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先聲”——“龍權”級戰列艦
[[[CP|W:574|H:203|A:L|U:http://file2.qidian.com/chapters/20103/9/1124156634037699404562660965006.jpg]]]排水量:輕載20300噸,正常22332噸,滿載24000噸
尺寸:全長184.00米、水線長178.00米,寬26.60米,吃水正常8.10米,滿載8.41米
機械:4軸,2套渦輪機,24臺油煤混燒鍋爐,49000馬力時速24節
裝甲:克虜伯裝甲,水線主裝甲帶下部260到310毫米、上部200毫米,水線首尾裝甲帶100毫米,主炮塔裝甲正面最大350毫米、側面230毫米,炮座裝甲300毫米,副炮塔裝甲150毫米,副炮塔炮座150毫米,前司令塔最大350毫米,後司令塔最大200毫米,防魚雷縱艙壁裝甲40毫米,穹甲水平部分50毫米、穹甲傾斜部分50毫米。
武備:3座305毫米45倍徑一零式炮三聯炮塔,6座九九式152毫米45倍徑炮雙聯炮塔,8門88毫米45倍徑反雷擊單裝炮
艦員約1050人
名稱:三零五公釐四五倍徑一零式艦炮
設計年份:1906
服役年份:1910
射速:1.5發/分鐘
類型:藥包
彈頭種類及重量:被帽穿甲彈及高爆彈386公斤
初速:820米/秒
射程:25000米@30度
名稱:一五二公釐四五倍徑九九式艦炮
設計年份:不詳
服役年份:1899
射速:5到7發/分鐘
類型:藥包
彈頭種類及重量:穿甲彈和高爆彈45.4公斤
初速:810米/秒
射程:14000米@20度
名稱:八八公釐四五倍徑一零式艦炮
設計年份:1906
服役年份:1910
射速:15發/分鐘
類型:整裝彈
彈頭種類及重量:高爆彈頭10公斤
初速:800米/秒
射程:10000米@25度;14000米@45度;射高9000米@70度
該級艦共兩艘,分別爲“龍權”號突擊戰列艦,自建,1907年到1910年;“龍淵”號突擊戰列艦,自建,1907年到1910年。
華夏共和國海軍歷經甲午,丁酉,己亥,華俄諸役,可說是身經百戰,積累了大量的實戰經驗,艦船受損第一手資料以及分析報告,這些都是華夏共和國海軍最最寶貴的財富。“龍權”級戰列艦是綜合往昔十餘年戰訓經驗,並根據華夏共和國海軍的實際需求進行具體分析,立足於現有的成熟技術並進行可能的升級,最後將子系統進行合理搭配組合,建造出的一款適合華夏國國情的無畏型戰艦。
設計與建造:
沙俄被徹底踢出太平洋之後,華夏共和國海軍推定的假想敵就變成了美國亞洲艦隊,英國東方艦隊,德國東亞艦隊,法國遠東艦隊。這些艦隊大多是以裝甲巡洋艦或者二級戰列艦等快速戰艦爲主力。傳統設計的戰列艦,是很難消滅這些以“比更強的更快,比更快的更強”爲宗旨設計的裝甲巡洋艦。華俄戰爭結束後,中國政府的財政困難導致軍費緊縮中的中國海軍不比英國皇家海軍,並沒有充足的預算去設計各種不同用途的軍艦去執行各項不同的任務。由於華俄戰爭中“永豐”號裝甲巡洋艦的優異表現。華夏共和國海軍造艦局長史司認爲需要一種結合巡洋艦的速度,以及戰列艦火力裝甲的新式軍艦來滿足華夏共和國海軍的實際需求。高速,可以增加捕捉戰機的機會,掌握交戰主動權,同時具有戰列艦的火力裝甲,更適應華夏共和國海軍強調的“單艦優勢”和“多用途能力”的要求。
1903年簡氏艦船年鑑中意大利設計師維托裡奧.庫尼貝蒂提出的“英國皇家海軍的理想戰列艦”,這艘17000噸的戰列艦使用12門12英寸主炮﹑沒有副炮﹑使用石油燃料的輪機使戰列艦擁有巡洋艦級的24節高速﹑以及傳統戰列艦級別的重甲。
這種革命性戰列艦設計構想,給了史司很大的啓發。儘管史司經過大致計算,認爲該艦所需的噸位被大大低估,因此稱庫尼貝蒂是個“意大利馬謖”,但這種設計理念卻被史司認同。這時中國的情報部門轉來了英國一種新式的叫“無畏”號的戰列艦的詳細情報,堅定了史司的信念。史司推定,至少在這種“無畏艦”大量服役之前,英國人是不會把稀有的“無畏艦”部署到遠東這個次要方向來的,更何況蘇伊士運河過不了這種戰列艦,巴拿馬運河還沒有蹤影,所以“龍權”級戰列艦的交戰目標仍然是老式的前無畏戰列艦,以及列強在遠東的衆多的裝甲巡洋艦,巡洋艦等。因此“龍權”級戰列艦的設計指標最主要是要達到夢幻般的24節航速,8門305毫米45倍徑火炮,以及戰列艦級的裝甲。
設計建造這樣一艘戰列艦,對當時的中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史司認識到,華夏共和國的冶金技術不如歐美諸國,工業能力也遠不及西方列強,只有採用較大的噸位,精益求精的設計。通過優秀的設計來彌補製造技術上的不足,才能在單艦性能上超越西方。好在船塢船臺的擴大都需要時間,史司及其領導的設計小組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設計。其間進行了大量的水池線形試驗以選擇出最優化的水下線形。在史司的親自領導下,設計小組進行了嚴格的運算,精心分配每一部分的重量以減小船體的總縱彎曲。根據計算,同樣佈置6門火炮,採用三聯裝安裝兩個炮塔,要比雙聯裝安裝三個炮塔的方式,節約15%的重量。在當時採用三聯裝炮塔,無疑是要冒相當大技術風險的,但爲了高速,史司別無選擇!(寫到這裡,作者用筆尖戳了戳史司,豬腳念念不忘的三聯裝炮塔!)
火力:
“龍權”級戰列艦的主炮本身以中國具備製造經驗的最強火炮——305毫米40倍徑MK9型火炮爲基礎。將其擴大化設計而成(仍是英國傳統的纏絲炮管)。其間得到了維克斯公司工程師的指導。三聯裝炮塔以同樣具備仿製經驗的BVI式炮塔爲初始設計模板開發而來,並參考了同期各國相關炮塔設計,克服了原炮塔炮座直徑過大的缺點(S**44注:Formidable級炮座直徑11.43米,KingEdward級炮座直徑10.4米)。火炮佈局是中國傳統的揹負式設計,因爲中國並沒有305毫米重型艦炮充足的產能,能像英國的“無畏”號戰列艦,乃至德國後來的“拿騷”級和“赫爾戈蘭”級戰列艦那樣,揮霍在無法發揮全部效力的火炮上。“龍權”級戰列艦的主炮最大仰角爲30度,以滿足華俄戰爭中產生的大量對岸炮擊任務的需求。每門主炮射速40秒1發。由於太平洋地區的能見度比大西洋地區要好的多,“龍權”級戰列艦安裝有壯美的高聳桅杆,以利於捕殺在視距範圍內的任何敵艦,同時強化了無線電通信能力。
“龍權”級戰列艦的152毫米副炮採用雙聯裝電動炮塔,用於打擊防護巡洋艦、魚雷巡洋艦、驅逐艦等,副炮仍是和“龍昶”級戰列艦一樣的舊式152毫米45倍徑炮,炮塔化佈置使其射界更爲優良。另在艦面安裝了8門新式88毫米45倍徑炮,用於對付魚雷艇,這些88毫米炮都具備高射能力,以應付華俄戰爭中出現的轟炸飛艇帶來的空中威脅。
同樣是沿襲自華夏共和國海軍一貫的傳統,自甲午海戰鄧世昌殉難之後,中國自建新造的主力艦一概不安裝魚雷,原因其一是對戰列艦的少量固定式魚**的實際效力存有很大疑慮,其二是減少危險性,其三是減輕重量。
“龍權”級戰列艦的首尾司令塔上各安裝了一座德制3米基線測距儀,10000米誤差65米,16000米誤差165米,用於主炮測距。艦橋上兩舷各安裝1座巴爾和斯特勞德(Barr&stroud)公司6英尺基線FA3測距儀,用於副炮測距。
裝甲:
丁酉戰爭中,日本“富士”級戰列艦的12英寸主炮的6英寸炮罩被中國“龍揚”號戰列艦的320毫米主炮擊穿引起充填下瀨zha藥的備用彈爆炸,繼而引爆彈藥庫。華俄戰爭中,多艘俄艦近距離被擊穿炮塔或炮座引發彈藥庫爆炸,急速沉沒,給華夏共和國海軍官兵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史司根據以往戰訓,對彈藥庫及武器系統的裝甲防護格外重視。由於動力艙段過長,僅保證渦輪機艙及蒸汽發電機艙等要害的裝甲防護。佔用空間巨大的鍋爐艙的舷側裝甲被削弱,而通過內部小分艙達到間接防禦的效果,一旦舷側裝甲被擊穿,盡力將損害控制在一個小分艙的範圍內。裝甲厚度則參考了“無畏”號戰列艦的佈置。
機械:
中國從未有過設計建造功率如此巨大之渦輪機組的經驗,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買!“龍權”級戰列艦採用兩套帕森斯式渦輪機,每套渦輪機包括一個高壓輪機和一個低壓輪機,四軸,直接傳動,高壓渦輪機驅動外軸,低壓渦輪機驅動內軸。渦輪機發電機,電壓225伏,功率2000千瓦。並列雙舵。
採用重油煤炭混燒鍋爐,正常情況下燃煤,需要高速航行時,向爐膛內噴灑重油助燃,以獲得更高的蒸汽蒸發量。煤炭存放於艦體舷側以及穹甲上的煤倉中,重油則儲存於雙層底中
龍權級與環球航行:
“龍權”、“龍淵”兩艦建成後,作爲對美國大白艦隊的迴應,於1911年結伴進行了一次環球航行。先後訪問了新加坡、巴達維亞、開普敦、達喀爾、直布羅陀、君士坦丁堡、雅典、里斯本、樸次茅斯、威廉港、紐約、哈瓦那、里約熱內盧、布宜諾斯艾利斯、瓦爾帕萊索、舊金山、檀香山、橫濱。
1911年6月24日兩艦參加了英王喬治五世加冕慶典的閱艦式。6月21日,“龍權”與“龍淵”二艦同各國前來參加閱艦式的軍艦以及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全部在樸次茅斯港外南面2.2海里處的斯匹赫德水域集結完畢。6月24日,喬治五世國王偕王后在斯匹赫德水域校閱多國艦艇編隊。據英方宣稱,此次校閱參與國之多,艦艇之衆,軍容之盛,爲英國曆史之最。是日上午11時許,喬治五世國王與瑪麗王后在第一海務大臣的陪同下,與各國所遣專使及本國閣員並皇家貴族,乘着大型豪華遊艇3艘,自樸次茅斯港徐徐駛出。當3艘校閱艇駛出樸次茅斯港口時,英國皇家海軍旗艦首先施放禮炮一響,接着,所有參閱艦艇按規定時間間隔,同時鳴炮21響。霎時,隆隆炮聲響徹碧海,滾滾硝煙瀰漫藍天。英王乘坐校閱艇一一校閱軍艦,每到一艦,該艦樂隊高奏英國國歌和本國國歌,官兵肅立致敬。一俟奏樂完畢,官兵們一齊揮動軍帽,三呼“Hurrah!”(萬歲!)喬治五世國王與瑪麗王后神情怡然,頻頻揮手含笑答禮。壯觀的海上校閱式進行了1小時20分鐘。體型巨大,煙囪衆多,桅杆高聳的“龍權”級戰列艦吸引了衆多目光,爲中國贏得了極高的聲譽,英國報紙稱之爲sailfish(旗魚)。據軍史磚家考證,後來英國建造伊麗莎白女王級高速戰列艦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了中國“龍權”級戰列艦的影響。
總結:
“龍權”級戰列艦的設計受了庫尼貝蒂概念很大影響,並參考了無畏號的設計。在設計建造過程中綜合運用了各國的技術,融入了華夏國海軍自己獨特的思考。可說是華俄戰爭之後,中英關係冷卻,中德關係迅速升溫,中國自身在自強求富思潮的感召下,對無情的世界做出的獨特回答。史司對“突擊”“衝鋒”這些個帶有勇猛色彩的詞具有好感,所以他把這種與之前戰列艦風格迥異的快速戰列艦稱爲“突擊戰列艦”,又暗合古語“一夫突擊,三軍莫當”[S**44注:歷史上德國人把他們的前無畏叫做戰列艦(Linienschiffe),無畏艦叫大型戰列艦(Großlinienschiffe)]
儘管以事後諸葛亮的觀點來看,“龍權”級戰列艦或多或少有些瑕疵,但如同史司在《華夏共和國造艦史1900-1949》中寫的那樣:“在設計建造‘龍權’級戰列艦的過程中,我們遭遇了很多困難和糾結。解決這些問題的技術積累儲備,知道怎麼做會成功,怎麼做會失敗,以及爲何成功?爲何失敗?這些經驗教訓海量的數據資料,纔是奠定工業強國地位的基石,纔是真正的王霸之資!”“龍權”級戰列艦的設計建造,鍛鍊了中國艦船設計建造隊伍,培養了一大批艦船設計的傑出人才,引進了國際先進技術,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對後人來說,也許,這纔是“龍權”級戰列艦曾經存在的最大意義吧。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