329 以寡擊衆434 雙面赫德663 俄國人的報喪城1333 醒獅行動439 我們的銀行一終於也穿越了221 一封家書834 國家監護人1365 月夜魅影819 發動1355 越過高山跨過荒原六十有人說壞話了644 俄國人先動的手1373 決戰序曲1414 反思和迷惘1315 燎原之火441 夜審567 草原雄鷹645 魚雷攻擊401 重組海軍906 主炮測試和日本人送來的靶船1409 遠古遺蹟十八就這樣打起來214 罵死了日本首相869 造船業和工業發展145 反應不一802 落幕614 舞會問對1028 送行1068 十月革命432 新艦和公債234 和袁世凱做比較348 引蛇出洞560 烏蘇里江上的連中三元1419 印度的分裂347 雷霆手段445 神蹟大氾濫217 多邊磋商240 中國的第一架飛機1388 深入打擊563 遠來的和尚好唸經1005 死亡競賽1020 輸出勞力的計劃1400 徵兆559 南北戰場之議334 居安思危北洋海軍軍艦主炮晾衣說考辨上578 並肩戰鬥的兄弟997 關於孫晨鈞的終身大事問題901 威廉二世的小算盤687 不可告人地目的557 月夜之戰1316 保克海峽之戰928 空軍之論567 準備再堵截一回848 奉調進京的美女907 海灘觀艦1401 以色列國的誕生華夏共和國國旗1020 輸出勞力的計劃1166 從橙色到黃色四十四還是沒保住家鄉1399 勝利之日595 老子又回來了975 四面堵截845 歷史名人的對比748 燃燒的島羣1005 死亡競賽891 西來列車929 航空機槍和火箭412 路上見到的變化1425 寓言的力量1036 血火日德蘭失策1171 第一次碰撞承先啓後海陵級裝甲巡洋艦二十五關鍵時刻智利奇兵開遠號鐵甲艦小傳908 黃錦尚的往事回憶1321 地中海的大行動750 危境213 露出了狼尾巴1000 英法聯合艦隊的單刀赴會1303 登陸澳洲1143 在黑名單上的人1036 血火日德蘭失策一千零九十二海狼嘯月1220 遠程戰略打擊1252 密謀333 大捷195 遙控朝鮮計劃236 拿日本女人抵債415 紅髮美女來訪770 心結731 幕後英雄
563 遠來的和尚好唸經1367 空中坦克殺手1050 血火日德蘭高潮1390 華爾街的末日943 德國人的誘餌475 遇上了漂雷329 以寡擊衆434 雙面赫德663 俄國人的報喪城1333 醒獅行動439 我們的銀行一終於也穿越了221 一封家書834 國家監護人1365 月夜魅影819 發動1355 越過高山跨過荒原六十有人說壞話了644 俄國人先動的手1373 決戰序曲1414 反思和迷惘1315 燎原之火441 夜審567 草原雄鷹645 魚雷攻擊401 重組海軍906 主炮測試和日本人送來的靶船1409 遠古遺蹟十八就這樣打起來214 罵死了日本首相869 造船業和工業發展145 反應不一802 落幕614 舞會問對1028 送行1068 十月革命432 新艦和公債234 和袁世凱做比較348 引蛇出洞560 烏蘇里江上的連中三元1419 印度的分裂347 雷霆手段445 神蹟大氾濫217 多邊磋商240 中國的第一架飛機1388 深入打擊563 遠來的和尚好唸經1005 死亡競賽1020 輸出勞力的計劃1400 徵兆559 南北戰場之議334 居安思危北洋海軍軍艦主炮晾衣說考辨上578 並肩戰鬥的兄弟997 關於孫晨鈞的終身大事問題901 威廉二世的小算盤687 不可告人地目的557 月夜之戰1316 保克海峽之戰928 空軍之論567 準備再堵截一回848 奉調進京的美女907 海灘觀艦1401 以色列國的誕生華夏共和國國旗1020 輸出勞力的計劃1166 從橙色到黃色四十四還是沒保住家鄉1399 勝利之日595 老子又回來了975 四面堵截845 歷史名人的對比748 燃燒的島羣1005 死亡競賽891 西來列車929 航空機槍和火箭412 路上見到的變化1425 寓言的力量1036 血火日德蘭失策1171 第一次碰撞承先啓後海陵級裝甲巡洋艦二十五關鍵時刻智利奇兵開遠號鐵甲艦小傳908 黃錦尚的往事回憶1321 地中海的大行動750 危境213 露出了狼尾巴1000 英法聯合艦隊的單刀赴會1303 登陸澳洲1143 在黑名單上的人1036 血火日德蘭失策一千零九十二海狼嘯月1220 遠程戰略打擊1252 密謀333 大捷195 遙控朝鮮計劃236 拿日本女人抵債415 紅髮美女來訪770 心結731 幕後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